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給成都人一個向西的理由

春運“集結號”已於1月10日正式吹響。一年一度,全球最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亦隨著春節假期的臨近而拉開帷幕。作為傳承千年、中國人最為重要的傳統佳節,春節在國內也演化出了愈來愈多的形式,除卻返鄉與家人團圓這一傳統的過年方式,旅遊過年日漸成為國人過年的新方式。

據中國文旅部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期間,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同比增長7.6%;以此測算,2020年中國春節出遊人次將有望突破4.5億。

再給成都人一個向西的理由

圖源:馬蜂窩旅遊網

另據馬蜂窩旅遊網近日發佈的《2020春節旅遊趨勢報告》大數據顯示,成都、廣州、拉薩等城市作為2020年春節熱門旅遊目的地,其熱度漲幅均超過100%;成都則憑藉高達250%的漲幅,穩居榜首。其中位於城西的武侯祠,更是連續多年蟬聯成都旅遊景點第一。此外,同樣位於成都城西方向的杜甫草堂、浣花溪、都江堰等景區亦有著不俗的吸客表現。

陽光與湖水 滋養著成都人的“胃”

以陽光、海水為度假標籤的海島遊,更是近年春節旅遊的熱門之選,海南則成為了國內現象級春節旅遊目的地代表。

早在2018年春節假期,海南省就已接待遊客567.55萬人次,同比增長10.0%;全省實現旅遊總收入137.23億元,同比增幅達10.3%。甚至回程時段出現了車輛嚴重滯留,少量頭等艙商務艙機票賣到了近2萬元等狀況。一時間,春節遊“海島熱”備受關注。

再給成都人一個向西的理由

西昌·邛海 圖源:界面四川 鄧江

如果說,熱愛休閒的成都人離不開美食,那麼成都人的休閒度假時光同樣離不開陽光與湖水的滋養。除卻海島遊熱度在國內逐年上升的原因,更為重要的原因是,成都地處內陸盆地,陽光和海景等可貴的氣候條件、自然風景均成為了日常生活中的“奢侈品”。

據川氣象局數據顯示,四川盆地全年日照時數約為1000-1400小時,是國內太陽能資源最少的地區。陰天、雲霧較多,冬季陽光稀少,成為了成都人公認的“遺憾”之一。

再給成都人一個向西的理由

圖源:站酷

陽光稀缺的直接結果就是:冬天只要一出太陽,就會刷屏朋友圈。此時,茶館、咖啡館都是成都人扎堆曬太陽的好去處。成都人對陽光的喜愛,已經到了“痴迷”的程度。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國人樂居山水的情結由古至今,從未更改。江河湖泊資源的缺失,更促成了成都人天生的親水性。其對於水景資源的渴望,一點也不亞於對陽光的迷戀。

自古,魚與熊掌難以兼得。即便如此,對於度假目的地的選擇,閒適慣了的成都人或許依然不願意去乘坐幾個小時的飛機去外省“湊熱鬧”,時間成本不說,酒店、機票的價格也是相當不划算。

再給成都人一個向西的理由

西昌風景 圖源:界面四川 鄧江

成都人會告訴你,“身邊有西昌,何必到海南”。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期間, 西昌旅遊指標再創新高,七天小長假共接待遊客77.63萬,實現旅遊收入12.8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71%。

可見,相比海南等省外旅遊目的地,成都人對於同樣擁有和煦陽光、怡人海景,自然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山、水、城高度相融的“後花園”——西昌的偏愛似乎更勝一籌。

“後花園”絕非噱頭 避暑越冬的世外桃源

早年,需驅車6小時才能抵達的“陽光之城、山水桃源”西昌,如今隨著航線的開通,與成都的距離縮短至40分鐘行程。

再給成都人一個向西的理由

火把節 圖源:站酷

素有"小春城"之稱的西昌,其海拔約1500米——世界公認適宜居住的高度,常年平均氣溫約17℃,冬暖夏涼。全年300余天擁抱陽光,月均200小時的日照,陽光資源豐富,氣候條件極佳,是四川最佳觀星觀月之地,亦是國內鮮有兼具避暑、越冬兩大功能的度假勝地,更榮獲“中國值得去的十座小城之一”稱號。

作為攀西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以及大香格里拉旅遊環線重要節點城市,西昌不僅擁有彝族風情、火把節等多元且豐富的地域民俗文化,還享有“月出邛池水、空明徹九霄”的邛海-瀘山4A景區,以及中國最大城市溼地公園。西昌,其自然資源堪稱得天獨厚。

再給成都人一個向西的理由

西昌風情 圖源:界面四川 鄧江

4.5萬畝水域面積的大型天然湖泊——邛海,當之無愧成為了西昌自然資源的明珠,也是西昌人心中不可替代的“母親湖”。

泛舟邛海之上,遙望夕陽西下,遠山含翠、水波瀲灩,給自己一處靜謐的心靈棲身之地。如此美景,宛若一幅幅世外桃源畫卷。難怪,連馬可波羅都曾稱讚“邛海遠勝歐洲地中海,可謂東方之珠”!

再給成都人一個向西的理由

西昌·邛海 圖源:站酷

僅在2018年,西昌全市接待遊客就已達2260萬人次,佔涼山州58%,十年增長4倍;旅遊收入約233億元,佔涼山州67%,十年增長8倍。同時,據西昌旅遊部門不完全統計顯示,成都及四川省內每年選擇到西昌過冬的老人群體,約超過2萬人。邛海與西昌,滿足了成都人對春光和煦、山海之畔旅居生活的一切美好想象,促使成都人樂此不疲、一路向西。

拉近與世界的距離 國際旅遊度假之城應運而生

清新的空氣、溫暖的陽光、遠眺青山連綿,泛舟雲水之間……讓成都人樂不思歸,一路向西的理由還遠遠不止於此。目前,西昌迎來了歷史性的全新發展機遇,讓成都人對西昌的愛更加牢固。

2019年1月,四川省政府印發《攀西經濟區“十三五”發展規劃》,要求攀西經濟區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依託出川大通道,突出南向,參與中國──東盟框架合作、孟中印緬等國際經濟走廊建設,對接南亞、東南亞23億人口國際大市場。

2019年4月,西昌上榜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公示的《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命名縣》名單。同年,西昌市人民政府提出,在2020年前基本建成

四川旅遊國際化示範城市國際性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的規劃目標。

再給成都人一個向西的理由

西昌交通 圖源:站酷

特別是,隨著2020年1月,西昌青山機場與武漢等國內十餘個熱點城市航線的持續開通,其旅遊影響力早已不再停留於川內。且預計到2022年,隨著宜攀沿江鐵路、成昆複線、樂西高速等重大項目開通,西昌與成都的距離將縮減到2個半小時。

屆時,西昌作為攀西旅遊環線首站的優勢將再次得以凸顯。一個嶄新的全國旅遊示範區,一座國際化陽光康養旅遊城市呼之欲出。

央企擔當 邛海西岸啟幕五星度假時代

不難發現,當前西昌正處於融合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歷史階段,推動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亦是未來區域城市發展的重中之重。其中不乏,中國鐵建地產、中信環境、萬科、華西集團、蘇州科利達等為代表的重量級企業紛紛擇址於此,更多是一致看好西昌未來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

首入西昌,萬億雙央企、世界500強——成鐵地產與中國鐵建地產,強強聯合,共同開啟西昌五星度假時代;堅持與城市共發展的“共和國長子”中國鐵建地產再次將對所到城市的這份熱愛,對當地人居生活和西昌旅居生活的雙重深刻理解帶到西昌,於邛海之畔,構築全新的山海詩意五星級棲居度假之所——邛海西岸

再給成都人一個向西的理由

邛海溼地公園 圖源:中國鐵建地產

坐落於邛海之畔,扼守全國最大城市溼地公園——2萬畝邛海溼地公園,於西昌主城“咽喉”之處的邛海西岸,“入則寧靜、出則繁華”是對其難以複製地段的真實寫照。更難能可貴的是,其作為邛海景區內目前唯一可供開發的土地,是真正“生長在邛海里”,私享一線“海景”的五星級度假項目。

作為邛海岸邊首個動工,且將率先開業,以五星級酒店為核心的中國鐵建地產邛海西岸項目,有別於傳統房地產項目首開銷售型物業,待大量資金迴流以後,再啟動修建配套設施的開發邏輯;邛海西岸在誕生之初,就嚴格遵從旅居度假產品的開發邏輯——率先落地實體樣板間、五星級酒店、實體景觀大道等硬件配套設施,而不是令其配套僅存在於規劃之中。

再給成都人一個向西的理由

西昌·邛海 圖源:站酷

愈發重視消費體驗感的現代社會,單一場景已不能滿足人們多樣的體驗需求。度假旅遊更是集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生活美學。曾經,成都人對西昌度假的理解,僅僅只是換一個地方,待上一陣子。邛海西岸的出現,將日月星辰近距離收入囊中,在陽光與山水交映的邛海,話一處西岸精緻多元的度假時光。

一段具備高度體驗價值,私人專屬的精緻浪漫陽光假期已揭開美麗的面紗。邛海西岸為西昌的五星級度假時代啟幕,也給予了成都人一個再次向西的充分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