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相傳的民間趣事——和尚戲乾隆

乾隆皇帝遊江南,其實並不是真心遊山玩水。他害怕江南百姓造反,於是乎找了一個遊山玩水的幌子,到江南來了解民意,查看虛實。

口耳相傳的民間趣事——和尚戲乾隆

那個時期,杭州南屏山淨慈寺有一個和尚,名喚做詆譭的。這和尚不喜誦經打坐,專喜歡議論天下大事。說講就講,要罵便罵,毫無顧忌。只是他講得挺有道理的,罵得也很有趣,所以老百姓都非常喜歡聽他說。

口耳相傳的民間趣事——和尚戲乾隆

乾隆到了江南,聽說手下官員說有這樣一個老和尚,他眉頭就皺起了起來,心想:“這老和尚取這樣一個怪名號,肯定是個隱居山林的明朝遺老,不守本分的人。我倒要去聽聽他到底詆譭些什麼。於是乎,他換上一身衣衫,拿著把扇子,扮成考取功名的秀才的模樣,邁著八字步便去遊淨慈寺,指名道姓要會會那傳說中的詆譭和尚。

口耳相傳的民間趣事——和尚戲乾隆

詆譭和尚從寺裡出來,乾隆見了他,便問道:“老師傅就是詆譭和尚嗎?”詆譭和尚回答道:“不錯,我便是詆譭和尚,詆譭和尚便是我。”乾隆復問:“老師傅是從小出家的呢,還是半道出家的呢?”詆譭和尚道:“我嘛,是半路出家。秀才你問我這些做什麼?”乾隆無語,眼光一掃,看了和尚身上那件千補百衲的破袈裟,便說:“聽說老師傅是個有德行的高僧,為什麼穿這樣破爛的袈裟呀?”詆譭和尚笑道:“我年輕的時候也穿過錦繡的衣衫哩!後來那件錦繡的衣衫被野狗撕碎了,我便做了和尚,穿起這些破麻皮的袈裟來啦!不過我穿的雖然破爛,心術可是正的。不必那些穿著官服的老爺,看起來一表人才,富麗堂皇,暗地裡卻是一肚子男盜女娼。”

口耳相傳的民間趣事——和尚戲乾隆

乾隆瞬間感覺捱了一記悶棍,像發作又發作不出來,心裡恨恨地想:這詆譭和尚果然名不虛傳!總得找個好由頭,好狠狠的治他的罪。他肚子裡打著如意算盤,臉上卻堆起假笑,叫詆譭和尚領他到寺裡到處轉轉。

他們進了淨慈寺的山門,見旁邊的人在劈毛竹做香籃。乾隆眼珠一轉計上心頭,隨手撿起一塊劈開的毛竹片,把青的一面朝向詆譭和尚,問道:“老師傅,這個你們叫什麼呀?”詆譭和尚說:“這個叫竹皮”。乾隆把毛竹片調轉個面,將白的一面朝著詆譭和尚,又問:“老師傅,這個叫什麼呢?”詆譭和尚道:“這個嘛,我們都叫它竹肉”。乾隆皺起眉頭苦笑道:“好一個新鮮的名稱吶!”詆譭和尚打個哈哈說:“老客呀,如今這世道變了,名稱也得跟著變呀!”

口耳相傳的民間趣事——和尚戲乾隆

乾隆吃了癟,只好悶聲不響。原來當時正在興文字獄,朝廷專門找岔子殺人。如果詆譭和尚照著老稱呼,把毛竹片青的一面叫篾青,把白的一面叫篾黃,就會被乾隆抓住小辮子,汙衊他要“滅清”,“滅皇”,殺他的頭。乾隆拿毛竹片問詆譭和尚,就是想找茬,結果被詆譭和尚嘲弄了一番。乾隆進大雄寶殿去拜過如來,又到羅漢堂看了佛像。最後他們來到香積廚。

香積廚就是寺院了的廚房。乾隆東張西望,見灶下放著一擔豆芽菜。偏巧這時竄來一隻小狗,扯起後退在豆芽菜上撒了一泡尿。乾隆看在眼裡,就問:“老師傅,著豆芽菜算不算乾淨的東西?”詆譭和尚說:“豆芽菜水中生,水中長,當然是最乾淨的東西啦!”

口耳相傳的民間趣事——和尚戲乾隆

乾隆頓時吹鬍子瞪眼鼻孔裡一哼說:“有狗尿澆在上面,怎麼還說他是乾淨的呢?”詆譭和尚哈哈大笑:“俗話說眼裡不見為乾淨,耳裡不聽為真。你看見只當沒看見,豈不就乾淨了嗎?這點小事,何必如此當真呢!比如有的人,日日夜夜挨天下百姓的罵,但他卻裝作沒聽見,還厚著眼皮自吹自擂,說自己是聖人呢!”

乾隆聽了這話,氣的火冒三丈,但又怕露了自己的身份,不好發作。心裡想找個岔子,一時卻想不出來。正在難為之際,突然聽到廚房後門外有個小販高聲叫賣:“茶葉蛋......賣茶葉蛋囉!”他靈機一動,說聲肚子餓了,就以買茶葉蛋為由,灰溜溜的從後門走了。

口耳相傳的民間趣事——和尚戲乾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