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到底喜欢旷视什么?旷世IPO背后牵动着谁的利益

人们到底喜欢旷视什么?旷世IPO背后牵动着谁的利益

从19年下半年开始,旷视似乎一直在和辟谣较劲。

而辟谣的主题翻来覆去总是离不开三个字:“IPO”。

“我们还在准备资料、我们没有退出IPO的打算、快了,就快了……”

而如今旷视终于不用再辟谣了。据路透社最近传出的消息称,旷视科技已经通过了港交所的聆讯,计划在春节后正式提交资料,这也就意味着,这家被称作“AI第一股”的旷视终于要和我们见面了。

人们到底喜欢旷视什么?旷世IPO背后牵动着谁的利益

而此次旷视上市的背后更是有花旗集团、高盛和摩根大通银行协助准备资料,能引得这么多金融大佬疯狂为其背书,旷视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从旷视近年来的财报看来,旷视的收入增长堪称“恐怖”,2016年为6780万元、2017年为3.13亿元、2018年为14.27亿元。2016-201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58.8%。堪称神速。

然而从盈利的角度上来看,旷视则表现的没那么出色,2016-2017年公司呈现亏损,2018年公司盈利3219.5万元,而且还是从政府获得了大量补贴的前提下,而据2019年上半年财报,旷视更是亏损了52亿元。

面对成长如此迅速,“败家”也很迅速的旷视,很多人都不禁想问一句,人们到底喜欢旷视什么?

AI公司那么多,凭什么旷视最吸金?

近两年似乎有钱的没钱的、有技术的没技术的都在往AI这个圈子里挤,随着一批批或滥竽充数或经营2不善的AI创企像“割麦子”一样破产的时候,人们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资本相信的,终归是那些能迅速把“饼”落地的那帮人。

而旷视显然就属于能让人们吃到干粮的那种:

2012年10月,旷视发布云端计算机开放视觉平台Face++;

2013年7月旷视开始提供基于面部识别的云端身份验证解决方案旷视FaceID;

2014年9月,旷视日均调用量超过1000万;

2015年10月,旷视发布第一台智能摄像机、同年11月,开始提供城市管理解决方案;

2016年3月,FaceID为全球一亿人完成在线身份验证服务,同年12月,与蚂蚁金服合作的“微笑支付”在肯德基实现商业应用;

2017年7月,开始为智能个人设备品牌商提供人脸解锁方案;

2018年2月,开始为智能物流解决方案

2019年,将“Face++旷视”更名为“MEGVII旷视”将人脸识别算法Face++升级为Brain++全面赋能物联网建设、2019年安博会,旷视发布了城市级全栈解决方案,进一步赋能智慧城市建设。此外,旷视更是参与到了国际多项人工智能规则的过程中去,完善关于人工智能的规范准则。

人们到底喜欢旷视什么?旷世IPO背后牵动着谁的利益

相较于其他公司今天算法完成多少识别率,明天算力拿个奖的“高声吆喝”,旷视几乎每年都有落地的产品出现,让人们从产品层面对这家公司的技术“一目了然”。是骡子是马,旷视每年都在溜,而VC和消费者更是看得见,摸得着。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对旷视的看好也就丝毫不意外了。

在这里帮尼菌要格外的提一句旷视今年升级Brain++深度学习框架,有专家提及在技术意义上,Brain++算法可以和谷歌的Tensor Flow、脸书的PyTorch相提并论。而建立在其基础上的三大IOT场景业务群更是契合了政府想要大力扶持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的需要。

据透露,目前三大场景业务群已开始产生正向现金流,并且营收增长较快。这些都说明旷视拥有将技术迅速落地的能力。而旷视CTO唐文斌在早前的专访中更是明确表示了落地对于AI企业的重要性:

“我们在特地的场景中落地,需要一个完成的解决方案,如果你的方案不能帮助企业解决问题,那么企业要怎么用呢”?

而旷视的这种注重产品和落地的理念毫无疑问的传达给了每个投资人。在今年5月8日旷视价值7.5亿美元的D轮融资里,除了一直看好旷视的阿里系以外,更是吸引到了阿布扎比投资局、麦格里资本等多项国际资本的入资。可以说,在资本的驱使下,旷视这台被诸人看好的车,已经变得不能停下。

人们到底喜欢旷视什么?旷世IPO背后牵动着谁的利益

阿布扎比投资局资金来源于阿联酋皇室,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

而赴港IPO显然是旷视继续深造以及给投资人们吃下“定心丸”的最好途径。

而面对人们的期待,旷视的这次IPO更是被业内人士誉为“不能输的IPO”。

众星逐月的AI投资人与绝不能输的旷视

此次IPO,可以说不仅仅是旷视的IPO,更关乎全体AI企业的上市命运,原因无他,因为这次上市的意义太特殊了。

据业内普遍认为,旷视上市,意味着这是香港和全球首家真正上市的AI企业,它关乎着整个投资界对于AI产业的信心,因为这是二级股票市场首次对于一级市场AI项目进行价格锚定,会真正影响到后续投资者对于AI企业的估值。

一旦旷视上市后股价出现下跌或跳水,那么整个业界很可能就对AI独角兽企业打上了估值偏高的标签,届时对于后续的AI企业上市将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可以说,如今盯着旷视的不仅是旷视和他们投资者。整个投资界都对这次预计年后上市的AI企业倍加期待。

而要提早预测旷视的结果,我们就要看看影响到投资者判断的因素。

首先是公司发展营业额,目前公司营业额增长迅速,每年都能保持较快增长,2016-2018年年复合增长率358.8%,2019年上半年营收增长210.3%,较为出色。

在盈利方面,由于公司研发投入比较大,因此盈利一直偏低,对于投资者尤为关注的19年上半年亏损52亿的消息,旷视方面称是由于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所致。而在产品盈利方面,旷视的产品毛利为64.6%,为业内较高水平,其主要盈利则用于研发方面,2019年上半年研发开支2.32亿元,占总营收的24.4%。

总体来看,旷视在产品层面能够维持较好的研发、投入、产出的运营模式,且在产品方面能够实现盈利。

而在公司经营方面,此次旷视IPO采取同股不同权的架构,根据该架构,旷视科技公司股本将分为A类股份及B类股份。对于提呈公司股东大会的任何决议案,A类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10票,B类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一票。

这也就意味着,即使三位创始人不再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但他们能够对公司实现稳定的决策和控制,保障公司业务方面的持续、良好的运行。

而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和深入,像旷视这样的能够提供全栈式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厂商发展前景会十分广阔。而到底二级市场买不买这个账,则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期待。

到底是AI公司估值过高,还是投资者们愿意买这张通向未来的火车票,我们年后就能见分晓。无论结果如何,此次旷视的IPO都将成为整个AI行业的焦点之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