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這首詞幾乎全篇“抄襲”,蘇東坡、辛棄疾卻紛紛效仿

集句,是古時作詩詞的一種方式。也就是選取前人一家或數家的詩句,拼集而成一首詩詞。集句詩詞在中國傳統詩詞領域中是一朵奇葩,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

集句詩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有之,而集句詞則是在北宋誕生。集句詞的首創者正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拗相公”王安石,據說王安石自誇學識淵博,寫了不少集句詩和集句詞,乃至於成為當時社會風氣,就連蘇東坡、黃庭堅和後來的辛棄疾都紛紛效仿。

王安石這首詞幾乎全篇“抄襲”,蘇東坡、辛棄疾卻紛紛效仿

集句並非簡單的“抄襲”拼湊那麼簡單,首先要熟知前人詩詞名句,其次還要考慮句式長短,五言或是六言七言?句式對上了,還需要考慮對偶聲律工整,最重要的是要在意境思想上能夠有所表達。

歷代文人騷客所作的集句詩詞不少,但佳作不多,能流傳至今的佳作寥寥無幾。下面這首《菩薩蠻》便是王安石所作頗佳的一首集句詞:

王安石這首詞幾乎全篇“抄襲”,蘇東坡、辛棄疾卻紛紛效仿

菩薩蠻

數間茅屋閒臨水,窄衫短帽垂楊裡。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

這首詞是王安石變法失敗,晚年被罷黜後回到金陵隱居時所作。整首詞八句有五句是直接用的前人詩句,幾乎全篇“抄襲”。但這些詩句在王安石筆下,卻化腐朽為神奇,成就了這篇宋詞佳作。

王安石這首詞幾乎全篇“抄襲”,蘇東坡、辛棄疾卻紛紛效仿

“數間茅屋閒臨水,窄衫短帽垂楊裡”以淡雅之語描繪出自己現在所處的環境和身份,沒有了往日雕欄玉砌的相府,不再穿宰相的蟒服玉帶,而今只有水邊的茅屋,身上的粗布短衫。如此差距的變化之下,詞中卻無甚波動,只一個“閒”字表示詞人此刻淡泊寧靜、閒雅從容,已然適應了現在的村野情趣。

“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卻又不免發出對花紅依舊,人事已非的感慨,既有對時光飛逝的惋惜,也有壯志未酬的憂愁,對國家民生的關心和憂慮。

下闕卻再一轉,“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寫景敘事之間,表達出現在生活雖安逸卻依舊心念國家。但此時自己並非官身,已然沒資格談論政治,所以末句再一轉:“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自問自答之語表達出詞人此時寄情於花香鳥語的閒情逸趣,寫的含蓄而意味悠長。

整首詞語言樸素平易,風格淡雅安逸而含蓄深沉,既寫出了隱居村間的閒情野趣,也表達出了自己的襟懷心志。

尤為難能可貴的是,以集句之法,將前人詩句信手拈來,變詩為詞,且如此渾然天成、意趣盎然,可見王安石才學之富。

王安石這首詞幾乎全篇“抄襲”,蘇東坡、辛棄疾卻紛紛效仿

數間茅屋閒臨水:出自劉禹錫《送曹璩歸越中舊隱詩》“數間茅屋閒臨水,一盞秋燈夜讀書”。

花是去年紅:出自殷益《看牡丹》“發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

梢梢新月偃:出自韓愈《南溪始泛》“點點暮雨飄,梢梢新月偃”。

午醉醒來晚:出自方棫《失題》“午醉醒來晚,無人夢自涼”。

黃鸝三兩聲:出自郭祥正《題山居詩》“謝家莊上無多景,只有黃鸝三兩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