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鄔思道為何笑納瞭如月?如月真是去監視老鄔的嗎?後來他們怎麼樣了?

青燈問史



笑納如月,是明白人的鄔思道做的明白事而已,因為鄔思道知道雍正對自己一直提防和有戒心。


其實,雍正對鄔思道早就有了兩手準備。在雍正繼位的當晚,雍正回府,沒有別的事,主要就是為了解決鄔思道的問題。當然,雍正在那晚也沒有下定最後決心處置鄔思道,只想看看鄔思道的表現如何。如果鄔思道有一絲居功自傲、貪戀權位的樣子,我想雍正必定會讓鄔思道看不到明天的太陽。


當鄔思道提出“半隱”的提議時,顯然打動了雍正。雍正也念及鄔思道的功勞,也想到這麼多年和自己的朝夕相處,所以雍正也同意了鄔思道去李衛那裡“半隱”。



第二天,當鄔思道的馬車漸漸離開京城時,老十三胤祥快馬追了上去。起初,鄔思道以為是雍正反悔了,讓胤祥來殺自己。所以當胤祥敬鄔思道酒時,鄔思道沒有第一時間喝下,看到胤祥喝下才跟著一飲而盡。


接著,胤祥在馬車裡接出來一個丫頭,說是照顧鄔思道,畢竟鄔思道是個老頭,腿腳也不麻利,有個人在身邊照顧再好不過了。


可是當這個叫如月的丫頭下車時,鄔思道立馬叫出了“秋月”的名字。秋月就是年羹堯的妹妹年秋月,當年,秋月與鄔思道暗生情愫,可是卻被雍正棒打鴛鴦自己娶了。而這個如月和秋月長得相似,所以鄔思道第一眼才看錯。胤祥說這是自己府裡的丫頭,算是一點心意。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要知道胤祥被圈禁了十年,在前一天晚上才剛剛放出來,幫助雍正繼位。僅僅隔了一夜時間,就冒出來一個叫如月的,顯然,胤祥沒有機會找到、也不會想到還有一個長相酷似年秋月的丫頭。


那這個叫如月的丫頭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很明顯,長得酷似年秋月的這個丫頭,是雍正早就準備好的。這也是雍正準備的第二手。如果鄔思道沒有異心,不貪功,不自傲,雍正就選擇放鄔思道一馬,還送給她一個與年秋月長相相似的女的。



其實這也是雍正的良苦用心:一來算是獎勵鄔思道;二來雍正也是做了一個順水人情,以解鄔思道相思之苦;三其實才是最重要的,就是讓如月監視鄔思道,看看鄔思道是不是信守諾言。畢竟雍正即位之初,老八胤祀還虎視眈眈,不得不防。


對於胤祥的這份“大禮”,鄔思道自然是滿心笑納的,如月也跟著鄔思道先後去了李衛和田文鏡處。


後來當李衛去京城面見雍正時,雍正在李衛面前把鄔思道的情況說的一清二楚,顯然這是雍正安插的內線所為,而如月則有最大的嫌疑。


至於鄔思道知不知道雍正這樣安排,那是肯定知道的。鄔思道是什麼人?連康熙的聖意都能揣測明白,更何況是和自己朝夕相處十幾年的雍正呢?只有收下如月,才能讓雍正放心,才能使得鄔思道從“半隱”實現“全隱”。



當然,等雍正皇位坐穩了,自然不需要提防鄔思道了,這也是為什麼鄔思道從河南田文鏡處逃走後,雍正沒有派人去追的原因。


而鄔思道有了田文鏡給的4000兩銀子,下半輩子過的自然是滋潤的。至於如月,思維縝密的雍正肯定也給過交代,很大可能是照顧鄔思道一輩子。


對此,你覺得如月是雍正派過來的嗎?歡迎留言評論。


歷史局中人


雍正能夠在“九子奪嫡”中最終勝出,順利登上皇位,鄔思道可謂“勞苦功高”。作為四爺黨幕後的智囊人物,鄔思道的才智謀略當屬超一流。而雍正登基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處理”鄔思道。

雍正好不容易在“九子奪嫡”中贏得皇位,絕不會輕易讓它動搖。而鄔思道的存在就是一種風險和威脅,他知道太多雍正奪嫡的內幕,也太過了解雍正。他能夠幫助雍正上位,同樣有可能助別人將雍正拉下皇位。只有把鄔思道這個“不確定因素”擺平,雍正才能安心坐穩皇位。



雍正要“處理”鄔思道,方法可謂眾多,包括讓鄔思道永遠消失。但雍正沒有直接這麼做,雖然雍正素來以果決狠辣著稱,但也絕非弒殺之人。他先是試探鄔思道一番,把問題拋給鄔思道自己,讓其自己選擇歸宿。鄔思道自然是明白雍正的顧忌和想法,他深知四爺不再是雍親王,而是雍正帝。雖然是同一個主子,但身份的轉變,也讓鄔思道明白,該是自己做出抉擇的時候了,二選一,生或者死!



沒有人會不珍惜自己的生命,鄔思道自然也不例外。他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也知道一旦“入仕”也就意味著性命到頭了。鄔思道瞭解雍正的脾性,以他的多疑和對自己的忌憚,除掉自己只是時間問題。因此鄔思道果斷拒絕入朝為官,並且主動提出到李衛府上“半隱”。李衛是雍正的心腹,相當於鄔思道主動要求生活在雍正的“控制”之下,表明自己無意朝政以及想要安度晚年的心願。對於這樣的結果,應該是鄔思道早已想好的退路。



回到正題,在送別鄔思道時,十三爺帶來了一個名叫“如月”的女人,說是安排給鄔思道,侍候鄔思道的貼身之人。而鄔思道接受笑納瞭如月,其中隱含著多層深意。

一、如月是雍正對鄔思道的補償

“如月”之名取得很有意思,寓意著像秋月。而這位名叫如月的女子在外貌上與年羹堯的妹妹年秋月很相似,像到連鄔思道第一眼都沒有分辨出來,脫口而出:“秋月。”顯然,如月是雍正特意給鄔思道尋找的秋月替身。



關於鄔思道與年秋月的情感可謂是日久生情、兩情相悅。雖然兩人的年齡上有著較大的差距,但在感情上卻情投意合。無奈,在四爺的“介入”下不得不分開,秋月被四爺納為側福晉,除了其自身對於秋月的喜愛外,更重要的是為了徹底拉攏年羹堯,為他抬旗。鄔思道對此自然心知肚明,即便心裡有所怨言和憤怒,卻也只能埋藏心底。而雍正自然也明白這一點,他找了一個於秋月長相極為相似的如月來替代,算是對鄔思道的補償,也算是有心。對於雍正的這份心意,鄔思道無法拒絕。



二、如月既是賞賜也是監視者

其實,對於雍正的不放心鄔思道早已洞悉,他選擇在李衛府上“半隱”就是主動暴露在雍正的視線監控之下。這麼做既能夠讓雍正對他的行為、行蹤瞭如指掌,讓其放心,同時也能讓鄔思道的生命得到保障。而如月的出現,既是補償鄔思道,也有著暗中監視的用意。李衛在明,如月在暗,雙管齊下,徹底將鄔思道的一舉一動掌控在手。由此可見,鄔思道實在太過厲害,讓雍正始終不能夠放心。當然,站在雍正的角度,作為帝王來說,一切可能威脅其帝位皇權的隱患勢必要徹底消滅或者徹底掌控,這也是人之常情。何況,雍正本就是一個生性多疑之人,這麼做也符合他的作風。



三、如月是鄔思道的“護身符”

把如月安排在鄔思道身邊,其用意鄔思道是心如明鏡。他知道雍正對他不會徹底放心,所以安排如月貼身監視他。反過來說,只要有如月在,說明鄔思道還在雍正的控制範圍之內,那麼鄔思道的性命就是安全的。因此,鄔思道必須笑納如月,而且還是心甘情願的接收。只要有如月在鄔思道身邊,哪怕天涯海角,雍正都不會對他下手。反之,天下之大鄔思道也無容身之地。所以說,如月就是雍正給予鄔思道的一道“護身符”。雍正和鄔思道都是聰明人,聰明人之間只需一點就通,就可以明白雙方的意思和用意。



我是月關略萌,專注歷史領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關注我,感謝大家的閱讀點評。


月關略萌


談到鄔思道,在雍正王朝中,可以說是料事如神。自從跟隨雍親王以後,鄔思道所說之事都應驗,讓雍親王自己都佩服。雍正登基,鄔思道也立下了汗馬功勞,如沒有鄔思道,雍正不一定能當上皇帝。“死鷹事件”後,康熙撤掉了張廷玉與馬齊,以及雍親王都撤職,雍親王感覺這是康熙在為十四阿哥登基而鋪路。

因此,便拿了許多銀子給鄔思道,又對他說,自己對皇位已無希望。此時,鄔思道會有兩種想法:一,必定認為雍親王胤禛是在試探自己;二,對康熙瞭解的比較少,從眼前的形勢下判斷康熙帝的意圖。後來,鄔思道給雍親王胤禛分析了康熙的做法,這才讓雍親王知道康熙的心思,讓雍親王再次有了信心。

隨著鄔思道的出謀劃策,以及雍親王的配合,雍親王終於成為了雍正皇帝。雍正登基之後,鄔思道便選擇了“半隱”,走之前是十三阿哥胤祥送的。送的時候,十三阿哥胤祥便將如月給了鄔思道。這裡就產生了一些問題。

鄔思道為何笑納瞭如月?

其一,接受十三阿哥胤祥與福晉的一片心意。鄔先生臨走時,十三阿哥胤祥說了一句:鄔先生今年有五十了吧!這時,鄔先生便馬車上回頭,就此下了馬車,而後就看到了如月。起初鄔先生以為是秋月,當見面時,十三阿哥胤祥說:這是如月,是自己與福晉的意思。之後,鄔思道便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鄔先生心想,這是十三阿哥胤祥與福晉的一片心意,如果不接受如月的話,肯定有些對不住他們。再說自己年紀也大了,腿腳也不靈便,也得需要一個伺候。因此,鄔先生便笑納瞭如月。當鄔先生看到如月,便知道雍正的真實目的所在。雖說十三阿哥胤祥說:如月是他們的商量後,為鄔思道晚年的生活所考慮。另一層意思鄔思道非常清楚。

其二,為了讓雍正放心,更讓自己可以活命。鄔先生看到如月的那一刻,便知道雍正的另一層意思。這層意思就是:自己要想活命必須接受如月。鄔思道非常清楚,如月並不是十三阿哥胤禛與福晉的意思,而是雍正的意思。一旦鄔先生接受了如月,雍正才能對鄔先生放心。

雍正登基之前,鄔先生曾告訴雍正,年羹堯的提防,可是,雍正就說怎麼提防他。此時,鄔先生就說,派一個人盯住他。無獨有偶,鄔先生也遇到此事,鄔先生肯定知道雍正的目的。為了活命鄔先生只能接受如月,如鄔思道不接受如月。必將面臨生命之憂,當初,鄔思道選擇“半隱”,也是為了活命才這樣做的。

如月跟隨鄔思道真的是監視他嗎?後來他們怎麼樣?

長城君認為肯定是去監視鄔思道的。按照雍正的慣例,對於鄔思道這麼厲害的人物,肯定會讓他在世界上消失。但是,雍正沒有這樣做,主要是因為雍正比較重感情。畢竟鄔思道為他登基做了很大的功績,又加上鄔思道是一個刑餘之人,也不貪圖功名利祿。

雍正更清楚,鄔思道確實是忠於自己,但是為了自己放心,必須派一個人監視鄔思道的一舉一動。因此,雍正必須安排一個人照顧鄔思道的生活起居,也可以監視他的所作所為。

對於如月與鄔思道的後來之事,長城君大膽猜想一下。

首先,鄔思道由半隱,直到全隱。說明鄔思道已經將如月收到自己身邊,也只有這樣,鄔思道才能順利的全隱。鄔思道是何等人物,知道如月的來意,那肯定也有方法感化她。

經過長期的觀察,雍正已經知道,鄔思道是忠於自己。因此,去田文鏡處要見鄔先生,田文鏡說他走了,還要派人去追。可是,雍正沒有人田文鏡去追,說明雍正是有意放走鄔先生,更讓鄔先生徹底隱退。

如月與鄔思道肯定過著田園生活,鄔思道也是徹底的歸隱,讓自己的後半生,有一個安穩的生活。更有甚者,鄔思道與如月還結婚了。

長城君曰:鄔思道接受十三阿哥胤祥送的如月,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更說明鄔思道知道雍正的目的,以及後來自己的退路在哪裡。鄔思道又知道,如何能讓雍正放過自己,又如何才能讓雍正放心。因此,鄔思道才有了先到李衛處,又通過李衛巧妙的給田文鏡做幕僚,直到最後徹底隱退。


長城說歷史


做為四爺胤禛的重要謀士,雍正繼承皇位的那天晚上,鄔思道知道自己需要離開了。

那天晚上,雍正回到了潛邸,見到了鄔思道,說是宮中情況不明,為了安全起見,回來住一晚上,順便看看鄔思道。

其實真正的用意是來試探鄔先生是否忠心,有沒有必要除掉,因為,知道自己秘密的人越少越好。

雍正說:“今晚孝子守陵,本不應該回來,無奈宮中情況不明,今晚回來住一晚上,明天該又是另一個忙法了。”

隨即,雍正帝試探鄔思道,打算給鄔先生安排一個名分。這時,鄔思道說出了“三不可用“:

一、自己本是殘疾之人,屬於“六根不全”的人,為官者,講究儀表堂堂,殘缺之人不可為官。如果雍正啟用自己,至公不公,於私有私。

二、自己是康熙朝犯人。如果雍正啟用自己,那是康熙帝當年抓人抓錯了,還是雍正帝用人用錯了?這樣有辱先帝聖名。

三、自己的才華都是陰謀詭計,上不了檯面。而雍正帝治國,講究光明正大。再說,這麼多年,自己的才智早就被榨乾了,無才可用。

那拒絕了雍正帝,鄔思道想幹嘛?想要另尋高枝?不可能,這樣會死得更快。只能隱退。

雍正帝問:“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先生怎麼個隱法?”

鄔思道:“臣想半隱。原因有二:一、臣身無分文,全隱必然餓死。二、君臣十幾年,感情猶在,若果全隱,陛下想念臣而又找不到臣,臣心不安。所以,臣既要找到吃飯的地方,又要讓皇上找到我,以便了了這段恩遇之情。”

實際上 ,鄔思道是在求饒。如果全部隱退,必然失去雍正帝控制,如果被別的勢力利用,後患無窮,所以說,全隱必死。只有寄身在皇上信賴的人那裡,皇上才放心。所以,雍正應允了鄔思道的請求,同意他去李衛那裡。



臨行之前,由十三爺來送他。當時十三爺拿出了半罈子酒,這是當年自己被圈禁宗人府的時候,四哥胤禛去看他,帶給他的。原本剩下的酒,打算四爺奪嫡成功,榮登大位之際,三人開懷暢飲。

然而,此時,鄔先生卻要離開。相信這也是雍正的意思。

飲完了壇中酒,十三爺說了一句“我們對不起你。”然後叫出了一位姑娘,名叫如月,讓如月照顧鄔先生後半生。

鄔先生一看,差點兒認為是秋月。仔細一看是如月姑娘。鄔先生沒有猶豫,立刻笑納了,還開玩笑著說:“自己的後半輩子又要聽她的了!”

雍正為何送把如月給鄔先生?

這要從秋月說起。秋月原本是雍正身邊的侍女,為了照顧或者監視鄔思道,胤禛送給了鄔思道。而秋月和鄔思道逐漸有了感情,那鄔思道能不能娶了秋月?

不能。因為秋月還有一層身份。她是年羹堯的妹妹。若果鄔思道娶了秋月,必然和年羹堯關係緊密,胤禛能不能容忍鄔思道和年羹堯聯合?於是,鄔思道做了個順水人情,自己做媒,把秋月嫁給了胤禛,成了胤禛的側福晉,才化解了這一段感情危機。這樣一來,相當於胤禛橫刀奪愛了,如今,面對鄔思道孑然一身的局面,雍正當然要想辦法補償給鄔思道,於是,就找了一位跟秋月長相相符的如月賜給了他。意思是,見到如月,就如同見到秋月,還還是老實本分為妙,否則死無葬身之地。

那鄔思道為何毫不猶豫的笑納了?

原因很簡單,接受了如月,說明自己跟秋月的感情一刀兩斷。接受了如月,說明君臣的感情猶在;如果拒絕瞭如月,那麼意味著割袍斷義,後果很嚴重。



鄔思道領著如月,先是到了李衛那裡,後來又到了田文鏡那裡,因為酬金與田文竟鬧掰(也許是故意的),鄔思道被田文鏡請出府邸。鄔思道徹底浪跡天涯,雍正帝沒有派人去追,說明二人感情徹底瞭解,雍正帝最終放棄了鄔思道,鄔思道得以善終。


品讀春秋001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前腳剛即位,後腳鄔思道就要遭殃,通過雙方一晚上的較量,最終君臣達成一致意見,鄔思道提出半隱。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鄔思道就迫不及待地出城了,剛走一段路,就聽到後面馬蹄聲起,原來是老十三胤祥追了上來。

那麼老十三胤祥為什麼要追上鄔思道,又為什麼送了他三件大禮呢?

一、

鄔思道頭一天晚上剛剛躲過了雍正帝的殺機,此時尚驚魂未定,關於躲過殺機的事,我們之前講過,不再重複。總之是鄔思道巧妙地利用雍正帝多疑的性格,調用五路人馬,迷惑雍正帝。

最後又遇到了蹊蹺前來拜訪的,疑似要“清君側”的十七阿哥,沒等雍正帝反應過來,鄔思道便用“天子無私事”打發走了十七阿哥。

經歷了這麼多事,此時老十三胤祥又追了上來,鄔思道自然心中是七上八下,不知道老十三胤祥的罈子裡裝了什麼藥。

而老十三胤祥的罈子裡裝的確實不是什麼藥,而是酒,當然,也能理解成藥——心藥!

其實老十三胤祥此次前來,給鄔思道的第一感覺就是,這肯定是雍正帝反悔了,要來除掉他。所以,面對老十三胤祥遞過來的酒,鄔思道是不接,而是疑惑地看著老十三胤祥。

“我替四哥敬您老人家……為您踐行。”

這一刻,鄔思道肯定想到了坎兒,坎兒就是被老四胤禛指使的高毋庸用毒酒毒死的。他不敢相信,老十三胤祥號稱“俠王”,一向光明磊落,怎麼可能也幹這麼齷齪的事情?

老十三胤祥愣了一下,馬上就明白了鄔思道的意思,於是自己先倒了一碗,一乾而盡。

這裡有一個疑問,老十三胤祥此舉到底是受雍正帝的命令,還是自發的呢?

二、

雖然老十三胤祥嘴上講的是替四哥,但是這句話是有問題的,正確的說法是皇上四哥,或者直接說皇上。如果他單純用了四哥這個稱呼,就證明給鄔思道踐行這個行為,並不是雍正帝的命令。

那麼是不是說,雍正帝沒有命令呢,當然有,只不過並不是命令老十三胤祥的,而是下給四福晉,也就是當今的皇后的。

我們再看這個酒,這個酒是什麼酒?

這個酒是當初老四胤禛冒著風險,扇了守門的小太監一個巴掌,才潛進宗人府,探望老十三胤祥時帶的酒。當時,他們就定下了武力奪取皇位的策略,結成奪權鐵三角。

當時的鄔思道剛剛被老四胤禛用金銀財寶試探過,甚至不惜自比李世民,確保鄔思道跟大家是一條心。想不到僅僅幾天之隔,現在主子成了皇上,老十三胤祥也馬上就被封鐵帽子王,只有鄔思道,孤苦伶仃,一個人默默離去。

這罈子酒代表著有始有終,一半是策劃奪權的時候喝的,另一半是留到奪權成功,慶功時喝的。老十三胤祥代表不了皇上,他頂多能代表一天前的四哥,所以,他才講自己是替四哥給鄔思道踐行。

來完成奪權成功後的儀式,那就是幹掉這半罈子酒,只是三人,變成了二人。實際上以老十三胤祥的脾氣,他自然會疑惑,鄔思道為什麼會走,但是他沒問,只是說了一句:

“我們對不起您吶!”

那麼老十三胤祥為什麼突然冒出這麼一句呢?

三、

這一句話是發自老十三胤祥自身的,但他用了“我們”二字,也就表明,他不是奉雍正帝命令而來。

他只是覺得,雍正帝的做法有點想不通,也確實對不住鄔思道,原因有三:

第一個原因前面也講了,本來三個人共事,共謀大業,結果功成了,兩個享受勝利果實,而出力最大的鄔思道,卻要浪跡天涯,從內心有點對不住他。

第二個原因則是老十三胤祥的難言之隱,他號稱“俠王”,遇到不平之事,都想打抱不平。想當初為了魏東亭,他不惜跟老四胤禛翻臉,張五哥刑部冤案,他一怒之下甚至找到康熙帝,就連太子胤礽犯案,他都不肯落井下石,被牽連。

而這次鄔思道歸隱,他卻沒有做什麼,或者說他曾經找過雍正帝,但是結果失望。他是為自己不能留住鄔思道而感到抱歉,不是抱歉歸隱這件事,而是抱歉雍正帝不能留他,留他就是害他。後來雍正帝發愁無人可用之時,老十三胤祥還提到過要是鄔思道在就好了,結果被雍正帝白眼。

第三個原因就是隱藏比較深的原因,一般人是看不出來的,那就是,對不起鄔思道的愛情。鄔思道跟年秋月的愛情,第一個看出來的恐怕不是老四胤禛,而是老十三胤祥。那一次他到雍親王府吃飯,誰去叫鄔思道都叫不出來,還是年秋月一下子就解決了問題,那時候起,他就知道他們有戲。

可是,隨著老十三胤祥被抓,時局變化,想不到再出來之時,四哥成了皇上,年秋月已經成為了年妃。

四、

即使鄔思道歸隱了,雍正帝也沒有放過他,而是派了個眼線,那麼老十三胤祥知不知道如月有問題呢?

其實他並不知道,如果是雍正帝直接告訴老十三胤祥,如月是派去監視鄔思道的。以“俠王”的秉性,自然不會同意,而雍正帝也瞭解他的脾氣,自然不會這麼安排!

而且如月並不是老十三胤祥弄來的,因為他昨天還在宗人府關著呢,一晚上不可能就變出一個如月來。當老十三胤祥把如月帶下來的時候,他說的是:

“這是我和四嫂商量,讓她來照顧你的!”

所以,如月是四福晉(皇后)提前就準備好的,或許準備的不是一個,而是多個。只有她最像秋月,老十三胤祥選擇了她而已,並給起名如月,這樣也讓老十三胤祥心中的愧疚感,得以減緩。

鄔思道上車之後,回過頭來說了一句:

“看來,我這後半輩子,又得讓人管著了!”

這句話也是一語雙關,表面上的意思是說以後,如月就要伺候自己了。另一層含義是說給老十三胤祥聽的,我鄔思道,還是離不開你們的管控啊。

五、

那麼如月是派去監視鄔思道的,這個事實有根據嗎?

實際上,雍正帝也好,皇后也好,對如月也沒有那麼大的信心,能彙報就彙報,不能彙報也就算了。

鄔思道何等聰明,在確信如月沒有問題之前,他是不會輕易表露心境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他去田文鏡那裡,最開始他在李衛那裡,李衛這小子太忠誠,不易脫身。

所以,他在李衛那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安心教如月練字。這也說明,鄔思道還是有所顧忌的,他既做給李衛看,也做給如月看,同時也獲得了雍正帝的放心。

後來他設計去山西,並在酒樓見到田文鏡,當時在場的就四個人,李衛、鄔思道、如月和田文鏡。當時李衛是設計用“八千兩銀子”把鄔思道賣給田文鏡當幕僚,此事只有這四個人知道。

後來李衛這小子進京,他跟雍正帝聊起鄔思道,雍正帝突然問了一句:

“聽說鄔思道想去田文鏡處?”

當時李衛的冷汗就流了下來,鄔思道想去田文鏡處這件事,只有前面提到的四個人知道。鄔思道不可能自己跟雍正帝講,李衛也不會講,不然雍正帝不會這麼問,李衛也不會吃了一驚。田文鏡更不會彙報,畢竟他跟雍正帝的關係還沒有好到無話不說,而且他也沒有動機彙報,不然最後鄔思道也不會從他那逃跑。

唯一彙報的,只能是如月,當然,這只是推理,如月的嫌疑最大,當然也不排除雍正帝知道田文鏡那裡有麻煩,故意這樣問李衛的。而鄔思道想必也不想脫離雍正帝視線,不然也不會教她寫字。

後來鄔思道帶著如月逃跑,一方面他可能策反了如月,或者如月也被他降服,畢竟一個小女子,雍正帝也不會難為她。第二種原因則在於,君臣心照不宣,如月在身邊,就證明我鄔思道逃不掉的,畢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也就等於,雙方買了一個心安!

鄔思道面對老十三胤祥的踐行,也動了真情,給了他幾條建議,包括推掉鐵帽子王稱號,包括觀察府邸辦秘密事的人,包括以後要低調做事。而這幾條建議,確實震動了老十三胤祥,至於後面他下棋都不敢贏雍正帝,這是後話了,此處不提。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楊角風發作


在雍正登基的當天晚上,雍正沒有留在宮裡邊,而是急急忙忙的回到了潛邸,一臉嚴肅的要見鄔思道一面。奇怪的是雍正並沒有和鄔思道的分享自己登基成功的喜悅,而是吐槽自己府裡兵力部署的太多。雍正也沒有主動提出要給鄔思道加官進爵,而是在鄔思道說這是臣安排的,以後淡淡的說了一句你的事我會妥善安排的。誰也不知道冷血的雍正這時候心裡在想著什麼,或許他的目標就是要默默的處理掉這個知曉他一切事情都鄔思道。


鄔思道作為雍正登基幕後的最大智囊,甚至稱得上第一功臣,除了親近的幾個人以外,沒有人知道他。最後鄔思道在和雍正的對話中也漸漸感到了不安,他主動提出了半隱的決定。一番發自肺腑的陳詞之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雍正再冷血也有些許被鄔思道打動,畢竟眼角的淚花是不會騙人的。鄔思道走的時候,十三爺帶了半罈子酒來送別鄔思道。

這半罈子酒是十三爺被康熙囚禁的時候鄔思道到託四爺帶給他的。十三爺沒有捨得全喝完,一直收藏著。這裡有一個細節,開始鄔思道以為十三爺是雍正派來留下他,賜他毒酒的,所以巫師道並沒有喝下這碗酒,而是等十三爺喝下了一碗以後過了一段時間才喝的。臨走前十三爺送給了鄔思道,到一個女孩叫做如月。不知道第一眼看到如月的時候,情不自禁的喊出了秋月兩字。我們都知道鄔思道到和年秋月有一段忘年戀,卻被雍正橫刀奪愛。或許十三爺說我們對不起你的時候,除了最後沒有給鄔思道一個歸處,年秋月也是一種潛臺詞。



那如月是不是派去監視鄔思道的呢?這個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我們看後來也有一個細節,就是李衛和田文鏡見面的時候,把鄔思道引薦給了田文鏡。鄔思道提出幫助田文鏡在河南處理事件的想法。但是這件事雍正應該是不知道的,而且這只是一個想法而已,在李衛到京城述職的時候。雍正卻主動提起了這件事問李衛說鄔先生是不是想要到田文靜那裡去?。那就去吧。可以說如果沒有如月的報信,雍正又怎麼會對鄔思道的一舉一動知曉得如此清楚?

還有一個細節就是雍正微服私訪來到田文鏡處要見鄔先生的時候,鄔思道已經提前要了4000兩銀子跑路了。雍正微服帶著劉墨林,張五哥基本上誰也沒有告訴,李衛都不知道,那鄔思道又是怎麼能預測到呢?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如月在給雍正報信的時候,被鄔思道到給發現了。因為鄔思道並不是神人,他雖然能揣測到別人的心意,但是並不能未卜先知。所以如月是雍正派來監視鄔思道,有也是照顧鄔思道,這應該是無確切無疑的。


紅雨說歷史


雍正登基的背後,最大的功臣就是鄔思道,堪稱雍正的第一智囊。但是兔死狗烹的道理,同樣適用於這對君臣。

只不過鄔思道這個人十分識時務,在察覺到雍正要對他下手的時候,便找到雍正,想要隱去。

這背後其實涉及到了一樁秘聞,那就是雍正故意橫刀奪愛娶了年秋月,讓鄔思道明白了雍正對他的不放心。

鄔思道動之以情,在雍正面前哭訴,最終才得以讓自己脫身。可雍正卻不會選擇實實在在相信他。

帝王之術向來如此,沒有那個帝王是願意全身心的相信臣子,只有讓臣子們猜不透,畏懼。才能掌控他們。

而鄔思道走的時候,十三爺前去送行,有一個細節就是鄔思道沒有喝他帶來的酒。這說明鄔思道害怕這是毒酒。


等到十三爺先喝一杯之後,他才猶豫的喝下。鄔思道這般聰明的人,定是明白自己知道雍正太多的秘密。

但是當十三爺讓如月走出來之後,鄔思道卻是眉開眼笑起來,像是長長鬆了口氣一般。

因為這個如月的出現,表明了雍正同意了鄔思道隱去,不過他也不放心,所以派個如月監視你。

彼此的心照不宣,彼此都心如明鏡。如月的存在,就是鄔思道的一種表忠心,同時也是雍正的警告。

鄔思道自是欣然接受如月,畢竟如月的到來,相當於是保住了他的命。且似乎如月這個姑娘,也是雍正愧疚所賜。

因為雍正當初橫刀奪愛,沒有給鄔思道一點面子,而鄔思道當時也恪守臣子本分,雖有怨言,但從未表露。

總的來說《雍正王朝》最經典的一幕之一,就是鄔思道臨別時的種種,因為這表現出來了雍正這個帝王矛盾的內心。


雍正為人多疑,但是又卻知人善任,愛才如命。冷血的同時又帶有幾分悲憫,為人果敢卻有鎮定,衝動好強但又隱忍。

無論怎麼來看,雍正都是一種十分矛盾的性格,是一種偏執的性格。不得不說《雍正王朝》中的雍正,演出了帝王該有的那種矛盾和魅力。


小司馬遷論史


看這一段劇情的時候,明知道這是電視劇,是假的,仍然為鄔思道捏了一把汗。

答錯一個字,做錯一個動作,甚至錯了一個眼神,都立刻會刀劍加身,死無全屍!

全因為,鄔思道伺候的這一位主子是出了名的冷麵王爺,殺伐果斷,又刻薄寡恩,說翻臉就翻臉的一個主。

看看雍正剛登基第一個月幹了什麼,大家就能部分的瞭解這位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一般來說,老皇帝賓天,向天下頒佈遺詔,新皇繼位,一時之間是不好有什麼舉動的。

因為新皇但凡在政事上有所更改,不就意味著老皇帝有問題有錯誤嗎?

自己老爹屍骨未寒,你就指指點點說三道四的,這就是不孝順啊!

那還不招來天下人的口誅筆伐啊!

可是雍正則不然,也不怕,他立刻曉諭在京的侍郎以上的大臣們:你們覺得牽涉國計民生的利弊,哪些該留,那些該改,密摺奏朕知道!

要知道康熙在遺詔裡可是誇雍正“深肖朕躬”啊,就是說,你小子挺像我的,所以我看好你。

雍正還真不像康熙。

康熙回覆老臣子的奏摺說:你快把欠國庫的錢還上吧,我活著還好,朕一死,你咋辦?

雍正的回覆風格是這樣的:這種人,放心吧,活著長著呢,死不了!

當然,公平的講,雍正這種做法,這樣強硬的性格,

對因為康熙老年倦勤所造成的的國庫虧空,貪腐橫行等現象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可以說沒有雍正這個“抄家皇帝”給乾隆打的好底子,康乾盛世無從談起!

但是,大家也都知道,雖然鄔思道,就是無此道,也就是,現實中,沒這麼個人,

他算是九王奪嫡時,四王爺胤禛身邊人的一個集體形象的代表。

也算是雍正在九王奪嫡時期那個“皮袍下的小”,是不能宣之於口,並對他接下來的鞏固皇權非常有害的那一部分。

所以,鄔思道的生與死,真的只在雍正的轉念之間。

可以說,他,就是專門回來處理鄔思道這個問題的。

所以,鄔思道笑納瞭如月姑娘,並且提出到雍正的心腹大臣李衛那裡“半隱”,

這真的是在苦苦的求生!

好在劇中的雍正也許意識到了,如果處理鄔思道太過,會不會寒了老十三胤祥,李衛,年羹堯,甚至戴鐸等一干心腹的心。

最終,輕輕放過了鄔思道。


泰林說趣史


如月是年羹堯派到鄔思道身邊的眼線,但是在長期接觸的過程中,秋月竟然愛上了鄔思道,不過最後他倆也沒走到一起,秋月最後被雍正立為側福晉,但是,秋月並不快樂。

年羹堯出身漢八旗,他原本是四爺胤禛家裡的奴才,胤禛為了培養自己的勢力 慢慢的,把年羹堯給培養起來,而年羹堯的妹妹秋月也是福晉身邊的使喚丫頭,年羹堯兄妹二人就是為胤禛做事的,而鄔思道幾次科舉不中,又因為家貧,只能漂泊,後來不知道得罪了什麼人入牢了,是胤禛從大牢裡把他接出來,讓他當了自己的出謀劃策者,鄔思道確實老謀深算, 又看得長遠,幾次幫胤礽化險為夷,但是年羹堯和胤礽並不信任他,所以派了眼線在他身邊,名義上是照顧他的起居, 實際上是盯著他,怕他有異心。



年羹堯的妹妹秋月年輕漂亮,又把鄔思道照顧的舒舒服服的,鄔思道很是滿意,兩人一來二去,漸漸的就曖昧了起來,鄔思道和秋月年齡相差很大,但是好像絲毫沒有阻礙他們互生情愫,這種日子秋月很滿足,她甚至還幻想著和鄔思道在一起浪跡天涯。


胤禛有一次打獵回來很是開心,因為他爹康熙,把代表儲君的玉如意賞賜給了自己的兒子弘曆,這讓胤禛欣喜若狂,他就覺得是鄔思道在背後幫了他的忙,因為鄔思道是阿哥們的老師,鄔思道教弘曆背誦過康熙這些年打過多少獵物,結果正巧用上了。

胤禛一開心不但賞賜了秋月好多金銀財寶,而且還給她們全家抬了旗,這意味著她們一家從奴才變為主子,後來胤禛把秋月收編,秋月心裡一百個,一千個不願意,她去找鄔思道 嗯 問問他有什麼好主意,鄔思道雖然心裡也捨不得,但是他卻不敢違背胤禛的意思,他只有勸如此順從胤禛。



總結:後來,四爺胤禛在鄔思道的暗中幫助下,從“九子奪嫡”中勝出,繼承皇位,年號 雍正,這時候鄔思道,為了自保,向胤禛請辭選擇回老家養老,因為他知道,自己知道的事太多了 再帶下去胤禛不會放過他,自己沒有好果子吃,鄔思道走的時候,十三爺胤祥去送他,把一個叫如月的丫頭送給他,如意長的很像如月,這讓鄔思道大為驚喜,鄔思道帶著如意回老家之後就不了了之了。


佳寧談歷史


一掖知球亦知史。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書生明哲克保全身》——這是二月河《雍正皇帝》的原文回目。

電視劇《雍正王朝》根據小說改編,在很多關鍵細節上都做出了調整,既要保持了帝王的相對正面光輝形象,又要讓劇情合理推進。

在原文中,胤禛登基那一夜,十三阿哥允祥先是前來報喜,卻被鄔思道當頭一盆冷水,不但自己希望退隱,也讓允祥拼了命的辭掉“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因為他對雍正的真正的點評是:豺聲狼顧、鷹視猿聽。

那一夜,以往被其“以師禮待之”的鄔思道再殘疾不便也堅持著跪倒行禮;

那一夜,性音、墨雨等十多個人吃了頓酒就被填了雪窟窿;

那一夜,鄔思道再三推辭官位,並且連夜搬離雍王府。

鄔思道對雍正說自己有三忌三不可用,雍正說可惜了你,鄔先生卻深知對方的帝王心術恰恰是自己十幾年來交給的,豈能瞞住了自己的眼睛。

鄔思道想全身而退,雍正卻不能輕易放他離開,性音和粘杆處上人被滅口就是因為他們知道的太多,怕今後影響皇帝形象被八阿哥他們拿了把柄,幾乎所有陰謀詭計都出自鄔思道一人,如何能放他離去?

與電視劇不同,書中要求鄔思道半隱的不適他自己,而是雍正皇帝。那一夜,非常巧合的是鄔思道剛剛回到住處,蘭草、金鳳姑兩個落難人就來了——原文中沒有明月這人,但她的作用由這兩位妻子代替了。後來在河南,鄔思道曾經說過:你們想問什麼,我都知道,但不要胡 猜疑,我若不愛你們,豈有今日?怡親王原要叫你們唱《馬前潑水》來著!我知道的事太多了,講給你們,白教你們擔心。只告訴你們一句話,這世界雖大,我三尺難藏。雍正爺在位一日,我不能歸隱——現在為後世計,恐怕還得多費一點心思。

鄔思道需要歸隱,在田文鏡處拿八千兩的幕酬銀子,卻遊山玩水不務正事,就是為了能早些脫開樊籠。把田中丞惹急了逼他離開才是本心。為了走得更踏實,他還特地去李衛那裡打個秋風,讓幫忙說說話好叫雍正放過他。李衛當時怎麼說的?“您的心事我有什麼不知道的?無非想回鄉,耕讀快活。可是不成啊,你我都是套著籠頭的牲口,這車不拉到天盡頭,主子不叫歇,就不能停步的啊!”

無奈和,鄔思道擺出了當年救下李衛和翠兒性命的恩情做籌碼,才換得了李衛的幫忙。

可就在同時,雍正巡視黃河河堤,見到田文鏡卻突然問了句“鄔先生安否”,一代帝王,稱先生而不喚其名,這人在雍正心中得多大分量,嚇得田文鏡冷汗叢生,吩咐下人無論鄔思道走得多遠也要追回來。

再次回來的鄔思道心中有底,李衛的聰明在於知道什麼樣的事情讓什麼人幫忙,最後寶親王弘曆親自向雍正求情,雍正念及十多年的情分再加上這些年鄔思道並沒有什麼不臣之心、不軌之事,也就給了鄔思道一個周全。臨行時,鄔思道那封彈劾年羹堯的密信也幫助田文鏡到死也聖寵不倦——每年的八千兩銀子他分文沒取掛印封金,只為當年鄔思道落魄之時田文鏡的仗義執言而報恩。



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是出將入相,恰如諸葛亮一般,但所謂的伴君如伴虎,讀書人的執拗很容易沒有了下場。鄔思道知進識退,有智有謀,才是文人楷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