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劳动力优势不再,美国又在拉拢大量企业归国,中国在制造业转型期怎么办?

最大的狂欢


首先,谈一下美国能否实现制造业的复兴。答案是不可能。一共有三个原因。第一,资本和人一样,都有好逸恶劳的特点。美国现在凭借着金融业的优势,能够以非常低的成本获取高额的利润。当然背后凭借的是美元霸权。因此,干累活挣小钱的制造业始终是不可能受到资本青睐的。要想实现制造业回流金融业的收益必须低于制造业,而这恐怕将造成美国金融业的崩溃,最后就导致整个国家的崩溃。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业也不会回来。所以这是不可能的。

第二,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偏高,在制造业竞争当中不具备优势。劳动力成本高,除了美国社会生活成本高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像金融业这样的行业拉高了整体社会的薪酬水平,从而自然地对制造业形成了抑制效应。

第三,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一系列配套。在美国近年来去工业化的过程当中,相关配套已经不复存在,重新构建这些配套设施需要大量的投入,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是极为惊人的,美国没有能力承担。单就基础设施全面更新,这一个方向美国所需要的资金就以万亿美元计。重视美国这么发达的国家,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抽出这么多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的全面翻新。更麻烦的是基础设施投资期限长,而且是低回报甚至于负回报的项目,民间资本的参与意愿很低,基本上要都要靠政府来筹集,美国政府目前的财政状况恶化,根本做不到。

至于所谓的企业回流,除了特朗普吹嘘的少数几个例子以外,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成效。而这些例子当中也没有几个真正意义上的成就。可以说经济有其自身运作特点,不是靠一个总统或者一项政策就能够彻底影响的。

其次,中国的制造业还有发展的空间,但是整个发展过程确实是比较艰辛的,这是每一个产业升级过程当中,所有国家都必须付出的代价。

中国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这一点无需多言。但这个现象不一定是完全负面的事情。从对工人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具有很大的正面意义。应该承认,过去工人的收入被压的太低了,现在提升是有必要的。某些雇主抱怨工人过高收益其实也是不完全合理的,因为从其回报来看他们始终具有优势地位,说到底就是之前挣钱挣的太容易了,以至于形成了一个错觉,认为什么时候都是如此,但其实制造业本来就是一个利润,相对来说比较薄的行业。

从企业层面上来讲,中国的综合劳动力价格其实还是很有竞争力的。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始终是比较低的,而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工人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始终要高出一头。综合来看,其实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并不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更高。在中国经济进入较高增长阶段之后,寻求劳动力效率的提高比单纯压低劳动力价格更为现实,这才是企业应该做的。

最后,就目前来看,还没有能够出现一个,真正意义上接替中国成为新的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国家。现在网络上被人吹嘘的越南无论是从领土规模,人口数量以及经济体量上来看,都不具备这样的资格。发展中国家当中,领土规模,人口数量以及经济总量,这三个指标都较为接近中国的只有两个国家,就是印度和巴西。但这两个国家自身经济体制落后,又没有进行全面改革,而且在短期内这种事情也不会发生,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没有能力接替中国。随着国际宏观经济全面走低,这两个国家自身经济基础薄弱,易受外界波动影响的特征,非常明显的体现了出来。巴西近几年不但没有经济增长,还多次出现经济负增长的衰退现象。印度前几年通过人为调整GDP统计方法,在统计方面做高数据,压过了中国成为增长最快的主要国家。不过今年原形毕露,在其后数年恐怕情况也不会好转。

较为现实的看法是,某些国家有可能从中国转移一小部分产业,但全面承接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比如越南现在承接了中国一部分纺织业制鞋业的产能,以及电子行业。三星手机由于在中国的销量连续下降,所以现在的工厂基本上都已经迁出中国,有相当一部分落到了越南。但是由于自身经济较为薄弱,没有很好的配套基础,所以还是很依赖中国的原料供给。所以严格来说这些产能,并没有把整个产业链都转移到越南。而更为高端一些的制造领域,越南现在还没有办法发展。再加上越南近年来社会其实并不稳定,以及工资增长很快。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还能够存续多久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至于印度,情况其实比越南更糟糕一些。原因在于印度对于外资的态度是比较负面的,相对于越南来说,外资发展的难度很大。而印度自身没有能力发展。所以现在中国制造业的外流,其实和印度没有太大关系。


zyb38537240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面临的形势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美国低端制造业早已转移到其他国家,包括中国,低端制造业的流失损害了美国蓝领工人的利益,造成大量蓝领职位流失,特朗普为了蓝领选票,喊出制造业回归美国的口号,但是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口号大于实际,虽然特朗普也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实际效果不好,比如富士康答应在美国设厂,但是受制于成本高昂,工人很难招聘,设厂工作一直没有实际进展,

但是美国却占据着高端制造业,掌控着大量的核心科技,特朗普喊出保护知识产权口号,对中国的产业升级造成阻碍,比如中兴事件,孟晚舟事件,都是对中国企业重大打击,类似的事情并不是终点,

同时,中国人均gdp接近一万美元,劳动力价格已经不便宜,再加上人口老龄化,而越南,印度等国家有大量的年轻劳动力,人均gdp只要中国的几分之一,在低端制造业有很强的竞争力,有许多外资企业从中国撤资转投越南印度等国家,比如耐克,佳能,lg,富士康也减少大陆雇员,增加印度,越南投资,中国本土企业也增加国外投资,比如小米等手机厂商,印度以连续几年成为最吸引外资国家,这些对中国低端制造业是个挤压,

因此,美国的制造业回归主要是口号,美国的高端制造业和东南亚和南亚的低端制造业才是对中国制造业转型有压力,




万事皆空70


我们有必要竞争吗?我们又拿什么竞争?打铁还需自身硬,民生不放在首位,一切都是空谈?因为你首先面对的是人口下降,物价飞涨,很检单,房地产捆绑。别人追求的是生活,我们追求的是生存,别人免费养老,免费教育,免费医疗。我们的年青人己成造钱的工具,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面对的是生存实际?有本事到外面去挣钱,没本事专啃自家钱。我们属于后者,这是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用在当,下,在合适不过。马上又临近新年,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家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广开门路,四季发财,合家幸福。


石仁炎


这么早下定论说,中国劳动力优势没有了,这种定论似有武断之嫌。

据官方统计,中国在未来30年,中国仍然维持劳动力人口达到8-9亿。这是数字是欧洲,美国,日本劳动力人口的总和。

仅仅从数字来看,中国在未来很长时间里,中国劳动力优势依然存在。

谈论劳动力优势不能忽视几个方面问题。

第一,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其原因是,中国经历了四十年的人口红利发展期,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了。但是,人口红利是一个动态信息,今天人口红利逐渐降低了,随着经济,科技发展,中国人口红利还是有机会回来的。

第二,随着中国劳动力人口素质提高,劳动力本身的价值也水涨船高,劳动力创造价值正在发挥它独特优势。之前,谈论人口红利往往局限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今劳动力素质大幅改善,个体创造价值大大超越了劳动力成本,这是一个新的趋势,也是中国劳动力新优势。

第三,土地成本,生活成本快速提升,不断地催化劳动力成本,使得劳动力成本也不断提高,这个趋势在未来还会加剧,这是劳动力优势渐渐失去的主要原因。

中国劳动力是否保持优势,这与美国拉拢制造业回归,没有太大关系,其实,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就业的影响,远远超过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


用户101778380381


美国长期外包制造劳动力。但同时, 至少70%美国人认为外包有伤美国经济, 62%的人希望政府停止外包。根据Working America 专业数据报告,制造业就业人数从1979年6月的高达1950万人下降到2009年12月的1150万人,30年来下降了800万人。制造工厂也在过去十年中大幅度下降, 减少5万多家, 也就是1998-2008期间的12.5%。 多年来这些产业稳定的中产阶级工作是美国经济支柱, 这些变动给美国全国的各个社区形成了影响。

美国劳动力外包有哪些主要原因:

Ÿ 海外较低工资

通过降低工资降低成本是美国公司外包工作的一个原因。 2009年,联邦最低工资是每小时7.25美元。相比之下,根据“工业周刊”的数据,2005年,大多数中国制造业工人每小时赚取60美分,而墨西哥的平均制造业工资每小时为2.46美元。即使中国和墨西哥的工资上涨,美国企业在全球也另有低薪国家·,包括越南,孟加拉国和泰国。

Ÿ 回避美国国内法规

美国政府要求的工人福利是美国公司向其他国家外包的另一个原因。在美国,企业必须支付社会保障,医疗保险,FICA,并花费时间和金钱来遵守OSHA监管机构和其他联邦政府的规定。相比,公司不需要为外包工作支付美国成本,而接受外包工作的国家要求的监管要求要么不存在,要么很少。

Ÿ 为重要业务节约资源

一些美国公司外包非重要工作是为了将节省下的开支用于公司主要任务, 从而扩大利润。比如,一家大型制药公司可以将其财务外包海外而将节省开支投资于科研发展。

Ÿ 低廉的技术

并非外包的工作都是低技术职位。美国公司通过外包可以较低价雇佣高技术高教育员工。中国工程学校每年有超过35万名学生毕业,而美国工程学校只有9万人。由于就业竞争激烈,这些年轻的中国工程师通常愿意接受比美国的同行低许多的工资。

美国政府对于“美国制造”标记的严格把控

首先,产品的完成期制造必须是在美国本土。为了达到“美国组装“标准,政府规定要求物品在制造过程中“实质性地改变”。 因此,通过简单的生产线装配在国外制造,进口,然后组装在一起的物品一般不符合“在美国组装”的要求。

不完全符合美国制造标准的产品可以表明其在美国境内组装的百分比。可使用“美国组装”或“美国制造部件”的标签。但即使未达到“组装”条件,该产品也必须在制作过程中实质性的改变。

对于大部分美国消费者来说,“美国制造”的合法标记联系到爱国情绪以及美国制造商品的质量保障。 另外,美国的制造合作国家现为盟友国, 这就关系到如果证据有变,目前提供美国的外来资源, 包括枪支, 飞机等国防产品会否受到影响。

因此, 虽然传统海外的劳动成本近年有所上升, 调查发现美国现有主要外包公司大都不计划将海外工作带回本国。但其国内制造任然保持优异的竞争力. 一些在美国最受欢迎品牌也长期依赖海外的制造工业, 这包括Levi服装产品, 苹果产品,Gerber 儿童品牌, 棒球相关产品,芭比及相关玩具。尽管如此, 这些品牌的全球欢迎程度不收影响,也可见美国大部分人对海外制造持包容态度。


包大人玩科学


对于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行业成本优势的丧失是我们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阶段,美国引导制造业回归也是可以预见的行动。我们没有退路只有突破技术瓶颈,继续大幅提高效率,同时兼顾公平才能实现平稳度过转型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方面通过技术改造使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来尽量维持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减缓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迁移的速度。比如富士康的黑灯工厂,生产线上都是机器人,所以晚上不用开灯漆黑一片。一方面实现高科技突破,逐渐从中低端制造业转至附加值更高的高端制造业。国家发布的高科技产业政策和产业基金都是扶植和引导产业像高科技产品转型。这两方面措施的目的都是提高效率,只有效率的提高我们的人均GDP才可以继续提升,国家才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否则我们就会跟有些国家一样长期原地踏步了。

同时要兼顾公平,效率的提升势必造成大量人员脱离原来岗位。比如说高速公路正在推广ETC,ETC的使用使效率大幅提升,但同时使大量的收费人员下岗。还有人工智能的运用也会替代很多的人工岗位。另外高端制造业对人员素质要求更高,传统行业的失业人员很多无法满足要求实现再就业。这些都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作用,给这些人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培训,符合要求的回归制造业,或者引导进入服务业。服务业也是我们大力发展的行业,一方面这是实现消费升级的方向,另一方面服务业可以容纳大量的劳动力,它可以为我们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保障。

只要国人团结一致、国家政策到位,相信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


芦花庄园的老李


一,现在企业难,难在自说好上,难在把好说上天。老百姓讲,你们当老板的赚钱,你们老板好。当官的讲你们当老板赚钱,你们老板好。说实在当前的中小企业有好的,但是我认为难的多啊!大家说好总有意思。但难在那呢难在哪,难在老板心理,对天不能说,对地不能说,对工人不能说,对谁都不能说。说了有什么用?

二,办企业与开创时比,现在老板受管的方面是变少了,还是变多了?老板自己有数?

三,现在上面减税减费应天响?现在实际变多了,还是变少了?还是老板有数?

四,现在办点事是变难了,还是变容易了?谁有数,还是老板有数?

因此,别乱装框了。己经挑错篮子了!


黄浩荣279


一说到中美两国劳动力之间进行对比,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说中国劳动力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人工成本低廉,但是现在的中国劳动力人工成本对比东南亚国家优势不在,而美国又采取减税的措施拉拢大量的企业去美国建厂,中国的制造业转型看起来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从历史上看,任何国家的制造业转型都是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产业工人密集程度也是越来越低,相应的产业工人的学历也越来越高,这些都是制造业转型过程中典型的现象。而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我国从一穷二白建设为如今全球唯一的工业种类齐全的国家,制造业是最大的功臣,而这其中就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产业工人,由于我国的制造业大部分处于低端制造业,因此,很大一部分的产业工人都是无法胜任制造业的升级,很大一部分企业也可能由于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原因无法顺利里的完成制造业转型,而此时又遇到美国跟我们抢人才和资金,这对于目前的制造业转型都是不利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没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一个方面就是美国去产业化并不是近几年才开始的,美国去产业化可以说已经进行了差不多二三十年,这个过程中,美国的资本将国内的制造业慢慢的转移到了人工成本、环保成本、政策成本低廉的地区,国内的产业进一步的想着互联网、金融等产业发展,这么些年来的发展,早就使美国国内缺乏足够的产业工人,而美国的年轻人也更多的是将目光放在互联网、金融等这些高附加值的工作上面,现在美国的去产业化影响不是仅靠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就能够快速弥补的,这些都需要时间,而我们就是要抓住这时间,加紧进行产业升级,缩小与高端制造强国的差距,提升我们在高端制造业的优势。

其次,高端制造业必定意味着产业工人数量的降低,这就意味着原先大量的产业工人失业,也因此我国才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和旅游业,这两个行业都属于是大产业,能够吸纳很多的产业工人就业,同时带动更多的消费,而这也是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会越来越重;

第三,制造业升级转型,相应的要给予相应的政策、资金和人才支持。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资格进行升级,资源应该集中使用,制造业转型升级一定是适合转型的公司,政策以及资金都应该往这些企业倾斜,而人才更是进行转型升级的必须支撑,相应的就应该提供更多的产业工人培训。

中国现在进行的产业转型,面临着围追堵截的困境,这时转型期所必须经历的阵痛,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唯有经过凤凰涅槃,才会绽放新的风采。


Freed4om


中国劳动力市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怎能说中国没有劳动力优势呢?

在中国古代中国人建筑了世界奇迹工程万里长城和都江堰。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在近代中国人造出了卫星,原子弹,建设了世界铁路史最伟大铁路青藏铁路和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中国路桥工程世界闻名。

说句实话,现在中国不缺乏劳动力,而是缺乏高新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只要有技术和图纸,中国人没有造不出来的东西。

实事求是的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美国没法比,甚至落后于美国,这些都是摆在面前的问题,也是事实。在美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面前,咱们不能不服气,一定要努力奋斗,虚心学习,把压力变成动力。不能天天有羡慕嫉妒恨的心理,自强不息,发奋图强走自己的路,早日实现科技创新强大起来的目标才是硬道理!

不是长他人威风,灭自己锐气!

就拿美国的制造业,化工产业包括制药,电子工业,精细化工,微电子,精密仪器,仪表,复合材料,高档数控系统,数字化工具等等,这些制造技术创新能力来说,我国都落后于美国。甚至有些产品还要依赖进口,

现在我们真正缺乏的是,科技创新能力和发明创造的奇迹!中国从来不会缺乏劳动力,因为我们中国人都是勤奋的劳动人民,世界上哪个国家能有中国劳动力市场大,就拿中国春运这十几天运送的人数来说,就能达到世界上十个小国家人数的总和。中国不仅是一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劳动力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销售市场!


春天来了7270


美利坚合众国说要再一次伟大,也就是回到1940年代的美国,

那是什么时代啊?

有爱因斯坦,有冯.布朗,有曼哈顿计划的各国人才,更有来自各大洲的移民,工匠

主要是二战的时代造就了美利坚合众国,世界上都在战乱中,有知识,有技术的都往美国跑,当然,美利坚合众国之後出来了人才,诺贝尔奖得奖人多如牛毛,美利坚合众国美国他们有那个年代时代的得天独厚的时机,中国人说的时实造英雄。

但是,今天的美国都是什么样的移民素质啊? 去纽约看看吧,。

全世界的国家在打仗的必须要移民的就只有美利坚合众国一手打击破坏的中东地区国家的人民,。

美利坚合众国强大之後一直也没有停止過用内斗方式搞垮人家国家过,因为,卖军火最赚钱! 今天牠要從产业空心化再回去到1940年代的繁荣,

是不可能的夢! 永远也不会完成的夢,美国已经没有之前它们父,叔辈的那些人,奋斗的条件了。

美利坚合众国美国人還是很天真的,以为有永恒不变的繁荣昌盛 ! 可惜的是世事無常。 [偷笑][偷笑][偷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