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不愿提的作品、葛优巩俐的滑铁卢,是真的烂还是生不逢时?

即使顶级导演们,也有不为人知的“黑历史”。对于张艺谋这个中国电影的代表人物来说,也有一部他多年来一直不愿提的电影,2005年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张艺谋承认这是他最失败的电影,至于真实原因,他回忆:

“这部电影确实拍得不好,还不是没有发挥好的问题,我压根就不想拍。那时候我已经花了投资人九万元的前期费用,花了人家的钱不拍了怎么交代?二十七天就拍完了,所以真的很差。”

这部电影就是1989年上映的《代号美洲豹》,制作成本超过100万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资,如果按照购买力计算,相当于现在1到2亿左右。演员阵容也是全明星:葛优、巩俐、王学圻、于荣光,这是葛大爷和巩皇演员生涯豆瓣评分最低的电影。稍有些黑色幽默的是,年轻的巩俐凭借电影里的角色获得了第12届百花奖女配角奖,这是荣誉满身的她第一个正式奖项。

张艺谋不愿提的作品、葛优巩俐的滑铁卢,是真的烂还是生不逢时?

30年过去了,我们再次认真审视这部电影,该如何评价呢?


它真的不行,但,也真的生不逢时。

01 生不逢时的国产商业片探索之作


1988年张艺谋拍出了他的代表作《红高粱》,这个时期是他创作的巅峰期,1990年他拍了《菊豆》,随后的《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秋菊打官司》(1992)、《活着》(1994),部部经典。在这些同一时期的佳作环绕下,这部《代号美洲豹》确实比较辣眼睛,观众也比较纳闷怎么就拍了这么一部电影呢?

其实当年张艺谋拍完《红高粱》后,特别想拍一部城市题材的电影,计划拍的《顽主》被米家山导演拿走了,王朔小说为蓝本的《我是你爸爸》因各种原因也没法拍成,因此这部《代号美洲豹》就进入了视野。

张艺谋不愿提的作品、葛优巩俐的滑铁卢,是真的烂还是生不逢时?

这部电影的题材就当时来看,是相当新颖和超前的,也是野心十足的。它虚构了一起恐怖主义劫机事件,牵动了海峡两岸、美国、韩国等国际关系,最后多方合作成功消灭了劫机分子。这是妥妥的好莱坞商业大片的框架,有个人英雄主义的刻画,国际范的宏大叙事,强大的制作团队(摄影:顾长卫、美术:曹卫平),还有当时国内一流的明星阵容。

张艺谋不愿提的作品、葛优巩俐的滑铁卢,是真的烂还是生不逢时?

这个主创团体相当强悍

遗憾的是,有商业片的思路,却没有商业片制作的工业支撑,也没有商业片大爆的土壤。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中国文艺片的春天,在人人谈的都是弗洛伊德、尼采的年代,官方和观众看重的是艺术性,讲思考、深刻,民族寻根主题红极一时,娱乐性质的电影是比较少的,因此这个电影上映以后引来文艺评论界一片骂声,评价家们尤其不能接受一个刚拿到柏林金熊奖的导演制作出这样过于娱乐、不够严肃的电影。没有接受过商业片熏陶的观众,也一时无法认同。


就主题来说,编剧的脑洞很大,当年并没有反恐的环境,特别是发生在国内的架空故事,未免让人有牵强、硬编之感,普通观众也觉得假。而个人英雄主义当时还是被批判的对象,不这么拍故事又不抓人,不好看,就商业片来说故事不好看就等于失败一半了。

张艺谋不愿提的作品、葛优巩俐的滑铁卢,是真的烂还是生不逢时?

因此,这部电影从一开始主创人员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所以张艺谋说自己拍到一半觉得拍不动就很好理解了。如果晚拍20年,在如今的反恐大环境和商业片语境下,它不会败得这么惨。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代号美洲豹》还是有价值的,作为最早的商业片实践,它踩到的雷都是后来者可以吸收的养分,没敢走出这一步的人也注定吃不到第一顿螃蟹,就像黎叔说的:“一是通过实战锻炼队伍,二是考察新人。”

13年后,到了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票房2.5亿,当年全国票房就10亿,《英雄》占了4分之1。这个惊人的成绩不是凭空而来的,商业片的市场开始形成,制作团队的成熟,新一代被培养起来的商业片观众,种种因素缺一不可,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当然,还要记一功在《代号美洲豹》的探索上。

02 缺点很突出,优点....要认真找找

回到内容本身,《代号美洲豹》的情节并不复杂,葛优带领的“亚洲黑色特别行动小组”,为了营救监狱里的老大,劫持了一架飞往韩国的飞机,之后飞机迫降在北京郊区,海峡两岸的警方通过斗智斗勇最后成功化解危机,全歼劫机团伙。

先说缺点,最大的问题是虎头蛇尾、毫无节奏,前30分钟称得上好看,剧情紧凑、演员表演在线,还有直升机、特种部队等大场面,手提摄影机跟拍的拍摄方式,让劫机场面让人看得很紧张。救援间隙插播的两岸以及美日韩动向,是用幻灯片形式的,有点伪纪录片的感觉,让人恍然以为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张艺谋不愿提的作品、葛优巩俐的滑铁卢,是真的烂还是生不逢时?

年轻的巩俐表现可圈可点

但后面剧情的发展就槽点满满了,一伙高智商劫机团伙上来就把飞机的仪表盘打坏,使得飞机不得不迫降在北京,这属于为推动故事发展强行搞的剧情杀。非常出戏的旁白一出来,真是“一秒破功”,让节奏感和紧张感全失。警方解救方案漏洞百出,失败这么多次真不知道是黑谁。


到了后半段,导演和编剧对影片已经完全失控,就像想着赶紧草草收场。劫机的反派们开始智商下线,在警匪“互相送”的情况下,天平还是倒向了正义一方,我方也付了牺牲两位精英的惨痛代价。特别受不了的是于荣光牺牲的情节,当年看得我真是各种问号。

张艺谋不愿提的作品、葛优巩俐的滑铁卢,是真的烂还是生不逢时?

优点也还是有的,那就是张艺谋、顾长卫的摄影水准仍在,色彩明快,场面调度好。最后夕阳下的直升机起降,让人想起了《现代启示录》的经典场面。

张艺谋不愿提的作品、葛优巩俐的滑铁卢,是真的烂还是生不逢时?

年轻的葛大爷演出了一位独特的斯文纤弱气质的悍匪,开场杀伐果断,谈判时冷静狡诈,完成得相当到位,就是念那句“我们是亚洲黑色特别行动小组”台词让人忍不住想笑。而同样年轻的巩俐,除了颜值在线,也演出了作为反派女友的自我怀疑、挣扎再到绝望的层次感,这种天赋和业务能力完爆现在动不动就发通稿自夸“演技炸裂”的小花们。刘小宁、王学圻、于荣光也中规中矩地完成了自己的角色,

电影质量的锅不在演员身上

总的来说,豆瓣给的5.2分过于严苛了,这部电影的质量取决于你用现在的标准还是当年的标准去要求它。就像张艺谋导演在2019年平遥国际电影展上说的“放在今天它可能会挺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