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投資者失敗的5大因素,你佔了幾個?

很多時候,不是因為你的判斷或者交易導致被動,真正的被動是扛著單子,各種理由的自我說服,最後發現實在撐不住了,再有求於別人!只要犯了這個錯誤的人,沒有見幾個人能順利的走出此局,很多人方向錯了也要扛,及時的止損也是一種心態的考驗,還是那句老話,我們輸給的不是行情而是心態!那你為什麼會套單呢?以下總結希望能夠助你擺脫困境!

1、虧損的第一個心理瞬間

  我們交易的數量不能穩定。許多人在經歷許多連續的成功交易之後,經常會在最後一次交易中增加持有的數量,而往往在這個時候,卻出現不可挽回的損失,不但把之前的利潤全部吃掉,還要承受總帳虧損的打擊。......總結原因,我們發現小額投入時,我們反而頭腦清醒,分析工作比較細緻,但一兩次成功經常會衝昏我們的頭腦,而隨意加碼則進一步擴大了風險,交易的數量不能穩定,是失敗的一個根源。  

2、虧損的第二個心理瞬間

  短線交易長期化則是更加危險的交易心態,它也是造成鉅額虧損的主要原因。如果我們回顧一下自己的交易歷史,就會發現,在很多情況下,自己有把虧損的交易變成長期交易的可怕傾向。儘管我們初衷是想博回損失,但這種行為總是擴大我們的虧損......記住,在權證交易中如果錯了,只有止損,絕對不能等解套,更不能越跌越加倉攤平成本!

3、虧損的第三個心理瞬間

  影響我們實現利潤的另一個錯誤心態是長線交易短期化。經驗告訴我們,通常,主要的利潤來自對中長線趨勢的把握。...我們經常因為非常關注一點點的小變化而忽略了大的趨勢,許多本可以大勝的交易就這樣被平倉了...

4、虧損的第四個心理瞬間

  不管是“坐電梯”還是“坐過山車”,會買不會賣是交易者的一個通病。我們在進入時機的分析上花的時間遠遠大於對退出時機的研究。缺乏明確的退出策略,使得我們在面對下跌,也就是最需要指導的時候,往往不知所措...

5、虧損的第五個心理瞬間

  衝動的代價。他們卻發現自己在不停地重複破壞性的交易模式,即使意識到這一點,似乎也不能控制並改變這些模式。

交易者盈利的的5大必備投資習慣

1.下任何一張單,都要有止損。

  把損失降低到最低是長期獲利的根本保證。所以為了使你的損失最小化,下的任何一張單都要有止損。

2.風險/獲利的比例至少應該是1:1.5。

  當你要下一張單時,一定要想清楚獲利和損失的可能性。假設獲利的空間是4000,而損失的空間只是2000,那麼風險/獲利比是1:2,則值得一試。

3.不要讓你的賬戶負荷過重。

  因為槓桿交易可以放大資金控制量,通常比例是100:1。意思是說1000美金就可以控制100,000美金。那麼這種資金放大的功能就像一把雙刃劍,高額的回報伴隨著巨大的風險。所以審慎的投資者通常會把每一次的最大損失控制在10%以內,則利潤就會是穩定而長期的。所以我們的目標應該是一個好的投資者,而不是一個投機商。

4.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活力目標。

  不要把感情和金錢牽扯到一起。簡簡單單地把每一次做單看作是一次商業交易,不要牽扯感情。如果有損失,學會接受它,並且朝前看。無感情因素,遵照交易原則去交易一開始是很難適應和習慣的,但你不得不去適應它,因為它是賺錢的不二法則。

5.交易的規模控制在你能承受的損失範圍之內。

  儘管每一個人都知道交易的金額超過你能承受的範圍是一件愚蠢的事情,但這種蠢事在我們交易人當中還是非常普遍。我們做槓桿交易的目的是讓我們的生活品質提高,所以我們不應該動用那些我們不該動用的錢!

崑崙想說市場上的“博弈者”無論是什麼情況,只要出現鉅額虧損,基本上都圍繞著重倉、扛單、鎖倉。這“三手”,這是崑崙從業以來,看過所有失敗投資者共存的通病!
投資本就是一盤下不完的棋,局外人湊過來永遠是羨慕的眼光,所謂“局外看熱鬧,局內看門道”。局內人苦心修煉,投入的精力是局外人所看不到的,然而我們“身處棋中”就是棋局中的棋子與佈局人。


幣圈投資者失敗的5大因素,你佔了幾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