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寶寶主動說話?

raoyaoting


每天下樓遛娃,一群小朋友都差不多大,但是各方面發育卻各有差別,有個小朋友兩歲半了,很少說話,想要什麼就是“啊啊啊”的叫,給他媽媽愁壞了。



但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一個發展規律,一般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孩子說話晚,可以先從各方面觀察一下

  • 首先他每天吃得好睡得好,起床也開開心心的,這樣的孩子多數不會有什麼問題。
  • 再有他即使不會說很多話,也完全可以用身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訴求,哪怕是簡單的“嗯嗯”,用手比劃一下,大人一下就看懂了,這種通常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可能還會從側面反應出來孩子的肢體語言相當豐富。這也是好事。

影響孩子語言發展的原因



1.語言環境太單一

就比如表妹家,平時基本是奶奶一個人在家帶孩子,奶奶不咋愛說話,可能也是覺得跟一個啥都不懂的小孩沒啥可說的。妹夫經常出差,表妹呢就下班能陪孩子那一會兒,跟婆婆都的交流也不多。

這就造成了家庭語言環境的缺失,孩子聽的少,自然說的也會少。

2.家長對孩子過度關注,孩子喪失了表達的機會

很多家長會特別寵愛孩子,尤其是隔輩親的老人們,會時刻盯著孩子,有一點兒需求都要馬上滿足,這就導致了孩子不用說話,一個眼神家長就馬上到位,其實也間接剝奪孩子練習說話的機會。

3.家長給孩子貼標籤

經常出門會聽見沒有的媽媽說:“我家孩子就是有點兒認生,見到陌生人不愛說話。我家孩子天生就膽小...”

家長特別願意給自己孩子貼上諸如此類的標籤。其實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你給他越積極的暗示他就會更積極,相反你每天越是給他貼上不愛說話等的標籤,他可能真就不愛說了。

本來出門孩子還在給自己打氣想說叔叔好,但是媽媽這時候因為怕別人覺得自己孩子沒禮貌,自己開口說孩子擔心不愛說話,那孩子就會真的變成這樣。久而久之也會變得不自信,這也會導致不想開口說話。

4.語言環境過於複雜

雙語家庭或者老人說方言的家庭可能都會多少影響孩子語言的發展。但這種通常沒什麼大問題,正常說就好,慢慢的他哪種語言都能聽得懂。


我家倆娃是32周出生的早產寶寶,在一歲前大運動等很多方面都是落後,但唯獨語言發展的特別快。
6個月的時候急了就無意識的喊了媽媽。
8個多月的時候就會每天說很多次爸爸爸爸爸爸。
1歲左右的時候疊詞說的很溜了,像“高高、拿拿、哥哥等這些都會說。
1歲半就能簡單的表達了,5、6個字的短句,想要幹什麼都能簡單的說。
到2歲因為所以、但是等這些因果關係轉折關係的句式用得也很溜了,還經常會說一些繪本里聽過的成語,運用的也很恰當。

總結了一些經驗供大家參考

1.豐富的語言環境刺激

記得娃們小月齡的時候,姥姥就每天抱著孩子跟她們說話,不睡覺哭鬧了,姥姥就跟她們嘮嗑,然後孩子們就很神奇的不哭了。

平時也是隻要有一點兒寶寶睜著眼睛的時間就逗她們。我當時還覺得這麼小的孩子能聽懂啥啊,太有耐心了吧一直逗她們。

而且我家裡人特別多,姑姑小姨舅舅等等都會經常來家裡,平時也是家裡一般都有3、4個大人,經常嘰裡呱啦的說個不停。

事實證明這些都是好的語言環境刺激。

2.多帶孩子去戶外,鼓勵孩子打招呼

我們家娃基本一年四季都會在外面玩兒,大東北嚴寒的天氣也不例外,除非颳大風下大雨。

其實戶外運動開始就是想讓孩子增強體魄,慢慢的發覺接受的人越來越多,孩子們也會越來越自信大方的跟別人去打招呼,交流。

剛開始讓他跟別人簡單的打招呼就是擺擺手,到後來會說“你好、再見”等,慢慢會自己去跟小朋友溝通交換玩具,其實這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開始也會觀察,會慢熱,會不開口,但是多鼓勵,慢慢的他就會變得越來越自信了。

記得孩子第一次自己去跟小朋友交換成功玩具的時候,她也非常開心有成就感,之後想要玩什麼都會自己主動過去溝通。

戶外活動不僅能鍛鍊身體,還能讓孩子處於一個非常好的語言環境,慢慢的都會嘗試開口說話的,家長多鼓勵就好,從跟別人打招呼開始吧。

3.讀繪本

從孩子小月齡那時候給她們看黑白卡,到6個月左右的時候給他們看簡單的圖片,讀故事,也讓她們自己去翻翻,當然那時候基本會放到嘴裡去咬。

但是到一歲的時候孩子們就非常喜歡聽大人讀繪本了,從開始的只能聽一兩頁到現在兩歲多點,連著聽完幾本事不成問題,只要一有空就會拿一堆書來讓你講。

這是特別好的語言刺激,因為你會發現,孩子慢慢的都會把書中涉及到的詞語等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

所以,真的建議家長們堅持給孩子讀繪本,時間少就每天少讀一點,但要堅持。這不僅能刺激孩子說話,還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對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等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4.親子游戲

著名的幼兒教育專家陳幗眉教授曾經說過:“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第一就是培養他良好的生活習慣,第二就是跟孩子做親子游戲。”

因為遊戲會影響寶寶的社會行為、認知和語言等各方面的發展。通過遊戲,孩子在語言、合作和解決問題等方面變得更加成熟。

寶寶可以通過遊戲來學習怎麼發音、表達和交流。還可以在遊戲中教孩子指認物品,這些都能幫助孩子提升語言的能力。

像我們家每天都會有半小時跟孩子的遊戲時間,遊戲呢可以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比如促進精細動作的,大運動發展相關的,也可以有一些語言相關的。比如常玩兒的躲貓貓、過家家,跟孩子一起唱有韻律的童謠,他不會說的時候媽媽就唱給她聽,會說了就鼓勵他一起唱。

所以,家長動起來,親子游戲不僅能促進孩子語言發展,也是跟孩子建立親密鏈接非常好的紐帶。孩子的很多認知都是來自於遊戲呢。


5.多放手,讓孩子自由表達

比如孩子用手指水杯想要喝水,你可以問她:“是不是想要喝水啊?”可以鼓勵他說:“寶寶要喝水可以跟媽媽說,我想喝水。”而不是馬上就跑去倒了水給孩子。

孩子即使有很多時候表達的不正確也不要總指出她的錯誤,比如有個階段孩子會分不清你我他,經常會說:“抱抱你”實際是想說“抱抱我”,這時候呢不要說比說得不對,就直接說:“你想讓媽媽抱抱你啊?”就好了,多鼓勵他們自由表達。孩子慢慢發展自然而然就會分清了,重要的是先得多說,說對誰錯都沒關係。



孩子說話確實有早有晚,但是我始終認為這跟家長的努力也分不開,你輸入的越多才會輸出。

就像之前看到一個新聞,說有個小孩生下來就是被狼養大的,他長大後也只會狼叫不會說話。

孩子就是這樣,你給他放在什麼環境他就會長成什麼樣子的。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帥帥育兒


提要:怎樣讓寶寶主動說話?

掌握這三個方法,寶寶語言能力強

寶寶進入第一年的時候,會有甚多變化,從最初的微笑、咯咯笑到學會說“媽媽”或“爸爸”,嬰兒喜歡用他們自己的嬰兒語言交流。他們也希望你能馬上“跟寶寶說話”。

在這一年中,你可以做很多事情來鼓勵寶寶的溝通能力。它很簡單。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微笑,說話,唱歌,給你的寶寶讀書。今天我們詳細的來說說,家長要怎麼做,才能促進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讓寶寶儘早開口說法,語言能力更發達。

嬰兒學習說話的過程

父母常常想知道孩子的語言能力在學習曲線上的位置。每個孩子的發育時間各不相同:有些孩子在12個月大的時候會說幾個單詞,但有些孩子在18個月大的時候才會說話,然後就會吐出一些短句。

1 - 3個月大:嬰兒已經喜歡聽你的聲音,當你和他們說話或唱歌時,他們可能會微笑、大笑、安靜下來或興奮地揮動手臂。嬰兒說話通常以咕咕咕咕的聲音開始,還有一些元音,比如“ooh”,出現在大約兩個月大的時候。

現在就開始給你的孩子朗讀還為時過早。閱讀有助於刺激大腦發育。許多嬰兒被音樂撫慰,開始通過微笑、咯咯聲和揮舞手臂和腿來識別簡單的歌曲。

4到7個月大: 嬰兒現在意識到他們的寶寶說話對他們的父母有影響。他們喋喋不休,觀察父母的反應。嬰兒嘗試更多的聲音和語調。當他們說話的時候,他們開始提高或降低音調,就像成年人問問題或增加強調語氣一樣。

當你向你的寶寶介紹“杯子”和“球”這樣簡單、簡短的單詞時,舉起這個物體,表明它與你的演講有關。給寶寶讀彩色圖畫書。指向圖片,並命名簡單的對象,以加強他早期的語音發展和模型語言和閱讀的重要性。練習使用短單詞,然後暫停。這將允許你的寶寶用他或她自己的寶寶談話來回應,並鼓勵成人對話所需要的互諒互讓。

8 - 12個月: 父母第一次聽到孩子說“媽媽”或“爸爸”是一種獨特的快樂。但最初的幾次可能是偶然的。在這個年齡,嬰兒說話主要還是一種“mama”或“baba的聲音。

1歲以後,寶寶就基本可以理解大部分指令了,家長可以逐步由一步指令,發展到兩步指令,再到多步指令。

上面只是寶寶語言發展的一般里程碑,兒童達到某些里程碑的年齡並不都是相同的。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是有很多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理解力。最好的方法是經常和他或她交談。孩子接觸到的單詞和短語越多,他或她就越能理解。大一點的孩子聽到更高級的語言也是如此。從小就使用更深入更廣泛的詞彙可以提高孩子的閱讀和語言理解能力。

家長掌握這三個方法,促進寶寶語言能力發展

1、微笑,集中注意力

嬰兒在能清楚地說話之前,就能理解你所說的話的一般含義。他們還吸收情緒基調。鼓勵寶寶早期嘗試用愛心與你交流:

  • l 經常對你的寶寶微笑,特別是當他在咕咕叫,咯咯叫,或用其他方式用嬰兒說話時。

  • l 看著你的寶寶,看著他或她咯咯地笑著,而不是把目光移開,打斷他或和別人說話。

  • l 當你試著去理解嬰兒的談話和非語言交流時,要有耐心,比如面部表情,咯咯的聲音,或者可能是沮喪或高興的咿呀學語的聲音。

  • l 花點時間給你的寶寶很多關愛的關注,這樣他就可以用嬰兒語言和你“說話”,即使你正忙於其他任務。

2、模仿你的寶寶

  • l 從一開始,跟寶寶的談話就應該是雙向的。通過模仿你的寶寶,你會發出一個重要的信息:你懂他的感受和你理解他試圖與你交流的事情。

  • l 在跟寶寶談話中進行反覆的對話,教會寶寶成人對話的你來我往的方式。

  • l 模仿嬰兒的聲音,然後等他發出另一個聲音,再重複一遍。

  • l 盡你最大的努力去回應,即使你不明白寶寶想說什麼。


  • l 通過微笑和模仿面部表情來加強交流。

  • l 手勢是寶寶交流的一種方式,所以也要模仿寶寶的手勢。

3、經常和寶寶說話

嬰兒喜歡聽你說話,尤其是和他們說話,尤其是當你用一種溫暖快樂的聲音跟他們說話。嬰兒通過模仿周圍聽到的聲音來學習說話。所以你和寶寶說的越多,他就會更快地學會說話和語言技能。

許多成年人在談論嬰兒時使用一種特殊的語調,一種帶有誇張表情的高音。這種自然的嬰兒說話模仿了女性的聲音,世界各地的嬰兒都把這種聲音與餵養和舒適聯繫在一起。記住,說“嬰兒話”不會阻止或延遲你的嬰兒以後學習成人語言。

利用寶寶的傾聽技巧,整天和他交談,一起講述你的活動。當你給寶寶餵奶、穿衣、抱孩子、洗澡的時候,說話的時候,他或她就會把這些語言的聲音和日常的事物和活動聯繫起來。

經常清晰地重複簡單的單詞,比如“媽媽”和“奶瓶”,這樣你的寶寶就會開始聽到熟悉的詞,並把它們和它們的意思聯繫起來。

在你的寶寶達到能夠理解更復雜的指令之前,一定要用簡單的短語和很少的詞彙,這將幫助他或她發展和減少你的挫折。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創建了寶媽自媒體創業營,帶領全營寶媽實現經濟獨立!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J媽學堂的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教學課程已經上線啦!關注即可免費獲得!


J媽學堂


孩子學語言的速度有快有慢,但大部分孩子學習說話的時間都會遵循一定的規律:

◆ 孩子在1-2月的時候,會開始自己咿呀咿呀地自言自語

◆ 孩子在2-6月的時候,感到高興或者是看到有趣的事情時,會哈哈笑出聲笑,不開心的時候會尖叫;

◆ 孩子在8-9月的時候,會開始叫爸爸、媽媽,但是不定發音正確、清晰;

◆ 孩子在10-12的時候,就可以正確並且清晰地叫爸爸、媽媽;

◆ 孩子在1-2週歲時,更多是積累詞彙,他們能理解大人們在說什麼,但是自己就能說出一些單詞,或者是剪短的句子;

◆ 孩子在2-3週歲的時候,說話的主動性更強,基本都是嘰嘰喳喳說個不停,還會模仿大人說話的語氣、用語等等。

要想讓孩子擁有良好的自我表達能力,家長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1、從月子開始,父母就開啟自言自語、自問自答模式吧。

不要以為孩子小,就不需要聽別人講話,孩子在月子的時候,即便是閉著眼睛睡覺,他對周邊的環境還是留意的。

在這個時期,爸爸媽媽不要介意自己自言自語、自問自答,特別是在孩子感到舒服快樂的時候,例如喝奶、洗完澡、剛睡醒的時候等,給孩子多講些話,包括“洗完澡真舒服,咱們香噴噴的,爸爸好愛小寶貝”、“我們喝奶奶哈,乖乖喝奶奶小寶貝就會快高長大,長大後和爸爸一起踢足球、幫媽媽一起種花花”、“小寶貝拉粑粑了,好臭臭......現在媽媽就幫小寶貝換尿片,小寶貝不要亂踢腿哦,踢到媽媽我就打你小屁股咯。”等等,這些看似傻傻的自言自語,但是其實孩子是在聽著的,孩子會記著大人說話的聲音、音色、用詞、情緒等等,這些都是有效激發孩子說話的方法。

2、當孩子咿呀學語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和孩子對講吧。

這時期,其實爸爸媽媽是能大概懂孩子的意思的,例如拿著玩具逗孩子玩的時候,孩子就會皺眉、嘟嘴、拍手等等,這時候爸爸媽媽就要幫助孩子講解,例如這個玩具好有趣,但是為什麼它的尾巴這麼長呢,小寶貝現在皺著小眉頭在想呢?對不對......類似這樣的對話,因為孩子感覺你和他的關注點是一樣的,所以他會用自己的語言回應你。這個過程重點不在於你們相互溝通了什麼,重要的是你挑起了孩子溝通和講話的慾望。

3、當日常生活的一些規律性的東西,爸爸媽媽要著重重複講解。

重複給孩子講同樣的事情,可以讓孩子更快地記住這個事情,並且知道這個事情該怎麼說、怎麼做。例如,玩完玩具,我們就要將玩具放回箱子裡,要不然,小寶貝就會摔到的哦,我們心愛的玩具也會因為被踩到而傷心的。


發現爸爸


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需要一個過程而且個體差異比較大,引導寶寶主動說話最重要的兩個原則:一是有趣,二是有用;掌握好這兩個原則的基礎上還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1、 跟寶寶說話注意斷句。媽媽爸爸跟寶寶講話時應該使用短句子,而且每說一句都稍作停頓,給寶寶留出加工語言信息的時間,哪怕寶寶還沒真正開口講話而只是發聲。

2、 及時和積極回應寶寶。無論寶寶只是發聲還是說出一個單字詞,都要及時和積極地回應,這是對寶寶嘗試表達的非常重要的肯定和鼓勵。

3、 滿足寶寶要求的時候慢半拍。有表達的需要是激勵寶寶主動說話的最重要動力,沒等寶寶開口就滿足各種要求的話,副作用就是等於“告訴”寶寶沒必要自己主動說。

4、 回應寶寶或者遊戲同時做解說。把物品、人和動作、特徵等基本的詞彙伴隨著具體的活動告訴寶寶,會是非常有效的言語輸入。

5、 經常並適當地給寶寶提問題。除了在寶寶情緒強烈的狀態以外,經常問寶寶問題,尤其是選擇性的問題(比如吃蘋果還是吃香蕉?),以及開放式問題(比如寶寶想要玩什麼?),能夠有效地引導寶寶嘗試主動開口。


馮國強老師談新早教


關於孩子的語言學習是家長教育的一個重點。孩子的語言學習一般是在1歲半到三歲左右。

先來看看孩子語言發展的幾個基本特徵吧。

在孩子1歲半到兩歲之間,大多是語言理解能力飛速發展的時候。

這個期間孩子理解語言的能力大幅度增強,他們的語言可能不是很多,但是對於語言的感知和理解進步是很快的。

兩歲到兩歲半:語言電報時期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以發出短語或者是電報式的話語,比如“媽媽坐坐“這樣的短語來表達出自己的需求。有一些程度好的孩子,還可以說出簡單的句子或者是長短語了。

到了孩子兩歲半之後,就可以完整的說出句子。

三歲多的孩子都可以說出一些帶有修飾性的語句,所以,在對孩子的語言訓練中,要著重鍛鍊孩子自發性的語言。

在家裡,家長要為孩子提供較好的語言環境,注意和家人的溝通和交流,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額,如果沒有適當的語言刺激,那麼對於孩子來說,是很難主動說話的。

同時,儘量讓孩子遠離電子設備和產品,很多家長在家喜歡看手機,那麼孩子可能會養成不好的習慣,學習語言也從電子產品中學習,這個家長一對一的指導和交流還是有很大的偏差的。

所以,適當提供給孩子較好的語言環境和刺激,著重提升孩子的模仿能力和語言理解能力,相信孩子就會有一個大的提升。


SUM電影


由於沒有看到題主對於寶寶主動說話場景的描述,所以暫且理解為寶寶語言表達較少。

以下3個建議可以參考實踐,以便幫助寶寶主動、開心地說話、表達。

1.多給寶寶說話的機會

很多時候是我們家長“剝奪”了孩子的說話權利,要知道寶寶學說話階段,有些字詞是發音不準的,由單個字到單個詞,再到短語表達和句子陳述,每個階段對孩子來說都是一個里程碑。

但家長很多時候沒有那麼大的耐心陪伴孩子表達清楚,往往猜猜孩子說的意思、讓其用動作表述一下就滿足了孩子的需求和打壓了孩子的想法。

甚至有的奶奶輩帶孩子出門遛彎,遇到鄰居問:“寶寶吃飯飯了嗎?今晚吃的什麼呀?”孩子還沒來得及說“蛋蛋。”就被奶奶搶了過去說:“最近可能吃了,又吃了滿滿一碗粥。”

不給孩子說話的機會讓孩子怎麼能主動說話呢?

2.耐心等待,切記催促

有的家長倒是給了孩子說話的機會,遇到親戚朋友就催促:“快喊阿姨、叔叔。”

“早教老師在問你叫什麼名字,快說呀。”
“用嘴巴講你想吃什麼、趕緊說,說了我給你買。”
“磨磨唧唧的內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想想看,越是催促孩子,孩子是不是越有壓力?想說點什麼都不知道該怎麼說了,下次肯定選擇不說。

3.多陪孩子看看繪本故事書

在陪孩子看繪本故事書時,常用啟發式提問,說話留一半,也就是留白,比如:“哇,你看看這是誰和小豬在玩玩滑滑梯呀?” 寶寶可能會說“是小兔子,”媽媽再重複一下:“噢,原來是小兔子在和小豬玩滑滑梯,那他們感覺怎麼樣啊?不開心還是開心呢?”年齡大點的寶寶在聽到感覺怎麼樣時就會說一些情緒感受的詞語,小月齡的寶寶會在媽媽說的選項裡選擇後者。

這就給了孩子很多說話的機會,並且讓其感受到自己可以說得出、被傾聽,長此以往,孩子很願意表達自己。


希望以上建議可以幫助到題主,如果你覺得有用,歡迎轉發分享給更多朋友。


叢叢老師


學說話除了與寶寶發育狀況有關,更主要與他所處的語言環境有關,從出生開始,寶寶就要有語言的刺激,爸爸媽媽勤與寶寶說話,引導他將動作和語言結合,他今後的語言能力會更強。“明知故問”,就是值得推薦給家長的一種好辦法。

寶寶學語言的速度有快有慢,但多數會遵循一定的時間規律。

一般,

1-2月齡寶寶會咿呀學語;

2-6月齡寶寶會出聲笑和尖叫;

8-9月齡寶寶可囫圇發出類似爸爸、媽媽的音調;

10-12月齡寶寶會叫爸爸、媽媽;

18-20月齡寶寶能理解20-30個簡單字,能理解陌生人50%以上的語言;

22-24月齡寶寶會說兩個字的短語,明白50個以上的單字,可理解陌生人75%以上的語言;

直到30-36月齡,可理解陌生人全部語言。

媽媽可以在寶寶洗澡、換尿布、玩耍等諸多時機加強與寶寶的溝通,同時,要誘導寶寶說話。很多家長容易犯一個錯誤——迅速理解寶寶的手勢或表情,並積極滿足要求,這麼做其實變相剝奪了寶寶說話的慾望。當寶寶試圖用手勢和表情提要求時,媽媽即使明白了他的意思,也要假裝看不懂並用語言詢問他,誘導他說出要求,媽媽再滿足他,經歷幾次後寶寶就知道說話才是滿足願望的辦法。

家長多示範是促進寶寶語言能力發育的最佳途徑,但許多爸爸媽媽認為寶寶還小、什麼都不懂就選擇沉默以對,殊不知這樣做錯過了很多讓寶寶模仿學習的機會。更有些家長認為看電視是寶寶學說話的好辦法,卻不知這麼做南轅北轍,反而影響了寶寶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如果寶寶較同齡人語言發育明顯遲緩,建議家長帶寶寶就醫檢查,必要時諮詢心理醫生,排除寶寶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


崔玉濤育學園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語言啟蒙老師。孩子剛開始說話時,發音會不清晰,不用刻意去糾正,以鼓勵為主。

希仔1歲半了,最近到了聽音發聲的階段,各種話。看見圓圓的東西都是球,指著繪本上蜘蛛的頭說“球”;坐在澡盆裡用玩具水壺裝水玩,一邊說著“水”,看到繪本上起浪的田野告訴我也是“水”;看到路上公交車大聲說“大巴”,指著飛機會說“魚”,仔細想想確實很像呢,宮崎駿動畫『起風了』,男主飛機設計師二郎就是通過魚骨頭得到的靈感改良了飛機。

希仔是雙語啟蒙,每天聽英文兒歌,固定的睡前閱讀時光,一起念繪本,哄睡時唱固定的幾首兒歌。娃從兩個月開始接觸英語,最近開始有驚喜:自己開口唱baa baa black sheep,看到繪本上的船說ship,p的發音還不是很好,看到大巴車會說bus,很清晰。

希仔剛開始說“水”的時候聽起來像是“錘”音,馬上肯定他的進步,告訴他,很好,說的很好聽哦。孩子的興趣是最重要的,他在心情舒暢的時候吸收能力是最強的,所以提供一個和諧的家庭語言環境也非常重要。


小甜音木落


1. 嬰幼兒從岀生,媽媽就應該和孩子說話了,雖然孩子聽不懂媽媽說的話,但媽媽每一句話,孩子都很注意聽,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聽力。

2. 孩子的前期語言發展能力好,那麼孩子在一歲半到兩歲這年齡階段,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是很迅速,平時多聽聽音樂,給孩子唱唱兒歌,看看繪本等,都容易給孩子帶來語言理解能力的發展。

3. 家人應多與孩子互動、親近,對孩子說話要用兒話,慢慢地用親和的口吻說話,讓孩子對親人的話語產生喜愛,讓孩子對語言產生興趣。媽媽與孩子說話,口語的速度不能快,而且不可以帶有責備,這樣容易讓孩子情緒不穩定,也不喜歡聽人說話的聲音。

4. 可以到孩子做遊戲活動,帶孩子接觸新的事情,開發孩子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發展孩子的想象能力,孩子腦海裡豐富了,就喜歡主動說話了。




小暖懷


看附的圖片,應該是小寶,怎樣引導小寶開口學說話的意思。

小寶寶其實很多兩個多月就笑得咯咯的開始,就會有咿咿呀呀的語言系統出來了。小嬰兒的寶寶心理上就是愛“主動說話”的。到了六七個月,爸爸媽媽等發音就主動冒出來了,開始可能無意識的,漸漸建立了聯繫就知道語言的含義。

小寶從會聽到會說的過程。聽懂大人的話和指令,到自己冒詞彙算是個比較長的過程。有的寶寶需要到一週半甚至兩週才會有較長的短語出現,但並不能就說明孩子智力或語言方面有問題,可能就是說話遲。老話兒還有“貴人語遲”呢。

還有一點重要的就是“環境”——怎樣讓孩子主動說話——怎樣教孩子學說話。給寶寶一個環境,多引導孩子溝通,由問去說。小寶寶:寶寶的頭呢?小手呢?這個是蘋果。這個是小汽車。等等,等著寶寶去反應,願意去說出來對應的實物。

如果是大寶寶已經會說話因為內向等不太願意主動交流。同樣的環境和引導。見到陌生人,爸爸媽媽主動熱情,幫助孩子建立人際聯繫,不要強迫。多和孩子主動溝通。多參加活動。都能給孩子一個良好的主動環境。

希望對有需求的寶媽有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