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玩为主的幼儿园毕业的孩子们上小学一年级后,学习跟不上怎么办?

苍穹之下一粒尘


家长多上点心呗。我家儿子就是公立幼儿园毕业的,入学后年龄也算班级里比较小的。入学学完拼音后第一次听写拼音,不懂什么是听写,得十分(满分一百)回来了,其它成绩也倒数。第一学期,我天天晚上陪读到九点,第二学期轻松多了,成绩也正数了。现在正数不代表他以后也一直会正数,但是能说明入学跟不上的孩子不是一直跟不上,只要努力就有希望。


唐大宝的小小宝们


您好。看起来您有点焦虑,我想用我“过来人”的经验跟您分享一下:


事实上,孩子上一年级后学习是不是吃力,起决定作用的并非是提前学没学小学的内容,除了智商以外,就是孩子的专注力和学习力。


有的孩子提前学了,成绩依然不好,越到高年级越吃力。有的孩子提前学了,效果还可以,就会感觉是因为提前学了的原因,其实,如果不提前学,也不会有问题。我后面会具体讲到为什么会这样。



我家孩子是公立幼儿园的,学习了拼音大概三分之一的时候,教育局发文不允许教授,我们幼儿园就没有再教。我把上学前的重点放在专注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上。上小学以后,我家孩子可能是没有上幼小衔接班的少数几个孩子之一,但是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保持着很好的成绩,学习不吃力,我也不太管他的学习,对他很信任。因为他上课听讲效率很高,对每门课都很喜欢,听到老师讲新知识就从心里感到高兴,一节课下来老师讲的都听会了,课后稍微一巩固,就很扎实了。


儿童的成长是发展性的,每个阶段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着每个阶段的人生课题是不同的。对孩子的养育一定要符合儿童的自身发展规律,顺应规律,尊重儿童,信任儿童,才能健康发展。


教育局规定学前不准教授小学的内容,就是以此客观规律来制定的。 还是建议家长朋友能够先解除大人的担心和焦虑,放轻松。


顺应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是说,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都不同,要尊重每个独一无二的孩子本身。 儿童小时候有吸收性心智,儿童的精神内核决定着儿童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并汲取他成长需要的知识,可以说每个儿童天生都带着探索世界的满满的好奇心和十足的学习力。儿童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一个关键期,每个孩子各种关键期来的时间早晚也都不同。要捕捉到自己孩子的关键期,好好利用这个关键期来帮助孩子学习。


如果你家孩子认字关键期来的很早,他会问你“这是什么字”,还喜欢拿着笔划拉模仿着写个字,那么你就可以教他。这种提前教,就是顺应了孩子的发展的客观规律。


如果你家孩子对数字都不敏感,一个数字不认识,自己也没有问过,你有意识引导孩子也不接茬,那他的数学敏感期还没有到来,这个时候,你非要拉过孩子来,教他认识数字,教他数数,教他十以内加减法。这样做,就是没有顺应孩子的发展的客观规律,反而是破坏了孩子数学敏感期的正常到来。甚至会让孩子对数学感觉负担,破坏掉孩子未来对数学的兴趣,乃至对数学这门课一直都不会喜欢,也不会有好的成绩。


还有一类孩子,挺聪明的,学东西也快,但是学习习惯没有养好。提前学了知识,到了小学上课的时候,老师再讲,觉得没有意思,就不爱听讲。这样就把专注力和听课习惯破坏了,老师讲的要点都听不到,考试成绩肯定不好。所以再怎么提前学,报各种辅导班,都用处不大。越到高年级,一堂课讲的内容多了深了,不听讲的孩子就会落下很多,成绩就越来越不行了。




总之,以玩为主的幼儿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要不要提前给孩子教授小学的知识,整体来说不需要。但是如果您家孩子已经发展出了兴趣和学习的要求,那么就放心地教吧。如果还没有,那么就放心地等待吧。


放下焦虑,静等花开,愿每个即将上学的孩子都能有一个美好快乐而充实的童年!


欢迎关注我,给我留言、讨论。 也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梦田的稻草人


以玩为主的幼儿园毕业的孩子们,上了小学一年级之后学习跟不上应该怎么办?根据题主描述看得出来题主把零基础入园的孩子家长的心思全部反映了出来。现在确实是这样的情况,孩子上公立的幼儿园或者是正规的私立幼儿园,都是不教授小学化知识的,所以孩子零基础入一年级之后,这个弊端一下就显出来了。



因为班级里面还会有一部分孩子,他是学小学化知识的,所以这个时候班级里面就会出现一个两极分化的现象,学过小学化知识的他们就非常的聪明,学习好优秀,没学过小学化知识的孩子,学习就会感到非常的吃力。不仅孩子会感到吃力,那么家长也会感到吃力,如果家长平时有时间专门辅导孩子还好,可能孩子不会感到特别大的学习压力!

如果家长每天忙于上班,不得不把孩子送到学屋,或者是没有时间管孩子的学习,就容易让孩子刚开始上一年级成绩就会跟不上。并且一年级的老师确实在刚开始讲知识的时候学的非常的快。所以就导致现在很多上一年级的家长都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上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学习小学化知识。不然的话一年级真的跟不上,老师不好好教,孩子学习压力太大了。

所以近两年教授孩子小学化知识的私立幼儿园越来越吃香,并且很多家长当孩子上幼儿园大班之后,就会从公立幼儿园里面转学转到私立幼儿园,就是为了让孩子提前学习一点小学化知识。首先家长对于公立幼儿园的认识有一定的误解,它并不是全部以玩乐为主的幼儿园,公立幼儿园的教学模式是游戏化教学,主要是让孩子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因为爱玩是每个孩子天性,所以公立幼儿园老师就根据孩子的这个爱玩天性,给孩子设计好玩的教学活动,让孩子在这些教学活动中学到他该学学的东西。幼儿园大班孩子要学的数学方面的知识就是10以内的加减算式,认识一部分汉字,但是对于汉语拼音来说幼儿园是肯定不教的。所以如果孩子上的是公立幼儿园的话,他也并不是全部以玩为主的!

其次,家长对于小学也存在于一定的误解,并不是所有的小学老师都教得特别的快。我家孩子刚开始上一年级的时候也是零基础入学。刚开始的时候老师第1节课就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有没有学过汉语拼音的内容?然后看孩子学的情况,再来定怎么教孩子。如果班级里面超过80%的孩子都学过了小学化知识,那么小学的老师他在教孩子的时候确实就会教的特别快。

对于20%的没有学过小学化知识的孩子来说,老师就让他们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或者是让家长在家里面认真辅导,把这个工作交给了孩子家长,导致家长就会感到特别的累。然后他们就会后悔,当时没让孩子去上这个幼小衔接班。还有的家长对于老师的这种行为,真的是敢怒不敢言,觉得现在的老师太轻松了,就是上课给孩子讲,不管孩子接受不接受?消化不消化?那就是孩子的问题,那就是家长的问题了。



但是如果老师调查发现班级里面并没有特别多的孩子学习小学化知识,老师也会很认真很仔细的给孩子们讲汉语拼音汉字等内容的。所以小学的老师教孩子真的是根据孩子已有的学习经验来教孩子的,并不是家长单纯的以为,所有的小学老师都不认真的教孩子。所以现在家长的以讹传讹让其他的家长都认为公立幼儿园就是带孩子玩的,小学的老师不认真教孩子。

所以没办法就只能让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上幼小衔接班或者是上教授孩子小学化知识的私立幼儿园。那么我相信只要所有的幼儿园都禁止教授孩子小学化知识了,那么孩子上了一年级之后,老师绝对会认认真真教孩子的。因为所有的孩子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老师教起来的时候也好教,现在的情况就是因为班级里面有学过的,有没有学过的,所以老师不知道该怎么教孩子了?

教的慢了,学过小学化知识的他们就不认真听讲,交的快了没有学过小学化知识的孩子他们就跟不上了。所以老师才根据调查看一下班级里面多少人学过了,然后再来决定这个教学的进程。其实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同时也是作为一名过来人,我给大家的建议是看自己家孩子的学习能力而定到底有没有必要让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学习小学化知识?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学习小学化知识,也不是说所有学过小学化知识的孩子到了一年级就能很优秀,更不是说没有学过任何小笑话知识的孩子上了一年级之后学习就跟不上,这也是是孩子的自身情况而定的。如果自己家的孩子真的是反应特别慢,学习怎么也不开窍,这种情况下家长真的有必要让孩子学习一下,提前去接触一下小学化的知识,不然的话孩子到了一年级真的是有可能跟不上。

如果家长有时间天天晚上辅导孩子功课,那么孩子跟上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可能就需要家长辛苦一点,如果家长没有时间来辅导孩子,对于孩子来说他绝对会有压力的。有的家长晚上没有时间辅导孩子,就把孩子送到学屋里面去,就得让孩子在学屋里面学习也是可以的。但是学屋的老师,他也是视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定,并且老师不可能一个一个的去单独给孩子辅导。

除非家长花大价钱给孩子请1对1辅导,这个时候即使孩子学习很笨,慢慢的他也会跟上的。反之如果自己家的孩子真的属于那种特别聪明的,学什么东西都快的孩子,建议家长是没有必要让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上幼小衔接的。因为这样的孩子,通常他的注意力都不是特别的集中,如果他之前把这些内容都学会了,那么上了一年级之后老师讲课的时候,他就容易产生不认真听讲的习惯。



虽然他学过了,但是他没有养成一个主动爱学习的好习惯,等到了二年级三年级之后,他学习上面的恶习就会显露出来。所以还不如让他们在一年级的时候零基础入学,在学习上面有一定的压力,让他们知道学习的不容易,他们才会好好学习。所以当家长看到其他家长都给自己家孩子报幼小衔接班的时候,家长也不要盲目的着急,看一下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再来定到底有没有必要让孩子去上幼小衔接班?


最美幼儿缘7


写作业磨磨蹭蹭,有时甚至写到晚上10点以后;

检查作业,发现错题率60%以上;

背文言诗词,完全是懵的状态,背得磕磕巴巴;

.........

这是很多刚上一年的孩子可能存在的状态。

很多家长都非常的疑惑,自己的孩子很早就开始接触知识,接触学习,幼儿园的表现的都非常好,怎么到了一年级刚开始就跟不上了?

其实这这跟孩子自身有很大关系,而很重要的一部分也在家长,因为一年级的知识量是非常少的,只要孩子正常的学习都是可以完成的。

同时,一年级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习惯好了,成绩自然也就有个比较大的提升!

因此,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培养孩子的预习习惯

所谓预习,就是让孩子在老师未教新知识前提前熟悉书本内容。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来理解新的知识,对孩子难以理解的内容打上“?”,并提醒孩子在上课时着重听自己不理解的知识。

由于预习要在家里进行,所以一定要坚持。预习的时间不用太长,5-10分钟即可,主要是让孩子提前熟悉课本内容。

培养孩子认真听讲的习惯

一些成绩差的孩子并不是因为脑子笨不聪明,而是因为听讲的习惯差。要么上课爱和同学讲话,要么上课爱搞东西,要么上课看课外书,要么上课老爱走神……

总之,这类学生的注意总是集中不起来听课,导致学习成绩拿不上去,因此,要想让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关键是要注意

培养孩子认真听讲的习惯,但要培养孩子认真听讲的习惯,也不能靠单纯地说教。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来源于老师鼓励和表扬,老师表扬来源于课堂表现和成绩,学习成绩来源于学习方法和习惯,学习习惯来源于学习方式和方法。

所以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会有良好的课堂表现和优异的学习成绩,才能赢得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孩子才会对学习感兴趣。

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认识到知识的用途。比如,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学习语文可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可以交到更多朋友,理解更多的东西;学习数学可以锻炼思维能力……

家长要让孩子体验到进步的愉悦感。孩子刚上小学,家长应及时肯定孩子所取得的一点一滴的成绩,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让孩子从自己的进步中体验到愉悦感。

不要责怪孩子,这很重要!

方法和习惯,孩子都可以慢慢培养和学习,但是孩子的心理状况却是家长不能忽视的。

我们常常能看到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题目不会做,就非打即骂。此时如果老师反映的情况也不乐观,更是火上浇油。

但显然打骂孩子,不是最佳的处理方式。

因此,今天满熊想为各位家长以及小朋友推荐一本绘本《笨笨猪上学》。

在欢乐村有只欢乐的小猪,妈妈叫他“乐乐”。

欢乐的小猪要上学了,在清晨邻居红鸡公刚唱第一遍歌,妈妈就叫乐乐起床了。

妈妈帮小猪乐乐准备了美味可口的早餐,吃饱了,小猪背着书包去学校上学了。

第一节课是 语文课

语文老师绿鹦鹉告诉孩子们学习拼音,大家都学得很好。

鹦鹉老师要小猪发“0”的音

可小猪刚张大嘴巴,正要发“啊”,结果讨厌的肚子叫了起来,“咕,咕—”

同学们都笑了,鹦鹉老师摇摇头,说:“小猪,小猪,你真笨。

第二节课是算术课

数学博士黑猩猩教大家从数字“1”开始学

黑猩猩老师问小猪,“1+1等于几?”

小猪摇了摇头。

老师继续问:“你妈妈先给了你一个苹果,后来又给了你一个苹果,你一共有几个苹果?”

小猪说:“我没有苹果了。”

“妈妈先给我一个苹果,我吃了,又给我一个苹果,我也吃了。所以,我一个苹果也没有了。”

小猪原以为自己的回答很漂亮,结果,猩猩老师的鼻子都气歪了:“小猪啊小猪,我从来没教过像你这么笨的学生。”

小猪乐乐是一头憨厚可爱的小猪,每天过的就是这样快乐自主的生活。他绝对不属于一般教育观念中的聪明学生,从故事中我们可以到,在各门课程的老师显示都不太喜欢这样的“笨学生”。

但他不介意这些,依然与小伙伴们和谐相处,体现着一头快乐小猪的健康本色。生活自有其奇特的辩证法则,聪明并不绝对体现积极的价值,愚笨也并不意味着负面的效应。

因此,作为家长也要摆正好心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多一些耐心,让我们的孩子更加自信、阳光,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更多绘本租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满熊阅读馆(或满熊阅读)。

满熊阅读|专注0~6岁儿童绘本租赁

让我们一起陪伴孩子成长!


满熊阅读


题主的问题代表了许多幼儿家长的想法。想要不纠结这个问题,首先应明白“玩”得实质。“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形式。”游戏,也就是题主所说的“玩”。

请大家注意,游戏是“基本活动形式”,不是基本内容。也就是说,游戏只是孩子学习与发展的形式,绝非发展内容。要求“玩中学,做中学”,避免以损害孩子兴趣为代价的硬性灌输。说白了,严禁知识灌输,要学的有趣,轻轻松松学习。

其次。幼儿园学什么?也就是幼儿学习内容是什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告诉大家:幼儿学习内容分为5大领域,即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包括科学与数学)、艺术(包括美术和音乐)。这五大领域就是中小学的各门学科。

之所以换了一种说法,是因为领域知识更广泛,强调其启蒙性,粗浅性,重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不求学的多深,但求学的广泛,喜欢学。

举个例子来说明学习方式不同的区别:比如学习数学1+1=2。一般人,习惯做法是直接告诉孩子,1+1=2。好一点的,拿出两本书告诉孩子,1本书+1本书是两本书。

而在幼儿园里,专业的老师不是直接告诉孩子的。她会循着数学的脉络,根据幼小孩子的学习特点,“润物细无声”地先让孩子明白:1不仅代表1本书,还代表1个人、1只小兔、1朵花、1条鱼……1是数,“只、朵、条……”是量,量不同,所代表的物品不同。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从数1是抽象的,而数量是具体的,当孩子真正理解1的实际意义:即1和不同量词组合在一起代表不同物体时,老师才会只用“数”教孩子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

1+2=3,我们可以说出许多不同的应用题让孩子理解“数”的运算。如,1本书+2只鸟=3个物体。看似荒唐的算式,其实内含着分类,集合等高等数学概念。

尽管老师不会给孩子说“集合和集合是可以比较的、运算的”,但老师是用孩子能听懂,孩子喜欢的形式(游戏)给孩子们讲着高层数学知识。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外行看到的仅仅是“游戏”形式,孩子在玩,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让孩子玩?

幼儿教育是有其专业性的,其专业就表现在,她——懂得,用适合孩子的游戏方式,把高深的知识渗透在看似一无所获的“玩”中,让孩子喜欢学,不知不觉中学。

幼儿教师的专业性还表现在:她——懂得,如何让一个正在哇哇大哭的孩子瞬间破涕为笑!

幼儿教师的专业性还表现在:她——懂得,2至3岁的孩子,为什么会伸手抓人,抬手打人?

……

人人都说小孩小,其实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小孩子的不简单,小孩子谜一般、不合常规的行为,动作,语言……只有真正专业幼儿园教师才懂!

了解了幼儿园“玩”得实质,还会焦虑跟不上、学不会吗?兴趣、习惯、良好个性,将是伴随终生的品质。


悠然如云66


如果幼儿园以玩为主,小学一年级以后学习跟不上,那家长就要放平心态,因为学习成绩暂时落后是正常的。幼儿园以玩为主更多的是锻炼了孩子的综合能力,比如语言组织能力:幼儿园经常会让孩子看绘本及看图说故事;观察力:孩子玩各种各样的玩具,他们会按各种形状颜色等来玩,会观察事物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注意力及敏捷度:比如玩沙包,玩球都会训练到,还有其他的能力,比如想象力,平衡力等。走独木桥,旋转等都会锻炼平衡力,平衡力又跟以后的注意力相关,所以,以玩为主的幼儿园锻炼的是综合能力,就是现在越来越重视的感觉统合能力。以学习数学拼音为主的幼儿园可能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成绩好,但是三年级以后学习就会越来越吃力,虽然通过努力也会成绩优秀,但是以玩为主的孩子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学习相对来说就没那么吃力。所以家长得放平心态,不能急,你可以在家适当的辅导,相信你的孩子会越来越好。


明日香13


不用担心,我可以把我的经验,告诉即将上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家长,这是一个人,一生的新的启点,所以要有一个仗式,幼小的他应该有些期待、忐忑。开学的前一个星期,带他去商场,让他自己挑书包、文具用品,做好物质准备。回家后,爸爸、妈妈,特正式跟他谈话,说:"你已经长大了,要开始学习知识了,(孩子心里应该有一个他崇拜的人,)如果没有,你可以给他设一个比较棒的大,爸爸、妈妈、周围的谁都行,告诉他,你好好学习,你一定会成为他心目中的英雄,将来一定是一个特别棒的人。"(精神准备。再就是行为准则:一、把课程表贴在他书桌上边,每天做完作业,按照课程表从第一节课把书本按顺序放好,我家女儿现在30岁了从小学从来没有忘带东西过,一直延续至今。做完作业,问他学校的情况,越详细越好,你一定特别耐心的听,他会告诉你今天班里出了什么事情,同学说的什么,老师怎么解决的,他的看法,这时候你要拿出你的看法,用正确的三观告诉他,你的想法是对的,表扬一下,如果错了,告诉他这件事应该怎么去理解这个问题,(允许孩子犯错误,不要打,如果打了,下次犯错误他怕挨打会不承认,会说谎,)七天养成习惯,他每天都会这样,这对你、对孩子受益终生,我家女儿延续至今,你知道你的后半辈子有多踏实吗?你不会抓狂,因为他什么事你都知道。因为你会了解他的同学中谁是什么样孩子,谁可以做你孩子的朋友,而这个习惯你可以更深的了解你的孩子,你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进行正确疏导,她才能在以后的学业、工作、和婚姻等重大问题时做出正确的选择。相互了解和有效沟通,决定一家人将来的幸福,再有告诉他,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别人是帮不了你的。告诉他几点起床,上课不许迟到,你从第一天就不要叫他,迟到就迟到,他下次就知道了,我女儿从小学到工作从来没有叫过她,知道她迟到,也不叫,这是她自己的事,所以她从来不迟到。放假后第一件事自己把书包洗干净,她每次放假的前三天什么都不干,抓紧把一假期的作业全部写完,装进书包,一假期尽情的玩,不像有孩子开学了还没写完作业,她知道必须干的事,就必须提前完成,决不托。所以从小到大,学习很少她跟着急。在每次的选择上,初中、高中、大学、工作、甚至结婚都是自己做主,我只告诉她,我相信你,你自己的事,自己做主,你告我一下就行。现在工作、婚姻都挺好。家长一定要知道小时候多陪他,给他正确的三观,大了尽量少管,给他充分的自由,少指责,多引导。如果家长用心了,孩子学习成绩一定很好。


养亲以得欢心为本


1、幼儿园以玩为主,进行活动教学,教育部门不允许幼儿园教授小学内容。

2、自己在家给孩子进行100以内加减法教授孩子,交孩子查字典和拼音教学。

3、教学时间不易太长,给孩子设立小目标,完成了给予孩子奖励。

4、让孩子多读书和绘本阅读。











优质文化领域传播者


应该全面分析看问题,幼儿园阶段没学点知识的小孩,智力在中上以上的经过适应和努力会较快赶上,智力在中等以下的就很吃力而且基本落在后头!


手机用户3273077303


题主的提问可以看出,题主不懂幼儿教育的真谛。

幼儿园玩的教育,实际上是发展孩子一生的成长基础。

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有多大,往往源自幼儿,儿童时期。

现在所谓的学,往往属于记忆性内容,记忆性内容直接与智商挂钩,而人的发展看的是综合能力。幼儿园越会玩,到了小学后学习能力越强,表现出来的求知欲也强。

这些孩子进了一年级即使落后,也是短时间的事情,根本不足挂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