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溯流油氣勘探開發領域,還需邁過哪些檻?|民企破壁

民企溯流油氣勘探開發領域,還需邁過哪些檻?|民企破壁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高歌有關鼓勵民營企業進入油氣勘探開採領域的信號近來頻頻放出。

2019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下稱民企“28條”)提出在電力、電信、鐵路、石油、天然氣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放開競爭性業務,進一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

在石油、天然氣領域,民企“28條”提出,支持民營企業進入油氣勘探開發、煉化和銷售領域,建設原油、天然氣、成品油儲運和管道輸送等基礎設施。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參與原油進口、成品油出口。

2020年1月9日,自然資源部發布消息,中國將全面開放油氣勘查開採市場,允許民企、外資企業等社會各界資本進入油氣勘探開發領域,結束長期以來由國有石油公司專營的局面。

自然資源部提出,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註冊,淨資產不低於3億元人民幣的內外資公司,均有資格按照規定取得油氣礦業權;企業從事油氣勘查開採應符合安全、環保等資質要求和規定,並具有相應的油氣勘查開採技術能力。

一位長期從事國內外區塊評價工作的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上述文件皆是很好的提綱挈領性的文件,但後續需要進一步打磨的細分文件還有待進一步明確。因此絕大多數民營企業尚處觀望狀態。

而鑑於上游領域的“三高”特點,即技術含量高、風險高、投入高,上述人士建議民營企業應先“練內功”,著重加強軟硬件方面的技術儲備以及整合能力,而後再根據自身規模製定相匹配的區塊收併購方略。

上中下游互為因果

想要激發上游活力探礦權的流傳是問題的關鍵。目前的情況是絕大部分的探礦權都已經登記在三大石油公司名下。公開數據顯示,“三桶油”擁有中國常規油氣資源探礦權總面積的97%、採礦權總面積的99%。

中國石油天然氣銷售分公司生產運行部高級工程師,油氣管道專家姜勇在接受經濟觀察報採訪時表示:上游一些規模比較大的油田,比如說黑龍江的大慶油田,陝西的長慶,山東的勝利以及河南的中原,開採年份40-60年,一些區塊進入了自然衰竭期。這些區塊即便放開給民營公司,連國企都無法提升油氣田採收率的,新來者也難有回天之力。

這就牽涉出另外一個核心的問題,即油氣資源儲量的評定標準。採礦權、探礦權的出讓需要作價評估,目前缺乏轉讓評估的細則或辦法。姜勇表示:“油田區塊的評估標準目前是一個空白。如何流轉,尚沒有成熟完善的規定和操作細則,進一步,如何作價評估、收益率如何等方面都缺乏獨立的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

目前民營企業進入上游的切口是裝備,油服領域,但讓民營企業獨立挑起勘探開發的大旗仍頗具難度。

自2012年以來,自然資源部先後開展了頁岩氣、常規油氣、煤層氣探礦權競爭出讓改革試點,對準入門檻進行了實踐探索。

在2012年首次進行的非常規油氣資源領域社會資本招投標中,民企競得20個區塊中的2席。但從結果來看,除中石化和中石油在四川盆地共計獲得百億方頁岩氣年產量外,其餘企業的嘗試都無疾而終。

這一方面說明,油氣一口探井成本上千萬甚至高達億元人民幣的成本要求從事油氣勘查開採的企業須具有一定的資金實力和抗風險能力。鑑於上游勘探的高風險性,十口井能打出三口井來就不錯了,對於民營企業而言風險太大了,需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前期賠得起,後期撐得住”,姜勇表示。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一個問題:即便民營企業有興趣參與其中,但許多油田的地質勘探開發資料都掌握在中石油或者中石化手中,這些資料缺乏公開共享的機制。姜勇認為,其中的原因也容易想見,勘探過程中不管是鑽巖、取巖芯還是後續的地質資料分析都是需要大量的資金以及人力投入,地質調查勘探資料自然不能無償公開。

全產業鏈佈局的邏輯在於各環節相輔相成。獲取穩定的油氣來源是民營企業想要向上遊的興趣點之一。“為什麼中游、下游打不通,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是民營企業沒有氣源、油源,這種情況下讓它建設管道、經營下游,缺乏抓手,心裡沒底,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再看中游,姜勇認為對於民營企業而言,中游並非完全沒有機會。短途的管道(100公里~200公里的範圍),民營企業參與得較多,比如將山西的煤層氣引入河南,前提也是擁有煤層氣區塊作為抓手;民營企業跟山西或者陝西的煤層氣區塊簽訂了長期的供銷合同,有穩定氣源的前提下,民營企業修建短途的管道是有動力的。

實例是民企河南藍天燃氣早在2001年就獲得西氣東輸一線豫南支線工程的建設權和經營權,跨六個地級市、二十多個縣城,主幹線約200公里,覆蓋豫南地區4700萬人口。

從中游領域看,民營企業雖有建設管道的先例,但也存在審批較難的問題。建設管道涉及安評、環評、土地規劃、徵地、消防驗收等一系列的審批手續,較為繁冗且環環相扣。姜勇建議簡化審批手續,將其改為備案制,民企和國企一視同仁,甚至可以適當地考慮政策傾斜,以鼓勵民營企業參與油氣基礎設施的建設。沿海LNG接收站的建設速度較快,但參與其中的大多數是國資背景。

針對上述問題,民企“28條”中明確表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精簡市場準入行政審批事項,不得額外對民營企業設置准入條件。全面落實放寬民營企業市場準入的政策措施,持續跟蹤、定期評估市場準入有關政策落實情況,全面排查、系統清理各類顯性和隱性壁壘。

而在中游領域,即便國家管網公司成立,但並不干預民營企業或其他社會力量再建管道,這並非是排他的,法律並不禁止。姜勇表示,應該劃分好層級界面,主幹線由國家管網公司建設,省內的支幹線(省管網)以及到縣城、鄉村的小支線則交由民營企業、社會資本或其他國企建設運營,誰也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

逐步走向開放的不僅是所有權,還有使用權,兩者是互為因果的:“正是以前因為沒有所有權與使用權,第三方企業才會有自己修建管道的需求,管道設施公平開放後,這些企業可以租用管道管容代輸代儲,這樣一來也能避免重複投資、建設,提高效率。”

目前可供開放的管容有限,即便管網公司已經掛牌成立,但三桶油此前所籤的長協目前的解決方式仍是誰籤的誰來執行,長協執行時間較長,需要10-15年來消化。

管容對第三方開放還將涉及到准入資質的標準以及由誰來審核的問題。“第三方的資質審核涵蓋上中下游,上游探礦權、採礦權的拍賣,中游的管容拍賣以及下游城市燃氣特許經營權的拍賣,都可以放到第三方的交易中心(如上海、重慶兩個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進行,以體現公平公開公正。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姜勇表示。

非常規油氣資源空間大

民營企業對上游勘探開發的興趣因為外部環境變化也出現過明顯的轉折:由國外至國內、由多至少。

上述從事油氣區塊評價工作的人士告訴記者,在2014年~2016年間,他幫助民企看了海外17個國家的油氣資產,但在2016年後,有看海外油氣資產需求的民營企業少之又少。

這其中風險除了油氣資源風險之外,還包括地緣政治風險。“2018年前在哈薩克斯坦投資油氣資產的國企、民企基本上不賠錢,但是在這之後到目前,基本很難賺錢,原因在於哈薩克斯坦近幾年的通貨膨脹率高企,但在籤合同時是按照美元結算的,一換成美元就稀釋了;並且出臺了新的財稅政策,導致外資在區塊投資方面獲利降低。”

將目光轉至國內,民營企業向上遊走的最大的難點是技術儲備。上游需要高技術含量的設備、高知人才等。因此目前,在國內上游領域,民企的區塊投資基本處於觀望狀態。一位任職於國內規模較大的城市燃氣企業的人士告訴記者,企業一般而言不會僅憑政策便很快地轉變策略,在更為明確的操作細則出來之前,不會貿然進入上游領域。

上述從事區塊評價的人士認為,民企未來會較早介入的領域是石油裝備領域,這一塊未來的空間將會很大。原因在於他判斷國內非常規油氣資源從今年會進入較快的增長期,將對石油鑽、完井的裝備提出更高的要求,會遠遠高於常規油氣藏的裝備需求。民營企業在這一塊可以進行早期佈局。另外在非常規頁岩油氣的軟件方面,如水力壓裂鑽完井方案優化以及前期採集的地質資料的大數據挖掘等,也可先行先試。

有關淺層頁岩氣,上述人士認為2020~2022年將會是一個爆發期,其投入產出比在目前的油價水平下是適宜的,民企在這一方面目前尚未完成技術儲備,此外也涉及到淺層頁岩氣的礦權未被放開,這兩個因素是目前制約民營企業進入淺層頁岩氣的障礙。

頁岩油氣的開發牽涉很多最新的技術,如果沒有技術儲備則很難進入。這位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國內的常規的較為有限,因此非常規將是未來民營企業進入的方向。在這個過程中技術、經濟的整合能力尤為重要。其實設備都好說,可以買到或者租到,但是如何把設備用好,如何將軟硬件設備在油田實現最優化的使用,只有把這一攬子事情做好,才能實現收益。”

因此,民企進入油氣行業首先需謹慎,需要充分了解上游的邏輯,然後再決定以什麼樣的節奏和方式進入上游。此前就有公司在油價高的時候進入上游,這個節點沒掌握好,區塊又跟其自身的規模不匹配而折戟,算是一個前車之鑑。

他建議,區塊評估應該從以下幾個維度入手,首先是區塊的儲量、產量是否真實,這是基礎,其次還需識別政治、經濟、文化、運輸及企業轉讓原因等方面的系統性風險,再次需要橫向對比全球的以及周邊區塊的盈利能力,最後在評估區塊前企業應該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制定收併購的方略。

“我不否認現在有一些公司會利用槓桿進入這個領域,但我不建議這樣去做,還是應該穩紮穩打地進行技術儲備,根據自己能力量入為出,在沒有突出的具有優勢的技術之前,不要貿然進入上游。”

在非常規油氣資源方面,“三桶油”也仍在探索,畢竟美國頁岩油氣革命對於國內的借鑑意義是有限的。“美國的地面、地質條件比國內好很多,美國多是海相頁岩油氣,國內的地質條件複雜,既有海相、陸相也有陸海交匯處的頁岩油氣。”

他認為目前國內頁岩油氣正處於“百花齊放”的狀態,之所以這樣說的原因是,在這個領域的專家可以說,畢業不久的學生,只要在現場工作過兩三年,也可以說,但誰都不能保證自己說的就是對的。所以頁岩油氣勘探開發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摸索和驗證。

在增儲上產的背景下,“三桶油”目前的精力較多地放置在了勘探階段,開發方面的工作還沒有全面推進。需要先摸清油氣資源“有沒有、有多少”,然後再往前走。這並非外界認為的“逆勢而上”,而是還在做“摸清家底”的工作。

上述人士認為:“準確把握油氣資源本身的價值很重要,對於民營企業而言,上游勘探開發領域進入前後都需要成長的空間,需要留有培育行業的餘地。”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經濟觀察報,訪問yuanben.io查詢【5M5GAHO7】獲取授權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