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朱棣皇帝要殺掉解縉呢?

劉鵬1酒店管理


按理來說解縉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人,殺了是非常可惜的。有才能到什麼程度呢?當時朱元璋都和他套近乎,對年僅二十的解縉說:“我與你名義是君臣,實際上恩同父子”。認為他天賦極高,是留給後代子孫的好苗子。

永樂一朝前期的時候,也是對他寄予重任。永樂元年隨楊士奇等人進入“內閣”,參預機務。又讓他主編標誌朱棣文治成就的《永樂大典》。

永樂二年的時候,升為翰林學士,為內閣首輔。恩厚極高,賞賜的金銀衣物與六部尚書相同。他們的進言,朱棣都虛心採納。

正所謂盛極則衰,解縉的人生從永樂三年開始轉折。雖然具體的細節史書寥寥記載,但有一段結論性的話,我認為可以概括出解縉失寵被殺的兩個主要原因。

《明史》始縉言漢王及安南事得禍。後高煦以叛誅。安南數反,置吏未久,復棄去。悉如縉言。

一、言漢王是國家統治的隱患,卻不知鐵漢柔情

(一)解縉是一個很有遠見的人,他是站在太子一黨皇位繼承的角度來預測的。

當時太子之位已立,朱棣卻更加寵愛漢王朱高煦,禮儀等級甚至超越了太子的規格。解縉勸言:“這樣會導致權力的爭奪,是不對的”。皇帝非常生氣,認為他這是離間皇家骨肉的親情,就開始冷落他了。

《明史》高煦寵益隆,禮秩逾嫡。縉又諫曰:“是啟爭也,不可。”帝怒,謂其離間骨肉,恩禮浸衰。

如果站在大局的角度,解縉是完全正確的。甚至從職業道德上來看,也極盡人臣職責,為了國家長治久安,不畏生死,敢說別人不敢說。後來,朱高煦也確實造反了,雙方的根本矛盾永樂一朝也沒有解決。

(二)但他沒有揣摩到聖心,皇帝也有自己的情感

要說朱棣最愛的兒子,那就是朱高煦,他們感情經歷過生死的考驗,即是父子又是戰友。

這個二兒子多次救他的性命,建文二年的白溝河之戰,朱棣馬換了三匹,箭矢都射光了,用劍和別人肉搏,差點被瞿能父子活捉。朱高煦引精兵數千救父,英勇衝入對面中軍,斬殺瞿能父子。

《明史》成祖起兵,仁宗居守,高煦從,嘗為軍鋒。白溝河之戰,成祖幾為瞿能所及,高煦帥精騎數千,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

在東昌之戰中,朱棣最厲害的將領張玉,為了救他力竭而亡英勇戰死。這場戰爭十分慘烈,如同朱元璋失去了徐達,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朱高煦又是奮不顧身地去救援,殺退南軍,救出朱棣。

《明史》及成祖東昌之敗,張玉戰死,成祖隻身走,適高煦引師至,擊退南軍。

在建文四年六月的浦子口戰役中,朱棣兵敗,被迫無奈,準備求和北還。這個時候,朱高煦就如天神下凡一樣閃爍著光輝,來到他父親面前。

朱棣這個時候都快哭了,像個垂暮的老人,虛弱地趴在兒子寬廣的背上,一時感慨萬千:“兒子啊,你要努力,你大哥身體不好”。於是朱高煦率眾浴血奮戰,反敗為勝。

《明通鑑》六月,癸丑朔,燕師將渡江,盛庸扼之於浦子口,敗之。燕王欲且議和北還,適高煦引兵至,王仗鉞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於是煦率眾殊死戰,庸兵失利,退屯高資港。

這句話就像是父親對兒子的承諾,一直都是朱棣的心結。他是多麼疼愛這個像自己的孩子,無數次問自己“他怎麼就不是長子呢?”老父親也爭取過,無奈太子一黨根深蒂固。“帝密問縉”,想得到這個寵信大臣的支持,但等到的答案卻是反對,為了國家的穩定,沒有辦法只能立朱高熾為太子。

結果現在這個解縉又來“蹬鼻子上臉了”,朱棣的內心是極其痛苦的,再厲害的皇帝也是人。“你這個解縉怎麼這麼不知好歹,怎麼就不理解我這個老父親呢?我不能讓他身為人君,我補償一下不行嗎?我當初就是聽你的,你還要我怎樣?”,帝心甚厭。

二、反對用兵安南,成為朱棣“武功”成就的阻礙

(一)解縉是站在國家利益的角度

安南就是越南古名,這個地方太遠了,明朝政權很難輻射到。勞師遠征卻收效甚微,對國家利益根本不划算。

而且這個地方根本威脅不到明朝的統治,從古至今威脅中原的都是北方。如今對付蒙古等力量就已經很消耗國力了,沒有必要再發動這場戰爭。

《明史》會大發兵討安南,縉諫。不聽。卒平之,置郡縣。

而且即便打下來了,管理也是問題。又要浪費人力物力,還要派兵駐紮。怎麼算怎麼不划算,還不如留著恩惠百姓,發展經濟。後來安南果然數次反叛,統治也沒有維持多長時間。


(二)但朱棣是站在維護自身統治的角度,安南威脅了他天下共主的地位

朱棣是一個很有野心的皇帝,外交思想也是一樣的,他想建設一個以中國為中心,輻射周邊國家的“華夏聯邦”。經過前輩以及自己多年的努力,已經得到“天下共主”的地位,這個可以算是可圈可點的工作業績。

成祖曰:“朕君臨天下, 扶治華夷,一視同仁,無間彼此。推古聖帝明王之道,以合乎天地之心。遠邦異域鹹使各得其所,聞風向化者,爭恐後也。”

所以他不允許任何國家來挑戰其“宗主”的地位。當時安南胡季犛篡權,奪了陳氏的政權。並且多次侵犯廣西、雲南等中國領土。屢次警告無效, 為了保境安民,宣揚國威,朱棣毅然決然打了這場戰爭。

這場戰役雖然從經濟利益角度是不划算的,但對朱棣來說是必須要做的。如果自己不加以懲戒,他們就會得寸進尺,自己本來在皇位繼承上就有問題,想用強大的武力來證明自己的實力,讓天下歸心,臣服自己的統治。況且當時國家的經濟還是不錯的,能消耗得起。

(三)朱棣還有更深層次的戰略考慮,和鄭和下西洋有關。

越南的學者認為,安南被統治後變成了東南亞與西歐各國通商的根據地,大大地提升了明朝對南海的控制權,為鄭和下西洋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

這兩件事都是朱棣對外關係中的大事,鄭和下西洋真是中國史中的壯舉啊,但當時同樣多有異議。解縉作為身邊的近臣來反對,他是非常反感的,而且他一直反對朱棣在“武功”開拓方面的建設,不解聖心,阻礙自己做事,又怎麼繼續重用呢?

綜上所述,皇位繼承一事讓解縉如同對不起朱高煦的標誌一樣,時刻的提醒著他讓自己難受。安南一事讓解縉成為束縛自己手腳的對立面,時刻“膈應”著自己。

永樂八年解縉入京奏事,皇帝當時北伐,工作沒有辦法交接,他就去見監國的太子。本來沒有什麼錯的,很多官員也都這麼做,但朱高煦卻把事件放大:“伺上出,私覲太子,徑歸,無人臣禮”。這下好了,朱棣心結裡的三個人齊了,朱高熾、朱高煦、解縉,被捕入獄不能不說和對兒子的愧疚有關。永樂十三年,朱棣一句“縉猶在耶?”,被錦衣衛指揮使紀綱殺害。


心史


解縉之所以被朱棣殺害,主要還是由於他在政治上的極度不成熟,從而深陷最危險的政治旋渦——立儲之爭當中,最終落得個鋃鐺入獄,慘死在冰天雪地當中。

解縉雖然才高八斗,但是在洪武、建文兩朝並未得到重用,朱元璋雖然很認可解縉的才學,但是覺得他缺乏涵養,必須修身養性、閉門思過,否則會成為眾臣攻擊的對象,因此讓他回家修身養性了八年,後來朱元璋駕崩,解縉通過自己的投機鑽研,雖然回朝做了官,但建文帝朱允炆對這個大才子依然不感冒,因此一直未得到重用。

直到朱棣靖難成功,登上帝位之後,解縉才真正得到重用,在他的帶領下,包羅萬象的《永樂大典》得以問世,他還被朱棣任命為了首任內閣首輔,參預機務,明朝內閣制度也由此開始。如果一切到此為止,那也算是皆大歡喜,得以善終應該也不是什麼難事,但接下來他就慢慢捲入了立儲之爭當中,最終落得個慘死的下場。

我們都知道,朱棣一開始確實是想立和他一樣英明神武的次子朱高煦為儲君的,但是解縉卻堅持立皇長子朱高熾,並說道:

"為長,古來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歸附,若棄之立次,必興爭端。先例一開,怕難有寧日,歷代事可為前車之鑑。"

雖然最終朱棣聽從瞭解縉的建議,立了皇長子朱高熾為太子,但朱棣已經開始對他心生反感。

而這樣的一個結果,還造成了一個極為嚴重的後果,那就是得罪了朱高煦,從此,朱高煦對他懷恨在心,永樂四年,在他的誣陷之下,解縉被貶到南方當地方官去了。

朱棣最終對解縉爆發是在永樂八年。

永樂八年,解縉入京奏事,正遇朱棣北征未歸,故只好覲謁太子朱高熾而返。但這事被朱高煦獲知後就大做文章,藉機進讒言道:

“伺上出,私現太子,徑歸,無人臣禮!”

這正好觸到了朱棣敏感的神經,覺得解縉趁自己外出,私自結交太子,是大逆不道的行為,最終令錦衣衛以“無人臣禮”之罪將解縉逮捕入獄。

解縉就這樣被關了五年,到永樂十三年,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紀綱上報犯人材料時,朱棣看到解縉的名字赫然在列,於是就說了一句至解縉於死地的話:

“縉猶在耶?”(意思是解縉還在嗎?言外之意就是解縉怎麼還活著?)

紀綱馬上會意,於是就到牢房中用酒將解縉灌醉,然後拖到雪地裡埋起來,最終慘死,年僅四十七歲,解縉去世後,家中財產被抄沒,妻兒宗族都被流放到遼東。

可憐一代大才子,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妻離子散的下場,怪就該他在政治上極度不成熟,還捲入了自古以來最危險的政治旋渦——立儲之爭當中!


聊史論今


被冠以明朝“三大才子”之首的解縉之死源於不當臧否皇子,死後享大名多為世人“急公好義”、文人創作追求“意象衝突”所致,但無論如何,看到被朱元璋、朱允炆和朱棣三朝倚為樞臣疆寄,“義節千秋壯,文章百代尊”的解縉,在無有悖反綱常名教、君臣倫理行為的情況下,被下獄治罪,並慘死在冰雪中,總是感覺有點氣憤、有些不平,這是所有懷有惻隱之心之人的正常心裡反應,朱棣可氣可恨,解縉可惜可憐。時至如今,正義的撻伐和道德的譴責固然重要,但從以史為鏡和借鑑意義而論,理性分析的力量和益處大大強於感情的宣洩。

第一,解縉的死是被殘酷無人性的封建專制制度和朱姓皇帝畸形心理造成的。以上聽起來好像是官話,大而概之,其實不然。承元制的明朝,做了三項對後世影響極其深遠的根本性改變。一是由君臣尊卑化變為主奴化。二是把地方郡縣兩級變為省、府、縣三級管理體制。三是中央管理機構整合走了地方政權機構治理相反的路子,取銷了宰相制,打碎了三省六部結構,各個機構互不統制,散落一朝。這三項制度和變革徹底改變了幾千年來“曲君伸天下”、“親貴合一”、“君臣共治”的傳統,一下子將中央和地方的權利集中到了皇帝一人手裡,皇權高熾,“惟以一人治天下”。臣民參與朝政、參與治理的權利全部被強行剝奪,不管你是何人何職位,被迫只能做順從的執行者,閉嘴的趕路者。解縉自侍才高受寵,試圖以忠心名義碰觸專制高壓線,不受懲罰才怪,乾綱獨斷的皇權才是正道。

第二,解縉具備了做忠臣的一切品質,做能臣的全部條件,但是他卻成為了朝廷的罪臣。原因除了封建專制制度外,還在於解縉教條的理解、僵化的執行了儒家綱常名教和聖賢教誨,試圖依仗詩書才學、忠義之道建功立業、實現理想,而沒有真正認清封建專制社會的殘酷本質,相比天才而言,皇帝更喜歡奴才,這就是在封建專制時代小人屢屢得勢,君子飽受打擊、舉步維艱的深層次原因。

我們並不比解縉聰明,這些道理或許爛熟於心或不屑理會,倘若我們身處其中的環境,說不定還不如解縉處理的好呢?他的命運,正如曾國藩所說“人意居半”,“天意居半”。

文明建設,智者有責!





徐大乎


永樂十三年正月十三日,錦衣衛指揮使紀綱上囚籍。明成祖閱畢問道“縉猶在耶”,紀綱遂在錦衣衛監獄裡用酒將解縉灌醉,埋在積雪當中。解縉當即死去,時年47歲。

一、解縉平生

解縉(1369~1415),字大紳,一字縉紳,明初大才子,江西吉水人。解氏家族是“世有科第”的文化世家。在吉水更有“唐宋詩書第一家”之美譽,堪稱名門望族。解縉的祖父解子元,元代進士,安福州判官,

“以名進士死節,贈中書平章”;父親解開,國子生出身,元末辭參知政事,為一代大儒,學者稱“筠澗先生”;母親高妙瑩,進士高若風之女。解縉7歲就能作詩,且出語不凡,“諸生學士觀如堵”,有“神童”之稱。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未弱冠的解縉在江西鄉試中拔得頭籌,轉年會試禮部中第七,殿試時主考官認為他的策論立論過高,結果放榜時被抑置第三甲。不過,解縉才子的名聲早已尾巷流傳。開國皇帝朱元璋特授他為中書庶吉士。

中書舍人制度是明代秘書制度的核心,中書舍人地位雖低,但在明代中央行政決策中作用頗大。作為皇帝秘書的中書舍人為近侍之臣,因專門負責謄寫誥、敕、策、符、鐵券而有機會參與中央行政決策。解縉在任中書舍人時還曾一度入直翰林文淵閣。“承乏詞垣兼知制誥,親聞上語”,以出色的表現贏得了皇帝的信任。

少年得志的解縉以唐虞三代的諫淨名臣為楷模,致君堯舜之心尤為追切。他疾惡如仇,屢上封事揭發奸佞。洪武二十一年(1388)十月,兵部尚書沈借妒忌解綺的才能,與解縉多有不合,便向朱元璋誣告解縉“入部堂索皂隸,語嬉慢,非禮”。朱元璋說“給以冗散自態耶。”將解給改職為江西監察御史,一腳把解縉從自己身邊踢開。在監察御史任上,他先代同官上章,彈劾上司都御史袁泰;後又代人秉筆,替被皇帝誅殺的韓國公李善長打抱不平,以致“廷臣多害其寵”,不為同列所容。

洪武二十四年(1391)五月,任御史不到三年。皇帝看到解縉不懂得官場上的韜晦哲學,便以“大器晚成”相勉勵,讓他回鄉讀書,閉門思過,十年為期。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逝世。尊從詔旨歸讀八年的解縉進京奔喪,結果遭到權臣彈劾,被貶為河州衛禮房吏。

解縉在河州為吏僅一年有餘,就對河州一帶的士人和文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才華橫溢,“詩文草書遺留”甚多,因此“河西士夫稱不絕口”,且“有得其片紙隻字者,藏以為珍玩”。

解縉師法元末明初書法名家危素、詹孟舉,其小楷書端莊精妍,行草、狂草獨步當世。河州鎮邊樓上的“鎮邊”二字就出自解縉的手筆,其《登鎮邊樓》一詩被題寫在鎮邊樓的匾額之上。

後解縉被建文皇帝從河州召回,為翰林待詔兩年。“靖難之役”後.解縉迎附燕王朱棣.因為豪傑敢言和出色的文翰之才,被選入內閣,參決機務,後官至地位尊崇的翰林學士,成為與皇帝朝夕相伴的機要秘書,幫助朱棣迅速完成了從藩王到皇帝角色的轉變.對於穩定永樂初年動盪的政治形勢做出了重要貢獻。

直言不諱,開罪成祖

但讓人痛惜和遺憾的是,解縉雖然得到了明成祖的高度信任和寵愛,但他剛直耿介的性格始終未改。他不僅好臧否人物,招致同僚的反感和仇怨,還因直言得罪了明成祖。

第一,棄安南

安南,又稱交趾一作“恥”,古地區名,泛指五嶺以南。唐調露元年,在今越南北部置安南都護府,省稱安南府。“安南”之名即由此開始。五代晉時獨立,建國號為瞿越、大越等。北宋開寶三年封其王為安南郡王。南宋淳熙元年改封安南國王。此後即稱其國為安南,一直延續到明初。

明惠宗建文二年(1400年),安南國相黎季勢大殺王族陳氏,改姓名為胡一元,自稱是舜裔胡公滿的後代,建國號為大虞,紀元夭聖,立其子黎倉為皇帝,自稱太上皇。永樂元年十一月,黎季潞上表明成祖,說陳氏絕後,黎倉為陳氏甥,要求權署國事。明成祖封黎倉為安南國王。

永樂二年八月,老撾軍民宣慰使刁緣歹遣使護送前安南王的孫子陳天平來朝,報告了黎季斧大殺陳氏的罪行。永樂三年正月,明成祖遣御史李琦等前往安南,詢間其中緣由。六月,黎季潞遣使阮景真隨李琦上表謝罪,並請陳天平歸國。十二月,明成祖派行人聶聰送陳天平歸國,並由徵南副將軍黃中等率軍千人護送。將至安南芹站,黎季擎的伏兵鼓譟而出,陳天平當場被殺,聶聰也遇害,餘眾逃還。明成祖聞奏,非常氣憤,對成國公朱能說“蕞爾小丑,乃敢欺我!此而不誅,兵則何用”朱能叩頭說“逆賊罪大,天地不容。臣等請仗夭威,一舉珍滅之。”在場諸將齊聲附和。於是明成祖決意興師安南,討滅黎季潞。

鑑於陳氏無後,又決定郡縣其地。這時大兵即發,解縉勸諫說“自古化外之民,反覆不常。但今奉正朔,效貢職,羈糜之而已,不可以為郡邑。”。其實解縉的這一思想早已有之,他在《大厄西封事》中就已建議朱元璋“布墾荒田,而四夷之地勿貪”。明成祖很想有一番作為,以表現自己的雄才大略,在歷史上樹立起有如漢武帝那樣的帝王形象,因此對解縉的話一點也聽不進去。永樂四年七月,數十萬明軍分由廣西、雲南兩路,且進且戰,經過了幾個月的激戰,自黎季擎、黎倉以下王侯將相全部被擒,安南悉平。永樂五年五月,明成祖在交趾建省,置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按察司,下分府、州、縣。平定安南,郡縣其地,當然使明成祖躊躇滿志,從而更加深了對解縉的反感,於是藉故將其貶出京城。

但是結果卻正如解縉所預料的那樣“不可以為郡邑”。永樂六年八月,交趾簡定首先反叛,稱日南王,改元興慶。以後反叛軍此起彼伏,明軍疲於奔命,連連受挫,死傷慘重。

到宣德二年,宣宗不得不冊封陳曇為安南國王,一切仍按洪武舊制。

史書稱“交趾內屬者二十餘年,前後用兵數十萬,餽餉至百餘萬,轉輸之費不與焉。至是棄去。官吏軍民還者八萬六千餘人,其陷於賊及為賊所戮者不可勝計。”

第二,定儲位。

在封建社會里,把立皇太子看得很重,稱為“定國本”。

早在“靖難之役”時,燕王朱棣就因其次子朱高煦“數力戰有功”,許諾他在事成之後立為太子。永樂初年,明成祖召集淇國公丘福等二三位武臣討論建儲問題,文臣當中只有金忠參加。這些武臣當年跟隨朱高煦南征北討,認為朱高煦“有扈從功”,一致請求立他為太子。但是金忠認為這樣做不妥,並講了許多有關歷史上嫡子與庶子爭鬥的故事。討論出現了分歧,儲位一時定不下來。

後來,金忠把這件事情偷偷地告訴瞭解縉、黃淮和尹昌隆。一次,明成祖密召解縉議事,徵求他對定儲的意見。

解縉說“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成祖默不作聲。解縉叩頭又說“好聖孫。”聖孫,指的是後來的明宣宗。明成祖這才點頭稱是。於是大事就這樣定下來了,皇長子朱高熾被立為太子,次子朱高煦被封為漢王。但是朱高熾怯懦寡斷,明成祖感到“不類己”,很不滿意,因此“時時失帝意”。而朱高煦卻暗地裡結交明成祖的左右大臣,時時在明成祖跟前進奏皇太子的讒言,於是“高煦寵益隆,禮秩逾嫡”。這時解縉又勸諫明成祖說“是啟爭也,不可。”明成祖一聽非常惱火,認為解縉離間了他們骨肉,於是對解縉恩禮遂絕。永樂四年,明成祖對內閣成員每人賞賜一件二品紗羅衣,獨獨解縉沒份。

趁淇國公丘福把禁中密議定儲的事情洩漏之際,朱高煦對成祖說“藩府之舊無洩者,其緒洩之。”把一盆汙水全部潑到解縉身上。明成祖毫不作調查,完全相信朱高煦的讒言,把解縉貶為廣西布政司參議。當解縉剛剛起程,禮部郎中李至剛又奏報解縉“怨望”,於是又改貶交趾布政司參議。解縉到交趾,其主要任務是“督餉化州”,即在廣東化州為在交趾的明軍前線督運軍餉。永樂八年,解縉奏事入京,適逢明成祖率軍北征,解縉參拜皇太子後就回化州去了。明成祖回朝後,漢王朱高煦又誣告說“解縉瞰上遠出,覷儲君徑歸,無人臣禮。”適逢解縉從紀州上疏“請鑿贛江通南北。”明成祖震怒,詔逮解緒至北京下獄,在獄中拷掠備至。之後,解給在獄中度過了五年艱苦的歲月,到永樂十三年正月十三日,就出現了我們文中開頭的那個結局,一代才子解給就這樣無聲無息地離開了人世。

三、解縉人生悲劇的深層原因

1、解縉是明代專制皇權高度膨脹的犧牲品

中國古代君尊臣卑、宗族本位的大共同體社會封建官僚依附於皇權的社會人格。要求入朝為官者言事持中、謹言慎行,在皇帝沒有表態前不能急於發表意見。而明初宰相制度的廢除,使封建專制皇權高度膨脹,傳統政治不斷惡化,宦官和廠衛同流合汙,特務政治公行,廷杖、詔獄、文字獄成為明代政治暴虐的標誌,君臣關係完全蛻化為主奴關係。意識形態領域中理學定於一尊,八股取士更使士大夫從思想上徹底認同和服從皇權。

《明史》列傳部分的“傳贊”充分顯示。為時人和史家稱許的“為官能持大體”的官僚無一不是謹言慎行,充分表現出臣子對主子的恭敬和順從。

少年解縉的出現從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朝野上下萬馬齊喑的氛圍。他忠心耿耿而又性格剛直,難免與皇帝的意志發生衝突,諸如上呈《大庖西封事》,指斥漢王“逾禮奪嫡”的不義之舉,竭力反對皇帝勞民遠征,諸種行為都屬於批鱗逆心之舉。結果他被皇帝加以“離間骨肉”的罪名.成了皇族內部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2、解縉是中國古代官僚政治的犧牲品

中國古代的官僚政治是一種特權政治,中國古代君尊臣卑和家族本位的大共同體社會形成了封建官僚亦主亦奴的社會人格,秉承“清、勤、慎”的官箴。這種社會人格決定了整個官僚集團的為人處事和行為趨向極其一致。

如錢鍾書先生的所言:“統治階級內部的種種紛爭。常表現為嫉賢仇美這一不治之症。女無論美醜,入宮見妒;士無論賢與不肖,入朝見嫉。故平庸之徒可平安到老,而才智過人慘遭殺害者則屬恆常事。”

解縉疾惡如仇,喜歡臧否人物,不掩人過,勇於挑戰封建官場以言為諱、論資排輩等潛規則,打破了整個官僚集團內部的平衡狀態,進而影響到官僚系統的正常運轉。所以,他被淘汰出局的命運也就可以想見了。解縉才高不達的人生悲劇可以借用經濟學中“劣幣驅逐良幣”理論來解釋:解縉雖為“負奇氣、抱俊才”的“良幣”,但是終因封建官場上“劣幣”——陰陽兩面的官僚充斥而被驅逐出局。

3、解縉是封建社會“位卑言高則為罪”言諫戒律的犧牲品

在中國古代社會里,言諫和納諫(或拒諫)的關係充分反映了君尊臣卑的等級原則,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位卑言高則為罪”的言諫戒條,這就暗示作為上天之子和人間聖人的皇帝理所當然要比臣民更具遠見卓識。

因此,歷代臣子進諫時形成了“言諫不露”的特點,即要求進諫者字斟句酌、委婉諷喻,不可觸犯君主權威和顯揚君主過錯,否則必然為君主的權勢所傷,因而封建史家和時人所稱道的是宋濂那樣“不激不隨,從容詳慎”的勸諫輔佐之臣。

明人黃佐在考察了近侍閣臣的遭際之後,就曾經發出“為君難為臣不易,為近侍內閣之臣尤難”的感慨。

解縉剛直不阿.在看到有皇帝撐腰的漢王的不義之舉時,直言“是啟爭也,不可”,顯得鋒芒畢露。他博通經史,坦言“安南古羈縻國,不足置郡縣”,與朱棣討伐安南黎氏父子篡逆以昭示自己登極為順天應人的舉動發生強烈衝突,

因此,被專制皇帝視為挑戰其獨尊權威和彰顯君主過錯的輕狂之徒,皇帝自然對其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

其實,歷史上不乏像解縉這樣敢直言的君子,在被貶謫後他就自比屈原、賈誼、李白這些懷才不遇的名節高士。這些被時人目為輕薄狂妄之徒的士大夫其實都忠心耿耿.只是沒有順從君主意志。解縉因直言被同僚視為異端,被不可一世的君主視為藐視皇權的狂妄之徒,被封建史家目為不識為官恭謹大體之人。

四、結語

縱觀解緒的一生,重義輕利,遇事向前,剛直不阿,表裡洞達卻“以言取禍”。正因為如此,他必然不為他所處的那個君主專制制度下效納愚忠和甘作奴才時代所容受,所以朱元璋父子兩朝,對待解絡都是乍同乍異,忽親忽疏,到最後則必欲去之而後快。


一夜連雙歲


前言:

解縉,江西吉水人,明朝初年的著名文人。解縉從小聰慧機靈,讀書刻苦,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中進士,年僅十九歲。

解縉初入政壇,恃才傲物,往往得罪同僚,太祖朱元璋為了保護他,讓解縉父親帶他回家進學,說:“大器可以晚成,十年以後我再大用你,也不算晚。”

建言立太子

宋成祖朱棣即位後,徵召回解縉,並與楊士奇、楊榮等7人組成內閣,成為朱檔的核心顧問之一。

成祖朱棣曾經私下裡徵求解縉對皇太子人選的意見。

解縉是支持朱高熾的,就說:“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

朱棣聞言,沒有說話,也沒有什麼表情。

解縉深知朱棣喜歡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於是接著說道:“好聖孫。”

朱棣聽聞此言後,連連點頭,於是主意乃定,立朱高熾為太子。

得罪朱棣

不幸的是,朱高熾被立為太子後,因性格寬厚仁慈,所作所為常常不合成祖朱棣的心意。

成祖朱棣對解縉的態度也慢慢發生了變化,而次子朱高煦卻寵愛日隆,“禮秩逾嫡”。

解縉勸告成祖朱棣說:“您這樣做,是開啟爭端啊,不可取。”

為此,朱棣大怒,認為解縉是離間他們父子,後來找了個藉口將解縉降職外調,遭到冷落。

明成祖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解縉入京奏事,恰好趕上成祖朱棣北征,拜謁了監國的皇太子朱高熾,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沒有等朱棣返回就離京返還。

因立太子一事,早已對解縉懷恨在心的朱高煦,趁機向成祖朱棣進言,說解縉伺候成祖外出,私自覲見太子而不等皇帝回來,未盡人臣禮。

聽聞後,成祖朱棣大為震怒,立即下令將解縉逮捕下詔獄。

明成祖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錦衣衛指揮紀綱進呈在獄的囚犯冊籍,成祖朱棣看到解縉姓名,很詫異,說了句“縉猶在耶?”

紀綱心領神會,回去後將解縉灌醉,埋在積雪中,不一會兒就凍死了,死時只有47歲。

結束語

解縉對明代的文化有過突出貢獻,曾主持纂修過《太祖實錄》和《永樂大典》。

就是這樣的一個才子,本來深受成祖朱棣信用,後因自己參與政治鬥爭,夾在朱高熾和朱高煦之間,無端地成了政治犧牲品。


歷史小掌櫃


解縉(1369年-1415年),字大紳,號春雨,江西吉水人,明大臣,愛好文學。

洪武二十一年中進士,官至內閣首輔、右春坊大學士,參預機要事務。好直言遭忌憚,屢遭貶黜,最終以“無人臣禮”下獄,永樂13年冬被埋入雪堆凍死,卒年47歲。

朱棣為何要殺解縉呢?

主要是解縉耿直,冒犯聖上。在朱元璋面前進言《太平十策》,攻擊兵部,遭貶。

以後多次在朱棣面前直諫,使朱棣惱火。因上疏漢王朱高煦越禮之事,惹火朱棣,被貶,遭難。

還因為捲入皇儲之爭

朱高熾是朱棣的嫡長子,立為太子,但朱棣卻喜愛朱高煦,因此猶豫不決,徵求解縉的意見,解縉說:“皇長子仁孝,天下歸附,若棄之立次,必興爭端。先例一開,怕無寧日,前朝事可為明鑑。”明確告訴朱棣應立嫡長子,如果廢長立幼,造成禍患。可以看出解縉的意見立長。朱棣聽後猶豫不決,解縉又說了一句話:“好聖孫!”朱棣一聽,疑慮頓失,朱棣雖不賞識兒子,但卻喜歡孫子朱瞻基。於是,朱棣決心立朱高熾為太子,讓解縉草詔,以告天下。

永樂八年,解縉入京奏事,不巧朱棣出差在外,私自去見太子朱高熾燒冷灶,拉關係,結果犯了大忌!之前解縉幫朱高熾是以臣子的立場為社稷著想,立場上是中立的。但私下見太子,則表明解縉與太子私下拉關系,此乃君主大忌諱,朱棣多疑:當年支持立長,有私心,搶奪從龍之功!即便覲見太子,為何不光明正大地去見?史記記載“縉謁皇太子而還”,顯然解縉是私下去見的。朱棣火,立將解縉下詔獄。

  解縉自從入獄,初始滿懷希望待變。苦等5年,換來的依然是死亡。


華町


朱棣為什麼要殺掉解縉?其實,朱棣並沒有明確說要殺掉解縉,只是說了句“縉猶在耶”?朱棣此時應該是覺得解縉已經沒有任何價值了,但殺不殺是另外一回事。而錦衣衛統帥就回去地牢中,請解縉喝了一頓好酒。解縉喝醉了,統帥就把他埋在雪中,結束了他的一生。

解縉歷經三朝皇帝,都得到在位皇帝的賞識和寵愛,可是為什麼會栽倒在朱棣手中?其實與解縉為人和其不成熟的政治性格有關。

解縉文采斐然,卻有點傲才,而且愛好評論他人。別人有一點好的,解縉就會一直誇其優點,但也會一直說別人的缺點,可以說是有點耿直。這樣一來,過於耿直,就容易在朝中樹敵,受到其他官員的排擠。

耿直是一點,還有一點就是政治上的不成熟性格。解縉是個歷經三朝的老臣,朱元璋時得寵,後被遣回家;建文時,因為他人舉薦,才能再次從官,但是地位沒以前那麼高。

靖難之役後,解縉投靠朱棣,而朱棣也賞識解縉之才華。因此,解縉的地位又逐漸提高,做到了內閣大臣。可是,按道理來說,解縉是個經驗老道的大臣。

但是,到了朱棣時期,解縉還是如同職場小白一樣,口無遮攔,過度的干預太子之爭,更是為太子說話說得太過,失去了朱棣的信任和恩寵,鋃鐺入獄,最後冤死。


十點烏托邦


解縉在明朝洪武、建文、永樂時期被譽為大明第一才子,後官居內閣首輔,還是《永樂大典》的總編纂,是當時文官集團的領袖人物。

解縉被殺有一定的歷史背景,即永樂年間的皇太子朱高熾和漢王朱高煦爭奪皇位繼承人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解縉是文官集團領袖,自然是支持皇太子朱高熾,甚至於當初朱棣確定朱高熾為皇太子都有解縉的一份功勞,主要就是他在朱棣猶豫不決時說了那句:“好聖孫”,也因此,他被朱高煦一黨恨之入骨。

永樂八年,朱高煦構陷解縉:“縉奏事入京,值帝北征,縉謁皇太子而還。漢王言縉伺上出,私覲太子,徑歸,無人臣禮”,解縉當時是外官,在朱棣不在京城的時候跑去見太子,文官領袖和太子勾結?想幹什麼?很容易引起朱棣的誤會,朱高煦也成功的抓住了這個把柄,結果:“帝震怒,逮縉下詔獄,拷掠備至”。

永樂十三年,也就解縉已經被關押了五年後,一次錦衣衛指揮使紀綱給朱棣彙報工作,主要是告訴他還有哪些重臣還在關押中,朱棣看見解縉的名字後來了一句:“縉猶在耶?”,紀綱一聽這話,回去後就把解縉灌醉,然後大冬天的脫去衣服丟在雪地中,活活的把他凍死。

解縉的死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朱棣隨口一問,並沒有打算讓他死,但紀綱卻借這句話擅自做主幹掉了解縉,因為紀綱是屬於漢王朱高煦一黨的,早就想殺掉他,但解縉這樣的讀書人領袖他可不敢隨便殺,正好朱棣有了怎麼一句無頭無尾的話,可以加以利用,如果誤會了,朱棣問起來,也可以遮掩過去。

另一種可能就是朱棣有意幹掉解縉,所以用這句話提醒紀綱,朱棣曾殺過一個“讀書人種子”方孝孺,他知道殺掉這麼個人的後果,所以不能親自下命令,讓紀綱自己去領會,將來因為政治需要,要給解縉平反,也可以拿紀綱背鍋,朱棣本人可以輕鬆的置身事外。

如果是後一種可能,那麼朱棣為什麼要幹掉解縉?也很簡單,朱棣當時對皇太子朱高熾不放心了,在永樂十三年之前,朱棣已經兩次親征蒙古,把國內的事都交給了太子朱高熾,朱高熾把紛雜的事務處理的井井有條,讓自己在群臣中間的威望大漲,這讓朱棣感覺到了威脅。

朱棣前兩次出征蒙古並沒有達到他所想達到的目的,因此還準備第三次出征,依舊需要把國內的事務交給朱高熾,他害怕在文官集團支持下又威望極高的朱高熾在他身後搗鬼,皇權的警惕性讓他必須警告朱高熾和文官集團,但又不能親口說殺解縉,所以搞了一句模擬兩可的話出來,鼓動紀綱下手。

解縉到底是紀綱藉機下手還是朱棣鼓動下手?其實誰也無法證明,但他因為被捲進皇儲之爭而被殺卻是肯定的,不管是哪一種理由,以解縉的名望,他都是必須要被幹掉的對象,卷得最深,也最有可能出頭幫助朱高熾登位,他不死誰死?


孤寡老人講歷史


朱棣殺解縉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進行政治豪賭。堅決擁護朱高熾當太子,雖然成功了,但卻因此得罪了同樣想當太子的朱高煦。而後者的勢力比前者還要大。此後,只要有機會,朱高煦就把解縉往死裡整。

二,干涉皇家事務。向朱棣打小報告,說朱高煦所用禮儀違規,已經可以趕得上太子了。這讓朱棣惱怒不已,你算個什麼東西,第一家庭的內部事務什麼時候輪到你來管了!於是,還沉浸在第一寵臣美夢中的解縉,被遠遠打發到廣西當參議。

三,反對出兵安南。這無疑又是捋皇帝的龍鬚。

四,進京私謁太子。而且是在朱棣在外出差期間(帶領五十萬兵馬征討蒙古)。這不是墳頭上面插路標一一一把自己往死路上領嗎!果然,朱棣回來後,朱高煦馬上告狀。朱棣大為震驚,認為解縉有結交太子圖謀不軌的企圖,於是下令逮捕。

至此,解縉成了一名囚犯,直到冤死。


一脈真陽


解縉,大明一代奇才,一步步變成“高端馬屁精”,但這位有才的“高端馬屁精”,最後卻還是被朝堂上的毀人遊戲“淘汰”出局而死。導致解縉之死的直接原因,是他參與了皇帝繼承人之爭。在明成祖朱棣的接班人問題上,他力挺大太子朱高熾,排斥二太子朱高煦,導致朱棣反感,認為他在離間父子關係,將其貶職直至下獄處死。按庸俗政治學分析,解縉之死,一點也不冤。誰讓你擺不正位置,參與皇帝繼承人的鬥爭中?你自鳴得意,公開支持皇帝大兒子貶斥皇帝偏愛的二兒子,在暴君朱棣眼裡,已經嚴重越位,預定死期。

然而,雖說解縉是越位而死,可是死得也有冤屈——他不是主動越位,上趕找朱棣摻乎皇位繼承人這件事,而恰恰是朱棣主動找解縉“徵求意見”。——領導找你“徵求意見”,其實是希望你“沒意見”, 高調的才子太把皇帝的“仿真狀”當真了,於是乎“善稱之不容口 ”、“無顧忌 ”。他哪裡曉得那只是“表面姿態”。才子高調發言是為了表現才,但是,朝堂上,有時卻需要你裝聾作啞,只需要奴不需要才。本文不為馬屁精叫屈而為才子鳴冤。解縉並非在官場上一竅不通的書生,他的拍馬之術也是出了名的,靠拍馬詩詞贏得朱元璋朱棣這一對暴君父子的欣賞,能說他是不識時務嗎?但問題就在這裡,一個才子把大把時間和精力才華用在拍馬屁上,還是免不了殺身之禍,這是為什麼?因為在真正涉及國家大事和未來政權繼承的問題上,你若表現了不應有的才華和獨到見解,也終將被主子不容所毀滅。就才而言,當時明朝初期三任皇帝的朝堂上,解縉之才首屈一指。否則,就不會有解縉版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出爐。當然,這個“才”主要指文才,並非治國安邦的經天緯地之才。然而,即便是文才,當時朝堂之上也沒幾個拿得出手的,在奴才與馬屁精的群體中,才華橫溢高調出擊的解縉還是相當突出的。高調的解縉所恃之物,無非二者。一者才,二者寵。他因才受寵,因“調”失寵。在主人眼裡,你首先是奴,然後方是才。你把奴才這兩個字的位置掉了個個,就會遭到主人的厭惡和拋棄。在奴才與主人之間,橫亙著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只有受寵若昏的奴才,才會把什麼“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的鬼話當真。

解縉落馬的自身原因,都跟他的高調作風有關。他口無遮攔,恃才放曠,終於導致同僚的反感,皇帝的拋棄。對才子嫉恨何止一個“太子漏子”朱高煦,解縉口無遮攔,得罪的同僚多矣。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這是解縉對官場那些庸才的著名挖苦和諷刺。對同僚大臣十有八九,他如實品評。說某人誕而附勢,雖有才而行不端;某人可算君子,卻短於才華;某人有德望,但不疏遠小人。然而這些被他藐視的人,恰恰是一二品大員。他們聽到解縉的評論,怎能不反感甚至嫉恨?當奇才被貶、下獄時,沒有一人伸出援手,而紛紛落井下石。在才子沒有受寵的時候,這些同僚敢怒不敢言,而在才子失寵的時候,就都變成了一把把利器。奇才的路在庸僚群的擠踏下越來越窄。在由中央大員變為地位官員(大學士謫“廣西布政司參議 ”)時,解縉還曾對日後重新啟用仍抱有幻想。於是,“不思悔改”的他依逞高調,犯了一個致命錯誤,最後搭上了自己的性命。當朝皇帝朱棣命他進京彙報工作,他到京時朱棣卻出去遠征漠北不在京城,被晾久了許久的解縉“臨場發揮”,就直接去了太子府邸,朝見正在留守監國的皇太子朱高熾彙報工作。按照“組織程序”,一般大員這樣做也無可厚非。然而,一個因參與皇帝家事而失寵的非常官員,這種事,於公可以,於私則是犯了大忌。他忘了其實唯一的領導應該是當朝皇帝,而非明天的皇帝——太子。老領導最忌諱喜新厭舊的屬下,投靠新領導的人在老領導眼裡罪不容誅。正好“太子漏子”朱高煦一直盯著政敵呢,於是 “私覲太子 ”、“無人臣禮 ”便成為才子的死罪,朱棣把解縉扔進大牢那一刻,已經厭煩昔日寵物到了極點。最後查房時對牢頭說出那句“縉猶在耶”的暗語,宣判了才子的死刑——才子被牢頭灌醉,受凍而死。後世在解縉之死這件慘案上,指責陷害才子的一系列小人。其實,真正要殺且能殺解縉者,唯明成祖朱棣一人。沒有他的暗示,誰敢動這位昔日恃才放曠者一根汗毛?而朱棣之所以要殺解縉,首先是他極為不滿降不下重心的高調奴才,最重要的,是不想看到,自己百年之後,這個才子被大兒子啟用重受新歡的得意。在殺害才子的朱棣眼裡,所謂才子只配做做拍馬詩歌,頂多編編書齋裡的玩意,對才子的寵愛,與倡優何異?大明才子解縉自命不凡,不瞭解自己在主子心中的地位與真實處境。他就一個“三陪文人”的角色,他的才藝表演已被嚴格限制範圍:歌功頌德,插科打諢。倡優能幹的,他可以幹;國家權臣能幹的,他絕對不可以幹。在領悟領導的實際需要上,解縉遠不如前輩馮道聰明。五朝元老、不倒翁馮道雖庸才碌碌,但定位很準,調門很低,他把自己定位為“大勤務兵”,老奴不談主子範疇的事,所以苟全性命七十餘載。在解縉遇害的時候,太子朱高熾在幹什麼?袖手旁觀!縱然你拼命挺他,但他為避免引火燒身,還是選擇了隔岸觀火。朱高熾是一位仁君(明仁宗),可仁君最大的問題是仁慈背後的軟弱。他會為了才子犧牲自己嗎,不,哪怕是損傷自己的一根毫毛,他也不願意。因為在任何君主的心目中,金身與奴身不可比。解縉死後十年,他所力挺的朱高熾終於熬成了皇帝,解縉一案“平反昭雪”。然而對一個已經“凍死十年”的才子而言,還有什麼意義呢?解縉不能復生,高調的才子在朝堂上依然重複著被毀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