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妃子和北靜王水溶冥冥之中結下不解之緣,賈寶玉竟是牽線人?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這是林黛玉剛進賈府時的模樣,弱不禁風,一顰一蹙都別有風采,所以賈寶玉給她取了字,叫做“顰顰”。後來探春成立海棠社時,又給她起了個號“瀟湘妃子”,這個號有兩重意思,第一重是林黛玉愛哭,而當時娥皇女英因為帝舜去世而扶竹而泣,在竹子上留下斑斑淚痕,又因為斑竹多長於瀟湘地區,所以叫做“瀟湘竹”,再加上這個傳說,又被稱為“湘妃竹”,恰巧瀟湘館外也有一排竹子,正好對上,但這是表面的意思,曹公行文向來無一字是廢話,第二重的意思就需要考究一下了。

瀟湘妃子和北靜王水溶冥冥之中結下不解之緣,賈寶玉竟是牽線人?

林黛玉的前身是絳珠仙子,稱為天妃未嘗不可,但是下凡之後自然是跟常人無異,“妃子”一般指的是哪位君主王侯的妻妾,比如元春就是當朝皇帝的妃子,但是林黛玉尚未出閣,為什麼扣上“妃子”的稱號呢?《紅樓夢》一個最特別的特點就是,草蛇灰線,伏延千里的特殊寫法。在六十三回中,林黛玉行令抽到了一根籤,上面是”莫怨東風當自嗟“,在文中出現的詩詞,就跟開頭的判詞一樣,具有預示人物命運的作用。這句詩出自歐陽修的《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原文是:

漢宮有佳人,天子初未識;一朝隨漢使,遠嫁單于國。絕色天下無,一失難再得。雖能殺畫工,於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萬里安能制夷狄!漢計誠已拙,女色難自誇。明妃去時淚,灑向枝上花;狂風日暮起,漂泊落誰家?紅顏勝人多薄命,莫怨東風當自嗟。

瀟湘妃子和北靜王水溶冥冥之中結下不解之緣,賈寶玉竟是牽線人?

詩中描寫的是王昭君,歷史上稱其為”明妃“,這隻能說明林黛玉後面成為了某位王侯的妃子。

至於是誰?那還得看賈寶玉是如何在裡面牽線的。

《紅樓夢》這本書雖然是以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但是也摻雜著其他人物的情感糾葛,比如賈環和彩霞,香菱和薛蟠。其中最有趣的當屬賈寶玉和襲人的關係。襲人是賈寶玉初試雲雨的對象,而且還得到了王夫人的認可,領著姨娘的月例,照理說應該是賈寶玉的房裡人無疑了。只是可惜賈寶玉”為他人作嫁衣裳“。

瀟湘妃子和北靜王水溶冥冥之中結下不解之緣,賈寶玉竟是牽線人?

賈寶玉在外交際,總免不了結識三教九流的人,況且以賈寶玉單純的性格,並不計較出身。在二十八回,賈寶玉與”琪官“蔣玉菡一見如故,將一個玉玦扇墜送給蔣玉菡作為見面禮,禮尚往來,蔣玉菡就將第一次系的北靜王賞賜的茜香國的紅汗巾與賈寶玉所繫的松花汗巾交換了,殊不知,賈寶玉這根汗巾是襲人所贈,而蔣玉菡當場將這根松花汗巾系回家了。

賈寶玉回到怡紅院後,將這根紅汗巾送給襲人,雖然被拒絕,但是他還是趁她在睡夢中之時,把那根紅汗巾繫到了襲人腰間。這一系意義非常,怎麼說呢?在三十五回中,寶玉讓薛寶釵的丫鬟鶯兒打絡子,寶玉問松花色的汗巾子配什麼顏色,鶯兒道:“松花配桃紅。”所以最後蔣玉菡娶了襲人,“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襲人也覺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才沒有尋死覓活,安心過日子。

瀟湘妃子和北靜王水溶冥冥之中結下不解之緣,賈寶玉竟是牽線人?

另外,當初元妃從宮中賞賜禮物,大觀園諸姐妹並無差異,只有賈寶玉和薛寶釵的禮物一樣,照理說應該是寶黛一樣,結果林黛玉反而次一等,最後成就了“金玉良緣”,所以說曹公的安排都是有深意的,北靜王送禮和元春一樣,有著月老紅線作用。那麼,北靜王幾次送禮,究竟跟寶黛的姻緣有沒有什麼關礙呢?

瀟湘妃子和北靜王水溶冥冥之中結下不解之緣,賈寶玉竟是牽線人?

第十四回中,賈寶玉第一次和北靜王相見。北靜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情性謙和,可知當真是人中龍鳳,而且年紀與林黛玉賈寶玉輩並不差多少,也是個乘龍快婿。北靜王對寶玉讚歎有加,並把手中珍貴的鶺鴒香串送給寶玉做見面禮,後來林黛玉替林如海辦完喪事回到賈府,賈寶玉珍重將鶺鴒香串取出來送給林黛玉,林黛玉不問三七二十一,說道,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說完擲而不取,寶玉只好收回。在這裡,林黛玉實際上是拒絕和北靜王扯上關係的,那麼拋開不管就好了,但是曹公偏偏又安排了第二次牽線。

瀟湘妃子和北靜王水溶冥冥之中結下不解之緣,賈寶玉竟是牽線人?

在四十五回中,寶玉深夜來探望林黛玉時,恰好下了大雨,他就披上北靜王贈送的蓑衣三件套前來。林黛玉見了還說賈寶玉像“漁翁”,因為蓑衣不怕水,林黛玉來了興趣,賈寶玉就說明了蓑衣的來歷,還說幫林黛玉也弄來一套,這個時候,林黛玉也是拒絕的,但是並不是因為這是北靜王送的,而是因為臭美,擔心披上就跟畫上的“漁婆”一樣,“漁翁漁婆”都是出自林黛玉之口,而本身漁翁漁婆就是正兒八經的一對,賈寶玉全程沒有意識到,倒是林黛玉害羞到咳嗽。這一次,林黛玉的態度有所轉變,那是不是意味著牽線的事有轉機了呢?

瀟湘妃子和北靜王水溶冥冥之中結下不解之緣,賈寶玉竟是牽線人?

雖然這樣分析,賈寶玉挺可憐的,房裡人和心上人最終都與自己無緣,不過誰讓他的劫數是薛寶釵呢!這也沒什麼好同情的了。重點是,北靜王為什麼會知道林黛玉的存在呢?古代貴族家的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連看個大夫都要隔著床簾,更別說直接相見了。唯一的可能就是又是賈寶玉起到中間人的作用。四十三回中,賈寶玉不敢坦白是出去祭奠金釧兒,就隨口找理由說:

“北靜王的一個愛妾昨日沒了,給他道惱去。他哭的那樣,不好撇下就回來,所以多等了一會子。”北靜王愛妾去世本來是家事,如果是正常拜祭,那也是賈府當權者出面,而賈寶玉是去安慰他,這就說明北靜王與賈寶玉已經引為至交了。

瀟湘妃子和北靜王水溶冥冥之中結下不解之緣,賈寶玉竟是牽線人?

兩個好朋友有什麼心事不能分享的?四十八回中,賈寶玉就說:“這也算自暴自棄了。前日我在外頭和相公們商議畫兒,他們聽見咱們起詩社,求我把稿子給他們瞧瞧。我就寫了幾首給他們看看,誰不真心歎服。他們都抄了刻去了。”

這裡說明賈寶玉是有分享詩社所作詩詞的習慣,又會把那些詩詞題在扇子上。按照賈寶玉一口一個”林妹妹“的脾性,還有之前想讓賈母誇獎林黛玉的先例,自己的表妹這麼優秀,難保賈寶玉不會跟北靜王說起,或者是北靜王看了詩詞,心存好奇問起也行,總之林黛玉的好處通過賈寶玉之口讓北靜王知悉了。如此如花美眷,再加上才華橫溢,北靜王又是喜歡文雅之人,難保不會上了心。

瀟湘妃子和北靜王水溶冥冥之中結下不解之緣,賈寶玉竟是牽線人?

其實想想,瀟湘二字,原來不就是指湖南境內”瀟水河“和”湘江“嘛,橫豎都是水,而北靜王名字為”水溶“,這樣說起來,兩人有關係也不算牽強。但是按照林黛玉的性格,最多上演的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戲碼,說不定最後林黛玉鬱鬱而終,賈寶玉感傷而泣,這樣才解釋得通林黛玉看了《荊釵記》之後的感慨。不過呢,曹公沒有把後四十回補充完整,三人之間的故事曲折究竟如何,也只能憑後來者去深究了。

照片來自網絡


這是林深時見鹿,清醒時作文的@糊塗青年原創的文章。學業繁忙,努力不停更,如果喜歡就點個贊關注一下,與你一起品美文,侃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