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DeepTech深科技、量子位、新浪科技等
物聯網智庫 整理發佈
導 讀
北京時間1月19日晚11點30分,SpaceX公司獵鷹9號火箭發射升空,隨後成功進行“載人版龍飛船”在空中逃逸試驗。這意味著SpaceX距離首次發射載人獵鷹9號火箭的目標又近了一步,屆時SpaceX將成為首個進行載人發射的私營航天企業,馬斯克曾經許下的火星殖民計劃又近了一步
馬上快過年了,有人放了支超級“竄天猴”。
這支“竄天猴”價值3.4億,本體是一枚獵鷹9號火箭。而放得起這支“炮仗”的人,則是被譽為現實版鋼鐵俠的埃隆·馬斯克。
北京時間1月19日晚11點30分,SpaceX公司獵鷹9號火箭發射升空,隨後成功進行“載人版龍飛船”在空中逃逸試驗。獵鷹9火箭升空84秒左右,火箭頂部的飛船被髮動機推離火箭,隨後火箭在強大的氣動壓力下發生解體爆炸,墜入大西洋中。
逃逸系統測試是載人發射前最關鍵的一步,自此,Space X送人進太空的計劃,幾乎再無阻攔。
這意味著SpaceX距離首次發射載人獵鷹9號火箭的目標又近了一步,屆時SpaceX將成為首個進行載人發射的私營航天企業,馬斯克曾經許下的火星殖民計劃又近了一步!
馬斯克,牛逼!!!
載人航天新歷史!
兩天前,一則消息在外媒刷屏,SpaceX將從佛羅里達發射一枚獵鷹9號火箭。特別之處在於,這枚火箭十分有可能會在發射後數分鐘於空中爆炸。
別擔心,這次爆炸是故意而為之,火箭空中解體是為計劃試飛的一部分,旨在驗證SpaceX應對火箭災難性事故的能力。
這項測試名為
飛行中止測試,是SpaceX滿足NASA商業載人項目的最後重要里程碑之一。NASA的項目旨在開發新型美國製造的航天器,重新將NASA宇航員送入太空。過去六年來,SpaceX一直在為該項目開發一艘名為“載人版龍飛船(Dragon2)”的航天器,該航天器由獵鷹9號發射,可以將NASA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或接回地球。作為開發過程的一部分,SpaceX必須進行多次試驗,以證明其航天器不僅安全,也有能力完成飛行任務。
週六的測試意在展示,在前往國際空間站過程中出現意外的罕見情況下,SpaceX的備份計劃。比如,當獵鷹9號火箭在升空過程中突然開始解體時,SpaceX將如何應對。NASA希望知道,若火箭發生故障,載人龍飛船內的宇航員能否安全回到地面。
SpaceX之前已經測試過緊急推進器,但這一次將會是公司首次於飛行中測試整個逃生過程。於是,讓我們來具體看看當時的測試情況。
和之前一樣,飛船裡是兩個假人,用來記錄真實宇航員承受的各種數據。
隨著直播倒計時結束,測試正式開始。
援引“量子位”的報道,1分鐘24秒左右,火箭速度超過1600公里/小時,引擎熄火,太空艙上的八個推進器同時點火,並達到最大推力,太空艙彈射而出。
而獵鷹9號,在向下墜落的過程中,完成了歷史使命——按計劃爆炸。
2分25秒後,太空艙與推進器分離,呈自由落體狀向大西洋墜落。
4分45秒後,兩個降落傘展開:
5分36秒,4個降落傘拋出,20秒後完全展開。
9分02秒之後,太空艙完美落到大西洋中。
測試成功!!!
宏偉的“火星殖民計劃”
有人積累財富,是為了享受生活;有人積累財富,則是為了讓大家去火星。
馬斯克就是後者。
在2017年墨西哥瓜達拉哈拉召開的第67屆國際宇航大會上,SpaceX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兼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公佈了“瘋狂的”火星殖民詳細計劃。
在臺上,馬斯克洋洋灑灑地講了很久,觀眾的熱烈反應甚至不亞於蘋果iPhone發佈會。根據馬斯克所述,登陸火星需要兩大關鍵:“BFR超級火箭”和“BFS超級飛船”。火箭將飛船送出地球后,會像獵鷹9號火箭一樣返回地球,留飛船在外太空等待。
飛船飛向火星的過程中,會展開太陽能電池板產生200kW源源不斷的電能,速度可達6.2萬英里/小時,表面溫度將升至1650度,隨後開啟反衝引擎,降落在火星表面,完成火星登陸任務。
為了把更多的人送上火星,必須得努力降低成本。除了實現火箭的重複使用,在馬斯克充滿野心的廉價航天版圖中,載人飛船的可重複使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於是,馬斯克又打起了逃逸塔的主意。
要知道,為了保證航天人員的人身安全,逃逸塔是標配,但就實際情況來看,其使用頻率極低,不得不在每次發射中都丟掉一個逃逸塔,浪費成本。
於是,馬斯克再一次選擇不走尋常路,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改變。要實現重複使用,SpaceX 的載人龍飛船第一步就是捨棄逃逸塔,在飛船四周配備了 8 臺 SuperDraco 發動機,實現了“自帶逃逸系統”,在逃逸甚至是返回落地時可以隨時啟動。
其中每臺 SuperDraco 發動機都可產生 1 萬 5 千磅的推力。8 臺 SuperDraco 同時點火產生的推力可在 1.2 秒內將飛船從 0 加速至 100 英里/小時,最高速度可達到 345 英里/小時。
與此同時,載人龍飛船配備了可更換隔熱罩。其他飛船在返程進入大氣層時,必須藉助隔熱罩摩擦減速和燒蝕降溫,導致飛船無法重新使用;而載人龍飛船則重新設計了飛船隔熱罩,實現了模塊化更換,為飛船重複使用打下基礎。
此外,為了降低成本,載人龍飛船還通過材料技術上的突破,讓飛船自己在大氣中飛行時具備足夠的保護能力,擺脫了對整流罩的依賴。
昨晚實驗的成功意味著馬斯克離自己的小目標又更近了一步。
可能是心情太激動,逃逸試驗前不久的1月17日,馬斯克還公佈了他宏偉火星殖民計劃的更多細節。
馬斯克稱,SpaceX的星際飛船設計目標是平均每天執行三次從地球到近地軌道的航班,一年就可以跑1000次左右,而每次運力超過100噸,所以只需10艘飛船,一年就能將100萬噸的重量送入地球軌道。
如果每年製造100艘這樣的星際飛船,10年就能有1000艘,那樣每年的運力就有大約1億噸,當地球與火星軌道同步的時候,就可以一次性送過去大約10萬人。
隨即有人提出了一個非常專業的問題:地球-火星軌道每隔26個月才會有一次最佳發射窗口(這也是我國要趕在今年發射火星探測器的主要原因),那麼在等待的2年多時間裡,這些飛船都做什麼呢?
馬斯克解釋說,飛船會利用這段時間將火星殖民團隊載入地球軌道,然後每隔26個月出現最佳發射窗口,1000艘飛船就會在30天左右的時間內連續出發,前往火星。
夢想家馬斯克
在外媒的評論中,馬斯克已經成了超越喬布斯的夢想家,他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建立了4家獨角獸公司的人——PayPal、特斯拉、SpaceX 和Solar City(2016年與特斯拉合併)。
馬斯克的太空幻想源於兒時對科幻小說的大量閱讀,據他兒時的夥伴回憶,他的童年甚至每天花費10個小時的時間來讀科幻小說。
除了昨天的逃逸試驗,1月7日,馬斯克創辦的SpaceX用一枚第四次重複使用芯級的獵鷹9號火箭,成功將第三批星鏈(Starlink)計劃的60顆寬帶通信衛星送進了太空,加上此前兩次發射的120顆星鏈衛星,馬斯克名下的在軌衛星數量已經約有180顆,成為在太空中擁有最大星座的人。
一邊是在太空內的延展,另一邊是地表之上的馳騁。
同樣是在1月7日,首批國產Model 3實現量產交付,並啟動了第二款車型Model Y的國產項目。在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舉行的國產Model 3交付儀式上,馬斯克“嗨”得讓人一度以為他是不是在發佈會之前喝了2斤白酒。
即使你的想象力已經足夠豐富,但你永遠不知道馬斯克下一秒會給你帶去什麼驚喜。
人類的未來需要這樣的夢想家!
馬斯克,牛逼!
閱讀更多 物聯網智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