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围歼廖耀湘兵团,一向持重用兵的林彪为何敢于乱中取胜?

众所周知,林彪用兵精于算计,比较持重,一般不打险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但辽沈战役围歼廖耀湘兵团,林彪为何敢于大开大合、敢于乱中取胜呢?

辽沈战役围歼廖耀湘兵团,一向持重用兵的林彪为何敢于乱中取胜?

靠的是兵力上的绝对优势

辽沈战役与淮海战役不同,相对国民党军来说,东北野战军在总兵力上一直占据优势。第一阶段攻克锦州作战结束后,我对敌优势进一步扩大。这次围歼廖耀湘兵团,林彪动用了9个纵队,再加上其他一些地方部队等,我对敌已经形成了三比一的绝对优势。

乱中取胜,首先是基于兵力对比上的绝对优势。其次,这种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往往又能传导成心理上的巨大优势。这两条林彪首先就占住了。

另外,国、共两军建设成长和发展路径不同。打堂堂正正之战,国民党军中规中矩,并不差多少。特别是廖兵团中新一军和新六军等,那可是国民党的“五大主力”,当年可都是敢于同日军打堂堂正正之战的。他们并不缺乏这种作战实践。但在这种“乱战”之中,共产党的军队显然比国民党的军队更擅长。至少国民党军的综合火力优势就很难发挥得出来。这样一来,无形又将我对敌兵力对比的优势进一步放大。

靠的是士气上的空前高涨

东北野战军与国民党军的士气经历了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刚开打时,靠着美国的支援和综合优势,国民党军占了不少便宜,甚至一度将战线推进到最北的松花江一线。但这个时间持续并不长。很快,东北野战军经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经过夏秋季攻势作战,很快便把这个战略被动势头彻底扭了过来。

战争进行了两年多的时间,强大的国民党军在东北便只剩下沈阳、长春、锦州等几个孤立的战略点了。在这个时候,稍有些军事头脑的都知道,在东北地区国民党必败、共产党必胜的局面已经没有什么大的悬念了。

而这次经过锦州之战后,东北野战军打大仗、打硬仗的能力又大大提高,这无疑又给东北的国民党军一个巨大的精神打击。其实,无论在辽沈战役发起前,还是在进行中,国民党上至蒋介石、下至普通军官士兵,在士气上从来就没有高涨过。至于廖耀湘兵团,一冲西面十纵防守的黑山、大虎山,二冲南面八纵和独二师防守的魏家窝棚、六间房,三冲东面六纵防守的姚家窝棚、历家窝棚,都碰得头破血流,可以说是“三而竭”,士气大衰。再打下去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彻底被歼的命运。

辽沈战役围歼廖耀湘兵团,一向持重用兵的林彪为何敢于乱中取胜?

靠的是对运动战的驾轻就熟

老实说,“打阻击战、打攻坚战,这些并不是林彪惯用和擅长的战法”。四平之战或许还是给林彪留下了一些阴影。但战争进行了两年多,仗肯定是越打越大。毛泽东早就要求东北野战军确立“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而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阻击战、攻坚战等各种作战样式和战法势必都得面对。而这次的辽沈战役,打锦州恰恰是攻坚战,塔山方向上的作战恰恰又是阻击战。经过实践,对林彪来说,这两道“坎”都迈过去了,都打赢了。剩下对付廖耀湘兵团的,可是地地道道的运动战了。

对于林彪来讲,打运动战,这可是他从红军时期就很得心应手的战法。

显然,面对即将到来的超大规模的运动战,林彪即兴奋又冷静。他授意“新华社发出报道,详细介绍攻锦部队已转入休整,正在总结经验,补充兵员弹药,以麻痹廖耀湘”,把他稳在彰武和新立屯一线。他也前瞻地预见到廖耀湘在黑山、大虎山受阻后,可能撤逃营口或沈阳。因此,他在东南派出八纵和独二师阻敌南下营口,东面派六纵和五纵遮断廖兵团回撤沈阳的归路。

刚打完锦州不到十天,林彪就挥师向东,在运动中把围歼战的大网准确地撒向了廖耀湘兵团。林彪驾驭大兵团作战、特别是驾驭运动战的能力由此略见一斑。

靠是的对战局的精确把控

当10月26日,“失联”了两天的黄永胜六纵报告已到达指定位置,将廖兵团退回沈阳之路彻底遮断后,林彪知道,廖耀湘是彻底跑不掉了。廖犹疑时间太长、耽误时间太长,这是兵家之大忌。

特别是韩先楚三纵七师一个营的一个“神来之笔,一举将廖兵团的指挥部打掉后,廖耀湘彻底乱了,廖兵团彻底乱了。

原本上廖兵团的这些部队便处于行军状态,还没有建立好通信联络,不知哪冒出来一个营的“上帝之手”,突然间把廖兵团的“脑袋”胡乱地“打碎”了。自此,用廖耀湘后来回忆的话说,他的“整个兵团十万人马便开始处于瘫痪和分崩离析的状态”。

当参谋长刘亚楼报告各纵找不到师、师找不到团、团找不到营连时,“战役总导演”林彪一点都不担心,他只是说了那句“只找到廖耀湘就行”。

透过林彪的这句话可以看出,此时,林彪心里是非常清醒和淡定的,可谓是敌乱而我不乱,即使我“乱”也是“乱”到好处。兵力上的巨大优势,士气上的空前高涨,特别是9个强大的纵队已完全对敌形成包围态势,这种“乱”下去,只能利于部队大胆穿插,只能利于部队大胆分割,只能利于加速围歼敌人。

此时,对于廖耀湘来讲,那是“真乱”、那是“彻底的乱”。而对于林彪来讲,与其说是一种“乱”,倒不如说是他对战场局势的更高层次的精确把握。

果然,这种“乱”给林彪创造了一个两天多消灭敌五个军10万人的神奇和传奇。

辽沈战役围歼廖耀湘兵团,一向持重用兵的林彪为何敢于乱中取胜?

主要参考文献:《第四野战军战史》《辽沈战役亲历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