哪部恐怖电影让你看过就影响深刻?

万哒哒看珠宝


《我们》是我前不久看的一部值得推荐的恐怖片,印象算是比较深刻。有一晚睡觉还梦到了剧中的情节。



《我们》(Us)是Jordan Peele从喜剧演员转任导演后的第二部作品,他的前一部电影《逃出绝命镇》为美国恐怖片画下新的里程碑,还获得四项奥斯卡提名并赢得最佳原创剧本。正因为如此,他的续作《我们》能否达到如此高的标竿便更受人注目,然而再次自编自导的他又带来一部大胆又出色的非传统恐怖片,证明他的成功并不是昙花一现。



电影围绕在一个看似平凡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他们分别是母亲Adelaide(Lupita Nyong’o饰演)、父亲Gabe(Winston Duke饰演)、大女儿Zora(Shahadi Wright Joseph饰演)及小儿子Jason(Evan Alex饰演)。这一家四口趁著假期前往圣塔克鲁兹海滩附近的度假小屋,然而想要享受美好时光的他们却丝毫不知道即将到来的危险,一天晚上有四个与他们长得一模一样的一家人闯入屋内,开启了他们无止尽的噩梦。



片长达两个小时的《我们》并不急着在一开始就亮出一手好牌,而是花费许多时间建立这一家人的角色背景与革命情感,例如他们在餐桌上的闲话家常、看见游艇的兴奋神情以及在车上斗嘴等,这些琐碎的场景令观众更能够对他们产生亲切的认同感,也才能在接踵而来的危险中替他们感到在乎。



《我们》在前半部便展现了喜剧与恐怖片之间的完美结合,这都要归功于出色的剧本编写以及演员阵容。担任主角的Lupita Nyong’o无疑是整部片最重要的火力来源,她将这位角色来自童年创伤的恐惧与不安表现得相当细腻,也是为何能让观众坐如针毡的原因,而其中又有许多丰富的层次与情感,如此精彩的表演绝对值得被奥斯卡提名,只是一向不青睐恐怖片的奥斯卡并不一定会认可(看看去年《宿怨》的Toni Collette)。另外不能被忽视的还有饰演这一家男主人的Winston Duke,他的演出为全片贡献了大半的喜剧元素,也与Lupita Nyong’o的角色形成相当巧妙的互补组合。



除了两位主角在片中的精彩表现,《我们》的配角们也非常令人印象深刻,故事一点都不吝于给予两位小孩演员发光发热的表现机会,尤其饰演女儿的Shahadi Wright Joseph更是令人刮目相看,而身为艾美奖影后的Elisabeth Moss虽然在片中的戏份并不算多,但每次出现都抢尽锋头。其实整部片所有演员的表现都非常出色,丝毫没有可以挑剔的环节,由于每位角色都有各自的「暗黑版分身」,因此每位演员都有机会一人分饰两位极为不同的角色,而缜密编写的剧本又让每位角色在片中都有足够的闪耀时刻,这就是完美的选角加上够强的剧本才能展现的强大火力。


除了演出及剧本之外,《我们》的独特风格也是一大看头。Jordan Peele使用大量极为缓慢的伸缩镜头制造出箭在弦上的紧绷感,在运镜上也时常先聚焦在角色的反应,而不直接呈现引起反应的主体,如此更能引起观众既期待又害怕的好奇心。除此之外,来自Michael Abels的配乐也延续著《逃出绝命镇》那种诡谲、神秘又有些邪恶的风格,但这次《我们》加入许多具有流行文化意义的选曲,有些更巧妙地为剧情增添非常有趣的喜剧效果。 《我们》毫无疑问是一部相当具有娱乐性的恐怖片,但Jordan Peele的恐怖片并不只是为了吓吓观众或逗观众开心而已,就如同嘲讽种族情结的《逃出绝命镇》,充斥著象征主义的《我们》也隐含了社会议题,只是Jordan Peele这次并没有给予太过明确的解答,而是保留许多让观众自由诠释的空间,但大致上可以从片名「我们」(Us)中看出一二,意指真正的威胁就潜伏在你我之中,而这个片名可能也暗指著「美国」(US),点出美国社会在华美外表之下的假象,以及长期受到忽视的反扑力量。



《逃出绝命镇》与《我们》都是玩弄不同风格的混种恐怖片,但在众多风格中却一点都不让人感到混乱或突兀。当初Jordan Peele以《逃出绝命镇》获得成功时或许会被视为侥幸,但连他的第二部作品都能拥有如此强劲的表现,在在显示他是当今最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生代导演之一,而他处理恐怖片的手法既大胆又创新,几乎没有任何既有标签能够定义,可能只有「Jordan Peele式恐怖片」这样的形容才够贴切。


豆辦看电影


对我影响深刻的恐怖电影肯定是《黑楼孤魂》和《午夜凶铃》!

1、黑楼孤魂

记得这部电影上映的1989年,正值我高一,作为中国第一部被冠上“少儿不宜”的影片,它在当时轰动一时也是情理之中。

犹记当时全班同学以这部电影打赌考验胆量,班里一个平时看来最五大三粗的男生,为了耍酷,去看最晚的一场,散场时间是11点。

他家的一楼楼道里,也有一个通向地下室的门,那天他回家,推开楼道的大门,可能是外面的风吹进来,地下室的门“桄榔”了一声,我的同学吓得“嗷”的一嗓子跑上他家三楼。

转天听他描述情景,全班爆笑!这部电影的声效绝对是经典,精心的情节构建也是现在那些粗制滥造的恐怖片无法比拟的。

后来实在被其他同学磨叽的够呛,勉强跟他们一起去了趟电影院,看了一半就落荒而逃。

这部电影在北京上映时因为吓死一个老太太而被迫下架,它的声效绝对是经典,精心的情节构建也是现在那些粗制滥造的恐怖片无法比拟的。

2、午夜凶铃

我有一个女同学,热衷于日本恐怖片,她看片时有个怪癖,大白天也要拉上窗帘,说是要营造最佳观影氛围。就是她极力给我推荐这部片子,说它绝对是殿堂级的鬼片!

看这部电影是在家,记得当时一边哄我一岁的女儿睡觉,一边看碟。

就是看到上面那张图片的情节时,抱着我女儿窜回卧室,真心是“窜”过去的!

因此这部电影我也没有看完,后来被这个女同学笑话,也是心有不甘,就买了同名的日本小说来看,但看书中的情节再也没有当时看电视时视觉效果恐怖,再后来看着这部书的封皮,总想起来电影,就把它扔掉了。

其实我是不害怕鬼片和恐怖电影的,看着《八仙客店之人肉叉烧包》时我还能自在的吃饭,可是不知为什么,对于以上两部电影一直有心里障碍,就是现在写这篇文的时候,心里也是凉嗖嗖的!

不愿回忆了!


金色口红


让现在笔者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咒怨》

日韩有不少灵异类的电影,虽然说内容恐怖,情节紧张刺激,但是好多影片最后主角还是有惊无险,逃脱成功,或者反败为胜。即使像《午夜凶铃》里近乎无敌的贞子,但也有破解之法,使自己免受其害。但是笔者看完《咒怨》后发现,这个电影所描述的故事情节,两个字,“无解”。只要进过那间房子就是必死无疑,绝对必死无疑。凶狠的诅咒使得受害者无能为力。这可能在笔者了解的范围之内,应该是唯一一部无法破解的片子。

据说当时日本原版咒怨吓死过人,这个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还是不太确定消息的准确性,其实在那个年代,人们对“灵异”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笔者看咒怨时还是初中生,当时吓得冬天不敢回家,晚上不敢上厕所。真是童年的阴影啊。

第二部给笔者造成的阴影当然就是最有名气的《午夜凶铃》。

情节相信大家太熟悉了,笔者不多讲。其中有两个情节给笔者造成了消之不去的阴影。一个就是只要观看录像带,照出的照片脸部就扭曲,导致笔者小时候照完照片之后就紧张,甚至不敢照相。还有就是晚上的电话铃声。那时候家里面还有固话。只要一到9点以后,笔者就把电话线拔了,因为这个没少挨打,哈哈。

最后笔者想说,有时候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想象力,电影、游戏、动漫都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得不说这个民族的好多作品陪许多80后、90后度过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


寂寞的邮差


本人专注各种恐怖片,无论r级还是恶心的都看过,有喜欢的可以一起讨论。这里我就推荐一下韩国剧情恐怖片,昏迷系列。


一笙人


致命弯道系列!印象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