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話》:遇到爛人不計較 碰到破事別糾纏!精闢

【點擊關注,所有人都在看的齊家治企之道】

《圍爐夜話》:遇到爛人不計較 碰到破事別糾纏!精闢

生活中,我們都遇到過這樣一種人:

他們非常擅長鬍攪蠻纏,經常莫名給以他人指責、謾罵,而且非要拉著你進入到負面情緒的漩渦中,與之周旋。

很多時候,我們管這種人叫“爛人”
與之糾纏的話,你不得不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還將自己弄得滿身戾氣。

不搭理他們的話,是“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
能容小人,方成君子……其實,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從來不與爛人計較,和爛事糾纏。

《圍爐夜話》:遇到爛人不計較 碰到破事別糾纏!精闢

1 、碰到爛人破事別糾纏

和爛人計較,是一件十有九輸的事情。

因為他是爛人,他沒有底線,而且他也希望將你扯進這個沒有底線的戰場。這就像一灘沼澤,你越糾纏,就會越陷越深。

你想要底線,就輸掉這場戰爭;贏了爛人,你比爛人還爛。所以,你和爛人計較,多半的結局是輸。

正如尼采在《善惡的彼岸》中所說:“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

所以,這也是我們厭惡爛人的最大的緣由。

我們很少見到有格局、有智慧的人在破事上糾纏不清,並不是因為他們幸運沒遇到這些,而是他們可以做到不在乎,不被負面情緒左右,也避免了災禍上身。

《圍爐夜話》 第四十九則中說:顏子之不較,孟子之自反,是賢人處橫逆之方。
別人平白無故地找麻煩,平常人都是十分惱怒,若是氣量狹小些的,便會以牙還牙。

但是孔門的顏淵卻能不予計較,一笑置之。而孟子則認為別人之所以冒犯自己,也許是自己什麼地方做錯了,因而自我反省一番,確定自己沒有差錯,才敢放心。

也正如《易經》中說: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不要長久的糾纏於爭鬥之事,雖然會有點小責難,但是最終結果卻是吉祥的。

《圍爐夜話》:遇到爛人不計較 碰到破事別糾纏!精闢

2、避其鋒芒 理性處理

那有人說,不和小人計較的本質就是軟弱。這話不然。
先說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故事。
傳說,寒山和拾得原本是佛界的兩位羅漢,在凡間化做兩位苦行僧。一日,寒山受人侮辱,氣憤至極。
寒山問拾得: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說: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很多人都認為,這不過是自認倒黴的退縮而已。
但知乎作者@張三爹 卻這樣解釋這段話:這是理性的鬥爭策略。

他說拾得的回答有兩層含義:

第一,你要避其鋒芒;

第二,你讓他作,自然有別的勢力來收拾他。

總結起來就是,當你無法有效反擊的時候,“示弱”才是正確的鬥爭策略。

這不是什麼新鮮的觀點,老子說過: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想要收束它,必須暫且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須暫且增強它;想要廢黜它,必須暫且興舉它;想要執取它,必須暫且給予它。

解決問題的方法有許多,理性處理,不必硬剛。

正所謂:“將軍有劍,不斬蒼蠅;將軍趕路,不追小兔。”

其實,一切加之於我們的惡緣逆境,正是修身的好機會,使我們的心量更廣大,胸懷更開闊,任何逆境都能甘之如飴。

《圍爐夜話》:遇到爛人不計較 碰到破事別糾纏!精闢

電影《公主日記》

3、不與傻瓜論短長

人生很短,餘生很貴,一不留神就過去了,別為垃圾人而浪費時間。糾纏久了,心會累;氣生多了,傷身體。

我們要和志同道合的人辯論話題,聽取不同看法,增長見識,共同成長。而不是耗費時間,和爛人去東扯西扯。

大家都知道,莊子與惠子是老冤家死對頭,從少年到白頭,兩人吵了一輩子,鬥了一輩子。兩人一見面就掐,就抬槓,誰也不讓誰。

殊不知兩人也是諍友和知音。惠子先於莊子離開人世後,莊子既失落又沮喪。其實與惠子死磕是一種宿命,是一種生命的意義。

常言道: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

可以和君子講道理去爭論,因為我們會有所收穫。和傻瓜爭論不會有結果,能講道理的人也不是傻瓜了。正所謂:欲為大樹,莫與草爭。

白巖松曾說:“有時候,我們活得很累,並非生活過於刻薄,而是我們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圍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緒所左右。 ”

時間和精力都過於珍貴,浪費在爛人爛事身上實在太不值得了。是用別人的錯來懲罰自己,那更是太傻了。我們有限而寶貴的時間,應該留給值得的人和事。

最後引用一句微博上流傳很廣的話送給大家:少理爛人,專心賺錢,吃飽睡好。

《圍爐夜話》:遇到爛人不計較 碰到破事別糾纏!精闢

【點贊關注,每天帶給您更有價值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