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好百病丛生,论治精髓:通、运、疏

在治疗脾胃病方面,古有张元素“养胃气”、李东垣“益元气、泻阴火”、叶天士“养胃阴”,现代也有和多的经验和办法,今天从肝、脾、胃的角度,来聊聊脾胃病的论治精髓——通、运、疏:

1、行气和胃,通降胃气:

本法适用于脾胃病中焦实滞证,也可用于中焦虚寒或胃阴不足证。

胃属六腑之一,以通为用,胃主受纳,胃气主降,胃气通降,气机通畅方能受纳,气顺则中和,故注重于通。

方用香砂枳术丸加陈皮、青皮以行气和胃,通降胃气;湿阻者加平胃散;气滞者加枳壳、香附;食滞者合保和丸;郁热者合泻心汤;血瘀者合失笑散;中焦虚寒合良附丸;胃阴不足合益胃汤;胃气上逆属热者,加竹茹、黄连、柿蒂,属寒者加生姜、苏叶、吴萸。香砂枳术丸为张元素枳术丸之化裁,以白术健脾燥湿而益脾气,枳实泻痞闷而消积滞,加木香行气通降,砂仁芳香醒脾和胃,使胃气通降而能受纳。

脾胃不好百病丛生,论治精髓:通、运、疏

2、健脾升运,化湿祛痰:

本法适用于脾胃虚弱,脾虚湿滞证。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水谷精微之输布主要靠脾之运化,若脾失健运,水湿内停,酿生痰湿,阻碍气机,气血化源不足而机体失养。治脾有补脾、健脾、运脾、醒脾,以“运”最为重要。脾运则水谷精微得以正常输布,机体方得以濡养。若单用纯补,则只能加重脾土之壅滞。

方用五味异功散加黄芪、青皮健脾升运。脾虚中气下陷者,加柴胡、升麻升脾之气;兼湿热者,加黄芩、黄连、生石膏苦寒坚阴,清热燥湿;兼寒湿者,加干姜、川椒、苍术燥湿化痰。

脾胃不好百病丛生,论治精髓:通、运、疏

3、疏肝利胆,理气解郁:

本法适用于肝木克土或土壅木郁证。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肝木疏土,助其运化之功,脾土营木,成其疏泄之用。肝失疏泄,肝郁气滞可乘克脾土;脾土不健,肝气相对太过亦易横逆相犯。脾土不运,也可致肝失条达。胆与肝互为表里,胃与脾互为表里,胆随胃降,胆逆犯胃,可致胃失和降。

方用柴胡疏肝散加佛手疏肝利胆,理气解郁。偏热者加左金丸,偏寒者加理中汤,痛甚者加金铃子散,兼血瘀者加失笑散,兼虫积者加乌梅丸,使肝气条达,胆气疏利,脾胃升降功能方能恢复。

脾胃不好百病丛生,论治精髓:通、运、疏


总之,肝、脾、胃三者相互影响,脾胃病常因三者功能失调所致。三者协调统一,方能完成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运化等功能。虽然要注重“通”“运”“疏”三法,但临床上常不拘泥一法一方,整体权衡,针对主要病机,以其中一法为主,辅以其余二法,方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