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爱情启示:莫嫁舔狗,回头是岸!


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爱情启示:莫嫁舔狗,回头是岸!

湘西边城

沈从文先生在《边城》里,写了一个梦一样美好又悲伤的爱情故事。现实中,他与合肥四姐妹之一的张兆和,也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至今被人津津乐道,传为美谈。

但事实上,美好的童话背后,是婚姻生活的一地鸡毛。

乡下人爱上大小姐,大小姐压力很大

一个是合肥名门望族的千金小姐,一个是来自偏远湘西的乡下人,从一开始,沈从文和张兆和的地位就是不平等的。

沈从文极度自卑,他在给张兆和的信中写道:“莫生我的气,许我在梦里,用嘴吻你的脚,我的自卑处,是觉得如一个奴隶蹲到地下用嘴接近你的脚,也近于十分亵渎了你的。”

用今天的话来说,沈大师是标准的“舔狗”,张兆和是他高高在上的女神。当然,我们谁也不怀疑,他对张兆和那狂热的爱恋,出自一片真心。

当时的张兆和,是十八岁的公学校花。而当时的沈从文,是中国公学的老师,在课堂上见了这位貌美如花的女学生,就不可救药地爱上了。

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爱情启示:莫嫁舔狗,回头是岸!

沈从文、张兆和旧照

怎么才能追到女神呢?

腼腆自卑的沈从文不敢表白,开始干自己擅长的事:写情书。

但没用,校花张兆和身后有许多追求者,她把他们编成了“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二姐张允和取笑说,沈从文大约只能排为“癞蛤蟆第十三号”。

可癞蛤蟆是有远大理想的,不但想吃天鹅肉,而且吃不到就绝不罢休。

沈老师充分发挥了死缠烂打的泡妞战术,每天一封情书,风雨无阻。张兆和不为所动,也不回应。换了今天,这就是一个高校教授骚扰女学生的热点新闻,教授轻则身败名裂,重则锒铛入狱。

但民国时不一样,那是个新旧交替、个性解放的年代,老师追学生,学生嫁老师,那都不算事儿。

所以沈老师不但没有被处罚,渐渐地,学校里还起了风言风语,说沈从文因为追不到张兆和要自杀,感觉犯错的反而是这位女学生,她要再不答应,就要毁掉一个冉冉升起的文学新星了。

张兆和表示压力很大,拿着沈的情书找到校长胡适告状,结果胡校长也是个妙人,说:沈老师非常顽固地爱着你,你不妨跟他处处看。

张兆和答:我很顽固地不爱他。

胡适说:我也是安徽人,我跟你爸爸说说,做个媒。

张兆和连忙拒绝:不要去讲,老师不应该这样。

校长不管,她只好听任沈老师继续对她用情书狂轰滥炸。

在学校没搞定,张兆和毕业后,沈老师执着地追到了她的苏州老家。

在二姐张允和的撮合下,以及开明父亲的同意下,张兆和接受了沈从文的追求,发了封电报给沈: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爱情启示:莫嫁舔狗,回头是岸!

文学大师与富家千金的结合,从此传为爱情美谈。一起传为美谈的,还有沈从文先生那句著名的情话:我行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最开始对张兆和的爱,无疑是炽热的。如果张兆和对他同样炽热,这真是最幸福和浪漫的爱情。但可惜,张兆和最终接受他,不是出于爱,而是压力与愧疚。

愧疚啥呢?举个现在常出现的例子大家就懂了。

大学里,一位男生到心爱女生的宿舍楼下,点上一圈心形蜡烛,然后手捧鲜花,向姑娘表白。姑娘在一片起哄声中,来到楼下,围观的人大声喊,答应他,答应他……

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爱情启示:莫嫁舔狗,回头是岸!

青岛一高校大四学生摆数千蜡烛表白

看起来很浪漫对不对?其实不是的,除非男生也确定女生喜欢他,否则这就是在用强大的舆论压力,逼迫女生答应——

我都这么爱你了,这么狂热了,大家都觉得我们应该在一起了,你再不答应,也太不通情达理了,也太对不起我的一片真心了!

但诸位红尘中的朋友们,爱情不是讲道理,是发自内心的互相吸引。

很多姑娘禁不住这个压力,于是半推半就,答应了!但也有一些很酷的姑娘,管你怎么浪漫狂热,老娘不爱就是不爱。

想想沈从文老师追求张兆和小姐的故事,是不是很像?沈整整四年的痴恋,将张兆和逼得无路可退,于是勉强接受了这段感情。然后呢,他们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吗?

真相是残酷的。

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爱情启示:莫嫁舔狗,回头是岸!

沈从文夫妇与合肥张氏兄弟姊妹合影

一片狼藉的婚姻生活

跟沈从文订婚后,张兆和从苏州来到青岛,在图书馆工作。而沈从文呢,写作很上心,生活却一塌糊涂,他甚至偷偷当了张兆和的一只戒指,竟忘了赎回。

后来两人在北京中央公园结婚,没有任何仪式,沈还拒绝了娘家的嫁妆。沈从文终究没有给这位富家千金该有的体面,更别说浪漫了。

结婚前,张兆和是锦衣玉食、有保姆伺候的张家三小姐;结婚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家,她也不矫情,卷起衣袖,操持家务,照顾丈夫,抚养孩子,标准的贤妻良母。

叶圣陶先生早说过的:九如巷的四个才女,谁娶到了都会幸福一辈子。

但沈从文先生不幸福。

在他看来,婚前貌美如花的精致小姐不见了,现在的太太,不做头发,不穿高跟鞋,手上满是油污,衣服上甚至有孩子吐的奶渍……

太破坏美感了,作为一个浪漫的文人,他很痛苦。

就像李敖跳脚说:“胡因梦(台湾第一美人,李敖前妻)竟然便秘,在马桶上憋得脸通红。”

这些大文豪们哪,都不食人间烟火。那也不是不可以,如果你能为女人创造一个富足的环境,出行有司机,做饭、照顾孩子有保姆,柴米油盐不用愁,那女人当然也能没事做做美容,买买衣服买买包,四十岁照样是精致小公主。

可恶的地方在于,男人没本事给妻子一个富足的家,却要妻子一直貌美如花。你如果不能貌美如花,我就出去采野花。

嗯,沈大师也落了俗套,出轨了。

出轨的对象是高青子,一位女诗人,很浪漫,很貌美。

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爱情启示:莫嫁舔狗,回头是岸!

意境图

沈大师还很天真地觉得,自己是个真诚的人,出轨了,就要向太太坦白。

他竟然不明白,像妻子这样的世家小姐,是极其清高的,她可以为了爱人吃苦,但最受不了背叛,因为背叛就是对自己的贬低和侮辱。

张兆和一气之下回了娘家,这下沈从文急了,在林徽因和金岳霖的劝导下,跟高青子划清界限,把妻子接回了家。

虽未分手,裂痕已生。

后来沈从文只身到昆明的西南联大任教,又遇到了同样在学校任职的高青子。老婆不在身边,沈与旧情人死灰复燃。

昆明城的风言风语传回北京,张兆和再次心碎。这时候,他们的大儿子龙朱才三岁,小儿子虎雏还在哺乳期。

为了平息流言蜚语,也为了有个正常的家,沈从文写信让妻子带着孩子到昆明团聚。

战乱年代,交通中断,让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跨越数省,从北到南,不知道沈老师知不知道这难度有多大?

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爱情启示:莫嫁舔狗,回头是岸!

影视意境图

张兆和肯定知道,加上她不想面对丈夫,所以拒绝了。

沈大师气坏败急,写信暗讽妻子在北京有人了:

“即或是因为北平有个关心你,你也同情他的人,只因为这种事不来,故意留在北京,我也不忌妒、不生气,因为一个好端端的人也会发疟疾,何况被人爱或者爱人。”

张兆和被逼得没办法,考虑再三,还是带着孩子从北京经青岛,到上海、中国香港、越南海防,再乘火车到昆明。这一路,她与两个孩子整整用了三个月。

人到了,但坚决不跟丈夫住一起。

甚至在高青子主动退出,沈从文彻底回归家庭后,两人虽未离婚,但很长一段时间也过着分居生活。抗战胜利后,回到北京,沈从文只有到晚上才回家去吃饭,走之前,还要带着第二天的早饭和中饭。

1969年,沈从文在被下放农村期间,张家二姐张允和去看望他。临走时,沈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对张允和说:“这是三姐(张兆和)给我的第一封信——第一封。”接着吸溜吸溜地哭起来,近七十岁的老头,像一个孩子,哭得又伤心又快乐。

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爱情启示:莫嫁舔狗,回头是岸!

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多好

晚年,虽然沈从文与张兆和相伴相依,但张兆和还是没能完全原谅丈夫,或者应该说,她从一开始,就没有真心的接纳过、爱过沈从文。

这场感情,两人都是输家,都没有得到幸福。

沈从文逝世后,张兆和对人谈起两人的婚姻:“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过去不知道的,如今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如今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

是的,沈从文先生是个善良的人,是我最喜欢的现代作家之一,我的大学毕业论文,写的就是他。所以,这篇文章没有任何贬低他的意思,只是想通过他们的爱情,跟朋友们讲几个道理:

  1. 最好的爱情,是你爱她,她也爱你;死缠烂打,没有意义。
  2. 最好的婚姻,是你尊敬他,他也爱护你;是平等,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
  3. 远离那些狂热的、极端的人,他们是在用极端行为来绑架感情;爱就是爱,不爱就趁早远离,屈服于压力,只会让双方都身陷不幸。

以上这几个道理,贾乃亮先生和李小璐女士肯定深有体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