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万物有灵且美,静观万物皆自得

贾平凹:万物有灵且美,静观万物皆自得

​“有一段,找我出散文书的人特别多,我都没有同意,太热闹我有点担心,我宁愿走的慢一点,走得长远一点。”

2016年6月出版散文集《自在独行》,畅销百万册堪称现象级,这对于以小说被人们熟知的贾平凹来说,也可以说是一个“小意外”。据说编辑在给先生汇稿费时,先生一度错愕,以为稿费汇多了,错了金额。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本书能够如此受欢迎。

随后各大出版社自然是继续拿着优厚的稿酬追着先生出版新散文,而后先生却越来越谨慎,委婉地拒绝了很多出散文的邀请。

先生在一次活动中讲到,《自在独行》的畅销是一个鼓励,如同母亲对孩子的鼓励一样,自己要好好珍惜这种环境,珍惜时间,敬畏上天,努力创作。

贾平凹:万物有灵且美,静观万物皆自得

01

大家孙犁先生曾称赞他的散文比小说真实感人

看是偶然其实必然。其实有很多人认为,先生的散文被忽视了。相比贾平凹的小说,关于贾平凹散文创作,很少有人讨论过。而大家孙犁先生曾称赞他的散文比小说真实感人。

评论家李敬泽认为,贾平凹的文章有很强的理论自觉,他的散文观就是文章观,对贾平凹散文的深入探讨,就是重新认识、思考中国的文章之道。

批评家白烨说,贾平凹散文是大家关注较少的领域,实际上他的散文影响非常大,有些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有些进入了教材辅导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讲,经典作品既是作家写出来的,也是读者读出来的。”

贾平凹:万物有灵且美,静观万物皆自得

评论家孙郁认为,贾平凹的散文写作,把古人的韵致和“五四”以来的文学传统非常奇妙地结合在他的文体里,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文风。

而在网上,贾平凹散文的不少句子被网友视为金句收藏。比如《说孩子》篇里,“人的心是一辈一辈往下疼的”。《五味巷》篇里,“妻子依旧是乳,丈夫依旧是水,水乳交融,谁都是谁的俘虏;一个不笑,一个不走,两个笑了,孩子就乐,出来给人说:爸叫妈是冤家,妈叫爸是对头。”类似佳句,不胜枚举。

02

时隔三年,《自在独行》之后《万物有灵》

时隔三年,先生散文新作《万物有灵》由长江文艺在2019年12月出版,又是给读者带来什么呢?这一次先生好像也特别重视这一个“孩子”,熟悉先生的人都知晓,他的书法一样很受追捧。他特意为这本书提写书名——万物有灵,前后编辑整理了一年之久,先生两次对新书篇目进行遴选,还特意新增加了3篇并未收录进书的新篇目。

贾平凹:万物有灵且美,静观万物皆自得


如果说《自在独行》是享受孤独,《万物有灵》就是对抗浮躁。

在《自在独行》的最后一章谈到了禅意,先生对景和物已不是简单的热爱,而是身在其中,情感交融!先生的这种大境界和大情怀会感染每一位读了这本书的人,寻找到生命的真正意义,用先生的话讲:“人既然如蚂蚁一样来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数十年里,该自在就自在吧,该潇洒就潇洒吧,各自完满自己的一段生命,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义了”。

这是自在独行的结尾,也是万物有灵的开篇。万物有灵且美,静观万物皆自得,看到本性并唤起万事万物也包括自己的灵性,这也是先生创作永恒的主题。

贾平凹:万物有灵且美,静观万物皆自得


03

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作品

贾平凹的实力可称大家,并且是屈指可数的大家之一。他的作品无不带有一种柔顺中的韧性,和陕西这块土地一样厚重,和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一个级别。

他对土地,农村,城市,人情传达出的独特又似曾相识的感觉和氛围,就像黄土高原一样,厚实稳重,又散发光彩。而他的自我评价是“我是个农民,善良本分,又自私好强,能出大力,有了苦不对人说。”

一个普通的读者,读懂贾平凹需要一点时间。

《万物有灵》也是一本需要安静下来仔细阅读的书,这种安静恰恰是人们最需要的,我们想把每一秒都填满,留一点空白,生命的意义才能呈现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

正如他自己所言:

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贾平凹:万物有灵且美,静观万物皆自得


名家推荐:

1、阎连科:平凹个子不高,但是他的创作高。一个人能坚持十多年年年作品不断,我想这是令人尊敬的,一般一个作家很少有像平凹每年都有新作品,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

2、莫言:他的作品质量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准,而且在不断地否定自己。

3、三毛:我心极喜爱的大师。恭恭敬敬的。平凹先生,您是大师级的作家,看了您的小说之后,我胸口闷住已有很久,这种情形,在看《红楼梦》,看张爱玲时也出现过。

4、麦家:贾平凹坚持写作,并且每一部水准都很高,我很尊敬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