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领军能打赢甲午战争?

1893年,在朝鲜的袁世凯乞假返乡,既是因为母亲病重也是因为正好到了任职轮期。但结束休假之后,新一轮任期再次得到了李鸿章的推荐,李鸿章也是想通过此举稳住袁世凯,从而保证朝鲜局势的稳定。

面对危机,袁世凯申请开溜

袁世凯领军能打赢甲午战争?

1894年,面对东学党的叛乱和日本陆军登陆,袁世凯愈发感到此地不宜久留,感觉日本大军前来,不可能空手而归。

建议清军陈兵鸭绿江或平壤周围,既可防范又能避免开战。

袁世凯自身则更是想跳出朝鲜泥潭,他因此向李鸿章进言:“韩倭情形惟凯稔知,拟请调赴津稟商和战各情,冀可速了,迟则枝节愈多,更难着手”。终于,六月十六日,电旨准袁世凯调回。

袁世凯离开了前后工作生活近十年的朝鲜。

但此时日本方面已再次声明拒绝撤兵。兵临城下,即使袁世凯回津,朝鲜局面己无可挽回。漩涡己经扩大,若仍在天津,以后被李鸿章派赴战事,仍将难以避祸。

为此,袁世凯联系到了户部尚书翁同鮮,“但称病,求回京”。只有来到京师,得到枢臣的帮助,才有可能彻底摆脱朝鲜的困境。

袁世凯领军能打赢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的日本陆军

然而刚回到天津,袁世凯立刻拜访了张佩纶,可能从张佩纶处探听到了李鸿章的态度,袁世凯随后就向李鸿章“沥陈病状”。

此番沥陈病状无异于向李鸿章表忠心。另外盛宣怀应当也甚为了解袁世凯的想法,所以当驻守金州的河北镇总兵刘盛休问盛宣怀袁世凯是否回韩之时,盛宣怀明确答道:“袁不回韩”。

朝鲜请袁回去主持大局

不过袁世凯还在等翁同龢的消息,期待事情有所转机。所以来天津乞师的朝鲜人李冕相焦急地和盛宣怀说:“周公不欲行,袁公亦不赶紧去,大师如未到,而倭乱渐剧。奈何!奈何!

七月三日,礼部右侍郎志锐上折,问袁世凯何以不来京。中枢的回复是“袁世凯己令病痊速来”。然而就在第二天,李鸿章电请总署代奏,“袁世凯病体小愈”,“晋京似尚可缓”。谕旨立即同意了李鸿章的请求,“袁世凯着毋庸来京”。

至此,袁世凯短时间内想要进京已完全没了可能,周馥也表示“复愿赴平壤”。不过袁世凯依然留有后手,其弟袁世勋再次找到了翁同穌,想通过翁同龢而联系李鸿藻。但翁同龢与李鸿藻的意见却是想让袁世凯带兵,于是次日便有电旨发出,“着李鸿章速催姜桂题、程允和招募成军,令袁世凯会同带领,即赴前敌,相机进剿”。

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这显然不是袁世凯所期望的。所以当周馥被电旨明令总理营务后,袁世凯也向李鸿章说愿意协助办理粮台。

袁世凯被赶鸭子上架

不过此时,袁世凯将要启程奔赴前敌了。

对于朝鲜战局,袁世凯的思考是厚集大军再图进取。因此如前所引,当日军登陆后,他建议李鸿章陈兵鸭绿江或平壤。

被派赴前敌后,袁世凯依然坚持着这种策略,同时这也可以让自己避免在前线遭遇不必要的意外。八月二十四日,听闻平壤失守后,袁世凯即致电李鸿章。

他从运粮筹饷的角度向李鸿章分析到,“查沿途各处形势,惟新民厅在榆关至凤城途中间”,“宜设粮台,厚储粮饷”。“现各军己渡江设守,一时恐难进取,抚辑各事,无从措手。

以距前线远近排列,离平壤最近的是九连城(今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其次是凤凰城(今丹东市凤城市),然后是新民厅(今沈阳市辽中区新民屯镇)。新民厅己距鸭绿江边上的九连城近300公里。

与此同时,目睹九连城溃军的军中幕僚递禀帖至军机处,说前线军纪败坏,以盛军、旗军尤甚。并且还特意指出“袁钦差在韩十年,深得民望”,“必须袁慰廷观察亦统带二三十营赞助,先严肃军纪,以收人心。再励精蓄锐而鼓士气,半年之内,或可转机”。

袁世凯终于等来转机

袁世凯领军能打赢甲午战争?

汉纳根(右二)

不过袁世凯显然并非做此打算,他依然担心朝鲜局势的发展会对自己不利,所以向盛宣怀询问“帅准允否开差”。若是“帅留,姑不敢渎,惟倭大兵己集,难久支;我调练须时,难速战,定局应在数旬内。即或恢复,凯决不便出使韩,如回待参议,必有益”。

袁世凯仍然身负着“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差务,只要未得同意开差,他仍然要与朝鲜局势捆绑在一起,所以他寻求开差回津的想法一直没有停止。但此时前线正兵荒马乱,这样的请求不仅李鸿章不会答应,盛宣怀也难以在当中疏通,袁世凯只得继续等待时机。

就在陆战前线吃紧,袁世凯寻求开差回津的时候,九月十一日,汉纳根因随北洋海军作战负伤得到朝廷嘉奖,从而进入了廷臣的视野。袁世凯终于等到了替代者,不用再返回朝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