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教寶寶儘早學說話?

盼寶的快樂時光


經常有媽媽來諮詢我孩子說話晚的事,尤其當孩子到了兩歲左右還是不愛說話時,家長心裡就著急的不得了,總認為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然而事實上,孩子說話晚多數都不是因為智力和疾病問題,當我再細細詢問下才發現。

說話晚的孩子基本都有這幾個特點

1、缺乏語言刺激

比如家裡都是長輩帶孩子的,爺爺奶奶輩不愛注重科學養育,總認為孩子吃飽穿暖就可以,對於語言啟蒙不重視,平日裡沒有了說話的對象,少了語言的刺激,說話自然就晚了。

2、沒有說話動力

都說現在孩子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都有求必應,孩子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家長就能秒懂孩子肚子裡的小彎彎,如此一來,語言就顯得不重要了,孩子也就不愛去說。

那麼怎麼樣讓寶寶快速學會講話呢?

1、語言啟蒙很重要

一般情況下寶寶講話是一個過程,剛出生的寶寶或者小月齡的寶寶是肯定不能講話的,那時候他的語言發展特點是:咿咿呀呀!這是語言意識的啟蒙,此時父母可以多回應寶寶,讓他有一個初步的對話意識。

寶寶有意識的開始真正意義上的講話,大概是在10個月~一歲半左右,說話早的一般十個月左右就開始喊“爸爸、媽媽”,或者“要”“拿”等一些簡單的詞彙,開口晚的也不用擔心,一般一歲半以內說話都是正常的。

如果兩歲還沒開口說話的就要去醫院看一下是不是病理性原因,然後即時去醫院檢查治療,讓寶寶早日開口說話。

2、為寶寶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語言環境對於寶寶說話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因為寶寶不是天生就會說話的,他都是通過出生以後所接觸到的人或物開始認知,學習,最後通過語言系統學習人類語言。

曾經看過一部電影,說的是一個小男孩出生就被狼群收養,然後那個男孩長大以後,就只會學狼嚎叫,不會人類的語言,雖然是一部電影,但是卻有一定的邏輯性。

所以平時父母應該多跟寶寶講話,或者給寶寶講故事、唱歌,鍛鍊寶寶的語言發展潛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不要總認為寶寶聽不懂,有時候雖然聽不明白,但是他在學習,這對寶寶開口說話是有好處的。

3、父母多引導寶寶講話

到了開口學講話的年齡,父母應該引導寶寶開口說話,有的寶寶喜歡用手指物,然後父母就心領神會的拿給寶寶,這是不正確的方式,此時應該順著寶寶指的物品,大人說出物品的名字,並且拿起物品重複幾遍,讓寶寶有一個初步的認物意識。

4、深情並茂的教導

作為父母自然是寶寶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初的老師,在跟寶寶交流說話的時候儘量柔聲細語,如果可能最好有點感情,肢體語言豐富一些,讓寶寶對你說話感到有興趣,並且去關注你嘴和喉嚨的發音。

總之,如果要想寶寶儘快學習講話,作為人生第一導師的父母,應該發揮積極主動的作用,幫助寶寶更快的學習掌握語言技能。

我是小皮育兒經,育嬰師,育有3歲女娃一枚,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學習,愛生活,關注我,讓我們一起了解更多孕產、育兒、教育知識,一起成為更好的父母。


小皮育兒經


該問題其實是指對孩子的智力啟蒙問題。 語言啟蒙是智力啟蒙的第一要訣,落實到具體做法就是多和寶寶說話,儘早開始親子閱讀。

我女兒大概1歲半不到開始會說話,我還記得她正兒八經會說的第一個字是“好”。那天,她像往常一樣拉著我的手往門外走,我蹲下來問她:“寶寶,你是想出去嗎?媽媽現在帶你出去玩好不好?”她連忙衝我點頭。我就要求她用嘴回答我說“好”。試了幾次之後,她果真可以清晰地把好字說出來。

自從償試說話之後,她的語言能力發展得很迅速,從單個字到詞語再到短句,似乎1、2個月就完成了,過度得很快很自然,她總能找到合適的詞和句子表達自己的意思。一歲半便能背誦《詠鵝》。這些都得益於我對女兒的啟蒙教育。在她開口說話之前,腦袋裡已經存儲了大量的語言信息。

一,多和寶寶說話。這件事從寶寶出生的第一個月就可以開始了。不管女兒聽不聽得懂,我都會和她交流,餵奶的時候說,換紙尿褲的時候也說:“寶寶,今天的奶都喝光了,比昨天有進步喲”“現在媽媽給你換上乾淨的紙尿褲,PP是不是舒服多啦。”

二,儘早帶孩子進入親子閱讀。每個孩子都愛聽故事,一定不能錯過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時機。只要寶寶願意聽,隨時可以給她讀。要注意的是當寶寶不願意聽的時候應當停止,不要強迫,不能讓孩子反感閱讀這件事。



我女兒現在5歲,非常喜歡閱讀,尤其睡覺之前不看會書不肯睡覺,4歲半開始自主閱讀。如果小學的生字量是3000個的話,通過閱讀,她早已輕輕鬆鬆過了“識字關”。為將來上小學奠定了基礎。

一個用心的家長一定可以培養一個智力發育良好的孩子。

我是AngeL媽,用科學的方法育兒,堅持愛與自由的教育理念,歡迎點我關注交流。


像天使守護你


我家小壯6個月開始咿咿呀呀發出聲音,8個月會喊爸爸(baba),10個會叫媽媽(mm)12個月會喊姥姥(naonao)爺爺奶奶。一歲多的時候可以說簡單的詞語和短句,2歲可以說句子。3歲可以自己編故事。他在說話方面發育比較早,3歲入園可以把家裡發生的事情告訴幼兒園老師。(從此,我們在他面前談話就很謹慎)在說話方面有一些心得,一起分享。

1、從孩子出生,天天和他說話。和孩子有關的事情都和他說。寶寶要吃奶了,寶寶我們來換一下紙尿褲.....,雖然他根本聽不懂,全家都和他交流。姥姥說,“這個小東西一句話不會說,我每天和他說的口乾舌燥。”從小大量輸入,孩子才會輸出。

2、親子閱讀。從寶寶5個月開始親子閱讀,每天大人讀繪本,寶寶看圖。突然有一天,他看到插圖,就會蹦出一個詞。到一歲以後,大人讀前半句,他就會說後半句。親子閱讀就變成了親子共讀。

3、聽故事。各種早教機、講故事APP,放出聲音,讓他聽。小壯聽故事是最專注的時刻。這一招讓我們省去了很多辛苦,只要給他聽故事,他自己可以玩很長時間。大量的故事聽過以後,他的語言素材就彙集在大腦中,合適的時候就會說出來。

4、不建議長時間看電視。3歲前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孩子要通過聽大人說話,和他人溝通學會語言,如果只是看電視,很難刺激到孩子的語言神經,不利於孩子儘早說話。

父母多和孩子說話很重要,我們小區有一個孩子三歲多還不會說話,檢查沒有任何器質性問題。有一天奶奶帶小孩下樓玩,看到我和小壯在講話,奶奶很羨慕的說,“你和孩子能這麼耐心的說這麼長時間的話,我家孫子三歲了還不會說話”。原來孩子媽媽特別內向,在家裡從來不說話,和孩子幾乎沒有語言交流。孩子一個眼神媽媽就幫他去做,媽媽一個手勢孩子就知道媽媽讓他幹什麼。母子連心,不需要語言交流,難怪孩子不會說話。


慧媽媽家庭教育


我是一位畢業於醫學院,主修臨床醫學心理學,輔修營養學的媽媽,唸書的時候,我們學過一門課程叫做發展心理學,講的就是在孩子的各個敏感期對孩子進行教育或者能力開發,很符合現在早教的理念,我就是運用這個知識點教寶寶說話的,不知道是遺傳的原因(據說我說話就比較早)還是訓練方式有效,我家六六的語言能力確實比同齡孩子好很多。剛滿兩歲,會用因為,所以,但是… 有點囉嗦了,一說到孩子家長就容易滔滔不絕,下面言歸正傳。

孩子說話的早晚,首先取決於遺傳,語言發展有幾個特點:1)理解先於表達,就是先能聽懂,再會說;2)非口語表達突出,指動作、語調、表情的表達很明顯;3)對詞的理解是有序的,先是什麼(名詞),然後做什麼(動詞),最後事物是怎樣的(形容詞);4)語言的理解與經驗有關,所以概念的建立,掌握詞彙量的多少,是測量嬰幼兒語言發展的重要標誌;5)電視機對於嬰幼兒的語言發展有阻礙作用。

<strong>

0—1歲是語言的準備階段,又叫前語言階段,需要大量的傾聽各種不同的聲音,促進大腦神經的發育,大腦會對這些進行分析和儲存;1—3歲是語言的發生階段,也叫突發期,這階段一定要多陪孩子說。

所以,關於怎麼教寶寶儘早說話,總結起來就是,一歲以前,多給孩子聽各種不同的聲音,家裡不同的人都可以多跟孩子說,告訴他這是什麼,你在做什麼;當孩子能發出咿咿呀呀聲音的時候,就聽他說,點頭讚許(不管你聽懂沒聽懂),還有就是1歲以後多陪孩子說,聊天,講繪本,不要總把孩子扔一遍拿著電話。

作者:晶姐,醫學學士,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心理諮詢師,新晉寶媽,神秘的天蠍座。歡迎關注“晶姐思生活”,以營養為主線,偶爾談談心理,聊聊育兒,八卦下生活。


曉晶老師的健康課


我記得我家寶第一次開口叫“爸爸”“媽媽”時候是她八個月多點的時候。從開口會叫爸媽之後到現在不到兩週歲,個人覺得她說話還算是可以的了。

“別打擾我睡覺…”“我不要吃稀飯,要吃麵條…”“衣服太小了,太緊了…”等等這些小短句基本能表達清楚,也能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需求。

孩子開口說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除了孩子本身說話早晚外,外界的環境也會給他影響。在引導孩子說話的過程中,我做過以下幾點,需要的夥伴不妨參考下:

1 不怕對牛彈琴。自從我家孩子出生後我覺得我就是個話嘮,動不動跟孩子聊天說話。只要孩子在身邊,不管自己在做什麼事情或者看到什麼東西我都會跟孩子講。我覺得要培養寶寶的說話能力我們就得要跟他去交流,有沒回應都沒關係,久而久之,寶寶會有感知的。

2 積極回應寶寶。寶寶剛開始學說話都是咿咿呀呀的,即使大人沒辦法馬上明白他的需求,我們也得積極的回應他,與他在交流明白他的需求。然後順著他的需求跟他講要怎樣去表達,一來二去孩子也就在不斷地交流中鍛鍊了語言能力和熟悉了語言表達方式。寶寶想說、會說、敢說,那說話就自然而然厲害了。

3 多陪孩子說話。親子閱讀、親子游戲、日常陪伴,不管什麼時候都不忘記和孩子說話,教他一些日常的話語和簡單的東西名稱,多鼓勵和引導孩子說話。孩子開口說話的過程很漫長,大人也急不得,有時候慢慢來會更快。

剛開始教寶寶說話我只是很純粹地教她說,告訴她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很少去拓展更多內容。現在寶寶會的多點了才去拓展更多的內容讓她學習,但這一過程也是慢慢進行,沒一下子拓展太多,上面說的三種方法也一直延續在用著。


喵嗚做輔食


我自己的經驗,希望能幫到你,讓寶寶快速學會講話,就要父母多和寶寶說話,聊天,然後聽寶寶說,及時給寶寶回應。

前天,我帶孩子去遊樂場玩,途中遇到一個比我孩子大兩個月的小朋友A,他兩個玩的挺好,我和A媽媽也展開了關於孩子的聊天,A媽媽問我:“你孩子說話怎麼樣”我說:“說的挺好的,自己想要的東西能描述清楚,而且還會“告狀”每天晚上回到家,他會給他爸爸說,今天他幹了什麼,媽媽誇他了還是批評他了,他會一一的說清楚。”A媽媽羨慕的眼光看著我,問到:“你孩子是怎麼做到的,我孩子比你家的還大,現在一句話都說不清楚,只是會簡單的詞,他啥都知道就是不說,他八個月時就會喊爸爸媽媽了,之後還挺愛學說話的,可是到了兩歲,他就不好好說話了,現在快三歲了,自己想幹嘛都表達不清楚。”邊和我聊天邊玩手機的A媽媽,我大概也知道她家孩子不愛說話的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想讓孩子快速學會說話,最主要的就是陪伴孩子的人,只要做到這兩點,你家孩子也會很愛講話的。

第一、多教多和孩子說話。我自己就是話非常多的,自從有了孩子後,很少和朋友一起轉,幾乎是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在孩子身上,和孩子在一起的每天都是新奇的,我總是對孩子有講不完的話,帶孩子去超市我會帶著他(用嬰兒揹帶)基本上就是我給他實況解說所看到的一切,從他不會說知道現在他會問我:“這是啥,哪是什麼顏色呀!……”當然教孩子說話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能說的太長,而且要反覆說。對於寶寶的話,媽媽也需要用清晰的語氣重複,重複說過的話,能夠加深寶寶的印象。我帶孩子出去玩,不會一直抱著手機不放,大部分會看著孩子玩,孩子玩著也會給我分享他玩的很開心。


第二、睡前故事。已經記不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的,反正《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都講過一次了,有些孩子愛聽的故事不止一次了。孩子通過聽故事豐富他的語言,這個方法是很不錯的。


果果的媽咪


女兒十個月了,現在就在語言啟蒙期,來說說我自己的經驗

在女兒七個月以前是隻會發:啊,恩這些簡單的音的,婆婆跟一個阿姨玩得好,阿姨的孫女大我女兒兩個多月,已經會很利索的叫爸爸媽媽了,所以婆婆特別緊張,說女兒怎麼還不會說話,別人都會了。我聽到這樣的話也不生氣,每次都心平氣和跟婆婆說:寶寶比別人小,不能著急,這個比不了的,多和寶寶說話,慢慢的就會了。

我覺得大概每個媽媽都會變成神經病,在寶寶面前用盡十八般武藝,唱歌跳舞發癲無所不能,總是嘮嘮叨叨的說些寶寶還聽不懂的話,感覺有點自言自語。其實別看這些做法有點無語,對於好學寶寶來說,今天學不會媽媽的話,明天就可能學會了。果然在七個月的時候女兒就開始頻繁的叫:爸爸。然後一發不可收拾,還會叫姑姑,嘰裡呱啦的說著嬰語。可是就是不會叫“媽媽”,我其實心裡也有點難過的,但是不能改變什麼。

有時間的時候,逗寶寶玩,會看著她的眼睛,讓她看著我的嘴巴怎麼發出音來,然後拿她的小手摸著我的喉嚨,感覺下發音是什麼樣的。果然迎來了我老淚縱橫的時刻,這幾天女兒終於會叫媽媽了,還有十天就十一個月了,叫得不算晚也不算早。

從寶寶出生到一歲都是語言的啟蒙期,這段時間要多跟寶寶說話,帶她出去玩看到什麼東西可以簡單清楚的描述一下,有時間多給寶寶讀繪本,聽一下童謠,不要覺得她什麼都不懂,其實這些在默默的影響著她的成長。

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爸爸媽媽們就可以安心等待寶寶開口的那一天了,不要著急,不要比較,順其自然。

我是堅持科學育兒的想想媽,跟著我的孩子一起成長,是人生的最大驚喜。如果想交流育兒經驗,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想想媽媽。期待與你相遇。


想想媽媽


我想,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在某些方面都能快人一步,特別是說話。對於這方面,我深有感觸,因為我家小朋友在月子裡就會說“昂咕”了,是的,月子裡就會了,這個功勞是孩子外婆的。

坐月子的時候,前半個月是孩子外婆照顧我,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對著她外孫說“昂咕”,她外孫也睜大眼睛手舞足蹈,想回應。起初我覺得孩子外婆操之過急了,這麼小的孩子哪裡會“說話”。結果,幾天過後,孩子真的回應外婆了,每當外婆對著他說“昂咕”的時候,他也會在喉嚨裡發“昂咕”來和外婆互動,那一刻我覺得好不可思議。


後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我每天都和他說話,只要他醒著,我都會和他說話,沒有刻意,就是覺得這麼可愛的一個小小人兒,我不和他說話就覺得“浪費”。可能有時候看著挺傻,像是在對著空氣說話。但是,我的孩子,在一歲半以前(大概15個月),就對著我,很清晰的說:“媽媽抱抱。”那一刻,真是又驚又喜,很激動的把他抱起來了。18個月左右,就基本交流無障礙了。


所以,我個人經驗,孩子在一歲半(或更大一些)以前,我們要多和孩子交流,不論有意識無意識,都要去說,不要覺得他聽不懂而懶得和他交流。大月齡的寶寶,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需求,不要代替他說。只要你願意,你肯付出,沒有特殊情況,孩子給你的驚喜一定是源源不斷的。


T哥孃親



君寶11969631


真正的讓孩子學習聽說還是要通過日常生活,父母和孩子說話是孩子學習語言的最好途徑。讓寶寶早點開口說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以達到質的飛越,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結果。

今天早晨正在上班,我家剛2歲的寶寶發來視頻說,媽媽,我想你了,你快回來嘛,回來陪我玩,我跟她說了幾句告訴她媽媽明天休息就可以陪著她好好玩,然後她說好的,那媽媽我掛了,就掛掉了視頻。

我家寶寶是屬於說話比較早,也還算能表達的清楚,現在基本上可以和大人無障礙交流。通過我家寶寶說話的經驗來講,就是一定要早說、多說、有意思的說。

早說

如果說早說可以早到什麼時候,那我想是從胎教開始,我家寶寶那時候我就是做簡單的胎教,跟她說話、講個事、聽胎教音樂。不知道我家寶寶說話早有沒有胎教的功勞,但是我想,肯定是無害的。

其實,在寶寶2-3個月的時候,父母就可以開始有意識的多跟寶寶說話了,這個就是很日常的對話,在給寶寶換尿布時,擦臉洗屁股時,都可以跟寶寶說話,用李玫瑾教授的觀點就是有感情的撫養。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和寶寶和藹親切的說話時,寶寶也會露出甜蜜的微笑,有時候也會咿咿呀呀的自然自語。

不要以為他還是個幾個月的寶寶,說了也是白說,事實不是這樣的,越早的跟孩子說能讓孩子早說話。

多說

在寶寶5-6的時候有著驚人的語言接受能力,會將自己聽到的很多話儲存在大腦中,並在它們的刺激下促進自己聽覺和發音器官的發展,促使自己早日學會說話。

父母要抓住一切機會和寶寶多說話。比如在日常護理時,可以給寶寶講這是奶瓶、小被子、衣服等;晚上了,給寶寶講天黑了,燈亮了;和寶寶一起玩玩具時,可以給寶寶講玩具叫什麼、什麼顏色、怎麼玩。

總之,就是在寶寶清醒時,情緒較好時不停的跟寶寶嘮叨就對了。

有意思的說

父母可以給孩子唱兒歌、念童謠、講故事,或者朗讀一些詩歌短文,儘量使孩子接受豐富的語言刺激,這對促進孩子早日學會說話是很有幫助的。

父母可以用豐富的表情,和不同的語調來跟寶寶說話,節奏要放慢,一字一句的說,吐字要清晰,儘量不要用“寶寶體”就是疊字,讓寶寶能清楚的聽懂。

孩子超強的模仿能力,對語言的學習就如同火山一樣,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突然大爆發,所以,父母一定要跟寶寶早說話、多說話,並加上豐富的表情和動作,這對促進孩子的語言能力的發展有很大幫助。但是因為個體差異,有些寶寶說話早有些說話晚,父母不要擔心著急,相信寶寶,只要多跟寶寶說話,有一天會看到寶寶的小宇宙爆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