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杰出画家冯超然《秋山暮霭图》鉴赏

冯超然 (1882—1954),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名迥,字超然,以字行,号涤舸,别署嵩山居士,晚号慎得,江苏常州人。自童年始酷爱绘画,十三、四岁卖画已有所收。

早年精仕女,以唐寅、仇英为法,笔墨醇雅;晚年专攻山水,饶有文徵明秀逸之气。好吟咏,工行草篆隶,均骨力神韵并具。


近代杰出画家冯超然《秋山暮霭图》鉴赏

本品——冯超然《秋山暮霭图》

冯超然1919年到达上海,结识了陈陶遗、顾鹤逸、俞樾、李平书等名贤,见识大长。特别是与吴昌硕成了忘年交,吴昌硕在80岁时,曾为冯超然作画,用砚刻上“不谐今,谐于古。知予心,唯有汝”的铭文。上世纪三十年代,冯超然就享誉海上,画名极盛,那时跟他学画的人众多,桃李满天下,在冯超然门下,培养出陆俨少、郑慕康、汤义方等著名画家,连昆曲大师俞振飞也是冯的弟子,经常到师门求教。


近代杰出画家冯超然《秋山暮霭图》鉴赏

本品冯超然《秋山暮霭图》题款

题款:秋山暮霭,仿王奉常笔于维摩羅诘龕中,云溪冯超然并题。书写自然流畅,字体隽永有韵,颇见功力。


近代杰出画家冯超然《秋山暮霭图》鉴赏

本品冯超然《秋山暮霭图》钤印

钤印:冯超然

(白文),涤舸(红文)。钤印有力,纹理自然,朱砂色泽自然老旧明显。


近代杰出画家冯超然《秋山暮霭图》鉴赏

冯超然《秋山暮霭图》—山顶观景亭

本品冯超然《秋山暮霭图》用笔清爽严峻,气势恢宏,远山云雾缭绕、层峦叠嶂,山谷溪边有茅屋数间,近处小径无人,红叶秋树下却有茅舍人家。


近代杰出画家冯超然《秋山暮霭图》鉴赏

冯超然《秋山暮霭图》山谷,溪边,茅屋

构图基本是仿王时敏,设色更显淡雅,画法用笔不似王时敏那般浑厚,而是清爽严峻自成风格;作品整体气韵生动,清雅空灵(多少有点吴湖帆的影子),人间仙境一般。


近代杰出画家冯超然《秋山暮霭图》鉴赏

冯超然《秋山暮霭图》近景:溪边、红叶秋树、茅舍

冯超然三、四十年代,与吴湖帆、吴待秋、吴子深在上海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 。沦陷时期,为避免敌伪人士求画故意抬高润笔,有一汉奸不惜重金,仍纠缠不已,无奈,草率挥毫,并题一绝,内有"不是不归归未得,家山虽好虎狼多"之句,把敌伪譬作虎狼。


近代杰出画家冯超然《秋山暮霭图》鉴赏

冯超然《秋山暮霭图》远处溪边,靠山处的茅舍

下面是冯超然的弟子张谷年仿石谷的一幅画作(雅昌图录2005年成交30800元),冯超然在上面有题款——秋树经霜淡,秋山过雨青,欲知秋早晚,试上倚江亭。文待诏诗(文征明)。穀年临石谷《秋山暮霭图》,辛未冯超然题於壬午舫。两幅画题款书写对比

,明显可知,书写笔迹一致,风格神韵一致。


近代杰出画家冯超然《秋山暮霭图》鉴赏

冯超然弟子张榖年《秋山暮霭图》——来自雅昌拍卖图录

下图是冯超然1930年仿清晖老人所作的一幅画,注意近处山顶的观景亭,另外一处山顶的画法,都与本品非常类似。


近代杰出画家冯超然《秋山暮霭图》鉴赏

冯超然1930年作品——来自网络公开

综上所述,本品冯超然《秋山暮霭图》从气韵、境界,到画法、画功、设色,都符合冯超然晚年山水画的风格特征,题款书写自然流畅,钤印纹理自然,无任何做旧作伪痕迹,可判定是冯超然晚年山水力作,真迹无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