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亿,262天,康得新迷局难破!一问题不解决,或难持续经营

作者为中国注册会计师,拥有国家法律职业资格,持续关注康得新,提供专业分析,为中小投资者发声。欢迎关注交流!

一、122亿,262天,任他惊天动地,我自迷雾如初!

2019年4月30日,康得新年报及一季报中,独立董事对康得集团、康得新与北京银行签订的《现金管理业务合作协议》提出了质疑,随后,深交所连发两份关注函,对该《现金管理业务合作协议》表示关注。5月8日、11日,康得新在关注函回复中披露了《现金管理业务合作协议》具体内容。

今天,时间也已经从2019年跨入了2020年,康得新也从曾经的大白马,沦落成迷雾重重,命悬一线的准退市股。这份引起巨大争议,干掉康得新122亿银行活期存款的《现金管理业务合作协议》,从浮出水面,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262天!时光在飞逝,而122亿的去向,似乎依然停留在262天之前,公司独立董事的疑问:Money去哪了?

122亿,262天,康得新迷局难破!一问题不解决,或难持续经营

二、现金管理协议的本质是“银行中的银行”

银行是什么?收储、放贷,收付息,保证储户的资金安全。

再来看看《现金管理业务合作协议》,完全是在北京银行内部开设了一家封闭式的“康得银行”,其客户包括康得集团、北京康得新(上市公司前身)、张家港康得新、菲尔、北京康得新光电(功能前身)、康得能能源、康得世纪、康得通用,后来又加入了碳谷、中安信、康得复材等。

  • 首先,收储,这些客户名义上将钱存在自己在北京银行的账户,实际上第一时间就全部划转到归集总账户;
  • 其次,放贷,各客户除了可以支取(从归集总账户下拨到各客户账户)自己存在的钱,还可以借到其他客户存的钱,相当于银行放贷;
  • 第三,收付息
    ,在这个封闭银行里,无论是存钱的,还是借钱的,均可以自己来定利率,收付息,协议上的专业名词是“内部资金计价”,比如康得新存进去10亿元,归集总账户可以给他设定一个内部资金存款价格,比如年化1%,那么康得新的这笔钱就可以在北京银行提供的函证中,体现1000万元的利息,成为利息收入!同样,如果是向归集总账户借钱,比如借款价格是年化5%,则可以体现5000万元的利息支出。
  • 第四,保证客户资金安全,由于有了“银行中的银行”,保证客户资金安全的责任居然从北京银行,转移到了归集账户。

综上,这个现金归集协议,是不是在北京银行建立了一个“银行中的银行”?只不过,这个“银行”是封闭的,只对康得系的加盟公司开放而已。如果银行不用为客户资金负责,只要卖资质,坐地收资质费,那与“此山是我开”的强盗有何区别?

三、北京银行四大罪

2019年5月9日,北京银行总行回应称:北京银行西单支行与康得新订立的《现金管理业务合作协议》,是各方依照《合同法》相关规定,本着自愿、平等原则签署。合同订立的行为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122亿,262天,康得新迷局难破!一问题不解决,或难持续经营

大罪之一:侵犯上市公司资金独立性!

上市公司独立性明确要求上市公司“资金独立”。作为专业的资金管理机构,如果北京银行连最基本的上市公司资金管理规则都不清楚,还有什么资格为上市公司提供资金服务?更不用说北京银行自己就是上市公司。北京银行的业务合规性是如何做的?涉及几百亿资金的业务,难道就靠支行的几个业务员做了决策?

大罪之二:未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客户资金存到银行,银行有责任保障客户资金安全,这是最基本的商业银行业务逻辑。无论北京银行以何理由借口推卸责任,康得新122亿银行存款不翼而飞的事实是难以抵赖的。

2019年,证监会曾经在北京银行增发申请时,明确要求,说明说明北京银行西单支行是否存在串通*ST康得管理层舞弊的情形。不过,如果没有强硬手段,坏人是不可能主动说出自己做了坏事的。北京银行究竟有没有串通舞弊,涉及违法犯罪,相信通过经侦的调查,最终真相会大白!

大罪之三:函证造假!

2016年印发的《财政部 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函证及回函工作的通知》开篇就明确指出:

银行函证是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的核心程序之一,银行回函对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识别财务报表错误与舞弊行为至关重要。

122亿,262天,康得新迷局难破!一问题不解决,或难持续经营

文中又明确提出,“银行应对回函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在文件所提供的审计业务银行询证函(通用格式)中,明确列明了,对于银行存款,银行回函要明确指出“是否用于担保或存在其他使用限制”,而北京银行对康得新存款被即时划转,不在自己账户上的事实,从未劳烦提及,一直掩盖隐瞒!直到事情实在包不住了,才扭扭捏捏说“康得新账户可用余额为0,但归集过122亿”!而且在“备注”一栏中,北京银行从来没有多写几个字:“该存款已归集到康得集团归集账户”。

如果说北京银行不是刻意隐瞒,函证造假,你信吗?

122亿,262天,康得新迷局难破!一问题不解决,或难持续经营

大罪之四:未配合客户查明真相!

在康得新122亿存款可用余额变成0后,北京银行丝毫未配合客户及时查明资金消失真相,反而大言不惭地以《合同法》作为挡箭牌,立马变身甩锅侠!

122亿,262天,康得新迷局难破!一问题不解决,或难持续经营

你认为北京银行在122亿事件中承担怎样的责任? (单选)
0人
0%
全责,连带赔偿,应尽快归还122亿
0人
0%
重大过错,应赔偿一半左右的损失
0人
0%
存在违规,应按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0人
0%
无责,在自愿基础上合法合规
<button>投票/<button>

四、监管部门:是踢皮球,还是做鸵鸟?

财政部和银监会的文件明确指出:

金融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管,对于银行在办理回函工作中出现的失信行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证监会在北京银行增发问询时,同样明确要求说明,北京银行存款和函证业务内部控制是否健全。不过,到底有没有问题,恐怕不是靠北京银行自查就可能搞清楚的。作为银行业务的监管部门,银保监会负有查明真相,拨乱反正的责任。时间已经过去了262天,不知道银保监会调查的怎么样了。涉及几百亿资金问题,涉及十几万投资者问题,还希望监管部门能够提高效率,直面问题,不要一直拖着做鸵鸟。

此前,银保监在回复康得新股民信访问题时,曾明确指出,对于北京银行涉嫌违法犯罪的问题,应该通过法院诉讼解决。这种踢皮球的态度,难道监管部门真的没有责任作出监管结论吗?

当前,我国司法审判时,对于涉及银行这样的专业领域,违法与否,罪与非罪的认定,往往要依赖于业务监管部门对于业务性质的认定。在北京银行业务违规问题上,监管部门具有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必须尽快明确形成监管结论,为下一步通过司法途径维护康得新利益提供基础。

你觉得北京银行的现金归集业务违规吗? (单选)
0人
0%
违规
0人
0%
不违规
<button>投票/<button>

五、法院:难得轻松?可别糊涂!

根据康得新公告,起诉北京银行的案子,于2019年7月22日获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后因康得新无力支付高达6000万元的起诉费,不得不按撤诉处理。我想当时北京高院可能会大大舒了一口气,这个烫手山芋,让别人先去玩吧。

不过,康得新与北京银行之间的纠纷,最终还是会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决断。到那时,财经真相希望北京高院能够站在解民企难,救实体危的高度,公正、高效地进行审判和执行!

你觉得如果只起诉归集协议无效的话,能赢吗? (单选)
0人
0%
0人
0%
不能
0人
0%
不好说
<button>投票/<button>

六、康得新:管理层身在曹营,股民欲哭无泪

提起康得新的管理层,从康得掌权时,就通过控制权不断蚕食上市公司利益,而到了肖侯时代,又是一地鸡毛,惹得到处是骚,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小股东要追究肖侯的不法之举,甚至比痛恨钟玉还要厉害。

现任管理层由债权人推荐掌控,自上来任来口碑极佳,深得广大中小投资者的信赖。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债权人,目前已经通过司法拍卖方式,从康得集团手中切割了约3%的股份,未来随着切割的加速,民生银行等债权人的持股比例,还会进一步加大。不过,股东+债权人的管理层身份,依然不可能完全代表上市公司或中小股东利益,管理层代表的力量,与控股股东康得集团有近百亿的债务关系,坐在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位子上,从民生银行等康得系债权人的利益通盘考虑,似乎也不难理解。

122亿,262天,康得新迷局难破!一问题不解决,或难持续经营

话说回北京银行的案子,当时向北京高院起诉的,还是前任管理层肖侯。至于当时的肖侯是真想告赢北京银行,拿出资金,还是想通过6000万的诉讼费用,迅速将康得新血抽干,速死!财经真相不得而知。时间也没有留给他们来验证。

7月份,公司管理层变更后,对北京银行的诉讼案子实施了冷处理,即在话语上,积极支持诉讼,但是实质上,从来没有想到出这6000万诉讼费的事儿。所谓的申请北京高院减免诉讼费,但凡有点办案经验的律师,都知道是不可能的。时间拖到2019年末,北京高院的撤案通知依约而至。

对于6000万的诉讼费问题,很早就有股东指出,公司可以先不诉求122亿返还,可先诉讼归集协议无效,认定北京银行的责任。不过,现任管理层还是傻傻地相信北京高院有可能减免诉讼费。

2020年1月14日晚,管理层在给中小投资者最新的回应中提到:

已聘请专业律师专门处理起诉北京银行事宜,目前已初步确定诉讼策略和诉讼方案,将于近期启动诉讼;

财经真相在此希望,管理层能通过专业律师,拿出切实可行的具有真正实质的诉讼方案,尽快尽快启动吧,面对“公司后续资金将进一步紧张,甚至

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的局面,康得新可能真的等!不!起!

2019年三季报显示,康得新账上现金及等价物仅剩下5000多万,而康得新一个季度的人工工资,就高达亿元。二、三季度财报显示,康得新不仅亏损数亿,在现金流上表现更是难看,经营现金流净值分别为-1.9亿和-3.8亿,失血严重,而且越来越糟糕。

在最近回复中小投资者时,康得新管理层明确指出,无外部资金补充,公司每个月仍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如该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公司后续资金将进一步紧张,甚至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一旦资金链断裂,停产停工,对于依旧处于退市漩涡中的康得新,或许将是致命一击!

你认为管理层在起诉北京银行的事情上有诚意吗? (单选)
0人
0%
有,如果能赢,对上市公司是大利好
0人
0%
没有,在触及康得的事情上,从不直面
<button>投票/<button>
122亿,262天,康得新迷局难破!一问题不解决,或难持续经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