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抢了宁王8万精锐兵马,承诺事成平分天下,最后宁王下场如何?

苏健朋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一生对马皇后情深义重,但他的后宫嫔妃依然众多。这些嫔妃们也为朱元璋留下了二十六个子嗣,朱元璋在六十五岁时还生下了幼子朱楠。在这众多的皇子中,除太子朱标早逝外,第四子燕王朱棣骁勇善战,第十七子宁王朱权以善谋著称,为朱元璋所钟爱。



但在靖难之役爆发不久,狡黠的朱棣设计绑架了朱权,收编了朱权的精兵,并许诺朱权“事成中分天下”。那么朱棣在事成之后,宁王朱权命运又会如何呢?

宁王朱权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他出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比朱棣小了整整十八岁。朱权自幼聪颖,勤奋好学,深得朱元璋喜爱。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封朱权为宁王。两年之后,十六岁的宁王朱权前往大宁就藩。

明初的大宁地处今天的赤峰市大明镇一带。至朱权就藩时,大宁已被开发成为丰庶的大镇。朱元璋为巩固边疆,一般都派遣有能力的藩王镇守边疆,宁王朱权能就藩边塞大宁,可见其在诸藩王中也属翘楚。

宁王朱权当时在诸藩王之中实力是非常雄厚的,他拥有八万甲兵,六千战车,此外还有一支骁勇善战的朵颜三卫骑兵。


宁王朱权兴趣广泛,在繁冗的军务之余,他研究史学,著书立说。但由于靖难之役的爆发,彻底地改变了这个儒雅藩王的命运。

太子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早逝,令朱元璋心痛不已。他本欲立四子燕王朱棣为太子,但是为了合乎礼制,最终立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后,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朱允炆上位后,采纳了侍读太常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的建议着手进行削藩。周王、齐王、代王、湘王和岷王或废或死或囚,燕王朱棣的部队也被调防,朱棣本人也被监视。

早已对帝位有觊觎之心的朱棣并没有坐以待毙,他杀死了建文帝的驻北平官员都指使谢贵和布政使张昺,悍然发动靖难之役。


朱棣起兵后,建文帝朱允炆唯恐宁王朱权和燕王朱棣联手,马上下旨诏朱权进京。朱权本来对朱允炆废掉五王不满,又加上他的王妃张妃病重,因此并没有奉旨进京。他也因此触怒了建文帝朱允炆,被削去三护卫。

此刻,燕王朱棣正在精心算计着他的十七弟宁王朱权。朱权手拥重兵,如能控制任朱权,那么朱棣更是如虎添翼。

在靖难之役打了三个月之后,朱棣先修书一封致朱权,哭诉自己被朱允炆打击,希望赴大宁得到兄弟朱权的帮助。朱权兄弟情深,一口答应了朱棣的请求。

当时,永平被明将江阴侯吴高围困,朱棣率军解除永平之围后,就直奔大宁而去,谎称向朱权求救。

朱权不知是计,邀朱棣入城。朱棣在朱权面前作走投无路状,请求朱权代为起草奏章向建文帝朱允炆谢罪。而朱权并没有识破四哥朱棣的演技,反而对朱棣深表同情,并将朱棣留在府中款待。


朱棣暗中策反三卫部长,不日之后,待一切布置妥当后,向朱权辞行。朱权在城外为朱棣送行,这时朱棣才现出真面目。埋伏在城外的朱棣的士兵群起将朱权拿下。朱权的部下守将朱鉴力战而死,都指使房宽被俘后投降朱棣,长史石撰被俘后拒不投降,被朱棣肢解。朱权的精兵也被朱棣收编。

大势已去的朱权只得身不由己地上了朱棣这艘贼船,带着家眷举家迁往北平。当时,朱棣为了安慰这个小弟,还允诺他夺取大位之后与其平分天下。

经过四年的夺位大战,朱棣黄袍加身,其雄心终于实现。登上皇位的朱棣为收买人心,首先对在削藩中落难的诸位藩王进行了解救,赏赐了财物并恢复了爵位。

靖难之役初时,建文帝曾下旨召辽王朱植和宁王朱权进京。辽王朱植奉召进京,宁王朱权借口王妃病重,抗旨拒绝进京。朱棣称帝后,对辽王朱植就非常不满,在永乐十年的时候,就将朱植的护卫削夺,只给他留下三百人。那么,朱棣又是怎样对待当年被他劫持加入燕军的宁王朱权的呢?


朱权先前的封地是大宁,大宁地处边塞,山高皇帝远,朱棣自然是不会放虎归山的。于是朱权先后请求在苏州、杭国封国,都遭到朱棣的拒绝。朱棣给出的理由是“天子畿内,不以封侯”。他要求朱权在建宁、荆州、重庆和东昌四地中选择一处予以封国。但朱权自己选择了南昌就藩,得到了朱棣的应允。

永乐元年三月,宁王朱权就藩南昌,王府为原江西布政使司署。按照礼制,藩王府的规格要比布政使司署的规格要高,但按照朱棣的旨意,宁王府的规格不得超过原布政司的规模。

从此朱权在南昌低调地生话。但朱棣对宁王朱权始终怀有戒心,其日常行动都被监视上报于朱棣。

朱权迷恋道术,因此曾被人告发利用巫术害人。朱棣马上命人彻查此事,但最终一无所获。


经历此事后,朱权行事更加低调隐忍,每日读书弹琴,修身养性,并没有授朱棣以把柄,从而平静地在南昌度过了永乐时期(22年)。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驾崩后,太子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仁宗施政缓和,朱权上书称南昌并非封国,请求改封,但遭到仁宗的拒绝。

宣宗朱瞻基时期,朱权又为叛乱的汉王朱高煦说情,引起宣宗不快。接着,朱权又对宣宗的“宗室以禄米定品级”的作法表示不满,因而遭到宣宗的训斥。自此,朱权更加心灰意冷,终日交游于文人雅士,寄情于戏曲著作,以打发时日。

正统十三年,朱权郁郁而终。英宗朱祁镇为此罢朝三日。

宁王朱权少年英雄,却因靖难之役被朱棣劫持加入叛军。二十六岁时被朱棣改封南昌,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四朝,低调隐忍,终在七十岁时郁郁而终。


岁月是一条河流


朱棣得了宁王朱权的“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的时候,曾对朱权说:“事成,当中分天下。”但是事成之后,朱棣是怎么对待朱权的呢?

(朱棣剧照)

朱棣获得天下以后,当然不会和朱权说“中分天下”的话,只是让他自己挑一个封地。朱权说,他想去苏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朱权去也就是想享福,并没有其它意思。但是朱棣说:“畿内也。”其实,朱棣是要迁都到北京的,这里也算不得“畿内”。但朱棣说它是“畿内”就是“畿内”,朱权不敢争辩。

接着,朱权又说钱塘。“钱塘自古繁华”,朱权无非也是想要享受,没有其它野心。但是朱棣也不想给他,还冠冕堂皇地说,建文帝把钱唐给了自己的兄弟,结果就不长久,你也想不长久啊?

然后,朱棣给朱权列了建宁、重庆、荆州、东昌这几个边远的地方,让他选择。最后封的地方是南昌。朱权无话可说,只得呆在南昌。

朱棣去世后,朱棣的儿子朱高炽继位。朱高炽是出了名的仁爱之君,朱权想,既然是仁爱之君,对自己也应该很仁爱啊。于是就说,当时我是不想到南昌来的,这里并不是我的封地。哪想到朱高炽对别人仁爱,对朱权就不仁爱了,很不客气地说,既然不是你的封地,为什么你在那里呆了二十多年啊?这话一下就问的朱权无话可说了。

好在朱高炽也很快去世了。朱高炽去世,朱瞻基继位,朱权又想,让我在南昌我就在南昌吧,不走了。不过,我不能就住这么一座孤城啊,好歹把南昌周围的土地封一些给我啊。这时候的朱权,已经不敢要“富贵”,只求“温饱”了。然而朱瞻基依然不给。还批评他喋喋不休地抱怨,颇有对他进行处罚的意思。

(朱高炽剧照)

这么一来,朱权才算彻底老实了。不但不再提出任何非分的要求,而且从此也只是整天与文人墨客混在一起,吟诗作赋,了此残生。与文人墨客为友,终于对朱棣及其后人不构成威胁了吧……

以上就是朱权的结局。

不过,说起来,朱权也算是一个聪明的人。这样的结局,他应该事先就会想到的。既然如此,当时他为什么会信了朱棣的鬼话,从而把自己的“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无偿地送给朱棣了呢?

其实,所有这一切,都是朱棣欺骗朱权的结果。

一、情骗。

朱棣在获得朱权兵马的过程中,一直在对朱权进行感情欺骗。他表面上做出很在乎兄弟感情的样子,到朱权的府上和朱权饮酒,拉关系。却绝口不提需要朱权兵马的事情,直到最后离开。

连最后离开的事情,朱棣也是利用感情欺骗的方式,实现了把朱权抓住软禁的目的。

古人分离的时候,都会送别。送别都会送到城外。两人感情的深浅,决定着送别的距离。朱棣因为进城多日,不断地和朱权套近乎,让朱权认为两人的感情是很深厚的,于是把朱棣送出了很远的地方。这样一来,实际上就给了朱棣轻松软禁朱权的绝好机会。

由此可见,朱棣对朱权,从头至尾,就是一场情骗。

(朱权剧照)

二、事骗。

朱棣骗朱权的是什么事呢?

朱棣表面上是进大宁城和朱权叙旧,向朱权诉说委屈,实际上暗中带了大量的金银,贿赂朱权的那些手下,对他们进行封官许愿。这使得朱权的手下,很多都倒向了朱棣。

整个过程,朱权一直被蒙在鼓里。还真把朱棣当成一个肝胆相照的好兄弟,整日和他把酒言欢,培养兄弟感情。

也正是朱棣做了这一系列的事情,因此,朱棣在朱权的大宁城外捉拿软禁朱权的时候,基本上没人出手救朱权,从而让朱棣成功把朱权捕捉到北京城,顺利接管朱权的部队。

三、话骗。

朱棣骗朱权的话,就是那一句“事成,当中分天下”。

说老实话,朱权当时肯定也是不会完全相信朱棣的话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个话,赵匡胤早就说过了。不过,朱权虽然不相信,但当时他肯定想的是,虽然不会中分天下,在一个好的地方享清福,其实也不错啊。所以呢,虽然被骗了数万兵马,还被软禁,不过也一直积极帮朱棣出谋划策。

谁知道,所有的都是欺骗,最终朱权落得一场空。


张生全精彩历史


朱元璋分封诸子到各地当藩王,宁王朱权和燕王朱棣一个被封在大宁,一个被封在北平,共同拱卫着明朝的北方边境。靖难起兵,燕王朱棣拉宁王朱权入伙,承诺事成之后平方天下,但朱棣夺了天下却并没有兑现诺言,宁王最后下场如何呢?


在朱元璋诸子中,宁王朱权与燕王朱棣虽无缘储位,但朱元璋并不厚此薄彼,四子朱棣封在北平,十七子朱权封在大宁,两人共同拱卫明朝的北方边境,在各自封国都有节制调遣兵马的权力,在各藩王里面,宁王和燕王是为数不多的手握重兵的藩王,即位之后的建文帝朱允炆自然对两位重兵在握的藩王叔叔非常忌惮。

大宁惊变,宁王被迫与朱棣合作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十三岁的朱权被封为宁王,两年后,朱权离京就藩大宁府,位于喜峰口外的大宁,是当时西北的一个大镇、重镇,这里属古会州之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位置极为重要。朱元璋对这个儿子也是寄予厚望,宁王手下,拥有甲士八万,战车六千,在诸王中属他最豪。宁王所属的朵颜三卫骑兵以骁勇善战著称,宁王自己也是能文能武,多次会同诸王出征塞北。

面对手握重兵的藩王叔父,继承帝位的建文帝深以为忧,所以即位没多久,就与近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着手削藩,但是建文帝削藩操之过急,采取敲山震虎,先易后难的削藩策略,先撤周王、湘王等较弱的五个王,这恰恰给了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以应变准备的时机。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倾君侧的名义起兵靖难,一个藩王要对抗整个王朝,显然实力对比是悬殊的,这个时候朱棣想到了诸王之中力量最雄厚的十七弟宁王朱权,他对诸将说到:“我当年巡视塞上的时候,见大宁诸军十分彪悍,我若得大宁,截断辽东,采取边骑作战,则大事可成矣。”

燕王朱棣明确表示了要争取宁王和他走在同一阵线上,那边建文朝廷也早就对宁王不放心,派人召宁王进京,朱权人未到,三护卫已被削,建文帝打草惊蛇,朱权最终选择了在大宁观望形势。



同年九月,朱棣自刘家口抄小路直趋大宁,诈称穷蹙来求救。朱权邀请四哥朱棣单骑入城,朱棣拉着宁王的手大哭,表示四哥起兵靖难乃万不得已,求他代为起草奏章谢罪,朱棣在大宁住了数日,宁王都毫不相疑,热情以待。殊不知此时燕军早已在城外埋伏,朱棣在大宁数日早已“阴结三卫部长及诸戍卒”。至朱棣要离开大宁,宁王出城相送,埋伏城外的燕军俱一拥而上,杀死守将朱鉴,宁王朱权及王府上下俱被裹挟前往北平,至此,宁王所部兵力俱归朱棣调遣,为了安抚失意郁闷的宁王,朱棣还表示:“事成,当中分天下。”

成祖即位,宁王明哲保身



所谓的“事成,当中分天下”不过是朱棣的一句缓和之语,宁王也知话不能当真,待到燕军打过长江,谷王穗和李景隆打开金川门投降,燕王朱棣入主南京紫禁城,在四年靖难之役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宁王朱权,想着皇帝四哥你来当,可大宁府我是什么都没有了,我的兵给你了,朵颜三护卫也被削了,我也没什么要求,就给我另外封一块地当我的王吧。

宁王想去南京附近的苏州,朱棣不允,说苏州属于京畿之内。又想改封钱塘,同样不允,给了建宁、重庆、东昌和荆州四个地方让宁王自己挑。

永乐二年(1403年),宁王改封南昌,朱棣亲自写诗送行。不久,有人告发朱权利用巫术害人,查无实,此事便不了了之,朱棣也未加责备。但至此以后,朱权便“自是日韬晦,购精庐一区,鼓琴读书其间,终成祖世得无患”(据《明史》),朱权懂得明哲保身,韬晦隐逸,也算是个明白人矣。

著书立说,安度晚年

宁王朱权活的比较长,哥哥成祖驾崩后,侄儿仁宗皇帝待他也不错。宣宗在位,宁王又有点耐不住了,议论宗室不应确定品级,藩王议国事有违祖制,惹得宣宗颇为生气,朱权只得上书谢罪。晚年的朱权,整日与文人学士互相往来,寄托自己的远大志向,自号月瞿仙。朱权是一个文学艺术修养很高的王爷,虽然年轻的时候英姿飒爽驰骋疆场,但晚年的宁王朱权,也不失为活出了另一个精彩的自己。



宁王朱权一生著述颇丰,他好茶饮,为此还专门写了一本叫《茶谱》的书来记录他饮茶的心得体会。朱权善古琴,编有古琴曲集《神奇秘谱》和北曲谱及评论专者《太和正音谱》,其中《太和正音谱》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杂剧音谱。另外,朱权还是道教名家,著有道教专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八卷,朱权多才多艺,涉猎广泛,其所著书文极为丰富,恕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明。

朱权病逝于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享年71岁,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在太祖诸子中,宁王朱权已属高寿。


遗憾的是,朱权死后一百多年,他的后代第四代宁王朱宸濠不知道哪根筋抽了竟发动起了叛乱,结果被明代大儒王阳明轻松给收拾了,宁王这个藩王也就被废除了。


大国布衣


明太祖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16个女儿,宁王朱权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

“燕王善战,宁王善谋”。朱权十三岁时,被明太祖册封为宁王,就藩大宁。当时的大宁卫,是朝廷戍卫北部边疆的重要军镇。所以,宁王手下兵强马壮,除了当时最精锐的骑兵——朵颜三卫以外,还拥有八万大军的领导权,与“拥兵十万”的燕王朱棣实力不相上下。



建文帝朱允炆下令削藩后,各地藩王的权益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宁王朱权也是朝不保夕。不久,已率部起事的朱棣登门拜访,在痛斥建文帝削藩的同时,他还暗中买通宁王手下大军的统兵将领,以“绑架”宁王和自己共同起事!

朱权被迫妥协。朱棣承诺,等日后夺下大明江山,要和宁王二人平分天下。谋略过人的朱权怎会不知这只是四哥给自己开的一张空头支票而已!哪个君王会把江山分给别人?

果如宁王所料,自从跟朱棣踏上同一条船,朱棣从没有让他单独指挥过战斗,只是让他负责起草讨伐檄文,谋划用兵,其兵马的实际指挥权落入朱棣之手。宁王深知当下乃“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境地,只能不断示弱,以保自身周全。



北军攻陷南京时,宁王不愿亲眼目睹北军屠戮建文帝及朝中文武的惨状,就以安葬王妃张氏为借口,回到了北方。

朱棣登基后,将原先宁王的封地大宁卫,分封给了朵颜三部。而宁王本人,则陷入了与明成祖朱棣索要封地的“拉锯战”中。最终,宁王的封地被定于江西南昌。宁王就藩前,朱棣为其安排了盛大的欢送仪式。

到了封地,宁王在朝廷的监视下读书、抚琴、煮茶、写作,让朝廷始终找不到除掉自己的把柄,最终得以颐养天年!



明正德十四年,朱权的后代朱宸濠起兵谋反,被王守仁率军击败,朱宸濠本人被处死,宁王藩号自此被朝廷取缔!


一生为你画眉


在朱元璋分封的所有藩王中,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的兵力最强,燕王朱棣英勇善战,驻扎在北京地区掌握10万重兵。


宁王朱权驻扎在大宁地区,朱权善于谋略,手下士兵都是英勇善战之辈。在朱允炆继位之前,宁王朱权和燕王朱棣多次会合诸王北伐,朱棣对朱权的大宁府精兵垂涎三尺。朱棣起兵造反后,朱权在大宁府拥兵自重,不肯接受朱允炆的号令。

为了夺取朱权的精兵,狡诈的朱棣伪装成战败的样子,带着少量随从来到了大宁。


宁王朱权没有防备朱棣,直接将他请到了城中。朱棣对朱权哭诉自己起兵只是迫不得已,甚至还提出让朱权写奏折帮助自己辩解,朱权满口答应了朱棣。


朱棣在大宁住了几天,在这期间朱棣的随从悄悄的潜入大宁,花费重金买通了朱权手下的将官,朱棣手下的精兵也都聚集到了大宁的附近。在朱棣临走的时候,朱权依依不舍的给朱棣送别,却没想到朱棣突然下手将朱权扣押,夺取了朱权在大宁府的8万精兵。

为了让朱权能够死心塌地的为自己卖命,朱棣许诺和朱权中分天下,朱权已经被朱棣控制,只能全心全意帮助朱棣。在朱棣登基称帝后,如何处理朱权便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朱棣不可能让朱权回到大宁府,他只想给朱权一个普通的封地,让朱强过上平常藩王的生活。朱权也是一个聪明人,他并没有要求回到大宁府,而是请求朱棣把苏州分给自己。

苏州只是一个环境富饶的地方,却没有精兵悍将防守,朱权的本意是想在苏州安心的享乐。然而多疑的朱棣并没有把苏州分给朱权,朱棣说苏州是京城附近的地区,不能作为封地。


于是朱权只能再次向朱棣索要钱塘,没想到朱棣告诉朱权钱塘是一个风水不好的地方,不允许朱权前往钱塘。朱棣之所以不允许朱权去钱塘,主要是因为钱塘距离南京比较近,朱棣担心朱权威胁到自己。

最后朱棣给朱权一个名单,其中包括建宁、重庆、荆州、东昌这4个地方,朱棣告诉:“朱权这4个地方都是好地方,你随意挑选一个吧”!


建宁和重庆在明朝初期都属于偏远地区,荆州和东昌也都是小城市,朱权最终没有在这4个地方之间选择,而是选择了南昌作为自己的封地。


朱棣对待朱权非常的刻薄,在朱权到达南昌后,朱棣并没有让人为朱权修建新的宫殿,只是让朱权住在江西布政司的官邸里面。

过了没多久,便有人告发朱权用巫术害人、诽谤朝廷,朱棣派人查了很久都没有找到证据,只能放弃迫害朱权的打算。朱权也知道朱棣容不下自己,便每天潜心读书弹琴,不再过问政事。


到了明仁宗继位的时候,朱权想要更换一个封地,却遭到明仁宗的训斥。明宣宗继位后,朱权想要扩大自己的封地,再次遭到明宣宗的训斥。从此之后,朱全更加的深居简出,一直活到明英宗时期去世。


历史总探长


侄儿要削叔叔的藩,叔叔造了侄儿的反。

这是朱元璋最不想看到的一幕,所以他才会在临终前下旨不让诸王入京奔丧,为的便是让朱允炆能够顺利即位接手明朝。

朱元璋生前曾对朱允炆说过,将朱允炆的叔叔们分封到边地是为了让他们有外敌来犯的时候替朱允炆守好边疆,实际上也是想将诸王弄出京城,让他们死了争夺帝位的心思。

可当时朱允炆便回问了句,胡虏来犯,叔叔们给我挡着,可如果是叔叔们造我的反,谁来给我挡着他们呢?

朱元璋听完之后便沉吟不语,问朱允炆可有良策,朱允炆给出三策,一是以德服人,二是削夺爵位,三是出兵镇压。

谁料朱允炆竟然一语成谶,他一即位便误信黄湜、齐泰之言而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匆忙削藩,从而逼得他的叔叔朱棣起兵靖难,他也因此输掉了自己的江山和皇位。

不过,当时的朱允炆毕竟是皇帝,拥有法统,所以他不论是在兵力,还是在财力、物力和人力等各方面无不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倘若能够运用得当的话,完全可以碾压手中不过数万兵马的朱棣。

偏偏朱允炆太菜,不懂用人之道,将一手好牌打了个稀巴烂。

朱棣当时因为处于劣势,自知自己手中兵力不够,难以对朱允炆造成威胁,更不用说对朱允炆进行致命打击了。

所以,朱棣想要打败朱允炆,便必须得用最快的速度扩充自己的实力,怎么才能最快地扩充实力呢?显然是拉被削藩的诸王下水,一起造朱允炆的反,当时朱棣就藩北平,和他相邻的便是就藩大宁的宁王朱权,所以朱权成了朱棣最想拉下水的藩王。

朱棣号称诸王之首,朱棣之下,便数宁王最有实力了。

又因为朱棣、朱权二人的封地在北方,时时刻刻须得防着北元,所以他们手上也多精兵悍将,宁王手上的兵更是号称“带甲八万,革车六千”,还有骁勇善战的朵颜三卫骑兵。

朱棣看上的便是宁王朱权手上的这八万精锐之师,倘若能够将这八万精兵收归麾下的话,他所发动的“靖难之役”便又多了一分胜算。

朱棣发起了靖难之役后,朱允炆担心朱权会和朱棣一起造反,于是召朱权回京,朱权也怕自己回京之后会被处死,所以不肯动身,这便给了朱棣一个接近朱权并夺取朱权手中的兵权的契机。

朱权为什么不敢回京?还不是怕自己没了兵权之后会遭到朱允炆的毒手,毕竟湘王朱柏举家自焚,殷鉴不远呀!

朱棣见此情形,便知道朱权很可能已经动摇了,只是还在犹豫而已,只需添一把火便能够将朱权拉到自己的靖难阵营中来。

当时坐镇辽东的江阴侯吴高恰好率兵来攻朱棣的地盘永平,朱棣亲自率兵打退吴高而救下永平之后,便趁机跑到了大宁,诡称自己打不过吴高了,所以只能来找宁王求救,希望宁王能够出手相救。

朱权虽说有点怀疑朱棣的话,但还是让他进城了,不过是让他单骑入城。

朱棣一入城便拉着朱权的手哭了起来,十七弟呀,哥哥心里苦呀,你真当哥哥想造反吗?还不是被咱们那个好侄儿给逼的呀!他使出了自己最好的演技在朱权面前卖惨,慢慢地打消了朱权的警惕,等到朱权警惕松懈之后,他一边让人在城外埋伏,一边又让自己的部下化装入城收买了朵颜三卫和守城之人。

等到一切准备妥当,朱棣说要走了,朱权说那好,我送送四哥。

可等朱权送朱棣到了郊外,朱棣便让绑住了朱权,朵颜三卫的人则攻入宁王府俘虏了宁王的妃妾和儿女去了北平。

这么一来,宁王想不造反也不行了。

朱棣裹挟宁王朱权造反的时候,对朱权说了一句话:“事成,当中分天下。”

可是,朱棣真的会和朱权中分天下?别傻了,朱棣说的只不过是场面话,为的只是想让朱权配合他收编朱权麾下的八万精锐罢了!

朱权也不傻,或者说他很了解朱棣,他知道朱棣是一个很有野心和权力欲的人,绝不可能会和他中分天下。

更何况朱棣是造了侄儿的反才当了皇帝,他想要为自己捞一个好一点的身后名的话,便必须得学“玄武门之变”后的唐太宗李世民一样创造一番千古功绩,想要创造那样的千古功绩,又怎么可能中分天下?

朱权一旦真敢拿朱棣之前给他的那个“事成,当中分天下”出来说事,让朱棣履行承诺的话,他绝对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他很聪明地跑去对朱棣说,皇上呀,我想去南边就藩,你能不能给我改封一下?二人商量了一番之后,朱权便被封到南昌去了。

朱权封地本在大宁,为什么不回大宁,反倒要跑到南边去呢?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了,朱棣起于北方,乃是龙兴之地,北方又多精兵悍将,他如果再回去北方的话,让朱棣怎么想?朱棣会不会认为他也想拥兵自重,再来一出靖难之役?

所以,他只能到南边,这样才能安朱棣的心。

朱权这一步算是走对了,他到了南昌之后,朱棣看似放过了他,实则一直没有放松对他的警惕,他的一言一行也在朱棣的监视之下。

朱权到了南昌之后,有人状告他“巫蛊诽谤事”,朱棣听说了之后,赶紧让人过去调查,可是查来查去,也没查出什么,只好不了了之。

也正是因为朱权的聪明,主动远离了明朝的政治权力中心,然后小心谨慎地行事,这才让朱棣一直抓不到他的把柄,后经仁、宣二朝也是如此,所以朱权才得以安然无恙,或者说有惊无险地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宁糊涂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朱棣造反的时候除了找了自己的军师姚广孝之外,还忽悠了自己的弟弟宁王加入了自己的阵营,并且还跟宁王说事成之后平分天下。那么究竟宁王最后下场究竟怎么样?下面请听日航君为您分解。

一、宁王其人

既然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宁王这个人了。

宁王名字叫做朱权,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他的封地在哪呢?在宁国(今内蒙古宁城),从这封地你就可以看出宁王是个勇悍之人。因为当时内蒙古一代是位于与蒙古战斗的前线,是属于那种重要的军事前线,兵家必争之地,明史上用了这么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巨镇”。据记载:

“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

可以说朱权属于那种手握重兵,骁勇善战的王爷。当时朱权手握重兵,史书上是如此记载的:

“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

也就是说当时朱权手下有八万军队,还有六千革车,还有蒙古人组成的骁勇善战的骑兵部队朵颜三卫。可以说当时拥兵自重的王爷除了朱棣就是朱权了。朱权多次外出征战,以足智多谋而著称。

因此宁王此人作为朱元璋的十七子,长期戍守边关,兵强马壮,为人足智多谋,在靖难开始的时候是朱棣和朱允炆都必须要争夺的一个人物。

二、朱棣和朱允炆对于宁王的不同策略

其实面对着手握重兵的宁王朱权,朱棣和朱允炆分别有着不同的看法。

首先来说,朱棣非常需要宁王手下这一支大军的支持。毕竟朱棣的地盘有限、兵力有限,对于朱棣来说,任何有生力量的支持对他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朱棣早早就注意到了朱权手下这支军队,朱棣曾说:

“曩余巡塞上,见大宁诸军慓悍。吾得大宁,断辽东,取边骑助战,大事济矣。”

也就是说朱棣说我曾经巡视边塞,看见宁王的军队异常剽悍。我如果得到宁王的帮助,断绝辽东和内地的联系,得到宁王的骑兵助战,那么大事可成。

而相反,朱允炆虽然也注意到了宁王这支大军,但是朱允炆想的是如何将宁王这支大军给就地解散,避免其帮助朱棣。据记载:

“建文元年,朝议恐权与燕合,使入召权,权不至,坐削三护卫。”

当时朱允炆想要将宁王召唤到朝中,然后收编宁王的兵力。但是宁王没有上当。

其实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朱允炆和朱棣的差别了。朱棣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想的是如何将宁王拖入自己的战线,化为己用;而朱允炆面对着燕王这个大敌的时候,想的不是如何联合宁王这个表面上还效忠皇家的藩王,却想着怎么去削弱宁王。一高一低,二者的差别可见一斑

三、大忽悠朱棣

既然确定了要忽悠宁王加入自己战线的政策,雷厉风行的朱棣便开始了自己的忽悠行动。朱棣的忽悠行动大约分为三步:假装可怜放松宁王警惕;暗中收买宁王手下;抛出重金收买宁王。我们一步一步来看:

  • 首先是假装可怜放松宁王的警惕。

朱棣先假装自己打不动了,要失败了,跑去宁王那里假装求救,宁王碍于旧情只得帮助朱棣。朱棣为了表现自己的诚意单骑入城,此时宁王还以为朱棣真的是不行了呢。因此放松了对于朱棣的警惕。不得不说朱棣真的是一个演技派,当时朱棣摆出了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

“执手大恸,具言不得已起兵故,求代草表谢罪。”

朱棣握着宁王的手大哭,说自己是不得已才起兵的,现在非常后悔背叛了皇上,想让宁王帮他写一表来表达自己的愧疚顺便帮自己求情。因为朱棣的做派,宁王放松了对于朱棣的控制。

  • 其次是暗中收买宁王手下。

不得不说,宁王手下的朵颜三卫虽然战斗力惊人,但是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爱财如命。因此朵颜三卫在朱棣的糖衣炮弹的进攻下马上就放弃了原来的老板宁王而选择了出手更加阔绰的燕王,据记载:

“平锐卒伏城外,吏士稍稍入城,阴结三卫部长及诸戍卒。”

在宁王不知情的情况下,他手下最为精锐的骑兵部队已经被朱棣所收买,这为朱棣下一步威胁宁王提供了帮助。

  • 最后是给宁王以重金诱惑。

当时宁王给朱棣送行,结果一到郊外宁王手下的朵颜三卫就背叛了宁王,然后还杀掉了宁王的护卫朱鉴,裹挟了宁王的一家老小。你说实话,遇到这种情况换了谁怕是都要气个半死。我想当时宁王也是气个半死,并且肯定不愿意加入朱棣的军队。因此朱棣就向宁王扔出了一把甜枣:

“燕王谓权,事成,当中分天下。”

朱棣跟宁王说,事成之后咱兄弟两个平分天下。朱棣说出了这个话,我想当时宁王心中的怒火也差不多消了下去,虽然知道朱棣一定不会跟自己平分天下,但是应该之后做个富贵王爷也差不多,因此宁王就加入了朱棣了。

四、宁王的后来

后来朱棣靖难成功,成为了皇帝。说实话,平分天下那是没谱的事情,想也别想。宁王自己心里也很清楚。因此宁王说那让我去苏州享几天清福吧。朱棣拒绝了他。宁王又说,那让我去钱塘一代做个王爷吧。朱棣还是不让。最后朱棣封宁王到了南昌去当王爷。此后宁王这个兵马娴熟的王爷只得扔了弓,抛了马,开始专门研究文学了。说实话,宁王的著作还是颇为丰富,其中有:

“尝奉敕辑《通鉴博论》二卷,又作家训六篇,《宁国仪范》七十四章,汉唐秘史二卷,《史断》一卷,《文谱》八卷,《诗谱》一卷,其他注纂数十种。”
  • 想想这个曾经驰骋在大漠之上以足智多谋而著称的宁王最后竟然落到了如此一个下场,也是让人感叹啊。

后面宁王朱权出了一个后代,叫做朱宸濠。可能朱宸濠一直没有忘记祖先受到过的屈辱吧,因此后面朱宸濠与策划了一次谋反,想要自己当皇帝取而代之。结果朱宸濠的运气不太好,他遇到了千百年不出的圣人王阳明。最终被王阳明暴揍一顿。宁王一脉也因此事而被除名:

“时帝闻宸濠反,下诏暴其罪,告宗庙,废为庶人。”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日航通鉴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明朝十六位帝王中,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外,朱棣也是明朝帝王中比较出名的一位帝

王。

有历史记载朱棣在篡位前,抢夺了宁王八万精锐兵马,并承诺大事成便与他平分天下,

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


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但是朱标却是英年早逝,让年迈的朱元璋非常的伤心,他太

喜欢朱标了,所以选择继承人时并没有在他的儿子中做选择,而是直接选了他的皇孙朱

允炆,也就是朱标的儿子。

朱元璋为了朱允炆能够继承皇位,大杀功臣,为他稳固朝廷势力。

但对朱允炆最大的威胁便是朱棣。

朱允炆继位之后,一直记着朱元璋的教导,所以就想要削弱朱棣手中的权力。

朱允炆想通过削藩来减弱藩王势力,没想到削藩令使得众位藩王都非常的不满,于是朱

棣就利用削藩事件,联合其他藩王,一同进军南京。

<strong>

在众多藩王中,朱棣的势力不是最强大的,最强大的是宁王朱权的势力,他的手里有着8

万精锐。朱棣也是看准了朱权手里的8万兵马,十分的心动,所以就和宁王朱权商量共同

合作将朱允炆给赶下台。

而事成之后以两人可平分天下为诱饵,让朱权答应和朱棣合作。但是,朱权太天真了,

他低估了朱棣的城府。

朱棣率领着宁王的8万兵马,攻陷南京之后便收买了宁王8万兵马的人心。不仅如此他还

将宁王朱权的家眷全都给绑了。

这个时候朱权手中无兵无将,没有办法,只好顺从朱棣的安排,到南昌去任职。朱棣不

可能让放任朱权不管,在朱权到南昌任职之后,以诬陷使用巫蛊之术为由,夺取了他最

后的职权。

虽然朱权最后保全了性命,但朱棣对他一直不放心,所以朱权的下场也是比较悲惨的。

自古帝王无情,朱权的下场也是生在帝王家的最好解释。如果你是朱权,你会信任朱棣

吗?

但是,他到底是低估了朱棣的城府。朱棣率领着宁王的8万兵马,攻陷南京之后,就说收

买了宁王8万兵马的人心,并且将宁王朱权的家眷全都给绑了。

这个时候朱权手中无兵无将,没有办法,只好顺从朱棣的安排,到南昌去任职。而朱权

到南昌任职之后,却被诬陷使用巫蛊之术,虽然朱权最后保全了性命,但是朱权一直被

朱棣猜忌。


最后朱权是在南昌过了自己非常悲惨的下半生。你认为朱棣是怎样的帝王,他是好还是

坏,欢迎评论。


江水趣谈


宁王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十三岁时,被朱元璋封为宁王,封地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国号“宁”。

因朱元璋将朱权封在大宁,其目的是为了防范北元军队的入侵,所以朱权的宁国实力非常强悍,带甲之士八万,战车六千,其麾下的朵颜三卫骑兵的战斗力更是天下闻名。



不过纵容朱权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他对于帝位始终无任何觊觎之心,而且也始终坚持着为人臣子者的本分。即使是在建文帝登基后,开始实行削藩之时,朱权也依然没有任何的反叛之心。

可是朱权虽无反志,但他的实力却让他不能置身于事外。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朱棣与建文帝相互争斗的过程中,宁王这支强大的武装力量成为了双方都要争取的存在。



朱棣一方,朱棣在起兵时就曾言“以往我巡察塞上时,见大宁诸军十分剽悍。如果我能获得大宁,截断辽东,采用边骑助战,便大事可成啊!”,因此朱棣对朱权可谓是虎视眈眈。

而建文帝一方,建文也因害怕朱权会投向朱棣一方,所以对其也是严加防范,靖难之役发生时,建文就把他召他入京,可还未到时,就先下旨削了他三护卫。



当然,就朱权本身而言,他从始至终都未想过要背叛朝廷,要背叛建文帝。无论建文帝如何对待于他,朱权都是忠心于中央的,他也从未想过要投向朱棣。

只是,朱权没有想过要跟随朱棣,不代表朱棣不想拉拢这股强大的势力。当时,朱棣眼见主权没有投靠他的意思,可朱棣却是急需朱权麾下势力的加入,借此才能更有把握的抵挡住建文军队的进攻。于是明着没有机会,朱棣就想暗着来。



1399年9月,江阴侯吴高进攻永平,朱棣率兵前往营救,后吴高退兵。此时永平虽已解围,但朱棣却没有返回北平,而是开始在秘密的筹划着一个阴谋。

他先是偷偷的率领着麾下的精兵从刘家口抄小道前往朱权的封地大宁,而后到达大宁后,他就在城下跟朱权诈称因兵败前来求救于他。而此时朱权并没有多想,毕竟是自己的哥哥,他虽忠于朝廷,但对朱棣也并无反感,眼见自己哥哥落难,自然要拉上一把。



当然朱权还是怀疑自己的这位哥哥有其他心思,所以在放朱棣入城时,他只准朱棣一人入城,其军队只能驻扎在城外。

不得不说,朱棣去演戏,他绝对是一个影帝级的人物。入城后,他立刻就拉着自己弟弟的手,泪眼汪汪的说道“自己是不得已才起兵的,请劳烦弟弟帮忙起草一份请罪奏章向陛下请罪” 。朱棣这番表演,朱权毫无保留的就相信了,他不疑有他,连忙符合道弟弟一定会帮哥哥你向陛下求情的,你就安心在这里住几天,等候陛下的旨意。



朱权绝对没想到,朱棣是铁了心要造反的,他第二名目标就是那皇帝宝座。在他诚恳相待下,朱棣暗地里却将自己的士兵偷偷调入城中,还暗地里收买了朱权手下的兵士。

之后在完成一切部署后,朱棣就借口要回封地等待建文的发落,然后将朱权诓出城外。之后到了郊外,在朱权为朱棣践行时,朱棣的伏兵就趁机一拥而上俘虏了朱权。



就这样,朱权在毫无防备下,被阴险的朱棣给俘虏了,而后他麾下的势力也尽归朱棣所有。

当然,在俘虏朱权后,朱棣为了在最快的时间招降朱权的部队,他就又向朱权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就是答应朱权事成后,与他平分天下。

可笑的是,已经被骗过一次的朱权似乎又再一次相信了朱棣。之后他尽心尽力的帮助朱棣谋夺大明江山,朱棣军中大部分的招降缴文几乎全出于他之手。



当然,“平分天下”本来就是一句空话,朱棣登基称帝后,自然不会真的兑现于朱权。事后,朱权也知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也没有过多的去计较,毕竟现在朱棣才是皇帝,他只是臣子,自己的命完全被朱棣掌控,又哪敢有啥非分之想呢?

可是朱权却没有想到,朱棣非但没有兑现承诺 而且对他还百般打压。比如在封地一事上,朱棣不但不让他回到原来的封地,还否定了朱权关于封地的其他一切想法。朱权最开始想封到苏州,朱棣就说这是京畿之地,不能给你,后来朱棣又想封到钱塘,朱棣又说这已经分给了五弟,不能给你。



最终朱棣就只给了朱权建宁、重庆、荆州、东昌这四个地方来做选择,而后在1403年,朱权被改封于南昌。

只能说朱棣真的很“阴险”,这四个地方全在中央军队的重重包围下,一旦朱权有异心,朱棣随时可以发兵剿灭他,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不过朱棣虽对朱权百般打压,但至少还是顾及兄弟之情,即使他在防着朱权,也丝毫没有要杀掉朱权的意思。于是乎,朱权也得以在朱棣一朝平安的活着,当然这之中少了朱权自己的韬光养晦,不问政事的原因。

之后朱权一直活到了正统十三年,也就是明朝第六个皇帝朱祁镇的那个时代,享年70岁。



不得不说,朱权的结局还算是好的,以一己之力生生熬死了明朝5位皇帝,期间虽被提防,但却依然能继续享受着荣华富贵,锦衣玉食,这等结局可不是常人能享受的到的。


澳古说历史


我是兰台令君,写有态度的历史!

宁王朱权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十三岁时被封为宁王,十五岁前往封地大宁就藩。宁王麾下带甲八万,战车共六千辆,其中包括威名赫赫,堪称精锐之师的朵颜三卫。而且朱权自己也颇有谋略,根据《明史》记载朱权多次配合诸王出塞作战,以善谋而著称,固有“燕王善战,宁王善谋”的说法。

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连蒙带骗的把朱权拉拢到自己的阵营,这对“善谋”的宁王来说简直就是一种讽刺。可以说在朱棣从自己侄子手中夺得皇位的过程中,朱权可是功不可没,尽管这并非出自他的本意,而且朱棣也曾经许诺朱权事成之后平分天下。事实上,如果朱权不跟着朱棣造反,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之前建文帝的圣旨就到了,要削他的兵,也真不知道这八万军队对朱权来说是福还是祸。

军队被朱棣抢走的朱权,好不容易等到了四哥即位,想着这次可以分一块肥肉,却没有如愿以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本朱权想着靖难之役结束,自己改封南方,最初他向朱棣要求就藩苏州,可朱却棣回答说:“苏州属于畿内,不方便分给你。”那就退而求其次,咱们要钱塘总行吧?偏偏这朱棣还是不答应,反而说建宁、重庆、荆州、东昌都是好地,你随意选择吧。最后这扯皮扯了半天将朱权安排在了南昌。朱棣为了表示自己并没有忘记他的相助之恩,还亲自写诗为其送行。

不过事情还没有到此结束,宁王并没有享受几天安稳日子,就又出了状况。有好事者投诉朱权用巫术诅咒别人,朱棣本来就对这十七弟不太放心,正好借此事好好敲打敲打他,于是就派人追查此事,可是这底下办事的人查来查去都查出个所以然出来,朱棣最后也就将此事不了了之了。朱权也得以安全度过永乐时代。

朱棣死后,上台的明仁宗朱高炽实行的是相对比较宽和的政策,朱权觉得自己的机会了来了,便上疏说南昌并非是自己的封地,明仁宗回信说:“叔父都在那待了二十年了,不是封地是啥?”到了明宣宗朱瞻基即位时,请求明宣宗将靠近南昌城的灌城乡土田赐给他。宣德四年又议论说宗室不应确定品级。明宣宗十分生气,对朱权颇有指责之意。朱权便上书谢罪。总之一句话,朱棣祖孙三人都没有向其兑现“平分天下”的承诺,不过宁王最后得以善终,还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以上就是该问题的答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