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韻書《時古對類》,寫詩詞處理「對仗」的好助手

《時古對類》與《笠翁對韻》和《聲律啟蒙》同是韻書,對寫作詩詞,特別是對仗的處理,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國學韻書《時古對類》,寫詩詞處理「對仗」的好助手

二 言

太乙,長庚。雨線,風梭。穀雨,

花朝。夏五,春三。鴻案,鯉庭。

艾虎,花驄。桂嶺,道峰。孝水,

廉泉。掌露,眉雲。績女,薪翁。

舌戰,心兵。意樹,心花。易聖,

經神。晉豕,魯魚。學海,書城。

太守,中書。霜劍,星戈。橘叟,

桐君。茶浪,酒花。菜甲,瓜丁。

堯韭,舜梧。椽竹,瓦松。人柳,

女蘭。苦竹,甘棠。福草,祥桑。

楓骨,桂心。荇帶,苔衣。桐乳,

柏脂。松友,芝孫。龍竹,虎蒲。

葵足,藿心。杏雨,槐煙。火棗,

冰桃。牛李,鼠梨。銀杏,玉瓜。

菱角,藕絲。夏圃,秋庭。鶴子,

鳳雛。雁信,鷗盟。紫乙,蒼庚。

燕客,鴻賓。花鴨,竹雞。反舌,

畫眉。內史,少卿。巧婦,勃姑。

蜀犬,吳牛。竹馬,木羊。白老,

烏圓。狡兔,貪狼。謝豹,商羊。

鴨綠,鵝黃。三畏,九思。泰運,

乾符。舜田,禹山。聖域,賢關。

飛白,破黃。采綠,題紅。知己,

識丁。玉甲,銀丁。蘭若,杜於。

【註釋】太乙:同“太一”,星名。在紫微宮門外天一星南。 長庚:星名,即金星。亦名太白、啟明。 鴻案:東漢梁鴻、孟光夫婦相敬如賓,舉案齊眉。 鯉庭:《論語·季氏》:“(孔子)嘗獨立,鯉趨而過庭……”後遂稱子承父訓為鯉庭。 艾虎:舊俗端午節,用艾作虎,或剪綵為虎,粘艾葉,戴以辟邪。 花驄:花馬。 孝水:水名。在今河南洛陽市西。 廉泉:泉名。在今安徽合肥市包公祠內。 晉豕、魯魚:謂文字形似而產生訛錯現象。 橘叟:唐代牛僧孺《幽怪錄》:“巴邛人橘園,霜後兩橘大如三鬥盎。剖開,有二老叟相對象戲,談笑自若……” 桐君:相傳為黃帝時醫師。曾結廬於浙江桐廬東山桐樹下。 堯韭:《運鬥樞》:“玉衡星散為菖蒲,一名堯韭,一名昌陽。”《呂氏春秋》:“堯韭烏髮。” 舜梧:《史記·五帝紀》舜踐帝位二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 火棗:傳說中的仙果,食之能羽化飛行。南朝梁陶弘景《真誥》:“玉醴金漿,交梨火棗,此則騰飛之藥,不比於金丹也。” 冰桃:神話傳說中西王母之果品。 內史、少卿:均為古代官名。 蜀犬:即“蜀犬吠日”之典故。 吳牛:即“吳牛喘月”之典故。 謝豹:鳥名。即子規。《禽經》:“子規啼苦則倒懸於樹,自呼曰謝豹。” 商羊:傳說中的鳥名。大雨前,此鳥常屈一足起舞。王充《論衡·變動》:“商羊者,知雨之物也。天且雨,屈其一足起舞矣!” 三畏:《論語·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九思:反覆思考。《抱朴子·論仙》:“願加九思,不遠迷復焉。” 泰運:吉祥的氣數。 乾符:符瑞。舊時迷信指帝王受命於天的吉祥徵兆。 飛白:漢字書體的一種,筆畫露白,似枯筆所寫。 破黃:紙張造好後,用黃檗染色,取其避蠹,可以久藏。此工藝稱為破黃。

三 言

十字水,兩船花。百祿萃,萬福臨。

三條燭,半寸灰。子午谷,丁卯橋。

雙勾帖,百納琴。長史帖,右軍書。

康成婢,穎士奴。禰衡鼓,子晉笙。

渙大號,巽重申。皇矣德,大哉言。

丹邱子,黃石公。武鄉侯,羊叔子。

人何在,事已非,天一握,日三竿。

三空室,四大床。白雲舍,紅雨村。

王孫草,帝女花。忘憂草,解語花。

人面竹,象蹄花。平安竹,長壽花。

神女珮,羽人衣。東山履,北斗冠。

金魚袋,銀鼠衣。烏絲帽,紫玉床。

益母草,處士梅。虛心竹,大眼桐。

獨角虎,兩頭蛇。君子竹,大夫松。

雲夢澤,月波亭。春中筍,雪裡梅。

保俶塔,渡仙橋。三尺劍,五絃琴。

支機石,照乘珠。忘憂館,獨樂園。

雀為蛤,劍化龍。鵲尾渚,虎頭洲。

烏衣巷,朱雀橋。三三徑,六六峰。

霞散綺,月成鉤。愚公谷,高士峰。

松使者,楮先生。桃葉渡,瓊花臺。

螢照字,魚藏書。書帶草,玉簪花。

五人墓,九老堂。波底月,水中天。

鹿耳草,雞冠花。珠照乘,玉連城。

弱女子,大丈夫。連雲島,明月山。

腰邊劍,掌上珠。投金瀨,種玉田。

青白眼,異同心。暮山紫,寒潭清。

清明雨,重陽風。懷素塔,莫愁村。

【註釋】三條燭:唐代考進士科,應考的人可於夜間繼續應試,但只限於用三根蠟燭。(見《唐詩紀事》) 子午谷:地名,在陝西長安南秦嶺山中。舊時為川陝間要道。 丁卯橋:《一統志》:“鎮江丁卯橋在府城南,晉元帝子裒鎮廣陵,運糧出京口,因水涸,奏請立埭,用丁卯日,後人建橋遂名。” 雙勾帖:以法書摹刻石上,沿其筆墨痕跡,兩邊用細線勾出,使不失其真。稱為雙勾書。用此法制成之字帖,稱雙勾帖。

 百衲琴:拼綴桐木條加膠漆而合成的琴,似衣之百衲,故名。 長史帖:唐代書法家張旭,官金吾長史,以草書最著名。其書法稱長史帖。 右軍書:晉代王羲之曾任右軍將軍,其書法作品人稱右軍書。 康成婢:東漢鄭玄(字康成)家的詩婢。問答言語均能隨口引用《詩經》句子。 穎士奴:蕭穎士,唐代開元二十三年進士,對策第一。官秘書正字,揚州功曹參軍。其家奴皆識字能詩。宋劉克莊詩云:“船頭吹火盧仝婢,馬後肩書穎士奴。”家奴不堪虐待,人皆勸其去,終不去,崇其才學也。 武鄉侯:三國蜀漢諸葛亮封武鄉侯。 羊叔子:晉代襄陽都督羊祜,字叔子。 

東山履:晉謝安隱居東山,遊山時穿一種專用的木屐,上山去其前齒,下山去其後齒。 北斗冠:三國魏曹植《與陳琳書》:“披翠雲以為衣,帶北斗以為冠。” 金魚袋:唐代三品以上佩紫衣金魚袋。 銀鼠衣:元代張翥《送鄭宣伯……教授》詩:“白馬紫駝酒,青貂銀鼠衣。”銀鼠,獸名,狀頗類鼬,耳小牙短,其皮極貴重。 益母草:草名,可入藥。 處士梅:宋代處士林逋,在杭州西湖種梅養鶴,稱梅妻鶴子。 雲夢澤:古代楚地之大湖。 

月波亭:樓名,舊在湖北黃岡西,即黃川府治西北城上。 保俶塔:在浙江杭州市寶石山上。 渡仙橋:在安徽天柱山天池峰頂。 支機石:墊紡織機的石頭。典出張騫出使西域乘槎探河源,進到牛郎、織女星的神話。 照乘珠:光亮能照明車輛的寶珠。《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載,梁王有照乘珠十枚。 烏衣巷、朱雀橋:古代金陵(今江蘇南京市)地名。唐劉禹錫《烏衣巷》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霞散綺:南朝齊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月成鉤:唐韋莊《綏州作》:“一曲單于暮煙起,扶蘇城上月如鉤。” 松使者:墨的別名。 楮先生:紙的別名。 螢照字:晉代車胤家貧無燈,囊螢照光讀書。 

魚藏書:漢蔡邕《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五人墓:明代蘇州市民反奸相魏忠賢,有顏佩韋、楊念如等五人殉難,合葬於虎丘山。 九老堂:唐代白居易在洛陽時,有九老之會。 投金瀨:水名。即今江蘇溧陽西北的溧水,一名瀨水。江上有渚,名瀨渚,相傳為春秋時伍子胥乞食於溧女史氏,後子胥欲報其德,苦於不知其家,乃投金而去。故名。 

種玉田:楊伯雍居終南山,遇一人送石子一斗,謂種之可以生玉。(見《搜神記》) 青白眼:晉代阮籍不拘禮教,能為青白眼,見凡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後因稱對人重視曰青眼,對人輕視曰白眼。 懷素塔:唐代僧人懷素,善草書,勤學苦練,禿筆成冢。 莫愁村:《舊唐書·音樂志二》:“故歌雲: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石城在今湖北鍾祥,城西有莫愁村。

四 言

風行天上,雷在地中。露旋荷蓋,

雪映書帷。千巖競秀,萬壑爭流。

馬蹄秋水,虎尾春冰。簡上霜凝,

筆端風起。地中有水,山上出泉。

文畋藝苑,律吹詞壇。金山玉海,

瓊樹瑤林。用錐指地,坐井觀天。

兩驂不倚,六轡既均。銀河瀉影,

玉宇無塵。生芻一束,清酒百壺。

一簾紅雨,千點白蘋。載飢載渴,

靡室靡家。依依楊柳,趯趯阜螽。

率循大路,冒貢非幾。蜻蜓點水,

蛺蝶穿花。光風霽月,冰壑玉壺。

流鶯出谷,巧燕穿簾。衰多益寡,

稱物平施。亭名捉月,橋號垂虹。

江波似染,湖鏡如磨。考亭書院,

夾漈草堂。人惟求舊,口不言貧。

蓮房洗硯,荷露烹茶。風開柳眼,

雨滴芭心。朝乾夕惕,口誦心惟。

家用長子,國任大臣。賢人可敬,

聖訓當遵。漁翁釣月,農夫耕霞。

竹窗共話,藤枕獨眠。風恬浪靜,

月朗星稀。同胞兄弟,一脈子孫。

【註釋】“千巖”二句:《世說新語·言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雲:‘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 馬蹄秋水:《馬蹄》、《秋水》本為《莊子》裡的兩個篇名。 虎尾春冰:比喻憂懼危難。《尚書·君牙》:“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於春冰。” 生芻一束:《詩·小雅·白駒》:“生芻一束,其人如玉。”後世稱弔喪禮物為生芻。生芻,新割的青草。 

載飢載渴:《詩經·小雅·采薇》:“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依依楊柳:《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趯趯阜螽:《詩經·召南·草蟲》“喓喓草蟲,趯趯阜螽。” “蜻蜓”二句:唐杜甫《曲江》詩:“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捉月:亭名,在今安徽馬鞍山採石磯(燃犀渚)上。 垂虹:垂虹橋,在今江蘇吳江松陵鎮上。 考亭書院:在今福建建陽考亭村。為南宋理學家朱熹居住和講學之地。 夾漈草堂:在福建莆田西北的夾漈山。為南宋史字家鄭樵讀書處。

五 言

飛星過水白,落日動簷虛。雪消獅子瘦,

月滿兔兒肥。酒醉琴為枕,詩狂石作箋。

柳疏煙補密,梅瘦雪添肥。浮雲遊子意,

落日故人情。鶯啼殘夢後,花發獨吟時。

撿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上山攜不借,

待渡喚相宜。菰生頭釘地,筍出尾鑽天。

風來花自舞,春入鳥能言。剩水滄江破,

殘山碣石開。雪嶺無人跡,冰河有雁聲。

羊腸連九阪,熊耳對雙峰。鳥續吟來句,

風翻讀過書。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松風催暑去,竹月送涼來。桂寒知自發,

松老問誰栽。看花尋徑遠,聽鳥入林迷。

醉愛羲之筆,閒吟白也詩。人分千里外,

興在一杯中。芹泥隨鳥聲,花蕊上蜂鬚。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石欄斜點筆,

桐葉坐題詩。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花舞鶯梭蝶,溪喧獺趁魚。琴清楊柳夢,

月淡海棠陰。官舍梅初紫,宮門柳欲黃。

以文常會友,惟德自成鄰。鳥啼殘雪樹,

人語夕陽山。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興闌啼鳥喚,坐久落花多。渭北春天樹,

江東日暮雲。古牆猶竹色,虛屋自松濤。

半窗秋月白,一枕曉風涼。數壺花下酒,

一榻竹間亭。秋聲來桐上,春色在梅梢。

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朝遊沽酒市,

夜坐讀書齋。日長知夜短,夏去覺秋來。

青松遮皎月,綠竹引清風。野草參差發,

園花次第開。春風開柳眼,夜雨滴芭心。

【註釋】“浮雲”二句:唐李白《送友人》詩:“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不借:麻制草鞋的別稱。 相宜:舟的別稱。 羊腸:阪名,一在今山西靜樂境內,一在山西與河南林縣交界處。 九阪:九折阪:在今四川滎經城西邛崍山,山路險阻回曲,須九折乃得上。故名。 熊耳:山名,在今河南盧氏境內,伊水發源地。 “雞聲”二句:唐代溫庭筠《商山早行》詩句。 

羲之:晉代書法家王羲之。 白也:指唐代詩人李白。唐杜甫《春日憶李白》詩:“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也”字為語氣助詞,在此處表示提頓語氣。 “海日”二句:唐王灣《次北固山下》詩句。 “人煙”二句: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詩句。 “渭北”二句:唐杜 甫《春日懷李白》詩句。 “秋飲“二句:佚名《四時雅興詩》詩 句。

國學韻書《時古對類》,寫詩詞處理「對仗」的好助手

六 言

午倦一方藤枕,晨興半炷名香。

風入松而發響,月穿水以無痕。

秋水長天一色,落霞孤鶩齊飛。

槐國罔分晝夜,漆園何論春秋。

酌酒會臨泉水,把琴好倚長松。

花氣半侵雲閣,柳陰近隔春城。

命有基而始固,福因斂以逾增。

花落家僮未掃,鳥啼山客猶眠。

心事數莖白髮,生涯一片青山。

十二碧城縹緲,三千珠闕迢遙。

鳥語綠蘿水閣,人歸紅樹山家。

楓樹溪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遠火滅明林外,片帆出沒波中。

半幅金荃麗句,數行紅豆新聲。

花塢尊前微笑,柳陰堤畔閒行。

陸績少年懷橘,孔融早歲讓梨。

五桂還分五子,三槐已生三公。

荀令薰香滿坐,鄭公曳履傳聲。

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目昏茶能解醒,肌冷酒可貼溫。

日月一生易過,乾坤萬古長存。

窗外數聲啼鳥,庭前幾點梅花。

十年雞窗努力,一朝雁塔題名。

風送漁人到岸,雨催樵子歸家。

【註釋】“秋水”二句:唐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槐國:《南柯夢》傳奇所描繪的槐樹下的螞蟻國。 漆園:在安徽蒙城,戰國時莊周曾任漆園吏。 “花落”二句:唐王維《田園樂七首》詩:“花落家僮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楓樹”二句:唐王維《田園樂七首》詩:“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陸績:三國東吳吳郡人,博學多識,星曆算數無不精通。六歲時,於九江見袁術,績在座私取橘三枚藏入懷中。欲以歸家後送給母親。 孔融:漢末至三國時人,任北海太守。四歲時,與兄弟食梨,自取小者,將大梨讓給其他人。 五桂:五代後周,竇禹鈞五子相繼登科。馮道《贈竇十》詩:“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三槐:宋王祐在庭院中種植槐樹三株,說:“吾之後世,必有為三公者。” 荀令薰香:漢末苟彧曾任尚書令。相傳他的衣帶有香氣,所到之處,香經日不散,人稱為令尹香。 鄭公曳履:《漢書·鄭崇傳》載,漢哀帝時,鄭祟為尚書僕射,數次求見諫爭。哀帝每見鄭文革履,笑曰:“我識鄭尚書履聲。” “雲無心”二句:出自晉陶潛《歸去來辭》。 雞窗:《幽明錄》載,晉兗州刺史宋處宗買得一雞,能作人語。故後以雞窗稱書齋、書窗。 雁塔題名:唐代神龍以後,新進士有題名雁塔(西安慈恩寺塔)之舉。

七 言

日映層巖圖畫色,風搖雜樹管絃聲。

歌枕有詩成雨夢,隔簾無語說春心。

花逢酒客容先醉,柳向詩人眼倍青。

叫月杜鵑喉舌冷,宿花蛺蝶夢魂香。

花如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靜極卻嫌流水鬧,閒多翻笑野人忙。

日月兩輪天地眼,詩書萬卷聖賢心。

水向石中流出冷,風從花裡過來香。

細水浮花歸別澗,斷雲含雨入孤村。

黃葉下時牛背晚,青山缺處酒人行。

看來世事金能語,說起人情劍欲鳴。

鴻雁不堪愁裡聽,雲山況是客中過。

青楓江上秋天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

書成蕉葉文猶綠,吟到梅花句亦香。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千門柳色連青瑣,三殿花香入紫薇。

孤嶼池塘春漲滿,小闌花韻午晴初。

幾處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劍白雲天。

黃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門前五柳春。

豈有鴆人羊叔子,更無悔過竇連波。

窗前綠竹生空地,門外青山似舊時。

瓜步江空微有樹,秣陵天遠不宜秋。

九龍移帳春無草,萬馬窺邊夜有霜。

雪水烹茶天上味,桂花作酒月中香。

芰荷覆水船難進,歌舞留人月易低。

萸菊年年彭澤酒,江湖處處範公船。

煙開蘭葉香風起,岸夾桃花錦浪生。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織女橋邊烏鵲起,仙人樓上鳳凰飛。

穿簾小燕雙雙好,泛水浮鷗個個輕。

家山小別吟兼夢,水驛多情浪與風。

名接天庭多景色,氣連宮闕借氤氳。

梅殘燭燼西窗雨,雪冷香濃小閣雲。

深院談棋桐葉雨,曲欄敲句藕花風。

千里題書臨白雁,重陽疏雨映黃花。

高人屢解陳蕃榻,過客難登謝朓樓。

二十五年將就木,一千里路不通書。

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

雨氣全吞幽壑樹,風聲直送大江湖。

滄波一望通千里,畫角三聲起百憂。

芙蓉葉上三更雨,蟋蟀聲中一點燈。

縱使有花兼有月,可憐無酒更無人。

往往花間逢彩石,時時竹裡見紅泉。

桃花柳絮春開甕,細雨斜風客到門。

已作遲遲君去魯,猶歌緩緩妾歸家。

吳楚青蒼分極浦,江山平遠入新秋。

因風去住憐黃蝶,與世浮沉笑白鷗。

丹楓江冷人初去,黃葉聲多酒不辭。

琴臨秋水彈明月,酒上東山酌白雲。

十年黃卷胸中蘊,一旦青雲足下生。

山色曉沾花外雨,鳥聲時徹樹頭雲。

【註釋】“花如”二句:宋陸游《閒居自述》詩句。 “細水”二句:唐韓偓《春盡》詩句。 “鴻雁”二句:唐李頎《送魏萬之京》詩句。 “青楓”二句:唐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詩句。 “白下”二句:明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詩句。 “書成”二句:襲用《紅樓夢》聯語:“吟成豆蔻詩猶豔,睡足荼縻夢亦香。” “白首”二句:唐王維《酌酒與裴迪》詩句。 “孤嶼”二句:唐司空圖《歸王官次年作》詩句。 黃公:漢初神話仙人黃石公。 陶令:晉陶潛。 

羊叔子:晉襄陽都督羊祜,字叔子。 竇連波:未詳。 “瓜步”二句:明程嘉燧《送曹丈江行之六合》詩句。 “九龍”二句:明陳子龍《酬李司馬萍槎先生》詩句。 “芰荷”二句:唐儲光羲《同金壇令武平一遊湖》詩句。 彭澤:晉陶潛曾任彭澤縣令。此代指陶潛。 範公:春秋越國大夫范蠡。 “煙開”二句:唐李白《鸚鵡洲》詩句。 “三山”二句: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詩句。 陳蕃榻:唐王勃《滕王閣序》:“徐孺下陳蕃之榻”。 

謝朓:南齊著名文學家。唐李白詩:“高人屢解陳蕃榻,過客難同謝朓樓。” “芙蓉”二句:唐李昌符《秋夜作》詩句。 “縱使”二句:唐李商隱《春日寄懷》詩句。 “已作”二句:宋蘇軾《陌上花》詩:“且作遲遲君去魯,猶歌緩緩妾回家。”

八 言

虎行豹行,切莫孤行;獐過鹿過,不如虎過。

城上木魚,頻敲夜月;簷前鐵馬,亂戰秋風。

飲數杯酒,更無閒事;操一曲琴。頃有餘音。

帳中鴛鴦,交歡有對;天邊鴻雁,失配無雙。

花圍城郭,錦作山川;雪鋪樓屋,銀為殿閣。

殿閣齊雲,皇宮仙府;樓臺得月,富室豪家。

過我門而不入我室;窺其戶而不見其人。

上有明君,下有良佐;內無怨女,外無曠夫。

緇衣之宜,又改為兮;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註釋】鐵馬:亦稱風鈴、風馬兒。懸於簷下,風起則琤瑽有聲。 怨女:已到婚齡而沒有合適婚配的女子。 曠夫:成年而無妻的男子。《孟子·梁惠王下》:“內無怨女,外無曠夫。” “緇衣之宜”四句:《詩經·大雅·抑》:“緇衣之宜,又改為兮。”《詩經·鄭風·緇衣》:“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

九 言

細雨密如絲,何機可織;

明霞紅似錦,無剪堪裁。

恩澤之及人,過於時雨;

虐政之害人,甚於嚴霜。

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

綠水本無愁,因風皺面。

呂先生品簫,須添一口;

謝狀元射策,何吝片言。

孫承子,子承父,父承祖;

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

謝外郎要錢,抽身便討;

吳內史飲酒,下口成吞。

漢光武中興,二十八將;

釋迦佛先度,千三百人。

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

惟聖人之心,能知聖人。

破故紙糊窗,防風不住;

黑牽牛過嶺,滑石難行。

【註釋】品簫:“呂”字再添一“口”,便是“品”字。 射策:“射”字加“言”,便是“謝”字。 “士希賢”三句:《通書》:“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希,希望達到。 謝外郎:“謝”字將中間“身”字抽去,便是“討”字。 吳內史:“吳”字將“口”移下,便成“吞”字。 二十八將:東漢光武帝中興的功臣,有鄧禹等二十八人。 千三百人:傳說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弟子很多,有五百之眾。所謂“千三百人”,約數也。 故紙、防風、牽牛、滑石:均為中藥名。

十 言

鵬鶚飛騰,展九天之風雨;

蛟龍變化,衝萬里之雲霄。

夜半星移,驚起一林宿鳥;

春深雷動,震來千里潛龍。

老叟採芝,踏破山頭落月;

農夫耕野,翻來隴面濃雲。

紅日穿窗,宛似一條金杖;

白蟾沉海,渾如孤片銀盤。

帶雨蜘蛛,恍似晶珠結網;

穿雲雁字,渾如錦繡迴文。

【註釋】雁字:鴻雁飛翔,排成“一”字或“人”字形,故稱雁字。 錦繡迴文:《冰川詩式》:“迴文詩,自晉溫嶠始。或雲起自竇滔妻,於錦上織成文,順讀與倒讀皆成詩句。”竇妻蘇氏名蕙,字若蘭,前秦苻堅時始平(今陝西咸陽市西)人。

十一言

暖日池塘,出沒浴波鷗對對;

春風簾幕,往來營壘燕雙雙。

秋景多愁,風送松聲來瑣闥;

春宵不寐,月移花影上闌干。

夕照山麋,兩兩銜花歸遠洞;

輕風野鳥,雙雙擲柳轉名園。

輕暖輕寒,蛺蝶初飛猶護粉;

乍晴乍雨,蜘蛛久出尚含絲。

一扇清風,高駕客帆歸遠浦;

孤輪明月,偏隨漁笛渡長江。

向日遊蜂,把蝶引來紅杏圃;

衝煙飛鷺,將魚銜出白蓮塘。

雪布霜威,白佔園中無久日;

雲行雨施,暗漫天地不多時。

雪地鴉行,白紙亂塗千點墨;

雲天雁過,錦箋橫寫八行書。

雙鏡齊開,一女梳妝三對面;

孤燈高掛,兩人作揖四躬身。

賞菊騷人,只恐微風吹落帽;

惜花美女,不嫌零露溼沾衣。

柳底鶯歌,蝶向花前敲玉板;

松間鶴舞,蟬從葉下鼓瑤琴。

出對易,對對難,請先生先對;

開頭遲,關關早,阻過客過關。

太守無錢,將東衙西衙典史;

指揮有馬,借千戶百戶總旗。

天近山頭,行到山頭天又遠;

月浮水面,撥開水面月還沉。

井底小蛙,豈識江湖風浪闊;

籠中奇鳥,曾知山谷樹林幽。

搖破彩舟,一片帆都因浪蕩;

燒殘銀燭,兩行淚只為風流。

杜鵑花裡杜鵑啼,有聲有色;

蝴蝶夢中蝴蝶舞,無影無蹤。

垂淚佳人,恍似梨花春帶雨;

顰眉女子,宛如柳葉曉含煙。

屏子出妻,齊國匡章非不孝;

闢兄離母,於陵仲子未為廉。

【註釋】“春宵”二句:宋王安石《春夜》詩:“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闌干。” 典史:元、明、清官名,也稱縣尉。“史”字在此處諧“死”字。 總旗:即總兵。明、清軍隊中官名。“旗”字在此處諧“齊”字。 杜鵑啼:杜鵑鳥(又名子規)啼聲。 

蝴蝶夢:《莊子·齊物論》記莊子夢為蝴蝶,後因稱夢為蝴蝶夢,含有夢幻非真之意。  “恍似”句:唐白居易《長恨歌》詩:“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匡章:又稱章子、匡子,戰國時齊將。 於陵仲子:《列女傳》說於陵仲子終是戰國楚人。劉向《於陵子序》雲:“於陵子齊之廉士,名子終。世稱陳仲子是也。”《孟子》趙注亦作齊人。

國學韻書《時古對類》,寫詩詞處理「對仗」的好助手

十二言

蟾窟桂花香,弟讓兄青雲獨步;

龍門桃浪暖,父看子黃榜標名。

湯放桀,周代商,除害救民則一;

舜受堯,虞授夏,推位讓國不殊。

無官一身閒,且喜一身閒到老;

有子萬事足,更期萬事足平生。

佞臣作孽,殺忠良三百口之家;

義士立孤,報冤枉十五年之後。

【註釋】蟾窟:指月宮,神話傳說月中有桂樹。蟾宮折桂:比喻科舉考試中舉。 殺忠良:屠岸賈擅與諸將攻趙氏於下宮,殺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皆滅其族。 報冤枉:居岸賈殺趙朔等,朔家人公孫杵臼、程嬰兩人救出趙氏孤兒趙武。十五年後,晉景公疾,問韓厥:“趙尚有後子孫乎?”韓厥具以實告。於是景公乃與韓厥謀立趙氏孤兒。趙武與程嬰攻屠岸賈,滅其族。以上兩注均見《史記·趙世家》。

十三言

祖解元,孫解元,三世解元孫嗣祖;

兄進士,弟進士,一門進士弟聯兄。

等富貴若浮雲,金馬玉堂元入夢;

棄功名如敝屣,竹籬茅舍自甘心。

父丕顯而子丕承,有是父,有是子;

兄克恭而弟克友,難為弟,難為兄。

樓頭燈火夜如年,人樂太平景緻;

巷陌管絃春似海,民聞治世聲音。

糧長乘涼於橋樑之上,何事商量;

羽士祈雨於廟宇之中,何求不與。

【註釋】金馬玉堂:謂漢代金馬門和玉堂殿。《文選·揚子云·解嘲》:“歷金門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畫一奇,出一策。”後亦以金馬玉堂稱翰林院。 敝屣:破鞋。 “難為弟”二句:即難兄難弟。謂兄弟俱佳,難分高下。《世說新語·德行》:“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 商量:諧“雙涼”。糧、涼、梁三字同音。 不與:諧“不雨”。羽、雨、宇三字同音。

十四言

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

魏無忌,長孫無忌,彼無忌,此亦無忌。

【註釋】藺相如:戰國時趙國大臣。因完璧歸趙有功而任為上卿。 司馬相如:西漢辭賦家,字長卿,因慕藺相如之為人,故更名相如。官至孝文園令。 魏無忌:戰國時魏國宗室大臣。即信陵君。門下有食客三千,為“戰國四君”之一。 長孫無忌:唐初大臣。太宗長孫皇后之兄,任吏部尚書、尚書右僕射等職,封趙國公。

十五言

柴也愚,參與魯,師也闢,回也其庶幾乎;

夷之清,尹之任,惠之和,孔子集大成也。

周易三百八十四爻,爻爻吉凶之有準;

春秋九萬六千五字,字字褒貶之無差。

【註釋】“柴也愚”四句:柴高、曾參、顓孫師(字子張)、顏回,均為孔子得意門徒。《論語·先進》子曰:“柴也愚、參也魯、師也闢、由也彥。”子曰:“回也其庶乎。” “夷之清”四句:《孟子·萬章下》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 爻:《周易》中組成卦的符號叫爻。含有交錯和變化之意。古代以爻象占卜吉凶。 褒貶:即讚美和貶斥。孔子作《春秋》,筆法有褒有貶。杜預《春秋序》:“推變例以正褒貶。”

十六言

舊竹先生,新竹後生,後生不如先生高節;

西瓜小子,東瓜大子,大子不如小子多仁。

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大道公行於天下;

黨有庠。鄉有序,國有學,斯文獨盛於中華。

前巷也泥深,後巷也泥深,不聞車馬之音;

東鄰也牆倒,西鄰也牆倒,窺見室家之好。

東征西怨,南征北怨,東西南北,無思不服;

父生母成,天生地成,父母天地,有恩難報。

【註釋】節:“竹節”之“節”又與“節操”之“節”雙關。 仁:瓜果核中種子謂仁。如桃仁、棗仁等。又與“仁義”之仁雙關。 黨有庠:黨,古代一種地方組織,五家為鄰,五鄰為裡,萬二千五百家為鄉,五百家為黨。庠、序,古代地方所設的學校。 國有學:指古代帝王的辟雍、諸侯的泮宮等大學。

十七言

環翠喜庭陰,睹奕葉森森,想晉公再符左卷;

紹啟綿世德,羨奇葩種種,擬竇老更許添花。

二老海濱居,一在北,一在東,不期同歸西伯;

八元應運出,或為兄,或為弟,何意均成帝師。

【註釋】晉公:裴度,唐代大臣。德宗時進士,任監察御史,起居舍人。憲宗時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後封為晉國公。他數度為相,為眾望所歸。 左卷:指左僕射,唐代為尚書省長官,與侍中、中書令併為宰相。 竇老:竇禹鈞,五代後周漁陽人。累官右諫議大夫。藏書極富,五子相繼登科,號為竇氏五龍。俗傳“五子登科”,語本此。 西伯:指周文王。 八元:古代傳說中的八個才人。《左傳·文十八年》:“高車氏有才子八人……天下之民,謂之八元。”元,善也。 帝師:帝王的輔佐。



圖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