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親兒子”埃夫特:海外收購喜憂參半,換道超車未來可期

奇瑞“親兒子”埃夫特:海外收購喜憂參半,換道超車未來可期

從奇瑞汽車設備部下的裝備製造科,到中國工業機器人第一梯隊企業,埃夫特“脫胎”於奇瑞,成長於汽車工業,但又未止於此。

從2015年開始,埃夫特成為中國機器人行業海外收購的主力,其觸角從汽車產業伸向通用工業,成為國內罕見的,同時佈局核心零部件、機器人整機、機器人系統集成三塊業務的企業。然而,埃夫特2016年至2017年連續虧損,直至2018年才盈利,淨利潤僅有265.92萬元。

這不禁讓人心生疑問:連續海外收購是否已令埃夫特“消化不良“?埃夫特的未來成長勢頭是否已是強弩之末?

海外收購:從整機制造延伸至產業鏈上下游

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常年被“四大家族”(ABB、庫卡、發那科、安川電機)壟斷,它們的共同特徵是實現了產業鏈一體化:從核心零部件到整機制造,再到系統集成的智能製造體系。在這一模式下,企業才能夠在整個產業鏈創造價值,從而獲得更大的利潤。

埃夫特是國內罕見的在核心零部件、機器人本體、下游系統集成實現“三棲”發展的企業。

國內機器人行業缺少的,恰恰是這樣的角色

2008年,埃夫特與哈爾濱工業大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載重165公斤機器人,宣告試製成功,奠定了其在機器人本體制造領域的重要地位。

此後,埃夫特的多關節機器人也有了重大突破:根據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評定,其3公斤負載、7公斤負載和20公斤負載產品的核心性能與國外同類品牌水平接近。

不過,當真正服務客戶時,工業機器人企業面臨的最大瓶頸不是本體的問題,而是如何與生產線相結合,實現產線工藝目標。因此,要想獲得更高利潤,系統集成能力相當重要。為此,埃夫特踏上了從整機制造向下遊集成商延伸的道路。

但這條路極為艱險:相比於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曆史的“四大家族”,國內企業成立時間較短,技術積累較弱,核心零部件自產化率低。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意味著企業難以在產業鏈上“施展拳腳”

基於此,機器人企業往往會採用“海外收購+自主研發”的方式,將國外核心技術“為我所用”,以此縮短研發週期,迅速突破行業壁壘,加快集成應用落地。

埃夫特便是該方式的貫徹者:從2015年開始,埃夫特先後收購了CMA、EVOLUT和WFC,並在國內成立子公司承接海外技術,將技術進行消化和再創造。經過五年發展,埃夫特完成從整機制造到產業鏈上下游的延伸。

奇瑞“亲儿子”埃夫特:海外收购喜忧参半,换道超车未来可期

在向下遊系統集成商延伸方面,海外收購讓埃夫特迅速掌握了細分領域尖端技術,並構建了相關行業壁壘。

以埃夫特收購的意大利白車身焊裝系統集成商WFC公司為例,在消化了WFC的核心技術後,埃夫特首次提出了“基於AGV調度的超柔性焊裝技術”,這是行業內的重大突破。相比國外企業,該技術優勢在於:第一,沒有車型限制,可以做到不限車型智能柔性製造;第二,機械系統易於模塊化、標準化,設計和交付時間大幅度縮短,能夠減少客戶初次投資。

相比之下,白車身焊裝主流系統集成商ABB和庫卡所提供的解決方案,不僅造價高,而且無法做到真正“柔性“。

目前,埃夫特該項技術已經應用在北汽南非製造項目、賽麟超級汽車製造基地項目、奇瑞巴西項目、華晨新日項目。

海外收購這一終南捷徑上,並非埃夫特一家公司獨自前行。國內其他機器人企業,如新松機器人(300024)、埃斯頓(002747)均從海外收購中嚐到了甜頭。埃斯頓從2016年開始相繼收購了5家海外企業,營收也從2016年的6.78億元,漲至2018年的14.61億,翻了一番。目前市值228億的新松,也曾是海外收購舞臺上的主角。

相較而言,埃夫特在營收方面顯得有些“一言難盡”——儘管總營收從2016年的5.03億元,上升至2018年的13.14億元。但在淨利潤這一指標上,埃夫特表現不盡人意,且毛利率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均值。

這不禁惹人擔憂:頻繁海外收購,是否給埃夫特帶來了巨大財務壓力?其業績成長性,會不會因為包袱過重而減弱?這一點同樣引起了上交所的關注。

根據埃夫特針對上交所問詢的回覆,我們可以將其業績和毛利率波動總結為:與海外收購具有一定關聯,但不是唯一因素。

從海外公司收入、淨利潤與公司整體財務數據的比較可以看出,海外公司對於淨利潤的“拖累”其實十分有限,尤其到了2019年,已經不存在“拖後腿”的現象。

奇瑞“亲儿子”埃夫特:海外收购喜忧参半,换道超车未来可期

事實上,埃夫特淨利潤和毛利率波動的真正原因為:埃夫特的產品定位與新松機器人、埃斯頓、新時達等競爭對手不同。後者是“自上往下”發展:部分核心部件自主化後,向下遊發展延伸,因此毛利率水平較高;而埃夫特則是“自下往上”發展:從整機產品開始發展,優先選用進口零部件,在整機銷量達到一定規模後,再逐步推進核心零部件的自產化。這就導致了其前期開發成本以及試錯成本較高,造成產品利潤下降以及毛利率波動。

根據招股書,2016年至2018年,埃夫特整機產品銷售額從1.22億元上升至2.19億元后,毛利率也從16.15%上升至18.33%。這意味著,隨著整機銷量擴大,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率提升,埃夫特各產品線的毛利率水平將逐步提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松機器人、埃斯頓、新時達(002527)分別成立於2000年、2002年、1995年,均經過了長期發展。埃夫特雖然成立於2007年,但遲至2014年才從奇瑞科技體系中剝離,真正獨立發展的時間只有5年。在五年間收購數家公司,並將核心技術進行消化和再創造,以獲得穩健市場回報,這並非易事。

總之,海外收購或許會帶來一段陣痛期,但從長遠來看,從機器人本體制造延伸至產業鏈上下游,無疑能給埃夫特帶來更大的產業鏈協同優勢。

換道超車:從汽車工業拓展至通用工業

埃夫特“脫胎”於奇瑞,成立之初是為奇瑞提供工業機器人,因此來自汽車工業的收入佔比較高。然而,埃夫特已經決定將未來業務重心放在通用工業上。

埃夫特發展重心的遷移,與行業變化有著密切關係。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數據,201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出貨量下降至13.3萬臺,減少約5000臺。究其原因,主要在於中國汽車行業銷售疲軟,汽車產銷縮量直接導致該行業機器人投資下滑,而汽車製造是機器人應用滲透最深的行業。

奇瑞“亲儿子”埃夫特:海外收购喜忧参半,换道超车未来可期

與之形成反差的是,通用工業領域對於機器人的需求在不斷增長: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CRIA)統計,2017年中國3C電子製造業工業機器人購買量同比增長62.6%,金屬加工業機器人同比增長116.2%。由此可見,通用工業已成為新增市場主力。

另一方面,埃夫特通過收購CMA、EVOLUT,打造出了智能噴塗解決方案、智能打磨解決方案,並已在金屬加工、噴塗領域成熟應用,業績在報告期內處於快速增長階段。

當相關技術已經獲得了市場驗證,如何進行規模化,成為了企業發展的關鍵。對此,埃夫特決定聚焦通用工業,利用已經受市場驗證過的技術,搭建混合工業雲平臺,並在此基礎上建設多種不同的應用示範產線,通過共享工廠的方式為企業提供服務。產線具體包括3C行業自動裝配產線、五金拋光和打磨產線、板式傢俱自動噴塗產線等。

基於以上產線打造的共享工廠將建立在衛浴陶瓷、金屬五金等產業集聚地,為中小企業提供委託生產服務。

這些企業對於“機器換人”有一定需求,但受制於投入成本,無法承擔直接購買工業機器人所帶來的經濟壓力,共享工廠的出現起到了降低運營成本的作用。

在市場競爭方面,國外工業機器人企業大多集中在汽車行業和電子行業,在除電子行業以外的通用工業領域,國內外工業機器人企業幾乎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埃夫特甚至已經形成了局部先發優勢,以衛浴陶瓷行業為例,其在快速示教、高防護等級、合理負載等方面具有差異化競爭優勢。

奇瑞“亲儿子”埃夫特:海外收购喜忧参半,换道超车未来可期

由此可見,選擇從通用工業領域進行產業鏈上下游的延伸,將成為埃夫特未來重要戰略。本次科創板募資也為共享工廠落地提供了經濟基礎:埃夫特預計,工廠建成後每年能提供300多萬件產品的加工服務。

具備一定技術儲備的埃夫特,正處於成長潛力釋放的前夜。以短期財務指標來斷定其發展受阻,有些以偏概全。事實上,在通用工業領域,屬於它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