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号码簿,写满了话务女兵的“青春音符”

小小的号码簿,写满了话务女兵的“青春音符”

“铃铃铃……”一个陌生号码打进陆军第77集团军某防空旅话务机房内。

“您好!400副班!”值班话务兵杨蓝宇一边热情地应答,一边紧盯着电脑屏幕,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打着。当对方报出自己是某某领导时,坐在旁边的班长宋迪只看了一眼号码,就赶紧接过耳机询问,最后证实这是来历不明、假借工作之名“刺探军情”的电话,于是班长宋迪立马上报上级并通报同级单位,成功地揭穿了一名“骗子”。在话务机房,这样的电话屡见不鲜,但话务女兵们练就了敏锐的辨别力,即使蛛丝马迹也难逃她们的“火眼金睛”。

小小的号码簿,写满了话务女兵的“青春音符”

接转特殊电话必须要核实好身份,确保是定人定机,容不得半点出错,这不仅关系着集体荣誉的问题,而且关乎着失泄密的问题,因此练就耳功是话务女兵们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班长宋迪就曾遇到过一种情况,某位领导的手机号码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已经把号码烂熟于心的班长宋迪接起了电话,并热情问好,但当对方的声音传来时,她发现声音不对劲,于是询问了一番,果然,对方并不是那位“领导”,而是领导的助理。

小小的号码簿,写满了话务女兵的“青春音符”

见此状,领导接过了电话,非常惊讶地说,“诶?你怎么知道不是我呀?”“您好,首长,因为我记住了您的声音”,班长宋迪自信地回答。岗位虽小,责任却大,接电话能做到无事故、无差错、无移后,是每一位话务女兵努力的目标。

小小的号码簿,写满了话务女兵的“青春音符”

其实,在这紧张与严谨的工作之中,也不乏一些小趣味。在张雪纯第一次上机接电话时,她就因为太过紧张而咬到了舌头,虽然疼痛感已经快速传递给了大脑,但是她依旧还是保持着微笑接完了电话,没有让自己的声音以及情绪受到一丝影响。一接完电话的她,五官就立马拧在了一起,成为了班里“行走的表情包”。

小小的号码簿,写满了话务女兵的“青春音符”
小小的号码簿,写满了话务女兵的“青春音符”

“听音识人”是话务女兵的基础技能,只要用户在电话里的一个“喂”字,她们就能立刻听出来是谁,但在这背后,是话务女兵们无数日夜辛勤的练习。你无法想象,她们走路的时候在背号码,吃饭的时候在背号码,就连晚上睡觉的梦里都在背号码,直到几百串电话号码能够倒背如流,才能成为真正的“号码百事通”;你无法想象,她们为了练习标准的发音,要成天对着镜子练习勤务用语,练到嘴唇干裂嗓子痛。太多的无法想象,其中的辛酸苦楚只有经历过才会懂。

小小的号码簿,写满了话务女兵的“青春音符”
小小的号码簿,写满了话务女兵的“青春音符”

机房的领班台上有值班日志和制式草稿本,每个话务员席位上摊开放着随记本,三个本子密密麻麻、圈圈点点,上面记着机关处室领导和参谋干事调整、重要用户当前所在位置、新近调整的电话……点点滴滴来自日常工作,来自每一个话务员的用心积累。

小小的号码簿,写满了话务女兵的“青春音符”

回想起当时的刻苦学习,每天挑灯夜战,一星期废掉几盒笔芯,苦涩终究会回归平淡,这一群话务女兵还是会选择坚持。不为什么,只为接转好每一个电话,提高服务水平,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她们每人每天平均值勤10小时,接转电话400余件,重复勤务用语2000余次,敲击键盘1.5万余次。这就是她们,不一样的话务女兵。

这里,没有金戈铁马硝烟弥漫,有的只是小小的操作机台和翻旧了的号码簿;没有惊心动魄生死相搏,有的只是话务员此起彼伏的应答声和敲击键盘声,但女兵们的头脑里却时刻紧绷“使命之弦”。

致敬,最可爱的话务女兵们!

小小的号码簿,写满了话务女兵的“青春音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