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人是谁的祖先?

香草豆子


目前学界一般将满族的形成演化历史总结为肃慎-邑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族,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能简单将肃慎、邑娄、勿吉、靺鞨、女真以及今天的满族等几个概念直接划等号,就像爷爷和孙子不能视为同一个人一样——这些民族在血缘和文化上具有亲缘继承关系,但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民族。渔猎民族和定居民族有一点显著的不同就是:没固定的生活地域,各部族之间的互相融合是相当频繁的事,从肃慎、邑娄、勿吉、靺鞨、女真一直到今天的满族并不是简单的改名而已,事实上每一个名字的背后代表的是在融入新的血脉后所形成的一个崭新民族。就此而言:历史上肃慎、邑娄、勿吉、靺鞨、女真的形成发展历史不能被视为是满族本身的发展过程。然而又不可能把历史上肃慎、邑娄、勿吉、靺鞨、女真的形成发展与满族的形成历史割裂开来,这就正如我们不能把今天的土耳其人与历史上以阿史那部族为核心的突厥民族划等号(事实上两者连人种都不一样),然而我们又不能否认历史上的突厥民族与今天包括土耳其人在内的突厥语民族之间客观存在一定的传承关系,否则就难免陷入到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状态。从肃慎、邑娄、勿吉、靺鞨、女真一直到今天的满族是一个动态的演变历程而不仅仅只是的简单的改名字而已。

要完整追寻这段动态的历史演变进程得从最初的肃慎人说起:公元前1800年前后如今山海关外的东北大地主要分为四片区域,各自生活着四个不同的族群——南面燕山一带生活的是商朝的华夏族(汉民族的前身),东面是濊貊,西边是东胡,北部是肃慎。根据周代典籍的记载:周武王时肃慎人曾入贡“楛矢石砮”。成王时肃慎氏来朝,成王命大臣荣伯作“贿息慎之命”。康王时肃慎复至。周人在列举其疆土四至时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由此可见远在春秋以前肃慎人已臣服于中原王朝,同时从肃慎人向周朝进贡弓矢的记载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善于骑射狩猎的民族,他们已开始用弓箭取代原始的石头、木头打造的武器进行狩猎。战国以后肃慎之名不再见于史籍记载,直至三国、两晋时肃慎之名才又重新出现。关于肃慎之名一度消失的原因迄今为止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肃慎为挹娄所阻隔,久不与中原同音讯,遂逐渐被中原史籍遗忘,以致于最后中原人不知其所踪;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挹娄即肃慎之改称——《后汉书·东夷传》就持这一说法“挹娄,古肃慎之国也”。挹娄在古代典籍中有时也写作邑娄,关于这一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其一认为系通古斯语“鹿”的意思;另一种说法认为系满语“叶鲁”音译而来,为岩穴之意。挹娄人俗好养猪,食其肉,衣其皮,常穴居。现在一般认为:挹娄人的活动区域大致位于如今辽宁省东北部和吉林、黑龙江两省东半部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内。挹娄人已发展出渔猎业、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不同产业。汉魏时期在挹娄人的东北面夫余族和高句丽族先后崛起,挹娄曾臣服于夫余400余年,与此同时挹娄人也凭着自己“便乘船”、“善射”的优势对居住今图们江流域人少势弱的北沃沮不断进行骚扰。公元236年挹娄与曹魏确立臣属关系,成为曹魏辽东郡管辖之下的民族。

勿吉人本是生活在松花江流域的一个民族,然而正如上文所言:渔猎民族之间的互相融合现象是极为频繁的——挹娄人强大之时勿吉人也被吸纳入邑娄族之中并与挹娄人出现融合迹象。在长年征战中邑娄本部的实力遭到削弱,逐渐无法再压制自己统治下的各部族,勿吉人趁机在公元5世纪初崛起,进而取代了邑娄本部的地位。到南北朝时期中原史籍中已不见邑娄之名,这标志着勿吉人已全面取而代之。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勿吉人灭掉了东北地区称雄一时的夫余,日益强大起来的勿吉人内部也分化为不同部族:这其中主要是粟末(今松花江)、白山(今长白山)、伯咄(即伯都讷,今扶余县)、安车骨(今阿什河)、拂涅(今牡丹江一带)、号室(今绥芬、穆伦二河流域)、黑水(今黑龙江下游)等七大部落。隋唐时期勿吉改称靺鞨,昔日勿吉七部之中的粟末、黑水两部日益发展壮大并逐渐兼并其他部落,最终形成靺鞨人的两大分支——粟末靺鞨、黑水靺鞨。唐朝曾在两部居住的土地上分布设置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建立了号称“海东盛国”的渤海国,渤海国境内的粟末靺鞨、高句丽、汉人等民族在经过长期的融合后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身份认同——渤海人。公元926年契丹人建立的辽国灭渤海国,此后渤海人分别向三个方向迁徙:一部分迁入中原融入汉族;一部分进入高丽融入今天的朝鲜民族;一部分与黑水靺鞨被纳入辽国的统治之下,由于辽国称黑水靺鞨为女真,所以这部分渤海人实际上融入到了女真民族之中。辽国对女真各部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靠近辽国的南方女真被纳入辽国的户籍管理体系,成为熟女真;而北方的女真各部则被称为生女真。辽代初期高丽人函普来到生女真完颜部生活的按出虎水,这时他已有六十多岁。函普客居完颜部时完颜部的人杀了其它部族的人,因此两族交恶,哄斗不止。完颜部人对函普说只要化解仇杀,就把部族里一个六十未嫁的贤女嫁给他,收他作完颜部的人。函普答应下来并解决了争端。然后娶了六十岁的完颜部女,并生了两子一女,终于成为完颜部人。由于完颜函普在完颜部中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善于处理各种事务,逐渐成为完颜部的首领。函普死后完颜部首领之位先后在乌鲁、跋海、绥可、石鲁等人之间传承,石鲁死后其长子完颜乌古乃成为完颜部的新首领。完颜乌古乃积极取悦辽国皇帝:借助辽国的力量征服了白山、耶悔、统门、耶懒、土骨论五部并通过辽国接触到较为先进的中原文化——这一时期生女真出现了政府机构和法律制度。乌古乃次子劾里钵攻破桓赧、散达、乌春、窝谋罕等部,完颜部变得更加强大起来。

当女真各部忙于内部争斗之时辽国不断派人到女真聚居区索求贡品,激起了女真人的反抗。1112年辽国天祚帝赴长春州与女真各族的酋长聚会,在这次聚会上天祚帝要求完颜部酋长乌雅束的弟弟阿骨打跳舞,阿骨打以不会为由坚决拒绝。这次宴会结束后不久乌雅束病逝,阿骨打成为完颜部的新首领。1114年9月完颜阿骨打命女真各部人马誓师来流水(今拉林河),由此开始了为期十年的伐辽战争。随后女真军队在宁江大捷和出河店之战中击败辽军。次年一月阿骨打在“皇帝寨”(即后来的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之白城)称帝,国号大金,建元收国,是为金太祖。在解释”金“这一国号的由来时完颜阿骨打是这样说的:“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不坏。故以大金为号”。1116年五月金军占领辽国的东京辽阳府,1120年西路军攻陷上京临潢府,辽朝失去一半的土地。在战事期间南方的宋朝派出使者马政、赵良嗣与金朝定下海上之盟,约定联合攻打辽朝。1122年金军攻下中京大定府,天祚帝逃亡沙漠。辽国宗室拥立耶律淳于南京析津府建立北辽政权,然而不久金军攻下辽南京,北辽灭亡。1125年辽天祚帝被俘,辽朝灭亡。原本根据宋、金之间的协议:辽南京本该由宋军攻打,然而宋军以绝对优势兵力却屡屡败于辽军之手,无可奈何的宋军不得不请金军出面打下了辽南京。这样一来宋朝一直想要收复的燕云十六州又落入了金国之手,宋朝不得不向金国支付大笔赎金换回了燕云十六州,此事之后金国看清了宋朝的虚弱,于是萌生了灭宋的念头。随着辽国的灭亡金国已与宋朝直接接壤,有了将计划付诸实施的基础。1125年金国发动灭宋之战,此时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已死,在位的金国君主是金太宗完颜吴乞买:他派勃极烈完颜斜也为都元帅,分兵两路从山西、河北南下,最后会师北宋首都开封,在宋将李纲的死守下金军无功而返。次年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再派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兵分二路攻破开封,俘虏宋徽宗、宋钦宗等宋朝皇室北归,史称靖康之祸,北宋由此灭亡。在靖康之变中宋朝的康王赵构侥幸逃出生天——他在南京归德府(今河南商丘)称帝重建宋朝,是为南宋。尽管金军很快就进一步大举南下,然而南宋在岳飞、韩世忠、张浚等将领的努力下屡屡转危为安。最后金国只好迫使南宋称臣并让西夏、高丽等国臣服以称霸东亚。

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在此后的金世宗、金章宗统治时期金国国力达到鼎盛:金国全盛时期的疆域包括今天的中国东北、华北和俄罗斯联邦的远东地区。1206年蒙古部的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此后统一的大蒙古汗国成为金国最大的外患。1211年已被蒙古贵族奉为成吉思汗的铁木真于野狐岭(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张北县与万全县交界处)大破丞相完颜承裕与将领独吉思忠率领的四十万金军,由此开启了蒙金战争的序幕。在蒙古入侵的同时金国还不得不面对内部的民变和南宋的北伐,1213年秋成吉思汗兵分三路攻金:他派皇子术赤经略山西、皇弟合撒儿往河北,他与幼子拖雷往山东发展,金朝只有中都、真定、大名等十一城未失。隔年金宣宗求和,献黄金与岐国公主与成吉思汗,蒙金和议达成。蒙军撤退后金宣宗迁都汴京,仅派太子镇守中都,引来河北军民不安。1215年蒙古以金帝南迁为由出兵攻陷中都,占领河北地区。同年十月蒲鲜万奴在辽东自立,建东真国。此时金朝龙兴之地辽东被蒲鲜万奴与耶律留哥瓜分,山东与河北一带都是民变的红袄军,金廷只能控制河南、淮北与关中一带。正当蒙古与金鏖战之际发生了蒙古商队被花剌子模截杀之事,于是蒙古主力转而西征花剌子模,这使金国暂时躲过一劫。1230年成吉思汗的继位者窝阔台分兵三路伐金,又同南宋达成盟约,于是蒙军借道宋境迂回到汴京金军的后方。在这一过程中爆发了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率领的蒙军在三峰山(今河南禹州市东南)与金军的遭遇战,此战中金国名将张惠、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与移剌浦阿先后战死或被俘杀,金国主力丧失殆尽。战后蒙军顺势围攻汴京,汴京守将崔立降蒙,金哀宗逃往蔡州,蒙将史天泽约宋将孟拱、江海一同合围蔡州。1234年正月在蔡州岌岌可危之际金哀宗位传于完颜承麟。不久蔡州城陷,金哀宗自杀,末帝完颜承麟死于乱军之中,金朝覆亡。蒙元王朝对女真、契丹等民族采取的民族政策是“若女真、契丹生西北不通汉语者,同蒙古人;若生汉地则同汉人“。在这一民族政策下约五分之三的女真人融入了蒙古人和汉人之中,而在女真人的龙兴之地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等地蒙元王朝则设有斡朵里、胡里改、桃温、脱斡怜、孛苦江五万户府管辖当地女真人。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同年朱元璋派遣徐达、常遇春等人率军北伐并成功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逃回漠北草原。1387年明将冯胜率大军二十万直逼金山,迫使辽东故元将领纳哈出降明,由此明朝打开了通往辽东女真诸部的道路。次年明朝收回高丽所据之辽东领土,与其划界于鸭绿江,成功阻止了高丽对女真进行管制的企图。明永乐九年(1411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20余年中女真族出身的宦官亦失哈奉明王朝之命巡视黑龙江下游,明朝在东北女真族聚居地设有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两大行政管辖机构。尽管如此当西部的蒙古势力崛起时也曾一度向东完全控制了整个女真地区。这时的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黑水女真、东海女真等几大分支,同明朝和蒙古比起来女真各部的实力实在有限,甚至连李氏朝鲜也不断向北蚕食女真人的土地。其实女真人的剽悍善战丝毫不弱于蒙古人,只是由于部落太小无法形成合力而已。然而明朝和蒙古持续两百多年的对立给女真人带来了机会。在女真诸部之中建州女真的实力开始迅速膨胀:永乐初年胡里改万户阿哈出、斡朵里万户猛哥帖木儿相继入明朝见, 明成祖朱棣在辽东设置建州卫和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司,分别以二人为指挥使。这一时期明朝利用女真各部之间的矛盾分而治之,使其彼此互相牵制。万历十一年(1583年)建州左卫指挥使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因祖、父被明朝误杀,以先人所留下的“十三副遗甲”起兵。然而这一时期明朝的主要精力用于打击蒙古和海西女真,对努尔哈赤则基本采取怀柔安抚政策:万历十七年(1589年)明廷授予努尔哈赤都督佥事,寻升左都督, 后加授龙虎将军。努尔哈赤吸取了此前一味臣服于明朝或与明朝公然对立的女真首领的经验教训,他既没完全顺服于明朝,也不与明朝公然分庭抗礼,而是依靠明廷授予的官职压制其他部落并逐渐统一了女真诸部,甚至邻近的部分东蒙古部落也臣服于他。在这期间他创建了八旗制度以凝聚部众,还令手下学者额尔德尼和大臣噶盖根据蒙古字母创制新的文字来拼读满文。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正式称汗,建立“后金”政权,建元天命。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诏书宣布正式誓师伐明。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间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连破明朝四路大军,巩固了新生的后金政权。此后努尔哈赤连攻克开原、铁岭、辽阳、沈阳等地并迁都沈阳。后金进入辽沈地区之后一方面下令收养归降汉人,另一方面却推行剃发、大量迁民、清查粮食、征发差役等弊政。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在宁远城下被明将袁崇焕击伤,不久死去。继任者皇太极将归附后金的蒙古人和辽东汉人编入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次年在战胜蒙古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并从其手中获得所谓传国玉玺后皇太极改元崇德,又改国号大金为“大清”,去汗号而称帝。1644年满清王朝利用明军和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激战的天赐良机在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导下入主中原、定鼎北京。满族的主体是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部,也融合了相当部分的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甚至还在持续的扩张行动中融合了相当部分的蒙古人、朝鲜人以及辽东关外的土生汉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先就是世居辽东的汉人,后在努尔哈赤征服辽东的过程中沦为女真人的包衣,隶属正白旗。在清代早期满洲人内部存在着佛满洲和伊彻满洲的划分——所谓佛满洲就是指作为努尔哈赤嫡系的建州女真后裔,而伊彻满洲则是指后期融入满洲人群体的海西女真、东海女真、蒙古、朝鲜、汉人等族裔。民国时期一部分满族普遍改为汉姓,其中一部分甚至索性将自己的民族登记为汉族。新中国成立后满族成为登记人口仅次于壮族和回族的第三大少数民族。满族和女真有血统上的亲缘继承关系,但并不是同一个民族:满族在其形成过程中融入过蒙古、朝鲜、汉人等族裔血统,而原属女真的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锡伯等部则并非作为满族的分支存在,而是被视为与满族并列的独立民族。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女真族”,是宋金对抗时大金国的主体民族。起源于禹舜时期的“肃慎部落”,当时大禹定九州,周边各族都来进攻,其中东北夷即有肃慎,上贡的是弓箭。

到了周朝,周武王时、成王时、康王时,肃慎部落都有进贡,周人在列举其疆土四至时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可见当时肃慎人已臣服于中原王朝。

到了战国和三国时期的时候,“肃慎部落”改了名字叫“挹娄部落”。挹娄与满语"叶鲁"音近,,即"穴居人"的意思。挹娄在与曹魏建立臣属关系,曹魏将其划归辽东郡管辖。三国后期又改回原名:“肃慎部落”

到了南北朝时期又改为“勿吉族”,勿吉是"窝集"的转音,满语为森林之意,东北人叫"树窝子"。勿吉人,就是林中人。刚开始有十大部落,后来兼并为七大部落。分别为“松花江的粟末部落”,“长白山的白山部落”、“今扶余县的伯咄部落”、“今阿什河的安车骨部落”、“牡丹江的拂涅部落”、“穆伦河流域的号室部落”,“黑龙江流域的黑水部落”。

到了隋朝,称为'靺鞨"。唐朝时期其其中一部粟末靺鞨曾建立渤海国,被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攻灭。另一部称“黑水靺鞨”,演化为宋金时期的女真族。

宋金时期,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朝;为元朝所灭。在明朝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三大部建国,国号为“大金”, 1644年女真人入主中原,改名“满族”。


睁眼看西安


金朝灭亡后,女真人主要有三个去向,他们分别留在了内地、蒙古和东北。

留在内地的女真人,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对于这些女真人,元朝的政策是“女直生长汉地,同汉人”,他们在元代逐渐与汉人实现了同化。《元史》中就提到过部分女真出身的官员,他们最后都起了汉名,后代子孙与真正的汉人无异。例如,刘国杰,本女真人,姓乌古伦,后入中州,改姓刘氏;李庭,本金人蒲察氏,金末来中原,改姓李氏;赵良弼,女直人,本姓术要甲,音讹为“赵家”,故以赵为氏。

元末明初文人陶宗仪就在《辍耕录》中总结过女真人在元代改称汉姓的31种情况:“完颜曰王、乌古伦曰商、乞市烈日高、徒单曰杜、女奚烈曰郎、兀颜曰朱、蒲察曰李、颜盏曰张、温迪罕曰温、石抹曰萧、奥屯曰曹、孛术鲁曰鲁、移刺曰刘、斡勤曰石、纳刺曰康、夹谷曰仝、裴满曰麻、尼忙古曰鱼、斡准曰赵、阿典曰雷、阿里侃曰何、温敦曰空、吾鲁曰惠、抹颜曰孟、都烈曰强、散答曰骆、呵不哈曰田、乌林答曰蔡、仆散曰林、术虎曰董、古里申曰汪。”

留在蒙古的女真人,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元朝对这些人的政策是“若女真、契丹生西北,不通汉语者,同蒙古人”,他们最后大多加入蒙古人的行列。除此以外,元朝实行镇戍制度,各省都有蒙古驻军,女真人就随着蒙古军队分布中国各地,元末明初之际,或死于战乱,或最终与汉人实现融合。

留在东北的女真人,皆受到元朝开元路、合兰府水达达路等路府机构的管理,被编为万户府、千户所。这些女真人或是迁徙至朝鲜半岛,或是成为明朝汉人的一部分,或是成为日后清朝满人的一部分。


HuiNanHistory


肃慎作为满族的最早先民,尽管史书上语焉不详,但考古发掘资料却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物证。肃慎及其后裔,既有关联又不能等同,不应该把肃慎以下的邑娄、勿吉、靺鞨、女真各族的形成发展过程,当为满族本身的形成发展过程。可又不能把肃慎以下,直至明代女真人的世代相承关系,与满族的形成割裂开来。满族真正以一个民族出现,只能说在明代末期的17世纪之初,这时已从女真人中间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的历史,起源于明代女真的分化和重新组合。

女真族本来是散居于东北松花江流域和黑龙江一带的游牧民族,古为萧镇氏,隋唐时称为靺鞨,分为七部,五代时改称为女真。宋时又分为生女真和熟女真两部,熟女真受辽国统治,生女真却散居东北,不受辽管。北宋末年,生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改国号为金,是为金太祖,并起兵反辽,又与宋合作,把辽消灭,称霸北方。後金兵南下侵宋,首都汴京沦陷,宋室南迁继续抵抗。后来,金国不断地向南宋作出侵略、敲诈等行为,更多次侵略南宋。但後来金国开始衰落,被漠北的蒙古人反叛。

蒙古本臣服于金,而金国一直以分化的策略,煽动草原上各部互相攻伐,加上以减丁政策,对他们三年屠杀一次。终于,蒙古在成吉思汗领导下崛起,并联宋伐金,终至灭亡。

金国灭亡后,熟女真人仍是散居于东北,分为建州、海西、野人等部,建州部到了努尔哈赤时强大,他吞并了女真各部,复用国号为金,是为後金,後皇太极又把女真族改名为满洲族。后有新(满语“伊彻”)旧(满语“弗”)满洲之分,实际上包含东北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

正统七年(1442),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在明朝统治下形成一个强大的部落。“建州三卫”的出现,标志了满族主体部分的形成。在女真族的旗帜下,不止是女真各部,还有赫哲族、鄂伦春族、锡伯族的先民们,也采用了女真族的名号。15—17世纪,满族已成为一个新的共同体。所以,满洲之为族称,是以建州、海西女真为主体,同时又包括了大部分野人女真,当地的汉族、蒙古族和别的民族,也是构成满族的重要因素。


孤狼啸月31600808


无可否认,汉人的祖先之一。


大卫上帝所爱的


语言是活化石,中国的宪法有必要规定八大民间使用的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阿尔泰方言。满语属于通古斯语,通古斯语隶属于阿尔泰语系,阿尔泰语有三个分支,分别是覆盖中亚的突厥语,蒙古语和通古斯语。从覆盖面积来说,阿尔泰语包涵中亚的哈萨克,维吾尔语,中北亚的蒙古语,满语,其它小语种,如锡伯,鄂伦春等等。学术界有一个比较大的分歧,朝鲜语和日语是否属于阿尔泰方言,从韩国和越南等周边曾经的附属国去汉字运动来看,它们这些国家的国史都是用汉字来书写的,包括日语国史和汉字都脱不了干系,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周边曾经朝贡的番薯国,强行离开汉语影响恐怕连国史都没法书写。阿尔泰方言的发源地在长江,黄河源头的阿尔泰山系,是游牧民族广泛使用的方言,突厥,鲜卑,女真,契丹都没有消失,这些古代的游牧民族融入到使用阿尔泰方言的民族里。语言是活的化石,阿尔泰语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是黄河,长江源头民族的上古语言,至今甘肃,宁夏,青海地区部份少数民族仍使用阿尔泰方言,蒙古族的发源地东起辽河(红山文化遗址把中国石器时代历史向前推进到公元前一万五千年左右,出土大量的玉龙祭祀图腾),西至黄河和长江源头,语言进化史可以明确记载该民族进化,迁徙,融合的过程。语言学显示古粤语和今天的粤语相差甚远,就像今天的我们只能破译1/4的甲骨文,中华历史演绎的过程蕴藏在甲骨文的符号里,中国的考古学家除了挖祖先坟墓似乎不太会干别的,炎帝,黄帝,蚩尤,大禹,这些上古人物的传说,甲骨文不会没有记载。元朝皇帝登基,穿蟒纹龙袍,诏书,圣旨使用汉字下达,清朝皇帝更不用说,龙袍每日上朝必穿,日常批示奏折,圣旨,诏书,甚至传位的遗诏都是满汉双文以示公正。中国的文化,是龙族文化,世界各地唐人街,正月十五,端午节,舞龙,赛龙舟,这些痕迹第五纵队再怎么喷也没啥叼用,龙族图腾,龙族文化,龙族语言,龙族文字,如何抹煞?


海内0722


女真人源起于东北地区东部那些覆盖着茂密森林的山地,如今归属于黑龙江以南的苏联远东省份(译者注:原文如此)。在早期——就是说在10世纪——女真人似乎就已经扩展到东北平原了,松花江流域一带已成为他们定居的中心。这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女真人的生活方式,它虽然与汉族那种定居农业文明相对立,却也不能以简单公式化的游牧方式来说明。在这一点上,女真人不仅不同于契丹人,而且更不同于蒙古人。后两种人更符合于传统上对于草原游牧文化(逐水草而居,住毡帐,主要家畜是马与驼,很少甚至完全没有农业)的描述。可见女真人的生活与经济方式是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环境而定:在森林中,占优势的是渔猎;在平原上,则是饲养牲畜或从事农耕。女真人饲养马匹,甚至还输出马匹,但他们主要的家畜是牛。他们地区重要的物产是类似于猎鹰和隼的海东青,辽朝甚至汉族的皇帝都热衷于搜求此物。从一份向辽朝和汉人进献贡礼的清单上可以看出,女真人输出的产品包括:马(中国正是一个需求无尽的市场)、海东青、黄金与珍珠,还有林业产品(蜂蜜、松籽及人参,一直是重要的一种中药材)。很明显,女真这些贡品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很小,在依靠进贡建立起的关系中,有很长一段时期,女真人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因素。但无疑,与这些比他们更发达国家的偶然接触,在女真人心中点燃了一种渴望,就是效法这些朝廷,也获得这样的威严和显赫,就像他们那些从东北的林莽中走出来的使节曾见到的那样。

  汉文文献一致认为,女真是靺鞨(朝鲜语Malgal)部落中的一部,他们曾长期活动在今朝鲜与东北之间的边境地带。靺鞨本身与其说是一个统一的种族文化的共同体,倒毋宁说是一个由不同部族组成的混合体。在唐朝时,他们曾经是位于东北地区南部的渤海国的臣民,后来在10世纪,靺鞨部落中的一些部又组成了一个以“五国”著称的群体。这个群体说是个联盟也许更合适些,它位于今天吉林省的东北部,并成为女真人的祖先之一。靺鞨的另一部分是被称为“黑水靺鞨”的七个部落,居住在黑龙江的中下游地区(“黑水”是黑龙江的诸多名称之一)。女真人的第一代祖先就源起于黑水靺鞨,如果我们相信女真人带有传统意义的祖先是从12世纪初算起的话。


六子134443005


历史上出现过的和现在依然生活在的中华大地上的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古人!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的古人大致有三个原始部落:蚩尤、炎帝和黄帝,中国的任何一个民族都和这三个部落有关。蚩尤在北方,炎帝居南方,黄帝由西来,在黄河中游融合成华夏民族,这是汉族的起缘。由于地域或生存环境等原因,三个部落没有融合的部分依然存在,演化成中华古民族。蚩尤部有九黎,炎帝部有三苗和百越,黄帝部有戎和狄。三者中任意两者的结合部也有融合,蚩尤和炎帝之间有百濮,蚩尤与黄帝之间有百夷。我国现有民族都是从上述古民族中分化而来,北方主要是九黎和戎狄、中原的西南部是百濮和三苗,西南部则是百夷,各民族都有自己对应的祖先,但蚩尤、炎帝和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


远山140320206


女真人的祖先是先秦时期的肃慎人 肃慎人来自贝加尔湖附近的通古斯 大约一万年前 通古斯人的一支东迁到黑龙江中下游到长白山北坡一代 成为肃慎人 后来融合了一部分惠漠人 少部分朝鲜人和汉族人 形成了满洲族 也就是南通古斯人 鄂温克/鄂伦春人是北通古斯人 如今除了满族 还有赫哲族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乌德盖人 奥罗奇人等都是女真人


不买HUAWEI是汉奸丶


女真人不是现代中国哪个民族的祖先,女真人作为一个民族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女真人虽然建立过金国,汉化程度高,在金朝的末年,蒙金混战,绝大多数女真人战死沙场,有少量幸存的,也被积怨甚深的北方汉人屠杀贻尽。能够苟活留存下来的女真人极为稀少。

需要说明的是,现代满族的祖先是通古斯人,和金朝的女真人八竿子都打不着边。通古斯人最厚颜无耻,到处乱认祖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