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军为招降此人连宋朝君主都充当了说客,他依然不降

我国历史上有过太多的辉煌,有辉煌的发明、有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还有很多象征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文天祥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一首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年后,国人颂其民族精神的绝唱。


文天祥,字履善,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他少时饱读诗书,是胸怀大志,于公元1256年参加科举还得中状元,任承事郎,海军节判官公事。当时,蒙古大军来袭的时候,宋理宗受到奸臣和宦官的控制,主张放弃临安,迁都思明,是文天祥据理力争,才让宋理宗放弃了迁都的想法。

元军为招降此人连宋朝君主都充当了说客,他依然不降

景定四年的时候,文天祥被改著作佐郎兼太子府教授,因耻于在宦官董宋臣手下做事,于是上书求去,做过知瑞州、江西提刑。咸淳五年的时候,文天祥好知宁国府,第二年被调回京城,任学院权直,负责给君主草拟诏书。这时候的文天祥鄙夷贾似道的种种作为,曾以诏书的形式斥责他,被贾似道罢免了官职,咸淳十年的时候,才得以复出,做知赣州。可当时,元世祖派伯颜为统帅,率领铁骑南侵,沿着长江东下,直扑临安。当时,宋度宗病死,谢太后主事,下令各地勤王。文天祥就拉起了一个三万人的队伍,开往临安。当时贾似道已经临阵脱逃,新任命的宰相陈宜中和兵部尚书吕师孟都是想投降的主,当时文天祥提出方镇的主张,提议各置都督哦,率领军民,抗击元军,可惜没有被陈宜中等采纳。后来,以文天祥带兵援助常州常州兵败,文天祥退守余杭。当时元军已经到达临安,谢太后焦头烂额,只得准备投降。伯颜让宋朝丞相来谈投降事宜,可陈宜中怕死,早就逃跑了,谢太后无奈,只得给文天祥一个右丞相的职位,让他带着安抚使贾余庆等去元营谈判。

文天祥是临危受命,想通过谈判来拖延时间。谈判中,文天祥提出让元军退守以显示谈判的诚意,伯颜听后大怒,扣押了文天祥,开始威胁贾余庆,贾余庆是个软骨头,接受了伯颜的所有条件。当他被释放后,把责任都推到了文天祥的身上,谢太后无奈,命贾余庆为右丞相,向伯颜献上降表。

元军为招降此人连宋朝君主都充当了说客,他依然不降

其实,这时候的南宋事实上已经灭亡了。伯颜把宋恭帝和文天祥等押解大都。在镇江的时候,文天祥被义士相救,得以逃脱,后辗转扬州、通州等地。五月,宋臣张世杰、陆秀夫等在福安拥立益王为帝,是为宋端帝。文天祥火速赶到了福安,出任枢密使同都督诸军马,高举抗元大旗。此时的文天祥在人民心中还是宰相,所以响应者还是很多。元军也立马向福建进攻,张世杰等保护宋端宗转移到了广东。文天祥则以退为进,移军龙岩,后又指挥大军挺进江西,攻占会昌。1277年,文天祥和将军赵时赏等围歼元军,大获全胜,一时形成了抗元战争的大好局面。元帝忽必烈派遣降将张弘范、李恒率兵十万围剿 文天祥,文天祥寡不敌众,赵时赏战死,文天祥向海丰转移。景炎三年的时候,海盗引导元军追击文天祥,文天祥自杀未果,终于被俘。

公元1279年的时候,无耻的张弘范押着文天祥去崖山,路过一个叫零丁洋的地方,文天祥想到异族入侵、国家灭亡,于是忧愤填膺,写下 了千古名诗《过零丁洋》。李恒则奉命写信劝降张世杰和陆秀夫。文天祥痛斥张弘范的行为,把《过零丁洋》交给张弘范,张弘范且羞且怒,无言以对。二月,崖山发生一场海战,张世杰和陆秀夫和皇帝,怀揣传国玉玺,投海殉国。

元军为招降此人连宋朝君主都充当了说客,他依然不降

文天祥悲痛欲绝,几欲跳海,欲死不能,他见到的都是国破家亡的景象。文天祥来到大都,忽必烈考虑到文天祥的威望,一心想着让他降元。还特意让宋恭帝劝降,·哪知道一个君劝臣的场景,反而变成臣讽君。忽必烈又派人软磨硬泡,但是文天祥坚守民族气节。忽必烈又想把文天祥关到监狱,企图消磨他的意志,可是文天祥编写了大量作品,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节和忠贞操守。

文天祥被关三年,成为了抗元的一把旗帜,又人扬言劫狱救出文天祥,忽必烈大为恐慌,亲自出马劝降文天祥,许以富贵,文天祥拒不跪拜,破口大骂文天祥,只求早死,于次日被押赴刑场,时年47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