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話》,一本洞察世事人情的處世哲理書,分享給大家

我記得以前看的一本書這樣說道: “一切到最後的關係,只需要知道我和誰來往就行了。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想要真正瞭解一個人,只需要知道他往來的任何一個親朋好友,就能基本探究出此人的本性一二,至少看得出他是哪一種人。”

換句話說,只要對一個人的朋友們有所熟悉,也能大概的瞭解一個人的本性。

而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翻了又翻、愛不釋手的書籍就像朋友一樣親近。這些書籍承載著生活的共處的點點滴滴、情感與記憶。

習以為常的隨身小書冊和小心珍藏的書籍們,再次放在面前細細觀看,心底間會浮現非常完美、十分幸福的感覺。幸福是一種真實的感受。所以這些書籍是真實地,也是令人幸福的。

於是我想知道我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只要知道我在跟誰相處就可以了。我相信通過我的一些喜歡的書籍就能能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在購買的書籍中有著只屬於自己的生活。在只屬於自己美好的生活中,蘊藏著自己對生活對世界的美好。

01、王永彬的《圍爐夜話》

遇見一本書,有很多種不同的方式。

“啊!”望著書店裡的書架,不期然將手伸向某本書。對從沒聽說過的作家,產生“啊!”的瞬間,想必是自己的某種情緒被觸動了。比如封面的裝幀、比如舒適的字體、比如恰到好處的留白,再比如書的尺寸形狀讓人舒服等。對於一位書蟲來說,回想起來,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那樣淘書的瞬間,只有“奇蹟”二字最為貼切吧。

就像在路上和某個女生擦肩而過時,然後匆匆一瞥,忽然“啊!”的一聲,從此對那個女生一見鍾情,念念不忘。

遇見一本書和遇見一個女生,其實沒什麼兩樣。

我和王永彬,還有《圍爐夜話》這本處世哲書,就是這奇蹟般的相遇。拿起書來一翻,發現裡面格言式筆記正合自己那刁鑽的胃口,發生不禁喜出望外。

結識一個喜歡的人,幸福感油然而生。

王永彬一生不為人所知,大概活躍在清朝咸豐時期,大概是一位縣學老師。而《圍爐夜話》也沒有講深奧的大道理,而是用簡短通俗易懂的格言式文言文來對學生們進行教授傳統文化的內涵,主要內容分別就孝悌善惡、天道果報、剋制私慾、勤勞節儉、功業成績五個方向進行引申,雖然有些說教的味道,但是的確對自己修身處世立業有所幫助。

學習如何將自己置身於社會但又不被社會同流合汙,王永彬是我的良師。

《圍爐夜話》,一本洞察世事人情的處世哲理書,分享給大家

《圍爐夜話》這本書真的很好

02、 世界名著《嫁給又老又醜又殘又瞎的男人,年輕女老師到底圖啥?》

“當女孩18歲的時候,被豪門所招聘而成為家庭教師,認識了土豪男主。兩人都被對方獨特的氣質和豐富的感情所吸引(確定女主不是被金光閃閃所迷倒、確定男主不是饞人家身子?),於是不顧身份不顧地位不顧財產的巨大鴻溝而彼此深深相愛了,正當他們舉行婚禮時,有人證明男主的前妻還活著。女孩傷心欲絕(還好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最後毅然決定選擇離開。後來,女孩意外地從叔叔(親的還是乾的?)那裡繼承了一筆不大不小的遺產,成為了白富美。但她無法抵禦對男主(又老又醜)的深情思念,於是聽聞男主前妻死亡的消息後,毅然回到了已經失去了財富、身體也遭到火災嚴重摧殘的男主(又老又醜又殘又瞎)身邊,毅然跟他結婚。在愛的供養下,男主重新找回了幸福和健康(也就是不否認男主又醜又老嘍?)。”

啊!多麼狗血的劇情。你們猜,這是哪部瓊瑤劇?

但是很可惜,這本書是世界名著,名字叫《簡·愛》,真正的世界名著。

《圍爐夜話》,一本洞察世事人情的處世哲理書,分享給大家

《簡愛》

這是我一位女性朋友推薦給我的,開始因為是世界名著,對於她的推薦,我也絲毫提不起一絲興趣,直到她把上面那段簡介介紹給我,我終於對這本書產生了好奇,決定在某貓買下來這本書,拿回家仔細品嚐。

呃。。。果然我和《簡·愛》無緣,感受不到那種閱讀的樂趣,我還是喜歡簡·奧斯汀小姐那種描寫田園鄉村自然風景和灰姑娘愛上高富帥這樣的小說。

很顯然,如果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朋友的話,那《傲慢與偏見》就是女朋友(世界名著我最喜歡《傲慢與偏見》,第二喜歡《理智與情感》),而《簡·愛》只能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女性朋友。

《圍爐夜話》,一本洞察世事人情的處世哲理書,分享給大家

簡奧斯丁是我最喜歡的作家

03、新東方雅思詞彙(詞根+聯想)

搭乘班車上下班的長途中,無所事事的自己看著別人加班工作或參加培訓課常常讓人感到莫名的焦慮,總感覺自己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我常常想,如何能利用起班車上下班中的這段時間?首選就是閱讀,有用的閱讀。

而且因為上下班環境不好,汽車比較顛簸,最好選一些比較簡短的詞語來閱讀,那英文單詞和句子就非常合適。讀英文要專心,哪怕只是背誦了十個單詞,對我這種習慣“跟著感覺走”的人來說,要完全弄懂也是場大災難,再怎麼也得花上半小時。這麼一來,即不會不耐煩也不會因為上下班班車時間短而為自己閱讀的打斷而煩惱。

讀書時,三十分鐘就像一眨眼的工夫。最理想的狀況是上車翻開書,剛喘口氣就不知不覺已到了該下車的前一站。要達到這種專心的程度,還是讀簡短不復雜的英語句子好。讀英文句子,如果能背出幾句,會讓人很有成就感,會感覺十分開心。

《圍爐夜話》,一本洞察世事人情的處世哲理書,分享給大家

最喜歡也是背的最痛苦的詞典

04、朱自清《朱自清散文集》

就在今年,我重新閱讀了包括《荷塘月色》

《背影》等高中語文課本文章在內的一些朱自清散文。我對朱自清為什麼能寫出如此優美淡雅的文章感到好奇。

比如朱自清寫的燈綵:“這些燈綵實在是最能勾人的東西,夜幕垂垂地下來時,大小船上都點起燈火,從兩重玻璃裡映出:那輻射著的、黃黃的散光,反暈出一片朦朧的煙巖,透過這煙巖,在暗暗的水波里,又逗起縷縷的明漪;在這薄巖和微漪中,聽著那悠然的、間歇的槳聲,誰能不被引入他的美夢去呢?”

一處燈綵在朱自清的筆下,竟成這般如痴如醉的仙境,怎能不陶醉呢?

又比如最熟悉的荷塘月色:“寫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裡。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檔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

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朱自清散文集》這本散文集,便記述了朱自清對於美與真實的想法、對沿途風景的回憶等,優美的文字像是在對孩子娓娓訴說,所寫的事件,都是平平凡凡的、純淨的,像蔚藍的天空,沒有一絲雜質,讓人心曠神怡。

當然,我最喜歡的依然是名篇《荷塘月色》,一次又一次地抄寫、朗讀。我夢想能在一個月色朦朧的夜晚,去清華大學校園住一晚,哪怕一次也好。

《圍爐夜話》,一本洞察世事人情的處世哲理書,分享給大家

大家只看朱自清就好

05、損友推薦的小說與書籍

有時候說不出為什麼,就是很想把自己珍愛的東西送給別人。明明那麼寶貝,為什麼還會送人呢?或許正因為想把它作為珍寶留傳下去,想讓更多的人知道它,閱讀它,才想送給別人吧!

我的古龍武俠小說中的《小李飛刀》是一位朋友在某天送給我的。“這本書我一直當成寶貝,但好像收著也沒什麼用,我也不會再讀了,所以要是你不嫌棄就送給你了。 ”

過了一段時間,這位朋友打電話給我,很猥瑣的問我看完了《小李飛刀》沒?

我那時候學業較忙就沒有看這本書,後來朋友三五次推薦這本書,我就找了一個時間將《小李飛刀》閱讀完。唔。。。感覺古龍小說故事情節和文筆都沒的說,就是結局太虐了。

然後我的朋友得知我看完《小李飛刀》以後,猥瑣的說道:“好東西一定要分享,特別是這種情節非常虐的,一定要分享。”

《圍爐夜話》,一本洞察世事人情的處世哲理書,分享給大家

我的版本已經失蹤,不知在哪位好友哪裡只能拿網上的代替

於是我也加入了把情節比較虐的小說介紹給朋友看,畢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當然朋友們也不放過我,也介紹了好一些毒草文章和小說給我看。

就算像一坨耙耙一樣的東西,大家一起分享也是蠻香的嘛!(大哭)(大哭)(大哭)

果然損友和毒草小說一樣不可相信。但是我們樂此不疲。

小結

新買一本書,看書的整個過程就是生活中的一種樂趣,而且隨著書籍陪伴自己的時間越來越長,自己對書籍的情感會越來越深。

和自己喜愛的書籍面對面地凝視,就像追溯維繫彼此情感的紐帶,偶爾解開那條糾纏著的細線,彷彿隱藏許久的關係得到了確認,感覺真的很棒。

因為書籍也和朋友一樣,愈閱讀,關係愈緊密。

讀書就像和一位親密的朋友竊竊私語,也許我們彼此都不贊成對方的觀點,但是我們卻能圍繞著一兩個話題聊上一天一夜。

《圍爐夜話》,一本洞察世事人情的處世哲理書,分享給大家
《圍爐夜話》,一本洞察世事人情的處世哲理書,分享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