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壘行動中曼施坦因堅信距離勝利不遠,為何不敢抗命投入預備隊?

歷史扒糞機


堡壘行動期間,在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堡壘”作戰線後方確實部署了一個較為強大的戰役預備隊,即第24裝甲軍,該裝甲軍轄有第1 7裝甲師和黨衛隊“維京”裝甲擲彈兵師,總計擁有112輛坦克。這個軍在“堡壘”作戰期間並不隸屬於南方集團軍群,而是直屬於陸軍總司令部,因此曼施坦因是沒有權力調動這支裝甲部隊的,只有陸軍總司令部下達命令將該軍轉隸給南方集團軍群司令部時,曼施坦因才能調動這個軍。而希特勒始終都沒有將這個軍的指揮權交給曼施坦因,因此曼施坦因就是想抗命將第24裝甲軍投入“堡壘行動”也不可能辦到。



第24裝甲軍原先確實隸屬於南方集團軍群司令部,是作為右翼的頓涅茨突出部預備隊,德軍在那裡的防禦並不強,主要是因為戰線太長,兵力嚴重不足,而且僅有倉促構築的野戰工事,不可能長時間的抵擋蘇軍的強大突擊,而希特勒又極為重視頓涅茨這個具有重大經濟意義的地區,拒絕放棄這個難以防守的突出部。為此,陸軍總司令部下令南方集團軍群在頓涅茨突出部留置一支規模較大的戰役預備隊,以防蘇軍達成縱深突破,這支預備隊擁有4個裝甲師和1個步兵師,包括第24裝甲軍的2個師。


德軍正式決定發起旨在消除庫爾斯克突出部的“堡壘行動”後,曼施坦因便將部署在頓涅茨地區的第24裝甲軍向北移動到堡壘作戰線的後方,顯然曼施坦因意圖將第24裝甲軍也投入到進攻作戰中,這樣便使頓涅茨突出部承受更大的風險。曼施坦因對第24裝甲軍的調動並未經過陸軍總司令部的同意,因此陸軍總司令部一直責成曼施坦因將第24裝甲軍調回頓涅茨地區。當時曼施坦因剛剛取得哈爾科夫反擊戰的勝利,挽回了南翼的崩潰局面,頗受希特勒的重視,對於曼施坦因期望將第24裝甲軍作為南方集團軍群戰役預備隊的意見還是給予了同意,不過希特勒還是非常擔心頓涅茨突出部的防禦,為此他保留了第24裝甲軍的最終決定權,將其編入陸軍總司令部的預備隊中,脫離了南方集團軍群的指揮。


退一步來講,即便曼施坦因有權調動第24裝甲軍,將其投入到堡壘作戰中,也難以取得最後的勝利,不可否認曼施坦因確實重創了當面的蘇軍集團,蘇軍的裝甲部隊遭遇了慘重的傷亡,不過曼施坦因並不知道蘇軍在後方部署了一個方面軍級別的戰略預備隊(幾十萬人),早就曼施坦因和希特勒就是否繼續發起進攻爭執之際,隸屬於草原方面軍的3個新銳野戰集團軍和2個坦克軍(400輛坦克)的強大兵力已經集結到前線,計劃發起一場全面的反攻。如果曼施坦因將第24裝甲軍投入進攻,將正好和這些蘇軍新銳集團軍相遇,最終兩敗俱傷。此外幾天後蘇軍便對德軍脆弱的頓涅茨突出部發起了進攻,僅靠第24裝甲軍也無法阻止蘇軍的突破,又將黨衛隊第2裝甲軍也投入作戰。可見將第24裝甲軍不投入“堡壘行動”是非常正確的,曼施坦因對戰局的估計過於樂觀了。


戰略論


跟他的綽號一樣,不折不扣的甩鍋帝。曼施坦因在二戰初期的一系列戰爭中獲得了太多的榮譽,例如征服了塞瓦斯托波爾,被授予塞凡堡征服者的美譽。可是戰後他卻成了戰犯,這給他的榮譽蒙山了一層陰影。

後來曼施坦因在書寫自己的回憶錄時,自然要把不利於自己的一切決定全部甩給希特勒,畢竟這個時候希特勒不可能跳出來反駁他。其實說白了不存在什麼堅定不堅定,曼施坦因之所以不抗命投入預備隊,也是因為自己心裡也不摸底。

就好比敦刻爾克大撤退一般,很多人都說如果當時坦克部隊接著進攻,就可以吞掉灘頭的英法聯軍。但是人們不知道的是當時德國的坦克部隊已經追的太遠,後續部隊根本就無法跟上,如果貿然進攻很有可能會被英法聯軍保衛消滅。

另外在敦刻爾克近郊這支德國坦克部隊曾發起過進攻,可卻遭到了法軍輸死抵抗損失不小。僅僅是一支阻擊部隊就有那麼強的戰鬥力,要真是突入海灘面對擁有重武器的英法聯軍,究竟誰被殲滅未嘗可知。


九品侍衛


身為戰役前線指揮官!為什麼!在決定戰役成敗的關鍵時刻,不下令動用自己手上的預備隊呢?在我個人看來,他對該戰役及整場戰爭的勝利前景並不看好。他在戰役勝敗的決定性關鍵時刻!心裡對戰役成敗!國家命運及個人得失之間產生了致命的猶豫!一場戰役的失利,如能保存下有生力量以後圖!戰爭還可以繼續。如果是在這場,連自己都不看好的戰役中賠上了所有,甚至是整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這責任是他無論如何也是無法承受得了的。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就成了逃避責任的一個不錯的說法!何況,我曾以上帝及法律的名義!向元首宣誓效忠!我為什麼要抗命呢?軍人生死事小,失節事大嘛!


嗨嗨希


戰後回憶錄推卸責任時講的堅信離勝利不遠的話還能當真嗎!


chenhy2166278023


不懂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