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风华》朱棣与建文居然见面了,历史上朱棣到底有没有找到建文?

孙仁文


在《大明风华》第17集,朱棣见到了当和尚的朱允炆,众人都担心他会下杀心,但最终他说了一句话:


“建文已死,死在我攻进应天那天,自焚而死,我何须再杀一个僧人?”

朱棣这句话跟明史中的记载是一致的: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

在很多影视剧中,建文帝的梗被借用得不少,比如《穿越时空的爱恋》,朱允炆甚至都穿越到现代了。

而《大明风华》中朱棣和建文帝见面,看似不太可能,但我们也无法证实没有发生过。既然无法证实,那就可以推测或者猜想,毕竟很多历史的谜团至今无法解开,除非有重大的考古发现,

在我看来,朱棣占领南京城之时,建文帝很有可能是逃走了。当时皇宫是着了大火,有可能烧死了建文帝,但由于当时没有什么DNA之类的技术,烧焦的尸体就无法分辨了,所以谁也无法判定事实。所以朱棣才对此很是怀疑,多次派人明察暗访,目的就是查明实情。

史料记载:

“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

如果建文帝还活着,那么是很有可能被找到的,皇帝富有四海,可以调动国家一切资源。加上各种暗地的特务机构,他们很擅于找人,况且建文帝不是普通人,比较容易被人发现或者察觉。

考古发现建文帝古墓

据说,建文帝得知叔叔朱棣攻入南京城,便打开朱元璋给他的保命香囊,从地道逃出了皇城,且朱元璋还准备了僧衣,让建文帝化妆改扮来掩人耳目。后世传说建文帝是跑到寺庙做了和尚,这也符合建文帝的性格和做派。

在福建宁德市上金坝村,有一处数百年的古墓,据考察,这座陵墓的确是明代的,陵墓有龙形雕塑和龙形纹路。在明代,这龙可是圣洁的象征,是皇家专用,平民百姓一般家庭绝不敢用如此纹路花样。

在墓穴附近,有一座寺庙名为支提寺,寺中长久保留这一件明代袈裟,袈裟上印有九条龙的图案,这些明显是皇家象征。这又印证了建文帝之后在寺庙落发为僧的传闻,而陵墓的墓碑上没有写墓主人的姓名,这是比较罕见的,可能源自保密的需要,毕竟当时朱棣还在全国搜寻建文帝的踪迹。

多处证据表明,此处墓穴很有可能是建文帝的墓,间接证明了建文帝逃出了南京城,隐居在寺庙中,存活了下来。

朱棣派人暗地搜寻建文帝下落

朱棣精明绝伦,且善于权谋,很少有人能骗得了他。朱棣曾派人两路寻找建文帝下落,一路是郑和,打着友好邦交的旗帜飘扬海外,实际上是寻找建文帝下落,朱棣怀疑建文帝跑到了国外,这也不是没有可能性。

我们也不排除朱棣派出其他人等寻找,毕竟皇帝权力极大,哪怕是暗中寻找,也能发挥很大作用。另一方面,也许在攻破京城之时,朱棣得到了确切证据,证明建文帝确实逃跑了。朱棣攻克京城之后,首先派人围住了皇城,想来建文帝想要从皇城直接出城相当困难。

史料记载:

“乃逊国之期,以壬午六月十三日,建文独从地道,余臣悉出水关,痛哭仆地者五十余人,自矢从亡者二十二士。”

或许朱棣找到了建文帝出逃的地道,这隐藏的暗道应很容易被人发现。另外朱棣还严刑拷问那些建文帝仆从,不排除有人经受不住严刑,透露了事情。如果找人找不到,那证明其逃走的痕迹肯定会有,一个人不可能平白消失,想来朱棣心里必定清楚实情,只是事关重大,必定不会对外言讲。

为了保密,朱棣安排了另一路,官员胡濙专门查找建文帝下落,官方的命令是要求胡濙去寻找张真人,也就是找寻仙人。这在古代也不算什么稀奇,找到找不到仙人并不重要,掩人耳目是足够了。

史料记载:

“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

这是一项艰难的任务,茫茫人海中就找那么一个人,可能有大致的方向,就算能确定个省级目标,找到也是极其困难的。在永乐年间,大明的人口应在大几千万之多,找一个人犹如海底捞针。

胡濙是朱棣极其信任的人之一,也是六朝老臣,做事谨慎周全,让胡濙做这种调查走访最为合适。不过胡濙带着多少人,还是他孤身前往,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为了保密,胡濙不能随便还朝,除非有特殊情况,就连母亲去世都不准回来,也可见这任务的重要性。在我看来,有另一种可能,排除找建文帝这项任务的重要性,也许是朱棣告诉了胡濙一些秘密,当天皇宫着火,建文帝或死或逃,必定只有少数人知晓。

这种涉及政治的最高机密可能只有胡濙被告知,比如建文帝的逃走所带的物品,建文帝逃走的大概路线,或者建文帝逃走后的动机,这些事情如果被曝光,后果可能不堪设想。身负要责的胡濙,知道了一些秘密,这也是不允许他随便还朝的原因之一。从永乐五年起,胡濙才被安排如此机密任务,源自此时朱棣的权位才得以稳定。

胡濙总共大概搜寻了14年,在我看来,他是有目标有计划地搜寻的,按照朱棣的秉性,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

终于在永乐二十一年,胡濙突然还朝,此时朱棣还在宣府督战,胡濙到达营帐之时,朱棣已经睡了。吵醒睡梦中的皇帝,这罪过可大可小,如果不是极为重要的情报,朱棣不会连夜起来。

史料记载:

“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胡濙面见朱棣后,说了很久,推论来看,胡濙应当是找到建文帝下落了,或许他见到了建文帝,甚至说过话。如果是仅仅得知建文帝已经去世,或者得知建文帝下落,不应当交谈这么长时间。

在得知建文帝消息后,朱棣终于释怀了,朱棣靖难篡位天下皆知,得位不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建文帝找不到了。刚刚继位的朱棣最怕的是他人抢他的江山,而威胁最大的就是建文帝,如果建文帝在他处振臂一呼,那么响应者必定会有,这将成为朱棣的大麻烦。

所以朱棣一直心中不安,如果不能确定建文帝是死是活,他是不会安心的。永乐二十一年朱棣得知了建文帝消息,而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就去世了,从此也可以推论建文帝的事是他心头的结节。

有些人可以带着压力、疑惑一直活下去,因为这可能是他继续前行的动力,而一旦疑惑得以解决,可能这个人就会因情绪剧烈变化影响身体状况。仅仅一年后朱棣就去世,这是不是跟建文帝的消息有所关联呢?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

或许只有考古能发现更多的证据,才能揭开这段历史迷雾,而不论事实怎样,也不会影响朱棣对整个国家的旷世功勋。或许朱允炆看到了朱棣即位后的所作所为,或许他自愧不如,或许他甘愿就此安于现状。


杨角风发作


朱棣见到朱允炆,好像不止一部电视剧上这么演过。

我早年看过的一部电视剧,朱允炆最后修成了绝世高手,有一次朱棣登基坐殿时,绝世高手朱允炆来了,这时候他是个和尚打扮。

明朝的和尚都是逆天的存在,朱元璋是个连吃饭都费劲的穷和尚,他一手推翻了强大的元朝。

黑衣姚广孝,是个心子和他的衣服一样黑的和尚,鼓动朱棣靖难,杀得人头滚滚,帮助朱棣逆天改命,坐上了南京的龙椅。

姚广孝人如其姓,很妖。



朱允炆也变成了和尚,他穿上他爷爷穿过的僧袍后,开始心无旁骛的修炼,终于成为冠绝天下的高手,他一步一步走上金銮殿时,啥锦衣卫,东西厂都是韭菜,只有被割的命,弱爆了。

他缓缓走到那个本应属于他的龙椅前,凝视着龙椅上已逐渐苍老的四叔,这时候四叔在他眼里就是死叔。

他伸出一指,这根手指上凝聚着他这些年的愤怒,这根手指上有他多年积郁的委屈,他知道只要自己劲力一吐,朱棣头上就会多一个圆润的洞,脑浆会从这个洞中孜孜不绝的涌出,不管朱棣此前如何不可一世,都注定是个死人。

朱允炆也知道自己这一指下去,自己这辈子就再也没有兴趣吃豆腐脑了。

为了今后几十年他能继续体会吃豆腐脑的快乐,这一指他终究没有插进去,饶了朱棣一命。

他放过朱棣的理由和无名放过秦始皇的理由一样,你是个好皇帝,我不会为了自己一人的好恶而伤害你。



看这些人磨磨唧唧要杀不杀,有时觉得很傻,我看007电影,一个美女对邦德说,你不会杀我的。

那个美女性感妖娆,照着我们国产剧的尿性,她一定能活到剧终,但是邦德二话没说,抬手一枪,美女头上多了一个圆润的洞,此后邦德再没吃过豆腐脑。

甜的,咸的都不吃。

看了这部电影我忍不住为邦大哥点赞,太爷们了。

最近看新闻,川建国同志也是一个合格狠人,看你不爽我就干,管他日后洪水滔天,我先痛快痛快再说。

电视剧中朱允炆见了朱棣,能杀不杀的剧情都是编的。

现实中如果朱允炆见到朱棣,并且有机会杀他,绝对会一刀扎死他,不会有二话,朱允炆都恨疯了朱棣了。



同理,朱棣如果有机会见到朱允炆,也不会有啥二话,杀了再说。

朱家爷们就有这么个优点,杀起人来,绝不眨眼。

乾隆皇帝对大才子纪晓岚流放而舍不得杀,朱棣对方孝孺对解缙,都是说杀就杀,绝对不怜惜。

所以如果建文帝能站到他的面前,朱棣绝不会让他再站着出去,权力场上,死人才是最安全的。

尤其是建文帝这种能呼风唤雨影响朝廷大局的人的人,活着,必须死,不死不活必须知道确切死了的消息。

朱棣让郑和下西洋,很大原因就是去查建文帝是否跑到南洋或者海外去了,他统治的国土内都翻遍了,国土外呢,也要找,确保不会有一点星星之火,威胁自己好不容易夺下的江山。

西洋下了数次,没有一点建文的消息,他也就放心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大约建文真的死了吧。

所以建文帝见朱棣这事儿,现实中是不会发生的。



在朱棣的梦里也许他梦见最多的就是自己这位大侄子。

梦中的朱允炆是什么样子,大约只有朱棣自己知道,但是那些梦,一定都是噩梦吧。




薛白袍


《大明风华》中,朱棣与建文帝见面了,这事其实很靠谱。

当然无论正史野史都是无法记录这一幕的,因为它回避不了一个实质性问题,那就是见面后,朱棣和建文当如何自处?


《大明风华》其实按照几个已经被很多人都认为合理的逻辑来叙事铺排的。那就是,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目的就是为了找建文;建文帝就在福建,而且甚至还有一个专门和朱棣对抗的地下组织联络处。还有就是姚广孝知前知后,知道建文的下落,甚至知道朱瞻基的命运。

但是有一个很幼稚的逻辑,既然连锦衣卫都知道建文帝在福建,朱棣又何必让郑和六下西洋?


其实剧中这些逻辑都是我们现代人对建文下落的探寻结果,以及对朱棣寻找建文的猜想。

总体逻辑基本符合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的逻辑。由于《明朝那些事儿》的影响,我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在一个深夜,胡濙不远千里赶回求见朱棣,朱棣原本已经睡下了,但听见胡濙回来了,立马召见,谈了很久。因此必然是建文的下落有了了结。


但究竟是个什么结果,《明实录》并没有给我们答案。

但是到了2008年,历史再次给出了最接近可能的答案,那就是建文帝在福建,并且是以僧人的身份离开的人世。

2008年,在福建宁德金涵乡发现了一处后经鉴定为明初的一处古墓,墓中竟然发现了有象征皇室的龙头和纹饰,与明皇陵纹饰极为相似。疑似明皇陵出现在福建深山,这是相当不寻常的事情。


更有价值的是在古墓舍利塔碑上,刻着的“御赐金襕佛曰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这几个字非常有内涵。“圆明大师”的意思是“明朝创始人”,也就是暗指朱元璋,朱元璋的“第三代”,暗指建文;“沧海珠”指天下唯一正宗,这同样指向建文。

而这碑最有可能是谁立的呢?“御赐”又说明了很多问题。


朱棣或许真的和建文见过面,即便没见过面,也通过其他人沟通谈判以后达成了共识。

那就是朱棣继续当他的皇帝,建文继续当他的和尚,并且不对外透露自己还活着的信息。而暗中实际上受到朱棣的照顾,毕竟还是一家人的么。


炒米视角



根据《太宗实录》和《明史稿》记载,燕王大军入城后,建文帝确曾纵火焚宫,并且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跟随自焚者甚众。

朱棣看到宫中火起,得知朱允炆自焚,遂命人抢救,但终究只在残垣断壁中找到朱允炆的尸骨,燕王不胜悲切,抚尸痛哭,还念叨大侄子咋就误会自己了,他只是前来“ 清君侧 ”支持工作的。

事后,朱棣以帝礼葬建文帝,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然后,坊间流言又起,说建文帝朱允炆已经出逃,自焚只是假象而已。并且佐证如下:

一、朱允炆的主簿被关押审讯了十多年,目的就是查找建文帝的下落;

二、郑和下西洋就是风闻建文帝流落到南洋去了,所以下西洋宣耀国威是假,寻找建文帝是真;


三、崇祯帝要祭奠建文帝时,根本找不到建文帝坟茔,所以建文帝未死,根本就没有立墓。

《大明风华》便以此悬案作为引子,写出了一段曲折的宫廷政变、朱棣重会建文帝的故事。不过,我个人观点,建文帝应该是死于靖难之役了。

首先,关于疑问建文帝焦尸与本人有形体差距的问题,既然是焦尸,早已萎缩,怎么可能跟真身一致?

其二、朱棣怀疑朱允炆未死确实有可能,因为朱棣原本得位不正,总是惴惴不安,疑神疑鬼,担心朱允炆出逃留下隐患。

其三、朱棣本来就是沙场征战了一辈子不信天不应命的人,从他修撰《永乐大典》,建立武功无数可以看出,他只是一个具有雄韬伟略、闲不下来的人,在这样的人内心中不会把建文帝这样的失败对手作为人生目标,耗费国库巨资命令郑和下西洋的。

第四、倘若建文帝流落民间,自古不乏立场不同或者铤而走险的人,这些人必然利用建文帝的身份多少闹一点动静,但是事实是从此之后,建文帝再无音讯,半分波澜不兴,只能说明他确实已经烧死。比如清朝的朱三太子的事情,整整折腾了两三代人,即便是极盛时期的康熙王朝,民间都时有折腾。即使朱允炆自己心灰意冷不想折腾,也架不住有心之人的裹挟前进。



民间传说,大多都是阴谋猎奇而已,比如杨玉环被哗变将官勒死于马槐坡,这是铁的史实,但是民间传说硬是把她空降到了日本,你信还是不信?


谢金澎


朱棣跟建文见面肯定是编的,这个脑洞开的有点大,但是建文跟明宣宗见过。



南京城破,建文没死,一把火烧了皇宫,穿着朱元璋给他留下的袈裟跑了。据说这身袈裟是朱元璋专门为建文量身定制的。



建文先一口气跑到武当山,得到了张三丰的庇护,但是张三丰生怕朱棣找上门来,所以没敢继续收留他,而是让他再往南跑,一口气跑到福建南少林,潜伏下来。



朱棣为了上武当山找建文,亲自多次拜祭真武大帝,把武当山翻遍了,但是也没找到建文帝。又听说建文下了南洋,于是派郑和下南洋去找,也一无所获。



过了几十年,明宣宗在位,就是大明风华中的男主角,朱亚文演的角色,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和尚求见明宣宗,自称自己是建文帝,把大明皇宫说的一字不差,还认出了一个老太监,说小时候给这个老太监吃过苹果,老太监也说,有这回事。



明宣宗把老和尚安顿在一个房子里,没过多长时间老和尚就死了。据说是被毒死的。


唐风宋月


当年朱棣起兵造反,建文帝朱允炆就跟人间蒸发一样消失了。这是朱棣的心头大患,所以朱棣派了胡濙寻找朱允炆,这一找就是二十几年。

朱棣作为皇帝,他是成功的。但是他的皇位得来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如果有一天侄子卷土重来,像当初的他一样把自己赶下皇位,那他不得死的很惨。于是朱棣一直派人在暗中寻找朱允炆,想要找到朱允炆,了结他的心结。

胡濙是朱棣一手提拔起来的,胡濙对朱棣很忠诚,胡濙一直在秘密寻找朱允炆的下落,后来著名的郑和下西洋,其实也是为了寻找朱允炆。

在一个深夜,胡濙求见朱棣,此时的朱棣本已睡下,却仍然召见了胡濙,只有一个可能便是胡濙带回了朱允炆的消息。

胡濙和朱棣汇报了情况,但这些消息只有他们两个知晓,后人有三种猜测。第一是朱允炆已经死了,而且胡濙找到了他的葬身之地。第二种是朱允炆被胡濙杀了。第三种是朱允炆已经阪依佛门,对朱棣没有威胁了。


山水142169802


电视剧《大明风华》,1402年,朱棣成功攻入南京,

朱允炆在最后时刻,找到了爷爷朱元璋留下的宝贝,

一件和尚服和一把剃刀,假装和尚,从此消失。

在孙若微和朱瞻基的努力下,叔侄二人,

终于得以相见。

只是换了角色;

一个由燕王变成了皇帝;

一个由皇帝变成了和尚。

朱棣想让朱允炆回来,并许诺朱允炆让他做太上皇,

朱允炆却已经不想再回去,还说朱棣只要能造福苍生,就算对不起他一人,也没有关系,

为了表示诚意,朱允炆还把传国玉玺交给了朱棣,朱允炆让朱棣安心做皇帝,不要再对之前的事情耿耿于怀。

真实的历史是怎么样的呢?

让我们来听听当年明月先生是怎么描述的。

在攻入南京后,朱棣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朱允炆的消失。

为解决这个问题,朱棣想出了一个绝佳的计划,这个计划分两个部分:

首先,向外界宣布,建文帝已经于宫内自焚,并找到了尸体,那意思就所有建文帝的忠臣们,你们就死了这条心吧。改元为永乐。

其次,派人暗中查访建文帝的下落,具体的查访工作由两个人去做,这个人寻访的路线也不同,分别是本土和海外。这两个人的名字,一个叫胡濙,另一个叫郑和。

胡濙

郑和下西洋寻找建文帝

胡濙,江苏常州人,既不是靖难嫡系,也不是重臣之后,其为人“喜怒不形于色”。当时仅任给事中,没有任何靠山,可谓人微言轻。在朝中是个不起眼的人物。

但朱棣却挑中了他,因为正是这样的一个人,才适合去执行这样秘密的任务。

无人问津,无人在意,即使出了什么事也可以声明此人与已无关,你不去谁去?

永乐五年( 1407),胡濙带着绝密使命出发了,朱棣照例给了他一个公干的名义一寻找仙人。 这个名义真是太恰当了,因为仙人本来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但又确实有寻找的价值,一百年找不到也不会有人怀疑。胡濙就此开始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寻 人。

当然,朱棣和他本人都知道,他要寻找的不是仙人,而是一个死人,至少是一个已经被开出死亡证明的人。

这一去,就找了十六年。

在16年后,用了二十一年(1423)的一个深夜,胡濙拜见了朱棣,告诉了朱棣他所知道的一切。

两人进行长时间的交谈。

至于说什么,当年明月先生推论如下:

胡濙:我找到了建文帝,并和他交谈过。

胡淡找到了建文帝,并和他交谈过。

我们最终来到了这个谜团的终点,建文帝对胡濙说过些什么?

“二十年过去了,我也不想再争了,安心做你的皇帝吧,我只想一个人继续活下去。

我相信,这就是最后的答案,因为只有这样的答案才能平息这场二十多年的纷争,才能彻底解脱这两个人的恐惧。

坐在皇位上的那个,解脱的是精神,藏身民间的那个,解脱的是肉体。

我不会再和你争了,做一个好皇帝吧。

我不会再寻找你了,当一个老百姓,平静地活下去吧。

《大明风华》虽然改编了两人相见,但是对于结局,对于两人彼此的解脱,释怀,和当年明月先生是一致的。

以上内容来自当年明月先生的《明朝那些事》第二卷,万国来朝。


汤来汤往


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靖难之役”南京告破之后,建文帝朱允炆顺利逃走,此后朱棣曾费尽心思的想要与其见上一面,且最终成功见面,那么历史上果真如此吗?根据现有资料来看,南京告破之后,建文帝应该的确是逃走了,但关于他的下落却一直是个谜团,朱棣明里暗里也的确派出大量人马探查,而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两人虽未见面,但建文的下落应该是找到了。

△《大明风华》中朱棣与朱允炆见面

从史料记载来看,朱允炆应该是逃掉了

根据《明太宗实录》的记载,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打开金川门,燕军就此攻破南京城,城中诸王和文武群臣纷纷前往拜见燕王,建文帝朱允炆也曾打算出迎,但旋即叹道“我何面目相见耶”,逐阖宫自焚。朱棣得知后连忙派人前往救火,结果使者“出其尸于火中”。

关于朱允炆是否真的自焚而死,正史的记载模棱两可,《明太宗实录》记载,朱棣登基后,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上写道,“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明史·成祖本纪》中同样记载着“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从这两个记载来看,朱允炆显然已经自焚而死。

然而《补本》中却记载道,“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云帝尸,越八日壬申,用学士王景言,备礼葬之”。《明书·建文皇帝本纪》中也记载道“上入宫,忽火发,皇后马氏暴崩,程济奉上变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宫……因指烬中后骨以为上!”这两种记载则表明,朱棣只在火场中发现了皇后的尸体,却指着尸体言称这就是朱允炆,几天之后按照学士王景的建议,将其厚葬。

虽然史料出现了不同的记载,但根据《明史·胡濙传》的记载,朱棣曾在永乐五年(1407年)派遣胡濙“隐察建文帝安在”,可见朱棣是知道朱允炆逃走消息的,或者说至少没有明确发现建文帝的尸体,只是由于当时局势影响,他必须造成朱允炆已死的“事实”。

关于朱允炆的具体下落,目前流传着多种说法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之谜,一直以来都为人所热议,甚至时常会因此爆出一些建文帝在各地留下的“痕迹”,不过正是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太多,反而使得他的下落让人难以判断。目前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说法一:曾试图东山再起。这种说法认为,建文帝在南京城破之际,其实并不甘心失败,这才逃出皇城意图东山再起,毕竟城破之时负责外出征兵的齐泰、黄子澄还未返回,朱允炆未必便没有实力再度崛起,而《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中,朱允炆的“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两句诗也表明了他的复辟之心。此外,朱棣登上大宝之后,曾对建文旧臣进行了大规模清洗,说明他也极为担心朱允炆会东山再起,毕竟建文帝还拥有着正朔这个天然优势。

说法二:出家为僧就此隐居。这种说法流传最广,甚至传说朱元璋曾为朱允炆留下了一条出家的退路,而《大明风华》正是采用这种说法,而全国各地多所寺庙均爆出了朱允炆出家的种种迹象。例如云南狮子山正续禅寺的大雄宝殿门前便有一副楹联,“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这被认为是朱允炆出家的一个力证。而《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也有记载,说建文帝流落西南后曾作诗说“阅罢楞严磬懒敲,笑看黄屋寄团瓢。南来瘴岭千层回,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惟有群鸟早晚朝”,这同样表明了皇帝和僧人的双重身份。

说法三:年老之后落叶归根。《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有载,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朱允炆“出亡盖三十九年矣。会有同寓僧者……诣思恩知州岑瑛,大言曰,‘吾建文皇帝也。’瑛大骇,闻之藩司,因系僧,并及帝,蜚章以闻,诏械入京师。”即朱允炆出逃三十九年后,思恩知州岑瑛发现了朱允炆下落,“朱允炆”遂被召入京城,然而入京之后经过调查,却得出了此人乃是一个叫杨行祥的人冒充的,但曾经伺候过建文帝的老太监吴亮则认定此人正是朱允炆,“于是迎建文帝入西内”。《万历二年十月实录》也证实了此事的存在,虽细节略有差异,但大体不差。不过在《罪惟录·惠帝纪论》中,却直接认定杨行祥乃是假冒建文帝,并认为建文帝到北京之说乃是假的。

以上三种说法各不相同,却均有证据可以佐证,至于哪种说法最为可信,目前尚无准确说法。

朱棣虽然最终未与朱允炆见面,但应该是找到了朱允炆的下落

前文说过,朱棣曾在永乐五年(1407年)派遣胡濙“隐察建文帝安在”,胡濙因此而外出秘密查访长达十六年,除了永乐十四年(1416年)至永乐十七年(1419年)之间曾短暂返朝为官外,一直在外查访。此外,传说郑和下西洋也担负着查找建文帝下落的使命。

虽然史料没有明确记载胡濙寻找建文帝的结果,但种种迹象表明,他的查访其实已经有了结果。《明史·胡濙传》记载,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胡濙寻访十六年后返回朝廷,朱棣得知之后,在已经就寝的情况下立即起床召见两人私下交谈深究,“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而朱棣听了胡濙的叙述之后,“至是疑始释”。

这个“疑始释”用的极为巧妙,朱棣寻访朱允炆的目的是什么?自然是担心他会东山再起,威胁到自己和后世子孙的帝位,而能够使朱棣“疑始释”的,自然是说朱允炆对于皇位已经没有了威胁,可见胡濙就算没有亲眼见到建文帝,恐怕也是得到了极为可靠的消息。

至于胡濙寻访的结果到底是什么,恐怕已经无人能知了。当然,情况也无非以下几种,要么已经确定了建文帝的死讯,亦或者建文帝已经没有了东山再起的雄心。总之,胡濙的探访结果已经成了谜团,但从最终的结果看,胡濙显然是有了具体的寻访结果,且这个结果足以令朱棣“疑始释”。


香茗史馆


有关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的结果,一直以来都是按照正史中的描述来认定,即南京城破时,建文帝纵火焚宫,导致了建文自焚而死的悲惨结局,但是这只是朱棣单方(官方)给出的说法,因为建文一死,朱棣合法上位顺理成章,但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历史。


那么,建文帝到底在哪儿呢? 除了像官方史书中所说的自焚而死外,民间野史中还给出了两种可能。

第一,建文根本没有自焚自杀,而是在南京城破时被燕王部下所俘虏,最终被朱棣秘密软禁了一辈子。

这种说法也是有一定可能的,因为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目的就是取建文帝而代之,最希望的就是将建文控制在自己手里,这样既能避免建文率旧部东山再起,也能令朱棣顺理成章承继大统,安安心心当皇帝,可谓一举两得,至于死的活的都不重要,毕竟这些都是皇帝可控的。


第二,建文装扮僧人逃了出去,至于是逃到了哪里却是无人可知,在民间野史中这种说法比较广泛,而且也不是空穴来风,据说在中国东南地区还发现了明朝时期一位佛教大师的棺椁,里面竟有象征皇室的龙纹饰品,时间也和建文皇帝相符。

另外,由于明初明朝和东南亚国家来往密切,朱允炆也有可能逃亡海外国家寻求政治庇护。毕竟朱棣得了天下一定会大力搜寻建文帝,所以呆在内地并不安全,很有可能出海,在后来的郑和下西洋中,也有寻找建文帝的一项任务。


所以,建文帝的下落也就成为了千古之谜,像《大明风华》中二帝会面,在现实之中是很难发生的,朱允炆只要不是傻了或者活腻了,都不会去见朱棣。见了朱棣要么被他杀了,要么被他囚禁一辈子,还不如老死山林活的逍遥自在,也不愿意去见他,毕竟自己的亲叔叔为了皇权都不惜暴力夺权,让弥足可贵的亲情在皇权下显得如此卑微,朱允炆也感受了心灰意冷,对朱棣的情感变化也是微妙的。


纳兰谈史


前言:《明代风华》正在热播,朱棣有没有找到失踪的建文帝,再次引起了不少观众的热议和猜想。


建文帝失踪之谜

建文帝的结局到底怎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明代历史第一谜案。

据《明史·成祖本纪》,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朱允炆求和不成,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

眼看大势已去,朱允炆不得已下令焚宫,并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朱允炆的下落。

燕王朱棣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

现在,随着掌握的史料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是相信建文帝没有自焚而是出逃。

因为,朱棣在废墟中找到的尸身面目全非,难以分辨真伪。

其实,朱棣本人也可能知道礼葬的并不是建文帝本人,只是这样才能掩人耳目,名正言顺地坐上皇帝的宝座。

建文帝逃亡南洋

有传言说,燕军破城后,朱允炆泛舟出海,去了南洋,并在某个小岛上过着自食其力的恬然隐居生活。

后来,朱棣担心朱允炆纠集当地的中国人,或是以宗主的身份号召南洋诸国兴兵,因此很不放心,特意派遣郑和数下西洋,一是为了宣扬国威,更是为探寻建文帝朱允炆的踪迹。

据《明史》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

据史料记载,在郑和的船队里,跟随着一部分锦衣卫,是专门负责侦缉,由此可以推断这部分锦衣卫是奉了朱棣之命,查访建文帝朱允炆踪迹。

朱棣探寻到建文帝下落

朱棣做了皇帝以后,对于建文帝出亡也是将信将疑,又听说了很多传言,于是派户科给事中胡濙探寻建文帝的下落,前后长达16年之久。

成祖朱棣对胡濙探寻建文帝下落一事非常重视,就边胡给事中老母去世,都没有允许其回家为母“丁忧”(官员父母逝世,应守孝三年,称为丁忧)。

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此时已擢升礼部左侍郎胡濙匆忙赶回北京,恰巧成祖朱棣北征驻军宣府。

胡濙连忙赶到宣府时,已到深夜,成祖朱棣已经休息。被吵醒的朱棣很不高兴,但是一听说胡给事中觐见,顿时睡意全无,立马接见。

两人交谈了很长时间,一直谈到四更。

《明史》记载:“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释。”

虽然史料上没有记载,两人具体谈了什么,但是从看来胡濙深夜觐见朱棣,一定是打听到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确切消息,否则胡濙即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这么晚跑来吵醒朱棣,除非他不想活了。

同时,从交流的时间上推测,胡濙很可能见到了建文帝并与之交谈。在这次夜谈中,胡濙把与建文帝的谈话内容告诉了朱棣。

而且,很有可能建文帝要告诉朱棣的话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已经没有重夺帝位的想法了,你安心做你的皇帝吧,让我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活下去。

由此,成祖朱棣由此放心,“至是疑始释”,不再究问建文帝踪迹。

结束语:虽然朱棣很可能探访到了朱允炆下落,但是到底朱允炆的结局怎样,由于没有确凿的证据,至今仍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

(图片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