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生病拒絕就醫,到處訴說日子難熬,子女:放過我們吧


六旬老人生病拒絕就醫,到處訴說日子難熬,子女:放過我們吧

01.

有些人始終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歡喜或者悲傷都與現實無關,甚至還會強迫別人去理解自己。

這類人表面上看起來溫柔善良,甚至楚楚可憐。事實上卻渾身帶著自以為是的負能量。

心理學上有一種性格叫自嗨型人格。這類人總會時時帶著非常強烈的主角光環,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用自以為是的好去衡量這個世界的壞。

卡瑞爾·麥克布萊德在《母愛的羈絆》裡寫道:“當孩子長大,母親對她不再有相應的控制力時。這讓母親開始貶損和批評孩子,以期重新控制她。”

這是一個很可悲的生活狀態,卻並不是個例的存在。

不少人看不到問題的所在,抱著自嗨的扭曲心理,一遍又一遍地在親朋好友跟前刷存在感,最終令他人聞風喪膽避之不及。即便如此他還會悽悽哀哀地感慨世態炎涼人心漠然。

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其實患有嚴重的心理疾病,與其說心理疾病不如說是由心靈創傷引發的心理以及人格扭曲。

情緒無法排解於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逢人便說自己人生的悲哀。起初大家還有些同情,隨著她的反反覆覆翻來覆去,最終導致連“看客”都開始不耐煩。

自嗨型的人,十分願意花精力在自己身上,不僅被自身的美好品質和痛苦遭遇所感動或心痛,還會強迫旁人也向自己看齊。

這本身就是一種可怕的綁架和控制。

六旬老人生病拒絕就醫,到處訴說日子難熬,子女:放過我們吧

02.

要知道,一個自嗨型的人是不懂得自我消化情緒和疏導負能量的人。

他們常常渴望獲得外界的同情和安慰,並且反覆確認。這種行為嚴重影響了旁人的生活卻不自知。

其實自嗨型人格還分為兩種,一種是強勢型,時時刻刻在宣告自己的個性,用壓力去“管束”別人。

而另一種是弱勢型,總用很低的姿態去問世界“他們怎麼可以這樣對我?”這是一種“綁架”手法,具體點說就是用柔弱博取同情的道德綁架。

週末回老家的時候,碰上一個不太相熟的老人在村口哭。好幾個看起來與她年齡差不多的老人們在旁邊勸說:“現在的年輕人都這樣,他們忙,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情得處理,哪顧得上咱們的小災小病。快別哭了,一會孩子們又嫌丟臉……”

雖然旁人又是安慰又是勸說,但這位老人似乎沉浸在自己的悲傷裡,完全聽不進別人的話依舊期期艾艾地反覆強調自己腰疼,腿疼,這兒疼那兒疼。

沒完沒了地挨個細數自己超負荷地付出,最終換來一身病痛卻沒人感恩。

這個事情對一個不明所以的人來說,聽起來是挺可氣,等和鄰居們聊了之後我才搞明白事情的真相。

六旬老人生病拒絕就醫,到處訴說日子難熬,子女:放過我們吧

03.

在村口哭訴的老人有兩個兒子各一個女兒,其中一個兒子考上了大學從此定居外地,女兒雖然算不上遠嫁,但離孃家也並不近。只有大兒子結婚後和老人住在一起。

她的三個孩子之間手足情深,從來沒有出現過別家那種爭財產鬧不和的情況。並且還都挺孝順。

但是這位年過60的大娘卻一點都不知足,在她看來三個孩子全都沒良心不孝順。

在她的認知裡,孝順就是無條件順從,不僅要對她百依百順,還要按照她的想法生活。正因為此,小兒子在城裡結婚後,她只去住了半個月就被委婉地送了回來。

原因很簡單,她對城裡小兒媳的生活習慣橫豎看不上眼,鬧的兒子兒媳天天吵架。

回到村裡後一直在宣揚小兒媳心眼壞,早上睡到8點多不起床,晚上也知道不給兒子燒水洗腳。

讓她最氣的是小兒媳“目中無人”,上下班出門進門的時候沒有主動跟她打招呼。聽到這裡我都愣住了,現在怎麼還有講究“問安”的老人呢。

年輕人不拘小節,在自己家裡自在一點很正常,沒想到到了老人眼裡便成了目中無人。實在太可怕。

六旬老人生病拒絕就醫,到處訴說日子難熬,子女:放過我們吧

04.

這位老人打從不到五十歲就跟著大兒子大兒媳一起生活,每天做做飯或者帶帶孩子。確實是個閒不下來的人。

致命的缺點就是她特別愛管閒事。幾乎兒子兒媳鬧矛盾都是因為她,甚至在教育孫子孫女的事情上也要聽她的意見。

長久下來,大兒媳對她沒什麼好臉色,她對大兒媳更是各種不滿。可那又能怎樣呢,一家人還是要扎到一口鍋裡吃飯。

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人身上的毛病一一顯現,常常犯腰腿痛的毛病。雖然婆媳不和,但在老人生病這件事上,兒媳還是照顧的很周到,檢查買藥一點都不含糊。

只是這位婆婆根本不遵循醫囑,但凡稍微有些藥效她就擅自停藥,並且每次不到疼的不行了是絕對不會同意就醫。

因為看病的事情,村裡人都知道這位老太太十分摳門。

再說她的女兒和小兒子,每次只要聽說母親身體不舒服,不是專程趕回來探視帶她去醫院,就是往家裡打錢,麻煩哥哥嫂子領著去醫院檢查。

即便如此,她仍舊堅持有病不看,拒絕就醫。哪怕被子女生拉硬拽去醫院開了藥,回到家依舊不遵循醫囑。

生病後堅持熬著,然後覺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整天哭喪著臉躺在床上難受,或者出去找人訴說自己有多痛苦。

六旬老人生病拒絕就醫,到處訴說日子難熬,子女:放過我們吧

05.

最可氣的是,她不僅到處說自己的日子過得難,還會順帶著指責子女以及兒媳們的生活習慣。給人的感覺就是她所有的付出都被不孝的子女糟蹋了。

半年前有一次她和大兒媳因為家庭瑣事鬧了起來,就因為中午的一盤剩飯。正直炎夏,家裡有一盤剩飯忘記放進冰箱,等晚上做飯的時候,大兒媳順手給倒掉了。

婆婆明明記得中午有剩飯,到了晚上卻沒見兒媳端上桌,便詢問剩飯去了哪。兒媳直言忘記冷藏,怕吃了生病就扔了。

就這麼一件小事鬧得當晚飯都沒吃成,第二天就連沒去勸架的鄰里們都知道當時老太太說:“我不捨得吃不捨得穿,還不是替你省錢。你們倒好,一個個花錢大手大腳,扔東西眼都不眨。”

兒媳沒吭聲,逼的已到中年的大兒子哭著說:“媽,放過我們吧。你生病時弟弟一天幾個電話,妹妹請假趕回來就為了帶你去醫院檢查身體。

結果你死活不去,當時也是說的這句話,我們都不需要從你身上省這個錢。咱能別鬧了嗎,丟臉啊。”

這個事情當時在方圓幾個村都傳成了“新聞”,有的人說老人都是為了孩子好,子女不懂事。有的人表示十分同情這三個孩子,誰家攤上這麼個長輩,日子都不好過。

六旬老人生病拒絕就醫,到處訴說日子難熬,子女:放過我們吧

06.

這世上有一種人,他自己活得累,身邊的人看得更累。

我曾聽過一箇中年人在送走母親後說了這麼一句話:“感覺自己像是突然被鬆了綁一樣,竟然沒有半點悲傷。”

在《母愛的羈絆》裡也有類似的句子:“我感覺自己好像被綁在鐵鏈上。只有她離開後,我才能開始爭取自由和幸福。為什麼我覺得只有當她生命結束時,我的生命才會開始?”

一個家庭中存在的最大悲哀就是來自父母對已成年子女的掌控和約束。

人生真的是這樣,當一個人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時,他會活得十分挫敗,甚至認為活著沒有任何意義。

無法想象那些常年被自己父母綁架的人,直到中年甚至自己的子女都已成年時,還被所謂的“都是為了你好”“為人子女不能不孝”壓得有口難言,他們的內心將是什麼滋味。

自戀型父母和自嗨型人格會給身邊的人帶來難以想象的痛苦。

這樣的人往往活得太用力太努力太費力,根本不知道自己一直在排斥幸福。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沒有類似的老人?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