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在戰國時期是什麼國?

李宏偉老師


戰國時期人們還不知道黑龍江省呢!

黑龍江是我國最北部的一個省份,它的名字來源於黑龍江這條大河。從清末開始,黑龍江省的行政區域一直在不斷變化,不過不論怎麼變化,黑龍江省的整體位置都是很靠北的,在戰國時期,中原人對這裡還不瞭解,因為這裡實在是太冷了。

黑龍江是我國最北邊的一條大河,也是我國和俄羅斯的界河。黑龍江全長4440公里,總流域面積185.6萬平方公里,在中國境內流域面積也達到了89.1萬平方公里。

要知道整個黃河的流域面積不過75.2萬平方公里,無論是水量還是流域面積都遠遠不如黑龍江。(黑龍江流域全圖)

黑龍江,因河水含腐殖質多,水色發黑得名。 古稱“黑水”、“弱水”、“完水”,唐稱“望建河”,到了遼代,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喜歡使用“黑龍”二字給事物命名,因此得名黑龍江。

根據《遼史·道宗本記》記載:“太康三年春正月癸丑,如混同江。夏四月乙酉,泛舟黑龍江”。至此,“黑龍江”之名第一齣現在史書的記載當中。另有地方誌記載:“黑龍江水黑,蜿如蛟龍,故名為黑龍江”。

在清代,清政府在東北地區設置了奉天、吉林、黑龍江三個八旗將軍轄區,其中黑龍江將軍轄區就是以黑龍江這條河命名的。後來由於沙俄入侵,黑龍江轄區大片領土被割讓給了沙俄。到1900年,沙俄趁八國聯軍侵華之際,強佔江東六十四屯,至此清政府在黑龍江以北的所有領土都被沙俄強佔。(根據《中俄北京條約》規定,江東六十四屯的主權也割讓給了沙俄,但清政府仍舊享有治權,中國公民仍有權居住在此)

在接連的喪土失地後,到1907年清廷正式在黑龍江建省,黑龍江省這才建立。此後黑龍江省的行政區域歷經多次變化,所轄地域飄忽不定,即便是在建國後也曾多次改動,直到1979年才確定了下來。

今天的黑龍江省是我國最北和最東邊的省份,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原人還不知道黑龍江省這個地方。

戰國時期中國最北邊的國家是燕國,公元前300年,燕國大將秦開率軍擊胡,拓地千里,將整個遼東地區納入燕國的版圖,此時中國最北邊的領土只是到遼河中下游一帶,中原人當時連松花江都沒到,更別提黑龍江了。(戰國地圖中期地圖)

在戰國時期,黑龍江這裡生活著肅慎、穢貊等民族,其中肅慎是今天滿族人的先祖,而今天韓國中也有許多人的先祖是從穢貊遷過來的。

當然,有些認為東胡也是生活在黑龍江,但是其實東胡是遊牧民族,主要生活在大興安嶺以西的地區,現在屬於內蒙古自治區管轄範圍,而黑龍江省則是位於大興安嶺以東地區,這裡森林廣佈,河流密集,是漁獵民族的聚集地。

在戰國時期,黑龍江地區還比較原始,當地原住民還處於部落時代,尚且還有進入鐵器社會,至少目前還有出土那個時代的鐵質器具,由此也能看出那時候黑龍江省地區與中原的交流還很少,如果交流頻繁的話,應該有來自中原的物品出土才是。而對於中原人人來說,當時的黑龍江實在是太冷了,根本不會有人去涉足,中原人要直到唐朝才開始進入這裡。


千佛山車神


黑龍江,是我國最東北的一個省份,因為黑龍江河流的經過而聞名,也是我國與俄羅斯的交界之地,而黑龍江也有著悠久的歷史,那在戰國時期的黑龍江是由誰來統治呢?

在戰國時期,因為黑龍江地處位置偏遠,與中原地區有較大的距離,於是那時候的統治者並未進攻到這裡,即便最為偏遠的燕國也僅僅是攻佔到遼東半島,所以地處更加偏遠的黑龍江當時由少數民族統治,而這裡的少數民族就是:東胡、肅慎、穢貊三個少數民族。我們來一一介紹一下。

東胡:

東胡是我國東北古老的少數名族,是大伏羲後裔和胡人的結合後的稱呼,從商代起開始開始形成自己的名族,而東胡最開始並不生活在黑龍江地界,他們主要在內蒙古和遼寧一代,與戰國時期的燕趙兩國接壤,與兩國經常發生摩擦,而在戰國時期是東胡最強盛時期,有“控弦之士二十萬”的稱號,可見其實力,但是因為生產力低下,經常南下掠奪燕趙之地,雖然互有勝負,但最終被燕趙兩國擊敗,後退至大興安嶺山脈地區。

肅慎:

肅慎是東北最早的居民,也是中國古代東北的少數民族,是現在滿族的祖先。雖然不知道肅慎是什麼時候出現在東北的,但是傳說舜時期就與中原有了來往,禹定九州之時,周邊各族來朝,其中就有肅慎。肅慎一直生活在長白山以北、黑龍江中下游,是盤踞在黑龍江的重要部落,而且其族人能征善戰,弓箭技術了得,但是春秋戰國時始終對中原是臣服狀態,並無相爭。

穢貊:

穢貊也是中國東北南部地區的古老遊牧民族,起初穢和貊是兩個民族,後來合併成一個民族,在夏商時期形成自己的領域,主要在松花江流域和朝鮮半島的廣大地區,在西周初期,臣服於西周,春秋時期齊桓公對穢貊發動過戰爭,在戰國時期穢貊開始從事農業和漁業,漸漸的發展起來,並在後來在東北建立了扶余和高句麗政權,從而與女真部落也進行了融合,成為了女真部落的組成之一。

這三個民族就是東北古老的三大民族,可以說在戰國時期就是這三個民族形成了對黑龍江的統治,並形成了黑龍江的歷史,可以說雖然黑龍江遠離中原地區,隨著統治者的領域擴大,黑龍江也在唐朝時期進入了中國的版圖之中。


中華文武君


很多人都覺得東北地區自然條件非常惡劣,所以,出現人類活動的時間非常晚。其實,東北地區出現人類活動的時間和中原地區一樣悠久,特別是東北的紅山文化,是我國文明的重要發源之一。

就專家們對東北地區的考古研究已經發現,這裡早在500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國家的雛形,只不過直到春秋戰國時期這裡也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國家。

或許在很多人眼中,東北地區就是女真人和後來滿族人的發源地,事實上,從東北地區發源的我國少數民族非常多,還有肅慎、東胡、匈奴、烏桓、高句麗,契丹、蒙古等等。

那既然東北地區的歷史發展這麼悠久,民族如此之多,那麼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這裡是什麼情況呢?

在東北地區的南部,遼寧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吉林的小部分地區,在當年是屬於燕國的,而吉林的其他地區和黑龍江地區則一直都由一些少數民族統治。

準確的說,當時除了南部由燕國統治的地區之外,剩下的東北地區其實並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國家,主要生活著東胡、貊和肅慎三大民族,以及一些小的民族部落。

根據《史記》的記載,在這三大民族中,肅慎族是黑龍江地區東部的老百姓,也是三大民族中最發達的一個,主要活躍在牡丹江一帶,雖然和中原文明比起來還是比較落後的,但是,肅慎族對東北地區的發展卻做出了巨大貢獻。


除了對肅慎的記載之外,《史記》中還有對東胡的記載,稱東胡人是後來鮮卑族和烏丸族的祖先,他們一直都在黑龍江的西部和內蒙古的東部生活,主要位置是大興安嶺山脈一帶,生活習慣和匈奴人非常相似,以遊牧為主。

在春秋戰國時期,東胡族的內部已經有了相對規模化的氏族和部落出現,這讓他們產生了對外擴張的慾望,特別是和燕國爆發過多次戰爭,給燕國的國土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脅。

後來西邊的匈奴人強大了起來,東胡人便被匈奴消滅了,東胡人的領地被匈奴所佔領,剩下的東胡人繼續在這裡生活,經過了幾百年的演變之後,東胡人演變成了南北朝時期的鮮卑族人。

總的來說,春秋戰國時期,東北地區除了燕國統治的地區之外,其他地區並沒有出現過具體意義上的國家,而是主要以民族、部落為主。東北地區其實除燕國外,最古老的國家是扶餘國,而扶餘國是在秦國統一全國以後建立起來的。


夏目歷史君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黑龍江甚至整個東北三省都是化外之民。

這些地區是少數民族聚集地,秦漢之後逐漸有人類活動的痕跡,但是他們不懂農耕,不懂詩書禮儀。只知道茹毛飲血,逐水草而居。這種印象是完全錯誤的,不要說遼寧省和吉林省,即便是處於我們最北方的黑龍江,在舊石器時期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考古證明,黑龍江省五常市龍鳳鄉學田村、運糧河北岸閆家崗、昂昂溪大興屯三地均在舊時器時期就有人類居住。

他們能做什麼呢?粗略加工石器,用哺乳動物骨骼堆砌圍牆。很簡單的兩件事卻有大作用,這樣做可以減少居住地的風雨,也可以更好的捕捉獵物。換句話說,提高生活質量。

闡明瞭黑龍江的雄厚歷史,現在我來回答網友的問題:

黑龍江省在戰國時期是什麼國?

首先贊一下這個提問,舊時器時期雖然有人類活動痕跡,但是資料太少。想要系統瞭解黑龍江地區的歷史,我們一定要把目光轉移到西周。夏商兩朝在如今掌握的考古資料中還很模糊,即便有一些文物能證明黑龍江地區在這段時期的文明,但資料太少不成系統。而從西周開始,考古文獻逐漸增多,《詩經》也能反映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的社會現狀。《論語》、《左傳》等書籍同樣可以提供寶貴資料。因此從西周開始,歷史逐漸明朗。

根據史料記載,西周到戰國時期,黑龍江地區主要有肅慎、穢貊、東胡三大族系。下面我具體說一說。

肅慎是有明確文獻記載的、最早在黑龍江地區生活的民族。松花江以東是這一民族的主要生活區域,長白山以北、黑龍江中下游地區也有活動跡象。肅慎是什麼意思呢?通古斯語中是“人”的意思。通古斯語又是什麼語言?這種語言起源於白山黑水,滿語就是其中的一種。黑龍江也在白山黑水之中,因此這種說法有據可依。還有人認為肅慎是東方之鷹海東青的意思。海東青是一種獵鷹,訓練後是獵人的好幫手。若是肅慎真的是海東青的意思,可見這個民族是多麼強悍且尖銳。

無論是西周還是戰國都與現在相距甚遠,因此在文字記載上也會有出入。“息慎”、“稷慎”等文字,也是肅慎的意思。東漢末年的儒學、經學大師鄭玄批註《史記·五帝本紀》時說:“息慎或謂之肅慎,東北夷”。這句話說明在五帝時期,肅慎就已經是北方的少數民族之一。

成書於春秋末期的《左傳》說“肅慎、燕、毫,吾北土也”。這句話表明在周朝人眼中,肅慎、燕、毫都是生活在自己北方的民族。

穢貊(huì mò),這個民族在商周時期就與中原王朝有聯繫。西周建立後,穢貊就是它的臣屬國,這也表明穢貊有自己的政權。後來周天子的威儀逐漸衰弱,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還發動了對穢貊的戰爭,只是結果不詳。到了戰國時期,這個民族已經開始從事漁獵活動和農業生產,逐漸過上定居生活。穢貊的活動區域在今天東北的中部和南部,最北端到達松嫩平原。

東胡是東北的古老民族,因為在匈奴之東而得名,他們以狩獵和遊牧為主。黑龍江地區的東胡人主要分佈在大興安嶺山脈。先秦典籍《逸周書》中記載:東胡黃羆 山戎戎菽。根據考證,早在商朝初年東胡就已經出現在我們東北邊境。到了春秋時期,東胡與燕趙兩國接觸日漸頻繁。戰國時期是東胡的黃金期,號稱“控弦之士二十萬”。在生產力低下、死亡率高的戰國時期,這句話可以表現出強大的軍事能力和綜合國力。自身條件優渥,東胡也開始南侵。可是它接連被燕趙兩國擊敗,不得不向後退卻一千多里。秦漢時東胡勢力逐漸衰落,後來的烏桓和鮮卑是東胡的分支。

綜上所述,西周到戰國時期,黑龍江地區主要有肅慎、穢貊、東胡三個少數民族。穢貊和東胡有各自的政權,肅慎還在進一步求證中。

答疑人: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簾外西樓


夜狼文史工作室


黑龍江省是中國最北端以及陸地最東端的省級行政區,因流淌在其境內的黑龍江水系而得名,“黑龍江”一詞最早出現在《遼史》中,其曰“太康三年春正月癸丑,如混同江(即松花江)。夏四月乙酉,泛舟黑龍江。”,自此黑龍江方顯於世。



當然黑龍江省是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4月才建立的,而在之前的歷朝歷代都沒有這種稱呼,如唐朝在此設立了忽汗州、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室韋都督府等,元代在此設立開元路、水達達路等。所以無法明確得知此前的“黑龍江”到底包括哪些地區,因此以下的解答都以現在我國對於“黑龍江省”的行政區劃來做解答。



眾所周知現在現如今的“黑龍江省”擁有13個地級行政區,包括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慶市、雞西市、雙鴨山市、伊春市、七臺河市、鶴崗市、綏化市、黑河市、大興安嶺地區等。那麼在這13個地區,戰國時期都是由什麼國家來統治的呢?

哈爾濱市

哈爾濱地區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就已有人類在此活動,比如在1982年我國於哈爾濱市西南25公里處發現的閻家崗舊石器時代遺址,從中考古人員發掘出標本3000餘件,並發現了兩個由大量哺乳動物骨骼圍築成的半圓圈形遺蹟。而這就可以證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哈爾濱地區就有古人類在此活動。



大約在3000前商晚期,哈爾濱進入青銅時代,並建立了一個黑龍江地區最早的文明古國-索離古國。比如1974年發現的“白金寶文化”就是索離人創造出的文化,當然歷代史書對於這個古國的記載都十分的稀少,但這個國家的確存在過,《論衡•吉驗篇》載“北夷索離國王侍蟬有娠,王欲殺之。”,從中可以看出在當時索離國已經有了相對完整的統治政權。而直到戰國時期,哈爾濱依然是索離國的疆域。

齊齊哈爾市

齊齊哈兒地區的文明同樣的久遠,數萬年前這裡就有著較為繁榮的文明。20世紀20年代發現的位於齊齊哈爾市西南25千米處的“昂昂溪文明”就是齊齊哈爾新石器時代創造出的璀璨文明。在昂昂溪遺址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以碧玉、石髓、瑪瑙等製作的細石器和豐富的骨器,並同時也發現了少量的打製或磨製的石器以及火候很低的黃褐色陶片,而這無一不在彰顯著這一文明的繁榮。



而在2500年前,齊齊哈爾地區就已進入青銅時代。比如早年發現於富拉爾基區的“老龍頭古文化”就是齊齊哈爾青銅時代較為經典的代表,它大概是西周至春秋時期的文化。在這裡考古家們發現了一批造型新穎、獨具特色的紅衣陶鴨形壺和仿皮囊壺及虎鹿相搏的青銅牌飾。此外,它同哈爾濱地區一樣,在戰國時期歸索離古國統轄。

牡丹江市

牡丹江地區是滿族人的先祖肅慎人的祖地,早在3000多年前,肅慎人就在這裡成為第一批繁衍生息的人類。如50年代至70年代,在寧安縣鏡泊湖發現的“鶯歌嶺文化”就是3000年前至西周時期的新石器到青銅時代的文明。在這個遺址當中,考古人員發現了陶器、石器、骨器等工具,同時在這裡還發現了目前為止黑龍江最早的農業工具,即由鹿角做成的鋤頭。



在商周時期,牡丹江地區由肅慎古國管轄。而且在當時肅慎國還是周朝的臣屬國,武王時期肅慎就遣使入貢“楛矢石砮”。《左傳.昭公九年》也曰“肅慎、燕、毫,吾北土也。”。戰國時期,牡丹江地區依然為肅慎古國掌控。

佳木斯市

與牡丹江市一樣,早在6000年前肅慎人就來到了佳木斯地區繁衍生息。2012年考古人員在撫遠縣發現的“亮子油庫遺址”就是佳木斯地區在新石器時代就有文明的最有力的證明。在這裡考古家們共發現了20件石器,包括石核、刮削器、網墜、石片等。戰國時期,佳木斯地區由肅慎古國管理。



大慶市

大慶地區是目前為止考古界能夠明確的,是黑龍江地區最早有人類活動的地區之一。1992年在大慶市肇源縣義順鄉東義順村發現的“小拉哈文化”就是新石器時代黑龍江省最為繁榮的文化之一。在這裡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的骨網鉤、網墜、蚌鐮、石鏟、石斧、玉器等文物。



同時黑龍江省最為繁榮的青銅時代的“白金寶文化”也位於大慶市,所以可以想象遠古時期這片地區是有多麼的繁榮。而在戰國時期大慶地區則為索離古國的疆域。

雞西市

早在六千年前,雞西地區就有肅慎族人來此繁衍生息,並創造出了最為璀璨的“新開流文化”。該文明是迄今為止在黑龍江省發掘出土文物最多、最全的,在這個新開流的遺址上考古家們發現了大量的以魚鱗紋、網紋為特徵的陶器和以用來捕魚為主的石器、骨器、牙角器等文物。



可以說新開流文化開創了肅慎人以捕魚為生的文化先河。而直到戰國時期,雞西地區依然由肅慎古國管轄。

雙鴨山市

雙鴨山地區在先秦時期是肅慎人的活動區域,而在這裡肅慎族也創造出相對輝煌的文明。2015年在饒河縣考古人員發現了“小南山遺址”,在這裡出土了大量的新石器時代的文物,如陶器、小石葉等。同時在這裡讓人最振奮的發現,是發掘出了大量的匕形玉佩、觿形玉佩、珠、璧、管、錛等玉器。



而在戰國時期,雙鴨山地區依然被肅慎人掌控,肅慎古國依然是這片地區的主人。

伊春市

伊春地區在周之前一直都是肅慎族的活動區域,這裡也孕育著一個又一個的文明。在2011年地處樺陽浩良河至南岔公路段就發現了一箇舊石器時代的“樺陽遺址”,在這裡考古人員發現了12774件古代石器,如矛頭、陶片、尖狀器、刮削器、石葉、石核等。而這其中被譽為“樺陽第一寶”的石器就從這裡出土的。



當然商周伊春地區雖為肅慎族所佔,但到了戰國時期,就被貊國所佔。貊國是貊族人建立的古國,《說文解字》曰“鮮,魚名。出貉國”。

七臺河市

七臺河地區自先秦以來就是肅慎古國的領地,肅慎人一直都在這裡生生不息的生活著,並也孕育了眾多的文明。位於勃利縣倭肯鎮平安村的“勃利平安原始社會遺址”就是新石器時代的產物,在這裡考古學者相繼發現了陶器、石器和其他等石具。



同時在勃利縣,專家們還發現了勃利新發古城遺址、新興大頂子山古城遺址等先秦時代的遺址,而這都在昭示著先秦“肅慎古國”的繁榮與輝煌。

鶴崗市

鶴崗地區同樣是“肅慎古國”的領土,直至戰國亦是如此。這裡無論是新石器時代,還是青銅時代,亦或是鐵器時代,都有著繁榮的文明在此孕育著。比如新石器時代,鶴崗地區相繼發現了雙豐遺址、東山包遺址、名山遺址等。



青銅時代則有小山遺址。鐵器時代則有同仁遺址、四十連遺址、團結墓葬遺址等。可以說無論何種時代的文物,如陶器、石器、玉器、青銅器和鐵器等在鶴崗地區都能找尋到其蹤影。

綏化市

夏商時期綏化地區為“肅慎古國”的領地,有史曰“肅慎者,虞夏以來東方大國也”。但是在到了戰國時期,隨著貊國的崛起,綏化地區有部分被貊國所佔。其中今綏化市的慶安縣、綏稜縣、海倫市、望奎縣、蘭西縣等仍為肅慎地,西部的明水縣、青岡縣、安達縣,西南部的肇東等市縣為貊地。



當然作為舊時期時代就有肅慎人在此繁衍生息的綏化地區,這裡也有著許許多多的文明遺址。其中望奎縣的“鑲藍頭遺址”是黑龍江省最為重要的一個青銅時代的遺址。當然這裡也存在著如趙家店遺址、汪家溝遺址等其他11處的商周時期遺址。

黑河市

黑河地區在先秦時期為“貊國”的領地。《三國志·魏志·夫餘傳》載“夫餘……國有故城,名濊城,蓋本濊貊之地,而夫餘王其中。”,“貊國”是濊貊族的古國,在西周之時,就為西周的臣屬國。而到了春秋時期,齊恆公曾對濊貊族發動戰爭,但並未征服於它。



到了戰國時代,由於“東胡古國”的介入,這塊地區就開始成了“貊國”和“東胡古國”兩個古國的領地,如現在的五大連池市、北安等就屬於貊國,而孫吳縣就屬於“東胡古國”。黑河地區也有著許多的文明,如在五大連池市就接連發現了10幾處新石器時代的遺址。

大興安嶺地區

大興安嶺地區在先秦之前就是“東胡古國”的領地。《辭海》曰東胡乃“古族名。因居匈奴(胡)以東而得名。”,《逸周書·王會篇》亦曰“東胡黃羆 山戎戎菽”。當然實際上東胡古國就是一個部落聯盟,它包括了當時族屬相同而名號不一樣的大小部落。



同樣大興安嶺地區也存在著許多的文明遺址。比如在2012年公佈的北山洞遺址就是大興安嶺地區最為重要的一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而在這之中,考古人員發現的大興安嶺巖畫,就初步的證明了大興安嶺是孕育黑龍江乃至中國遠古文明的搖籃之地。



從以上可知在戰國時代,整個黑龍江省大概存在著索離古國、肅慎古國、貊國和東胡古國這四個古國。當然它們雖然被稱為國,但實際上只是一些部落亦或氏族聯盟組成的一個鬆散的組織,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算是國家。


澳古說歷史


戰國時期(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共255年。戰國時期在如今的黑龍江省南部有一個扶餘國存在。

扶余人是中國古代東北部族濊貊的其中一個分支。扶余人聚居在吉林、黑龍江地區,他們在公元前2世紀建立了扶餘國。扶餘國後來發展成為北扶余、東扶余、卒本扶余 (即高句麗) 和南扶余(即百濟) 四個國家。從公元前2世紀(即公元前200-公元前299年之間)至公元494年東扶餘國被高句麗滅國(一說為肅慎族系的勿吉所滅)為止,扶餘國歷時約800年。

另外在公元698年,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建立渤海國,地跨今黑龍江省東部和南部。以及公元1115年,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在統一女真諸部後,於會寧府(今黑龍江哈爾濱)建都立國,國號

大金


元來大


黑龍江省位於我國的東北部,同時也是我國地理位置最偏北的一個省份,因其境內的河流黑龍江而得名黑龍江省。不過,黑龍江這個名字又是因《遼史》的記載而得名的。


那麼在更遙遠的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屬於哪個諸侯國呢?事實上,黑龍江省在戰國時期還沒有孕育出一個完整的古國,只有古老的先民和部落。

在戰國七雄中,位置最偏北的是位於河北的燕國。可是燕國經過公元前3世紀時期的“拓地千里”,也才剛剛觸及遼東地區(遼寧)而已,更別說是遙遠的黑龍江地區了。因此,位置更偏北的黑龍江省在當時不屬於戰國七雄中的任何一個國家。

儘管不屬於戰國七雄中任何一個國家,但黑龍江省卻很早就有自己的文明。因為早在商周時期,黑龍江境內就出現了大量的先民,後來又逐漸形成了東胡、貊和肅慎等三大族系,這是黑龍江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三個民族。

奔騰不息的黑龍江水孕育出了古老的肅慎文明。根據《竹書紀年》和《史記》的記載,肅慎人是最早出現在黑龍江地區的先民,早於東胡和貊。肅慎人是春秋戰國時代黑龍江地區東部先民,活躍於今天的牡丹江中游一帶。雖然他們的文明程度尚且不如中原方向先進,但卻為開發東北地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從古籍的記載來看,中原人也知道肅慎人的存在。


《史記》還有一段記載是說:東胡人是烏丸、鮮卑的祖先,他們遊牧於匈奴人的東邊。因此,東胡人的活動地域包涵了今天的內蒙古東部到黑龍江的大興安嶺山脈一帶,是以狩獵和遊牧為業的民族。

在春秋戰國時期,東胡人已經形成了氏族和部落,並與戰國七雄中的燕國爆發過戰爭。後來匈奴強大起來,消滅了東胡的主體。剩下的東胡人繼續在大興安嶺生存,經過時間演變,逐漸形成了後來威震南北朝的鮮卑人。


因此在春秋戰國時期,黑龍江省境內只有古老的民族和部落,並沒有孕育出古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東北古國是夫餘國(扶餘國)。

夫餘國在趙國時期還沒有出現,是到了秦漢時期才由夫餘人所建立,主要活動範圍也在吉林和遼寧一帶,並不在黑龍江省境內。

據《後漢書·夫餘傳》記載:“夫餘國在玄菟北千里,南與高句麗,東與挹婁,西與鮮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


歷史的荒野


一萬年前的東北基本上應該是一片荒瘠,歷史上的華夏開國初期,也應該基本上沒人光顧。而如今的黑龍江,那時也應該是隻是一片冰天雪地。

後又經歷史取證,那個時期,這地兒除了一片“黑水”,還是應該歸於荒蕪。

而據說有人類活動時,應該是源於大約“六”千年多前的一次天降奇蹟……

因為有個傳說,從“那個某年”開時,長白山的天池被天宮七個愛喝酒的仙女選中,每當喝醉後,她們便必須去天池裡洗澡。而看管她們的七個帥氣的天將也要下來在邊上守衛,但不許偷看。

可時間久了,誰能不看呢……

時間再久了,就……

再後來……這七個仙女肚子大了。由於她們觸犯了天條,被天庭除去仙名貶為凡人,七個天將被抓後囚在北斗七星。

死猴子大鬧天宮時,他們幾個力戰不敵,最後都慘死在金箍棒下。

若干年後,七個仙女領著各自的子女出現在茫茫的原始林海。

由於她們這一茬沒男人,子孫後代還要婚配繁衍,為了遮後人們的耳目,這七個仙女就說是在天池洗了一次澡就懷孕了。後來,隨著時光的流逝,後人們“真”信了,給自己取名為“女真族”……

從此後,女真族在白山黑水間、松花江畔四處遊牧、守獵。

由於缺水不能活,他們把天池鑿開了一個口子,形成了今天的松花江……。

隨著松花江流入黑水至海,女真族漸擴大領域,但由於“黑水”地帶異常寒冷,他們到那的人跡並不多見。

中原戰國時代開始後,有個燕國姓滿的將軍從“掃胡”開始後率大軍侵佔了這片“黑水地”,收攏各支女真部落後不再回去,自立為部落頭領,逐漸成了氣候,也就算是曾在幾百年前統一了華夏的滿族前身吧!

……以後的事兒大家就知道了……。

所以,戰國時期的“黑龍江”不叫什麼國,應該只是很少的幾支女真部落而已。

(注:東北人都愛喝“大酒”。冷;雖說是一方面原因,主要是那七個仙女都好喝。所以,為了“紀念”祖先,黑吉遼的人七杯過後不再喝……)。

最後,告訴大家一個秘密……

如今,北斗七星還在天上祝福著黑吉遼的子民幸福安康。

……


驍勇34


嚴格意義來說黑龍江在戰國時期並不是任何一個國家,在戰國時期,黑龍江還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那時只有一些先民和部落。在戰國七雄中,燕國是最偏北的國家,差不多在現在河北境內,離現在的黑龍江地區還很遠,到公元前三世紀的時候,燕國拓地千里,也不過才剛剛觸及了遼寧而已,遠遠沒有達到黑龍江這片遼闊的土地,因此那時黑龍江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 但是早在商周時期,黑龍江境內就有了很多先民,他們逐漸發展為不同的族系,肅慎、東胡、穢貊三大民族是已知定居在黑龍江最早的部族。在秦朝以後,又發展了挹婁人、夫餘人、鮮卑人、勿吉人和靺鞨人等族系。

《史記》中有一段記載是說:東胡人是烏丸、鮮卑的祖先,他們遊牧於匈奴人的東邊。因此,東胡人的活動地域包涵了今天的內蒙古東部到黑龍江的大興安嶺山脈一帶,是以狩獵和遊牧為業的民族。 在春秋戰國時期,東胡人已經形成了氏族和部落,並與戰國七雄中的燕國爆發過戰爭。後來匈奴強大起來,消滅了東胡的主體。剩下的東胡人繼續在大興安嶺生存,經過時間演變,逐漸形成了後來威震南北朝的鮮卑人。

因此在春秋戰國時期,黑龍江省境內只有古老的民族和部落,並沒有孕育出古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東北古國是夫餘國(扶餘國)。 夫餘國在趙國時期還沒有出現,是到了秦漢時期才由夫餘人所建立,主要活動範圍也在吉林和遼寧一帶,並不在黑龍江省境內。


大老二爺


黑龍江省是中國最北端以及陸地最東端的省級行政區,因流淌在其境內的黑龍江水系而得名,“黑龍江”一詞最早出現在《遼史》中,其曰“太康三年春正月癸丑,如混同江(即松花江)。夏四月乙酉,泛舟黑龍江。”,自此黑龍江方顯於世。

當然黑龍江省是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4月才建立的,而在之前的歷朝歷代都沒有這種稱呼,如唐朝在此設立了忽汗州、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室韋都督府等,元代在此設立開元路、水達達路等。所以無法明確得知此前的“黑龍江”到底包括哪些地區,因此以下的解答都以現在我國對於“黑龍江省”的行政區劃來做解答。

眾所周知現在現如今的“黑龍江省”擁有13個地級行政區,包括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慶市、雞西市、雙鴨山市、伊春市、七臺河市、鶴崗市、綏化市、黑河市、大興安嶺地區等。那麼在這13個地區,戰國時期都是由什麼國家來統治的呢?

哈爾濱市

哈爾濱地區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就已有人類在此活動,比如在1982年我國於哈爾濱市西南25公里處發現的閻家崗舊石器時代遺址,從中考古人員發掘出標本3000餘件,並發現了兩個由大量哺乳動物骨骼圍築成的半圓圈形遺蹟。而這就可以證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哈爾濱地區就有古人類在此活動。

大約在3000前商晚期,哈爾濱進入青銅時代,並建立了一個黑龍江地區最早的文明古國-索離古國。比如1974年發現的“白金寶文化”就是索離人創造出的文化,當然歷代史書對於這個古國的記載都十分的稀少,但這個國家的確存在過,《論衡•吉驗篇》載“北夷索離國王侍蟬有娠,王欲殺之。”,從中可以看出在當時索離國已經有了相對完整的統治政權。而直到戰國時期,哈爾濱依然是索離國的疆域。

齊齊哈爾市

齊齊哈兒地區的文明同樣的久遠,數萬年前這裡就有著較為繁榮的文明。20世紀20年代發現的位於齊齊哈爾市西南25千米處的“昂昂溪文明”就是齊齊哈爾新石器時代創造出的璀璨文明。在昂昂溪遺址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以碧玉、石髓、瑪瑙等製作的細石器和豐富的骨器,並同時也發現了少量的打製或磨製的石器以及火候很低的黃褐色陶片,而這無一不在彰顯著這一文明的繁榮。

而在2500年前,齊齊哈爾地區就已進入青銅時代。比如早年發現於富拉爾基區的“老龍頭古文化”就是齊齊哈爾青銅時代較為經典的代表,它大概是西周至春秋時期的文化。在這裡考古家們發現了一批造型新穎、獨具特色的紅衣陶鴨形壺和仿皮囊壺及虎鹿相搏的青銅牌飾。此外,它同哈爾濱地區一樣,在戰國時期歸索離古國統轄。

牡丹江市

牡丹江地區是滿族人的先祖肅慎人的祖地,早在3000多年前,肅慎人就在這裡成為第一批繁衍生息的人類。如50年代至70年代,在寧安縣鏡泊湖發現的“鶯歌嶺文化”就是3000年前至西周時期的新石器到青銅時代的文明。在這個遺址當中,考古人員發現了陶器、石器、骨器等工具,同時在這裡還發現了目前為止黑龍江最早的農業工具,即由鹿角做成的鋤頭。

在商周時期,牡丹江地區由肅慎古國管轄。而且在當時肅慎國還是周朝的臣屬國,武王時期肅慎就遣使入貢“楛矢石砮”。《左傳.昭公九年》也曰“肅慎、燕、毫,吾北土也。”。戰國時期,牡丹江地區依然為肅慎古國掌控。

佳木斯市

與牡丹江市一樣,早在6000年前肅慎人就來到了佳木斯地區繁衍生息。2012年考古人員在撫遠縣發現的“亮子油庫遺址”就是佳木斯地區在新石器時代就有文明的最有力的證明。在這裡考古家們共發現了20件石器,包括石核、刮削器、網墜、石片等。戰國時期,佳木斯地區由肅慎古國管理。

大慶市

大慶地區是目前為止考古界能夠明確的,是黑龍江地區最早有人類活動的地區之一。1992年在大慶市肇源縣義順鄉東義順村發現的“小拉哈文化”就是新石器時代黑龍江省最為繁榮的文化之一。在這裡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的骨網鉤、網墜、蚌鐮、石鏟、石斧、玉器等文物。

同時黑龍江省最為繁榮的青銅時代的“白金寶文化”也位於大慶市,所以可以想象遠古時期這片地區是有多麼的繁榮。而在戰國時期大慶地區則為索離古國的疆域。

雞西市

早在六千年前,雞西地區就有肅慎族人來此繁衍生息,並創造出了最為璀璨的“新開流文化”。該文明是迄今為止在黑龍江省發掘出土文物最多、最全的,在這個新開流的遺址上考古家們發現了大量的以魚鱗紋、網紋為特徵的陶器和以用來捕魚為主的石器、骨器、牙角器等文物。

可以說新開流文化開創了肅慎人以捕魚為生的文化先河。而直到戰國時期,雞西地區依然由肅慎古國管轄。

雙鴨山市

雙鴨山地區在先秦時期是肅慎人的活動區域,而在這裡肅慎族也創造出相對輝煌的文明。2015年在饒河縣考古人員發現了“小南山遺址”,在這裡出土了大量的新石器時代的文物,如陶器、小石葉等。同時在這裡讓人最振奮的發現,是發掘出了大量的匕形玉佩、觿形玉佩、珠、璧、管、錛等玉器。

而在戰國時期,雙鴨山地區依然被肅慎人掌控,肅慎古國依然是這片地區的主人。

伊春市

伊春地區在周之前一直都是肅慎族的活動區域,這裡也孕育著一個又一個的文明。在2011年地處樺陽浩良河至南岔公路段就發現了一箇舊石器時代的“樺陽遺址”,在這裡考古人員發現了12774件古代石器,如矛頭、陶片、尖狀器、刮削器、石葉、石核等。而這其中被譽為“樺陽第一寶”的石器就從這裡出土的。

當然商周伊春地區雖為肅慎族所佔,但到了戰國時期,就被貊國所佔。貊國是貊族人建立的古國,《說文解字》曰“鮮,魚名。出貉國”。

七臺河市

七臺河地區自先秦以來就是肅慎古國的領地,肅慎人一直都在這裡生生不息的生活著,並也孕育了眾多的文明。位於勃利縣倭肯鎮平安村的“勃利平安原始社會遺址”就是新石器時代的產物,在這裡考古學者相繼發現了陶器、石器和其他等石具。

同時在勃利縣,專家們還發現了勃利新發古城遺址、新興大頂子山古城遺址等先秦時代的遺址,而這都在昭示著先秦“肅慎古國”的繁榮與輝煌。

鶴崗市

鶴崗地區同樣是“肅慎古國”的領土,直至戰國亦是如此。這裡無論是新石器時代,還是青銅時代,亦或是鐵器時代,都有著繁榮的文明在此孕育著。比如新石器時代,鶴崗地區相繼發現了雙豐遺址、東山包遺址、名山遺址等。

青銅時代則有小山遺址。鐵器時代則有同仁遺址、四十連遺址、團結墓葬遺址等。可以說無論何種時代的文物,如陶器、石器、玉器、青銅器和鐵器等在鶴崗地區都能找尋到其蹤影。

綏化市

夏商時期綏化地區為“肅慎古國”的領地,有史曰“肅慎者,虞夏以來東方大國也”。但是在到了戰國時期,隨著貊國的崛起,綏化地區有部分被貊國所佔。其中今綏化市的慶安縣、綏稜縣、海倫市、望奎縣、蘭西縣等仍為肅慎地,西部的明水縣、青岡縣、安達縣,西南部的肇東等市縣為貊地。

當然作為舊時期時代就有肅慎人在此繁衍生息的綏化地區,這裡也有著許許多多的文明遺址。其中望奎縣的“鑲藍頭遺址”是黑龍江省最為重要的一個青銅時代的遺址。當然這裡也存在著如趙家店遺址、汪家溝遺址等其他11處的商周時期遺址。

黑河市

黑河地區在先秦時期為“貊國”的領地。《三國志·魏志·夫餘傳》載“夫餘……國有故城,名濊城,蓋本濊貊之地,而夫餘王其中。”,“貊國”是濊貊族的古國,在西周之時,就為西周的臣屬國。而到了春秋時期,齊恆公曾對濊貊族發動戰爭,但並未征服於它。

到了戰國時代,由於“東胡古國”的介入,這塊地區就開始成了“貊國”和“東胡古國”兩個古國的領地,如現在的五大連池市、北安等就屬於貊國,而孫吳縣就屬於“東胡古國”。黑河地區也有著許多的文明,如在五大連池市就接連發現了10幾處新石器時代的遺址。

大興安嶺地區

大興安嶺地區在先秦之前就是“東胡古國”的領地。《辭海》曰東胡乃“古族名。因居匈奴(胡)以東而得名。”,《逸周書·王會篇》亦曰“東胡黃羆 山戎戎菽”。當然實際上東胡古國就是一個部落聯盟,它包括了當時族屬相同而名號不一樣的大小部落。

同樣大興安嶺地區也存在著許多的文明遺址。比如在2012年公佈的北山洞遺址就是大興安嶺地區最為重要的一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而在這之中,考古人員發現的大興安嶺巖畫,就初步的證明了大興安嶺是孕育黑龍江乃至中國遠古文明的搖籃之地。

從以上可知在戰國時代,整個黑龍江省大概存在著索離古國、肅慎古國、貊國和東胡古國這四個古國。當然它們雖然被稱為國,但實際上只是一些部落亦或氏族聯盟組成的一個鬆散的組織,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算是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