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闯关东后为何没保留住自己的方言,而东北方言又是如何起源的?

动物百科全书


“闯关东”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有史以来,山海关以内的民众出关谋生,皆可称为“闯关东”,这是广义上讲的。从狭义上讲,是指从清朝同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关内百姓出关谋生的历史。

本问,指的可能是狭义的“闯关东”。

清军入关后,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东北“龙兴之地”开垦、生活,并为此颁布了禁关令。

顺治时期,满族贵族倾族入关,关东人口剧减。同时,清朝政府借口关东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实行封禁政策,并开始修筑东北长城。

老百姓称东北长城为“柳条边”。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风城南的柳条边曰“老边”;自开原东北到吉林市北曰“新边”(辞海)。故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

十九世纪中叶,破产的农民和流民潮涌般的闯开了虚掩的山海关大门,于是,汹涌澎湃的闯关东大军从此兴起。

人是文化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

山东闯关东的人数庞大,到了东北之后,他们按照自己的文化习俗,开始在东北复制“山东村”。

这种“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的现象,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转移。他们不是改变自己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而是把自己的文化带到了东北,结果形成了东北与山东文化相容的局面。

当然,东北文化对山东文化的入侵并不是没有反抗,这中间发生过很多对抗、争斗,但斗争的结果是融合。

我们知道,东北是一个以滿、汉、蒙、回为主,兼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共同聚居的地区。东北文化中不仅融入了这些民族的词汇,还融入了俄语等外国语。

比如称下小上大的水桶为“畏大罗”,称俄罗斯面包为“列巴”,这都是来自于俄语。“哈喇”(肉和油变质),“喇忽”(遇事疏忽)为满语,松花江为女真语,吉林为滿语,卡伦(边防哨卡)湖为锡伯语等等。

东北方言的形成不是单一、孤立的,蕴涵着丰富的东北文化内涵,有很多东北方言很难找到它的出处和来历。但东北人习惯了这些说法,认同了其中的含义,也就流传了下来。

比如东北方言“犊子”,是近于“混蛋”的意思,但“扯犊子”的意思,就不是扯混蛋了,而是闲扯、不干正经事的意思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北文化中蕴含着多元性的民族文化特色。如东北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用具文化等等,都具有东北特点,细究起来,这是一门大学问,不是靠悟空问答的形式能够说清的。



闫秀乐


闯关东后,还是有很多山东人后裔保留了自己的方言的,并且连续几代人都说山东方言,直到现在。这些人一般都是生活在独立的山东村里,整个村子都是山东人的后裔,没有东北方言的干扰,所以保留的比较纯正。但这样的山东村占比并不多,更多的是与东北原住民杂处相居,渐渐就被同化了。

比如上次在火车上碰到一个东北的山东老乡,他是50年代去东北的,他媳妇是东北人。他依然一口的山东口音,但到了他孙子辈,完全就是东北口音了。我老姑也是50年代去的东北,嫁给东北人,现在已经一口的东北口音了。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作为移民来说,相比于当地的文化,脱离了自身的生存环境,自带的文化就成了弱势文化了,很容易被同化。比如明初的大移民,山东承接了大量的山西移民,很多山东人都记得山西大槐树的老家传说。山西方言和山东方言的差异是巨大的,但经过了几代人,山西移民就已经完成同化了,成了地道的山东人,方言中再也寻不到山西的影子,这就是文化的强弱问题。

满清入关,到了汉族的地盘,脱离了东北环境,最终不同样被同化了吗?

同样,东北方言也是汉语方言的一种,与满语和其它少数民族语言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词汇中可能掺杂了一些少数民族语言词汇,但主体仍为汉语言系统。主要是在东北,汉族仍然占绝大多数比例的,东北人口中,河北,山东,河南的移民汉族比例很高,再加上明朝在东北的卫所,依然是汉语体系,各种语言交相融合最终成了今天的东北方言。


山东味儿


我发现一个问题,黑龙江很多人的父母都是山东人,而我们吉林德惠这边,闯关东也都发生在我爷爷的爷爷那个年代。

比如我家家谱记载。我家祖上来自山东河间府的李家庄。名字叫李发

我已经是第七代人了,而周边90岁老人也都说的东北话。

是不是黑龙江闯关东比吉林晚?


东北味道


闯关东的大多数都是建国前的事,随说解放以后也没有担是岁数都八九十岁了,现在的原籍山东人都是第二代了,他们语言自然容和到当地了,在说他是在东北这上学,学的就是普通话……

在过三十年怕是一句山东话也不会说了,我五十多岁了有时候也能冒出一句半句的山东话……比如俺家,俺这一块,妈妈,叫娘,吃大煎饼,卷葱,吃酱,喝玉米面粥,这些都保留下来的山东人的习惯……


公证25324572混蛋


马未都说过这个事,就是东北话是什么话,东北话是说垮了的山东话。东北以前没方言,那地方满族人不开放,后来开放了,开始闯关东,山东人各地的口音也不一样,去了以后综合了各种口音包括当地的口音,这才有了东北话。而且东北好多地方还有很正宗的山东话,就是没说垮的山东话,可以说山东话对于东北话的影响非常大,大到什么程度呢?我觉得基本可以算是一路山东方言了。


杰135934666


做为一个东北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东北从开禁以来,每年以五十万的人口数量递增,到了三十年代,人数已达三千余万。其中,山东人及其后裔占绝对主力,据民国十九年人丁文献记载,山东籍移民约2千万余。其他的有东北原生人(五代以上居东北人士),山西移民,冀北移民,河南移民,淮北移民。之所以占绝对主力的山东话没有得到保留,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东人到东北后,饮当地的水,食当地的粮,不免生理上有些变化。再说,新生代在生活中遇见未知的事,未知的物,必然要问当地人,这样有些东北土语变在脑海中扎下根来。二是当时的东北,移民一般都从事农耕,贩卖,手工等低级行业,而政府机关,关口驿站多为当地人把持,你想要办事麻溜,就必须会说一些东北话,久而久之,东北话就成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语种。三,当时的东北虽然山东人多,但大部分都是杂居,特别是在城里,你想啊,各种方言交流起来多费劲。统一成山东话吧,人家山西人不干。就是山东人之间交流也成问题(方言太多),这样显然不利于推进城市化建设。最后,大家都欣然接受东北话进行交流,既有归属感,又不伤和气。后来,全国确定普通话标准后,由于东北最接近普通话,所以新生代的学习热情更是高涨,时间长了反而忘记了家乡话。





当年春水


山东人闯关东:

口音有一个地区没变,只是都是老年人了。中国商品粮基地之一—三江平原,农业部下属的国营农场。2012年有幸去那采访,退休的老人清一色山东话,新生代东北话不标准,普通话却非常标准,得益于那的知青多(河北,湖南,四川,山东,河南,哈尔滨,北京,上海),来自五湖西海的人多。普通话就成了大家沟通的标准。

敢于挑战的山东人个性:

这部分人其实山西人居多,明朝洪武年间,山西天下红雪,长红苍蝇,瘟疫盛行!不得已,移民山东,活下的,个性极其坚韧,一旦活不下去就去当“响马,绿林”。清朝末年,私自穿越“柳编墙”去关东谋生。日本和俄罗斯在东北打仗,日本胜利后,朝鲜族就偷渡东北靠着日本人关系(日本朝鲜合并—见中国近现代史),暗中想占领东北。清朝就开禁东北,几千万山东人疯狂涌入东北,保住了边疆,这是山东人一大功劳!

东北方言:

东北人并不是客家人,自古就走汉族在那生存,个性很强,不服输,好斗狠。看《三国志》,辽东是公孙渊的地盘!再看《史记》商朝纣王的叔叔箕子带领商族人建立 朝鲜,横跨辽东和朝鲜半岛!这部分人和当地土著结合,一会变成匈奴,一会鲜卑,一会蒙古族满族等等。 东北话就是博众彩之长,在黑土地和严寒的哺育下,形成了独特魅力的方言。


阎大嘴


大连丹东说的什么口音?从大连往北,山东口音逐渐减轻。你仔细辨别,辽宁的各地方口音其实有差别。黑龙江最接近普通话,吉林次之。


盘锦凡人1


因为东北人创造了一个更牛逼的方言 东北话!所以都不用山东话了。我和东北人呆些日子也东北口音了!传染能力太强了!


KKzqsong


古语讲入乡随俗,去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不但生活习惯会维持改变,语言也会发生变化,而闯关东人群的下一代,在东北的语言环境当中长大,自然而然不会再讲山东话。

方言被当地语言同化

虽然当年山东闯关东的人数群体非常大,但是平均到东北三个省份,人群呈比较分散的状态,所以不可能因为几个人的山东话,而影响一个地区,而一定是某个地区的方言影响山东话的使用群体。或许第一批闯关东的人因为语言的定型,还会继续使用山东话,但是下一代从上学开始,便处在东北话的环境当中,那么自己的方言定型,肯定还是东北话。

东北与山东相同方言城市

不过东北地区有两个城市属于例外,一个是大连,一个是丹东,这两个城市的方言与山东方言的某一支是一样的。闯关东之时,有两条路线,其中一条便是从烟台经渤海在大连或者丹东登陆,所以在大连和丹东形成了山东人大型聚集群体,人数多了也影响了当地方言。当前两个城市,尤其是大连所使用的方言,与山东烟台的方言,几乎没有任何差别,这也能够看出群体对方言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东北方言起源

东北的方言起源比较早,并且融合的方言种类比较多,从秦朝统一六国以后,华夏民族便不断融合壮大,人口流动也更加频繁,那时的山东、河北一带就与东北往来频繁,融合了东北当地的原住民族语言,初步形成东北方言,后来汉朝、晋朝、唐朝等,也不断有中原人口流入东北,再次巩固东北方言,明清及民国时期,东北的汉族人越来越多,加之东北曾受国外列强统治,方言最终就是我们当前看到的。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