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被處死之後,李世民將太子之位給了李治,為何沒選李恪?

wdsas


公元642年,太子李承乾被唐太宗廢黜,發配黔州。

而繼其太子之位的是他的同母弟李治,也就是後來的唐高宗。那麼李承乾之後,為什麼李世民會將太子之位給了軟弱平庸的李治,而不是更為優秀的李恪呢?

其實,原因主要有四點。

第一,嫡庶尊卑有別。

眾所周知,李治是長孫皇后所出,是中宮嫡子,而李恪是妃妾所生,算是庶出。

嫡庶有別的觀念在封建社會可謂是根深蒂固,向來是主張立嫡不立賢。就拿晉武帝來說,其英明一世,可最後在選擇太子的問題上還不是犯了糊塗,立了白痴兒子司馬衷為太子,直接導致了後來的八王之亂。

難道晉武帝不知道司馬衷是傻子嗎?當然知道,可是他也知道司馬衷是皇后所出,是中宮嫡子,所以就算知道司馬衷是傻子,他還是立了司馬衷為太子。

而現在看李治,他是堂堂嫡子,又不傻不痴的,所以李世民出於各種因素考慮自然會選擇他為太子,而不是庶出的李恪。

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原因!

當然了,並不是說嫡長子繼承製就完全必須得遵守!太子無德,照樣可以換人,司馬炎當年也不僅僅是因為司馬昭是嫡子這一調。楊皇后那裡也給了他很大得壓力,再加上司馬衷有個好兒子,司馬炎有點想隔代傳。

除非是在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親自立下了規矩,有嫡立嫡,無嫡立長,那就沒辦法了。如果不遵守那就是違背祖訓,是國本之爭。當年萬曆皇帝沒少為這事兒生氣,他想立小兒子福王,但無奈其非嫡非長,和大臣爭了許多年,最終還是放棄了。

然而李世民不一樣,他沒那麼大壓力,畢竟自己都不是長子!

那麼他為何還是堅定的選擇了李治呢?那就是後面這三點了!

第二,李恪身上有前朝血脈。

大家都知道,李唐天下是從楊家手裡奪過來的。

所以,李楊兩家本就有著莫大的仇恨。前朝的餘孽向來是為當朝所不能容的,而李恪的母親恰恰是前朝公主,而他李恪就是前朝亡國之君隋煬帝的親外孫。有這層關係在,試想唐太宗李世民又怎麼可能會把皇位傳給李恪,立他為太子?

從李恪的名字“恪”字就可以看出來,李恪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就與李家皇位無緣了,李世民給他取名“恪”就是在告訴他要恪守本分,安心做個皇子,不要非分妄想得到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我李家天下,是不會傳給你這個流著楊氏血脈的人的。

所以,李世民寧願選擇軟弱的李治做太子,也不願選優秀但卻流著楊氏血脈的李恪。

第三,李世民為了保全自己的骨肉,避免兒子們自相殘殺。

我們都知道李恪確實是很優秀,也是李世民眾多兒子中最像他的人,相比起軟弱平庸的李治來說,確實要優秀很多。按理廢了李承乾後,應該立他為太子才對。然而正因為李恪的優秀,頗像李世民,才會讓李世民徹底斷了立他為太子的想法。別忘了李世民是怎麼坐上皇位的?

那可是經過了玄武門之變,弒兄殺弟而得來的。

因此,他深深明白皇位的誘惑力有多麼大,親情在權利面前有多麼卑微,所以,身為父親的他,當然不希望兄弟相殘的戲碼發生在他的兒子們身上。

李恪雖然優秀卻過於狠,剛斷。而李治雖然軟弱平庸,卻生性仁厚。

李世民曾說過:“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由此可見,李世民非常認可李治的仁厚善良。

所以,李世民才會立他為太子,繼承大統。因為他知道這麼一個仁厚的人上位後,一定會厚待自己的兄弟。

而要是李恪上位,到時候會如何對待他自己的兄弟又有誰會知道呢?

第四,外戚

李治乃是長孫皇后所生,其背後乃是以長孫無忌為首的整個關隴集團,這是一股極大的勢力。特別是長孫無忌,凌煙閣第一功臣,大權在握,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肯定是要支持李治這個外甥的。李承乾被廢后,是長孫無忌堅持將李治推上了太子之位。

而期間李世民因李治過於軟弱,曾有心易儲,可是又被長孫無忌給阻止。

有這樣一個舅舅,李治基本上可以高枕無憂了!

以上四個原因就是李世民為什麼會把太子之位給了李治而不是更為優秀的李恪的原因。


白話歷史君



李世民欲廢除太子李承乾。侯君集發動政變,逼李世民退位,擁立李承乾為帝。政變失敗後,李承乾被廢,貶往黔州。

李世民並未殺李承乾,原因有三:

一是李世民比較偏愛嫡長子李承乾。不忍殺之。

二是李承乾之行。與當時李世民的玄武門政變類似。李世民若殺了李承乾。說明李承乾罪大惡極。同理李世民也罪大惡極。

李世民不殺李承乾。意為自己當時發動玄武門之變。是過不是罪。

三是李承乾可能是受舅舅侯君集蠱惑。

李世民最後傳位給李治。李治時期,大唐疆域、國力達到華夏政權的巔峰。說明李世民立李治為太子,是正確的。


李恪是隋煬帝外孫。若立李恪為太子,大唐可能會出現內戰、分裂。

李世民衡權利弊後,最終做出了最明智的選擇——立李治為太子!


楊朱學派


李世民在選接班人這個問題上,原本是按照傳位規矩立嫡長子李承乾為太子的,但是李承乾卻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比如侯君集蠱惑造反,這令李世民非常傷心和失望。不但處死了侯君集也廢除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但是這裡要強調一下,李承乾並沒有被處死,而是被廢為庶人後流放黔州,最後鬱鬱而終。

歷史上太多明君帝主在立儲這個問題上因為情感因素而猶豫不決甚至犯下大錯,比如秦始皇、趙武靈王、隋煬帝、康熙等等,李世民再厲害,他也是人,是人就會有弱點。

李承乾被廢后,在確立新的人選的過程中,李世民確實考慮過李恪,說實在的李恪確實是不世出的英物,但是李世民的考慮被長孫無忌既一些老臣強烈反對而作罷。後來李治繼位後李恪被長孫無忌以謀反之罪縊死獄中。

李恪出身天潢貴胄,身兼隋楊、李唐、獨孤三系皇室血脈(其母為隋煬帝女兒,其祖母是獨孤皇后,乃北周皇室血脈,其自身又是李世民第三子),而且其自幼聰敏英武,很像李世民,原本是最佳的帝位人選,但是因為其身上的隋楊血脈,讓朝中那幫老臣不放心,所以反對,導致李世民最終放棄了把他設為繼承人的考慮。

然後剩下來的就是李泰和李治,李治是嫡出,乃是長孫皇后所生,長孫無忌是其親舅舅,按照傳位規則最適合繼承大統。其實這還不是李世民最終確立他為太子的關鍵因素,關鍵在於李世民雖然知道他資質相對其他几子最為平庸,但是其個性敦厚軟弱,他若繼位,最不易發生玄武門之變那種手足相殘的事情,這才是李世民最終選擇他的原因。

原本大唐江山在李世民的經營下繁榮穩定,四夷賓服,並不是特別需要一個開疆拓土的帝王,只要能夠好好守成,已經足夠。李治雖然資質平庸,但是並不昏聵,開拓不足卻守成有餘,又是嫡出,是以最後成為繼承人。

但是李恪、李泰都太像李世民,李承乾已經謀反被廢,這都讓李世民擔心他們繼位,最後弟兄反目,手足相殘。是以,李世民雖然喜歡李泰,但是他曾經說過“我若繼位,就殺了兒子讓兄弟成為繼承人”,雖是戲言,但是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這讓李世民非常不安。

李恪原本就是庶出,又有隋楊血脈,他若繼位,勢必有得位不正的嫌疑,最後恐怕也少不了兄弟惡鬥相殘。是以,李治這個最平庸的人撿了現成便宜。


謝金澎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李承乾並未被唐太宗李世民處死。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齊王李祐謀反,牽扯出太子李承乾和漢王李元昌的謀反案。

↑李承乾謀反是事實↑

次年四月六日,李承乾皇儲之位被李世民廢黜,在李世民本人的保全下,李承乾被判充軍黔州,這一別,就是生離死別了。

貞觀十八年十二月(公元645年1月),李承乾鬱鬱而終,消息傳來,李世民宣佈罷朝,並以國公之禮葬之。從中可以看出李世民對李承乾的愛護之情。

在重新選立太子一事上,李世民在李承乾謀反案後,可選的後繼人選只有兩個,也是他僅有的兩個嫡子:魏王李泰和晉王李治。

可是李承乾在招供時,把魏王李泰也拉下水,逼得李泰跑到李世民面前,拍著胸脯打包票:“我即位後,就把自己的兒子處死,等我死了,讓弟弟李治當皇帝”,李世民老糊塗,竟然很感動。

褚遂良指出李泰此言不合人倫常情,殺死親生兒子卻把天下拱手讓給弟弟,絕無此人情。

↑褚遂良和長孫無忌影響了李世民立儲的決定↑

同時,褚遂良說了一段很重要的話,這句話其實也為將來李世民想改立李恪,最終不了了之埋下了伏筆。

褚遂良說:“陛下過分寵愛魏王李泰,是造成李承乾之禍的根源啊。要是陛下想立李泰為太子,請把晉王李治先處置了吧”,此言當真精彩,李治作為三個嫡子之一,縱使他沒有爭奪天下之意,但仍然是最有身份和資格挑戰皇位的人選。

李泰如果上位,就意味著天下可以“經營而得”,誠如李世民後來所說:“如果我立李泰為太子,等於說太子之位是可以通過經營得來的,這是給後世做示範。以後再有太子無道、藩王窺伺的,兩個都廢黜。”

而且,李泰和李承乾互斗的兇殘程度讓李世民覺得害怕,他甚至認為如果立李泰為太子,將來李承乾和李治都會被李泰殺掉,但如果立性格軟弱善良的李治為太子,則李承乾和李泰都能夠得到保全。

↑李泰在李治的保護下,得享天年↑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點,李治上位後,給了李泰很好的經濟待遇,只是不給他任何政治待遇。

在立李治為太子時,李世民得到了他的心腹長孫無忌的大力支持,這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李世民當然明白長孫無忌有私心,但正是因為長孫無忌和李治的親舅甥的關係,反而是很可靠的同盟。

李恪在朝中就沒有如此強力的文臣支持。

然而,李世民還是很擔心李治當不好皇帝,為什麼?擔心李治性格太“懦”!性格太懦弱,就容易被權臣甚至後宮的女人給操控,這對江山社稷可沒什麼好處。

於是,李世民終於找到機會,對長孫無忌表示想換人,改立吳王李恪當太子,理由是“李恪像我”(“英果類我”),這樣,李世民就不怕李家江山被外戚或者權臣操控了。

可長孫無忌斷然反對。李世民冷冷的反問道:“是不是因為你是李治的舅舅,才反對李恪的啊?”

這不是廢話嗎?但人家長孫無忌口才了得,竟然厚著臉皮說他反對的理由出於公心,而非私心。

↑長孫無忌私心權欲很重↑

長孫無忌反對李世民改立李恪,提出了兩點理由:

一是李治性格雖然柔弱溫和,但卻是守成良主,適合把李世民辛辛苦苦打來的天下守好。天下現在已經太平了,您找一個像你一樣喜歡打仗的兒子幹啥?還是找個性格踏實穩重的當家比較好。

二是,如果現在又要更立儲位,那麼,請問李家皇位繼承的規則是什麼?還是嫡子繼承製嗎?後世帝王豈不可以亂來了?

且不說後世,單說李恪和李治以及李泰怎麼相處,這都是問題。李恪會不會在登基後,因為李治和李泰的嫡子身份威脅,而痛下殺手?以及最重要的——嫡長子繼承製這個最安全平穩的繼承製度,還要不要保持?以後是不是每個藩王只要力氣大,就能得天下了?

長孫無忌雖然沒有說的這麼複雜,但他話裡話外的意思,只需點到為止,李世民何其精明老道,當然不會聽不出來。

↑李世民一世英名,卻處理不好家務事↑

因此,李世民從此打消了改立儲位的念頭。但他卻忽視了一點,因為此事,長孫無忌和李恪算是結下了深仇大恨,李世民還是低估了長孫無忌的私心,這老頭一心擁立李治,就是為了能夠在李治登基後,自己握有說一不二的權柄。

可笑的是,李世民臨終前還向褚遂良交代;“無忌為朕立下大功勞,竭誠盡忠,朕死之後,你一定要防止有小人進讒言,離間了他們舅甥之間的關係啊!”,還千叮嚀萬囑咐李治“要保護好長孫無忌,不要讓人藉機陷害他”。

沒過幾年,李恪就被長孫無忌陷害,被絞殺於有司之別舍,李恪臨死前大呼:“如果社稷有靈,長孫無忌將遭族滅!”

李世民,聽到了……

↑李恪最終死在長孫無忌手下↑

顯慶四年(公元659年),長孫無忌被流放到黔州後,被逼自縊,死後家產被抄沒,近支親屬都被流放嶺南為奴婢。

如果長孫無忌當初支持李世民,擁立李恪,結局會如何呢?一個年輕的“英果類李世民”的年輕人,真的能夠忍受權力慾望如此熾熱的長孫無忌嗎?

歷史不會再重演,答案也只能任由我們猜測了。


我見青史多嫵媚


太子是什麼?

太子是被當代皇帝明確承認的皇位的繼承人。太子並非與生俱來的身份,而是皇帝賦予的身份。只有獲得“冊封”,才會取得太子的身份。

怎樣才能當上太子?

一般情況下,能當上太子的人必須是皇帝的兒子,如果皇帝沒兒子,那麼侄子、兄弟等也都可以。也就是說能被立為太子,必須是當代皇帝有血緣關係的人。古代皇帝都是家天下,這個“家”,首先人家得是一家人!

是皇帝的兒子,這只是當太子的前提條件。皇帝都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生兒子那是一打一打的生,皇位只有一個,給誰呢?

歷經千年的封建王朝,總結了一個繼承人三原則:“立嫡立長”“立子以賢”“立儲以愛”

“立嫡立長”是被幾乎所有的皇帝認可的立太子的首要原則。畢竟“賢”太唯心了,只要兒子們不造反,誰身上都有閃光點。至於“立儲以愛”,除了明跟天下人說我是昏君,我行我素的皇帝,還沒哪個皇帝敢公開以此來立太子。

這是正常情況下,當太子的程序。只要你是皇后生的,投胎時間早,只要不出什麼意外,如早死、造反等,一般情況下,太子是穩穩地!

李治與李恪

李治是李世民嫡三子,其母為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與唐太宗嫡長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為同母兄弟。在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由於爭奪太子之位“同歸於盡”後,嫡三子李治是理所當然的皇位繼承人。

李恪是李世民與隋煬帝之女楊妃的兒子。出身不好,對於一些人來說甚至是汙點。誰也不願意唐朝的江山由有隋朝血脈的人來當皇帝。

上面基本是李治被立為太子的主要原因。至於李治寬厚仁慈,和睦兄弟等,一般人都能做到,這不是李治勝利的主要原因。

至於李世民說過“吳王恪英果類我”,也不是李世民立太子的主要考慮因素,畢竟前有劉邦立太子前車之鑑。英明的君主不以自己的喜好來決定國家大事!

大家好,我是“風雨的學習號”,如果大家感覺我寫的有道理,請關注我吧!


風雨的學習號


李承乾謀反是真,可人家有個好爹李世民,所以李承乾沒被處死。

太子李承乾因為起兵謀反不成,變成廢太子。可唐太宗只是把李承乾被廢為庶人,流放黔州了事。李承乾是到了黔州三年後,才鬱鬱而終的。更神奇的是,就是這個廢太子李承乾,居然還成為唐高宗李治上位的關鍵人物。

這就要從老大李承乾和老四李泰的爭鬥說起。李世民有三個嫡出的兒子,李承乾、李泰和李治,按照當時傳統,太子只能從這三人當中挑選一個。李承乾作為長子,八歲時就得太子位,早早奠定了皇位爭奪戰的優勢。

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老四李泰雖然出生是晚了一點,但是他討好父母的本事,遠超大哥李承乾很多,史書中記載李泰很被李世民夫婦喜愛,對其寵幸要勝於太子。因為李泰經常討好父母歡心,花了很多錢,導致李泰的花費,遠超過了皇子的標準供養費,甚至還超過了太子的花費。可是李世民並不以為意,為了不限制李泰的花費,他乾脆把太子和李泰的花錢限額,一起都提高了。

這還僅僅是個開始,李世民是在有意無意中,挑起了李承乾和李泰的明爭暗鬥。

兩位皇子的鬥爭細節,就交給宮廷戲來補充吧,反正這其中的很多內容,很早就被人篡改過。橫店的作家和編劇抱著古人能改,現在人就能編的宗旨,正在孜孜不倦的在屏幕上給大家提供各種狗血情節。

古人云:二虎相爭,必有一傷,在李承乾和李泰的鬥爭過程中,二人都發力過猛,最終的結果是李承乾謀反,李泰失寵。雙輸收場。到這個時候,原本只是打醬油的李治,實現了後來居上。

其實李世民在起初時,是有點看不上李治的,只覺得李承乾和李泰二人,無論將來誰得勢,都會將對方置於死地,李世民這時候又想起玄武門之變,開始憂心兄弟相殘的事情,會再次重演。為了給帝國選擇一個合適的接班人,李世民在李泰、李治和李恪之間,應當是深度猶豫過。

李恪是最先出局的,原因很簡單,李恪不僅不是嫡出,而且他的母親還是隋煬帝的女兒。這樣的帝國繼承人,不僅在皇家說不過去,而且曾經和隋朝生死相搏的一朝開國文武,也此也會難於安心,李世民不會不知道這一點。所以李恪當太子,頂多是李世民喊話出來,聽聽風聲而已,隨便也為李治上位,給大家做個心理鋪墊。

再來說說李泰,據史書記載,某一段時間,李世民已經口頭答應讓李泰做太子。可是李泰沉不住氣,回頭就去嚇唬李治,說李治和李承乾關係緊密,有罪!嚇得李治趕緊找李世民去哭訴。皇帝很生氣,李泰被擱置。然後,李承乾就來信了。

李承乾給李世民寫了封信,信中先是檢討了自己起兵謀反的錯誤,然後就話鋒一轉,就把矛頭指向了李泰,說自己當年已經是太子,若不是受到威脅,根本就不用謀反,只需要多等一等,等到老爹李世民正常死亡,李承乾即可登基,但有李泰在一旁使壞,才最終讓李承乾鋌而走險。

這一封信,李世民信了!成為了壓垮李泰做太子的最後一根稻草,最後成全了李治。

其實小編一直很好奇,中國的最後一個太子,就是康熙的兒子胤礽,難道一直沒人給他講講李承乾的遭遇嗎?胤礽簡直就是李承乾的一個活脫脫翻版。


圓窗觀點


在李世民的眾多兒子之中,李恪是李世民眼中最為能幹的兒子,遺憾的是,用《紅樓夢》中王熙鳳說探春的一句話來形容李恪“只可惜沒有託生在太太的肚子裡”,就這一點,就把他給徹底排除了,有長孫無忌這樣強硬派的李治的親舅舅在,太子之位無論如何也不會輪到李恪頭上。

那麼,在長孫皇后的三個親生兒子中間,為什麼最後又選擇了李治呢?其實,在李世民的眼裡,這三位嫡子中李治是最不像自己的那個兒子。可是,對於李世民而言,當年拭兄囚父的經歷一直歷歷在目,卻是怎麼抹也抹不去的,他自己是這樣做的,給兒子們樹立一個很負面榜樣,等到他的江山穩固,他再也不希望他的兒子們重蹈覆轍。所以在廢了李承乾之後又對李泰的種種行為失望之極,最後下定決心立溫柔敦厚的李治為太子:

《舊唐書·李泰列傳》:太宗因謂侍臣曰:“承乾言亦是。我若立泰,便是儲君之位可經求而得耳。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

可是,人算永遠不如天算,李世民以為立了溫柔敦厚的李治為太子,李家的天下就可以太平無事了,誰知道最後冒出來一個武則天。李世民自己的兒子沒有對李家子弟進行清算,武則天對李家子弟的清算比李世民更狠,也來得更徹底,連同李家的江山都改成了大周。如果後來武則天臨終時不是狄仁傑等大臣在其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很有可能江山社稷不會再回到李家,那樣就更悲催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當皇帝,安邦治國,還是需要鐵腕人選的,不是溫柔敦厚者可以承擔之。

我是蘇小妮,喜歡就請點擊關注和分享!


蘇小妮


首先,得糾正一下題主的錯誤,那就是李承乾雖然造反了,但是李世民還是不忍心殺了他,只是將他貶為庶民,而為什麼沒有選李恪而選李治呢?原因也很簡單,李治是嫡子,而李恪是庶子,所以自然是李治有資格,而李恪沒有資格。

李世民與長孫皇后共有三個兒子,分別是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還有晉王李治,如果李世民不選另外兩個,那麼必然要選李治。

就像李淵的時候,他與竇皇后有四個嫡子,分別是太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玄霸(電視劇小說裡面是李元霸),而李玄霸早死,所以儲君之位之爭就發生在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個人之間。

這個也就是李淵其實有二十二個兒子,但感覺就只有這三個在爭奪儲君之位。那我們來看看長子李承乾為什麼要造反?

李承乾做為嫡長子,其實是很受李世民器重的,但是自從李承乾年紀越來越大,而且還得了足疾,就越來越叛逆了,而他做為東宮太子,李世民為他請了很多名士當老師,這些人對李承乾的要求肯定也十分的嚴格。

李承乾十分的反感,甚至還想殺害一直規勸他的老師張玄素,另外李承乾十分寵愛太常樂人,李世民對此也極為不滿,就將這些太常樂人處死。

魏王李泰文武雙全,很像李世民,李世民對他也十分的寵愛,賞賜他的東西規格甚至能比肩太子,太子感到了威脅,覺得自己的太子之位遲早被廢,所以就孤注一擲,與漢王李元昌,杜如晦的兒子也是城陽公主駙馬杜荷,還有侯君集,意圖謀反,最終被廢。

魏王李泰覺得自己的機會到了,跟李世民說,如果皇位傳給他,等他百年之後,他會傳給弟弟李治的,但是在旁邊的褚遂良指出,這種殺子傳弟的事情是不可能的,他知道如果立李泰,那麼李承乾和李治必死。

如果立李治,因為李治比較仁弱,那麼李承乾和李泰都不會死,李世民還是有愛子之心的,他為了三個兒子都能活下來,最後決定立晉王李治為太子。

另外,李世民其實也動過立李恪為太子的想法,他有問過長孫無忌,長孫無忌的回答是晉王李治仁厚,是個守成的君主。但顯而易見的是,李治是他的親外甥,他當然要支持李治。


歷史簡單說


對於李世民這種做法,毛主席是這麼評價的:

“聰明一世,懵懂一時”。

毛主席的評價可謂是相當的有見解。因為李治能力確實非常一般,很明顯李恪的能力要強於李治。毛主席認為李世民之所以選李治作為大唐王朝的接班人,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李治的舅舅是長孫無忌。在立儲這件事情上,李世民受到了長孫無忌的影響。

長孫無忌在李世民時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他原本就是皇親國戚,妹妹是李世民的皇后,也就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長孫皇后。長孫無忌可以說對李世民是有大功勞的。加上身份特殊,自己能力又強,所以長孫無忌一直非常有權力。

對於這一點,李世民就曾經意識到了長孫無忌權勢過盛。貞觀二年的時候,就經常有人密奏長孫無忌太受寵幸,權力太大了。李世民甚至還把這些密表給長孫無忌看,用意也是在敲打長孫無忌。

李世民之所以能夠成為皇帝,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他成功的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可是讓人想不到的是他自己晚年也發生了這種事情。當時李世民過分寵幸魏王李泰,使得當時的太子李承乾處境是相當的被動。李世民對李承乾是有著很高的期望的,畢竟當時太子李承乾直接關係到未來大唐王朝的命運。加上李承乾本身也有問題,這使得李承乾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挫敗感。

最後李承乾造反了。結果自然不用多說,肯定沒有成功,畢竟他爹造反的經驗比他豐富得多。李承乾被廢以後,就面臨一個問題,那便是誰來做太子。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李世民居然接受了長孫無忌的建議選擇了李治。其實,李世民選李治做太子也有自己的無奈。

正如,李承乾和李治、李泰都是長孫皇后的兒子,李治性格弱,他當了太子,將來繼承皇位,李承乾還是有活路的,其他的兒子也能夠活下去。如果他立李泰做太子,李泰是太子造反的罪魁禍首之一,以李泰的性格,李承乾和李治肯定就活不下去了。同時,這容易引起其他兒子的效仿,使得皇位爭鬥更加殘酷。

所以當時李世民選接班人確實有自己的考慮在裡面。不過時間久了,李世民又發現李治真的太軟弱了,所以李世民又曾經想立當時的李恪做太子。因為李恪和李世民一樣,文武全才,兩個人非常相似。

不過長孫無忌肯定是會極力反對的。畢竟無論李承乾、還是李泰、李治都是自己的親外甥。現在假如李恪做了太子,他必定是不願意見到這種局面的,所以長孫無忌堅決反對。

不過以唐太宗的性格,他是不會受大臣控制的。因為如果他再要立李恪做太子,實際上需要清除很多重要的大臣。比如長孫無忌、褚遂良、李勣。因為他們已經擁立過李治了。這三個人代表著三股不同的勢力。這樣的代價是唐太宗沒辦法接受的。


歷史是什麼


首先,李承乾並沒有被處死。唐太宗李世民一共生有14個兒子,若問李世民最喜愛哪一位皇子?那定然非吳王李恪莫屬了。李世民曾說道:吳王恪英果類我。然而,能文能武的吳王恪為何與太子之位甚至皇位無緣呢?

論出身,吳王恪的生母乃是李世民的表妹、隋煬帝之女楊妃。吳王恪可以說是生於兩朝帝室之家,兼具隋唐兩朝皇室的血脈,其血統可是說是尊貴莫比。論才能,吳王恪是李世民的14位皇子中最具才華的,可以說是太子的最合適人選。

然而,吳王恪卻註定與太子之位無緣,從其名字上就看出端倪。楊妃生有兩子:一為吳王恪,另一為蜀王愔。“恪”有恪守本分的意思在;而“愔”是形容安靜和悅,其實跟“恪”的意思差不多,都有要本分的意思在。

而再看,長孫皇后所生的三位皇子。廢太子李承乾、魏王泰、晉王治,“承乾”有承繼乾坤之意,“泰”有國泰民安之意、“治”也有天下大治之意。這三位皇子的名字,都有恢弘氣度,寓含治國的理念在裡面。而“恪”與“愔”,就完全是對臣子的勸導,所以,從李世民給皇子的命名上看。長孫皇后所生皇子與李世民的表妹楊妃所生皇子之間,君臣之分也早就被註定。

唐朝政權是脫胎於關隴貴族集團,而關隴貴族集團的特點就是:幾大家族之間,互相聯姻,分享權力。如獨孤信有三個女兒,就分別嫁給了北周明帝宇文毓、隋文帝楊堅、以及唐高祖李淵的父親李昞。除了聞名遐邇的“八大柱國”家族,還有其他的大大小小家族也都是這樣。

在此期間的嫡庶之別是最為嚴格的,其背後都涉及到強大的、錯綜複雜的妻族勢力。如李淵有22個兒子,但太子之爭卻只在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三人之間,而李淵的其他兒子叫什麼名字,都沒多少人能夠記得。

而李世民的表妹楊妃雖出身高貴,但隋朝已經覆沒了,沒了任何家族根基。而長孫氏的勢力卻很龐雜,其背後就有關隴貴族勢力的背影,所以,當李世民有感於李治過於軟弱,懼其不足以守江山,而想更立吳王恪為太子時。李世民得首先徵求長孫無忌的意見,當然遭到長孫無忌的拒絕,並引起了長孫無忌對吳王恪的嫉恨。在李世民死後,長孫無忌即指使房遺愛誣陷李恪謀反,而致吳王恪含冤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