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赤峰:昭烏達盟委和盟公署,老赤峰的“心臟”

赤峰市民俗學者李曉輝:1956年熱河省撤銷以後,由原昭烏達盟林東那一部分政府序列的這些人員和熱河省解散以後過到赤峰的一批行政機關的管理人員共同組成了一個新的昭烏達盟的行政管理機構,它的名字就是昭烏達盟行政公署。

光影赤峰:昭烏達盟委和盟公署,老赤峰的“心臟”


赤峰市民俗專家張松柏:公署呢,其實它是自治區政府的一個派駐機構,它不是一級政府,盟長副盟長這一級的任命不是咱們昭烏達盟選出來的,是內蒙古自治區任命的。

赤峰市民俗學者李曉輝:盟委經歷的時期它也是非常波折了,文革期間它已經就不存在了。

赤峰市民俗專家張松柏:文革的中期,這樣就是大聯合建立革命委員會,實行一個大的精簡。精簡完之後呢,就是說把這個黨政機關合併,合併都叫革命委員會,它就不需要多少人。

光影赤峰:昭烏達盟委和盟公署,老赤峰的“心臟”


赤峰市民俗學者李曉輝:那就是盟革委會成立,它就把盟委這些人都併到那院去了。

赤峰市民俗專家張松柏:對,1966年文化大革命,新組建的各地從省一直到人民公社這一級,四級都叫革命委員會,這樣就在公署的院子裡面成立了昭烏達盟革命委員會,第二個原因是什麼呢,就是當時解放軍大量的進駐,就是那時候因為中蘇關係特別緊張,赤峰變成24個的邊防城市,這個邊防城市之後,叫赤峰是北京的北大門。這樣就是說北京軍區和瀋陽軍區大量的部隊就到赤峰駐紮。

赤峰市民俗專家張松柏:1979年,昭烏達盟盟委恢復。到了1984年全國範圍內實行市管縣體制。它有一個硬槓,國家規定,就說你這個主體城市,盟所在地還有老赤峰市這一塊它的國內經濟生產總值必須佔你整個地區的70%,赤峰市符合這個條件,那麼當時就把赤峰市作為內蒙古自治區市管縣體制裡面的一個示範,第一個改的市。

光影赤峰:昭烏達盟委和盟公署,老赤峰的“心臟”


赤峰市民俗學者李曉輝:前面有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和烏海市,咱們是第四個(市),但是咱們是第一個由盟改的市。

赤峰市民俗專家張松柏:但是當時的赤峰市在1983年改市的時候,GDP在內蒙古佔第二,建了新城區之後,那麼赤峰市政府(的大樓)就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那麼等到了21世紀初,這個隨著新城區的這個建設,新城區建設的是一個黨政綜合的一個大樓之後,這樣就市委和市政府還有這四大班子一起就遷到了新城區。

記者: 劉禹汐 袁鶴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