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千元的工资“扛不住”2万元的消费,老公提出离婚,老婆:很委屈

美国著名盲人男歌手史蒂维·旺德

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

5千元的工资“扛不住”2万元的消费,老公提出离婚,老婆:很委屈


这段话不由得让作为妈妈的很多人深思,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有的人觉得陪伴是最好的爱,而有的人觉得给孩子吃最好、穿最好、用最好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记得曾经看过一起综艺节目中,宝爸因为再也无力支付宝妈的消费理念提出离婚,但是宝妈觉得特别委屈。自己做的全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宝妈说没有孩子之前,她对自己也是花钱特别省,两个人除了正常生活开销,都没有什么太多的消费支出。

只是有了孩子后,她想给孩子最好的。孩子的奶瓶低于300块钱不能用,衣服全是名牌,她说:

“钱可以再挣,但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不得不说,这位妈妈是真的爱孩子,但是爱得也真是任性,宝妈全职带孩子是没有收入的,只有宝爸一个人的收入5000元。

5千元的工资“扛不住”2万元的消费,老公提出离婚,老婆:很委屈


按照常规来说,一个月只有5000块钱的收入,三个人的固定消费都无法支撑,更别说给孩子高端消费了。如此的高端消费,拿5000元花出去2万元。

导致家庭负债累累,老公举步维艰,真的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吗?一件平价物品用在孩子身上就不是对孩子的爱吗?

给孩子穿平价鞋子就不是爱吗?

无独有偶,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位年轻的妈妈,全家一共有5口人,月收入仅仅只有8000元,房贷3000,车贷2000,剩下也就只有3000元作为一家5口人的生活费。

5千元的工资“扛不住”2万元的消费,老公提出离婚,老婆:很委屈


但是这位妈妈却给孩子买了1299元的鞋。老公知道后非常生气,说她没有考虑实际情况。但是妈妈却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再穷也不能穷孩子,我只想给孩子最好的,这也有错吗?”

用一家五口人大概半个月的生活费来给孩子买一双鞋,那接下来的后半个月是要准备给孩子拿馒头充饥吗?

不得不说这样“拼命三郎”的劲头,给孩子的不是爱,而是虚荣。连基本的生活费都无法保障的时候,用高价给孩子一双这么昂贵的鞋子。是最不值得提倡的爱。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当这个家庭连吃饭都无法保证,基本的生理需要都无法满足,就直接跨越到爱、尊重和自我实现。这有点太牵强,孩子也无法感受到爱,只能体会到扭曲的消费观。

5千元的工资“扛不住”2万元的消费,老公提出离婚,老婆:很委屈


给孩子的价值观教育,应该让孩子体会到可为和不可为:

1、努力提高自身能力让自己值钱

要引导孩子树立一种理念,让自己值钱不是穿一双名牌鞋,更不是穿一身限量版,而是要让自身能力变得更强,这要比名牌衣服走得更长更远。当有一天自身的能力足够匹配所有的美好,就会发现,自己想要的所有都可以信手拈来,而且毫不慌张。

2、消费要量力而行

钱有多少花多少,如果觉得钱不够花,那就努力奋斗,自己去赚,而不是该奢侈奢侈,等钱不够了,勒紧裤腰带,连吃饭都要省吃俭用。这不是爱,这是对孩子一生价值观的伤害。

3、“里子”比“面子”更重要

穿一次名牌虽然满足了“面子”的虚荣,却要让“里子”承受痛苦和食不果腹的尴尬,这样看起来真是一点意义也没有。一个优秀“里子”足够匹配所有“面子”。而一个好看的“面子”不一定撑得起所有的“里子”。

5千元的工资“扛不住”2万元的消费,老公提出离婚,老婆:很委屈


​点儿妈妈觉得要想给孩子最好的爱,并且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最实惠的就是两点:

要么自己努力奋斗

要么让孩子努力奋斗

这是最健康的消费观念。

现在孩子无数的“校园贷”、“裸贷”、还有“高利贷”等等并不完全是孩子的问题,父母反思自己,就会发现在养育中,已经给孩子潜移默化了一种虚荣心。

今日话题:用一家五口大概一半的生活费给孩子买一双高档鞋,你认可吗?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点儿妈妈,是一个二胎妈妈,左手育娃,,右手执笔。用学习和思考的态度,努力走在做一个好妈妈的路上,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