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王朝》倉促收尾,該走的沒走,不該走的一個沒留

《劍王朝》是由馮小剛監製,馬華幹執導,饒俊編劇,李現、李一桐、劉奕君、姚笛、趙圓瑗、何潤東、肖旭、李光復等主演的古裝武俠劇。

《劍王朝》倉促收尾,該走的沒走,不該走的一個沒留

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丁寧一直奔走在前身梁驚夢的復仇路上,如今華筵終散場功成名遂滿目荒唐,該報的仇沒報,還讓身邊深愛自己的人接二連三的受牽連離去,一切的一切只是為了塑造丁寧大義的風範,只是他真的是這般的無私嗎?

如果一開始梁驚夢就已經釋懷,就已經明瞭其中的利害,也知道最終面對好兄弟元武時會選擇放棄報復,那麼還為何要這般的折騰,讓整個事件中的人該走的沒走,不改走的一個沒留,不得不吐槽一下《劍王朝》的收尾太過於倉促。

《劍王朝》倉促收尾,該走的沒走,不該走的一個沒留

自從丁寧踏入九境之後,劇情開始變得越發的加速,壞人好像都一下子驚醒了,全體開始慢慢的變好,原本被觀眾恨的牙根發癢的元武與葉甄,露出了“很合理”的背叛理由,葉甄拋棄梁驚夢選擇了元武,原來是家族的任務所迫,她的心中依然深愛梁驚夢,即使在最後選擇離開時,也是倒在了愛人的劍下。

而身為背叛好兄弟的元武,其實他也是身不由己,作為個人的確是對不住梁驚夢,但是作為蘅國之主,他的所作所為是完全可以被理解的。

《劍王朝》倉促收尾,該走的沒走,不該走的一個沒留

驀然回首發現整部戲中最該走的不是元武、葉甄,而是生性殘忍的元子瀚,就是這樣不討喜的一個人,卻偏偏走到了最後,非但沒有受到處罰,反而會獲得繼承大蘅的機會,真是該走的沒走,讓觀眾如刺在喉十分難受。

《劍王朝》倉促收尾,該走的沒走,不該走的一個沒留

戲中善良、純真的太子元子初,一個本不該走的人卻偏偏沒有留下來,真不知道編劇這樣塑造的結局,是不是最好的結局,想要傳遞給觀眾的又是怎樣的一種理念,難道好人就不能擁有一個好的結局嗎?並且元子初的離開還是那麼的勉強,簡直就是要強行讓其離開。

《劍王朝》倉促收尾,該走的沒走,不該走的一個沒留


《劍王朝》倉促收尾,該走的沒走,不該走的一個沒留

特別是宮內送上毒茶的那一段,手抖得如此明顯並且也讓太子有所察覺,原本以為元子初是將計就計上演一場苦肉計,卻不想最終真的是上了元子瀚的當,編劇簡直是將太子塑造成一個傻子,讓他強行領了飯盒,最終還導致元武查明實情後無法處罰元子瀚,只因腳下只剩下這一根命脈了。

如果故事可以重來,相信絕大部分觀眾還是期望元子初中毒只是演戲,讓害他的元子瀚露出真面目,最終被元武處置,這樣或許才是最完美的結局,總不能讓好人沒得到好報,壞人卻能受益不斷,完全超出了觀眾的認知。

《劍王朝》倉促收尾,該走的沒走,不該走的一個沒留


《劍王朝》倉促收尾,該走的沒走,不該走的一個沒留

除了元子初,還有夜策冷、公孫淺雪、謝柔等等正義滿滿的一些人,不改走的一個沒留。既然大結局梁驚夢放棄報仇,為何還要折騰這麼久,十年前與元武的仇恨只是兄弟背叛、情人挪窩,十年後的恩怨又加上了為夜策冷、小姨的報仇,仇恨被持續的加深,到最後卻放棄所有,這真的是最好的結局嗎?

《劍王朝》倉促收尾,該走的沒走,不該走的一個沒留

梁驚夢的確仁義天下,最終做出的不報復舉動也的確是最佳選擇,只是這樣真的對得起那些幫助自己的人嗎?如果可以早點釋懷,夜策冷、淺雪也就不用離開,找到一個無人之地大家聚在一起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它不香嗎?如今華筵終散場滿目荒唐,仇未報卻失去那麼多愛著自己的人,讓自己變成了孤家寡人。對於《劍王朝》的結局,你滿意嗎?如果可以選,元子初與元子瀚誰該走?歡迎評論留下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