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那拉氏,懷有身孕出宮嫁人,結局如何呢?

聚膳源


清朝歷史上總共有12個皇帝,16位皇后,其中唯一有一個皇后是被皇帝廢除的,就是順治皇帝的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這位女子是一個奇女子,十分有意思。

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女人,成為皇后,最後為何她又被順治廢除呢?今天我就跟你一起嘮一嘮。


一、成為皇后

孟古青的父親是吳克善,這傢伙在當時可是一個大人物,十分了解政治,玩轉政治的手段足夠獨特,為了能夠與滿清貴族聯姻,他不惜將自己家中的很多女人都嫁給愛新覺羅家,首先嫁的就是孟古哲哲。


皇太極當時為了穩固政權,就與吳克善達成政治聯姻,將孟古哲哲納入宮中,並且立為皇后,可惜孟古哲哲肚子不爭氣,一直也沒給皇太極生下一兒半女。在那個母因子貴的年代,要是一個皇后沒有孩子,就十分糟糕。

吳克善眼看孟古哲哲生孩子沒有希望,自己的政治夢想可能會化為烏有,於是就把孝莊也嫁過去,孝莊為皇太極一下子生下三個公主,可惜依舊沒有生下兒子。當然,孝莊雖然沒有生下兒子,但是後來輔佐了順治與康熙兩個皇帝,也算是十分了不起。


孝莊之後,吳克善繼續將已經守寡多年的海蘭珠嫁給皇太極,皇太極對海蘭珠一直有情,如今終於如願以償,並且很快生下一個兒子,皇太極將其立為太子,可惜一歲不到就早夭。

失去皇子的海蘭珠悲傷過度,以至於一病不起,不久離開人世,遠在他鄉作戰的皇太極聽說自己心愛女人去世,立馬趕回家,悲傷欲絕,不久也隨海蘭珠一起前往西天。皇太極當時年僅五十出頭,沒有立下太子,突然去世,讓太子之位的爭奪陷入白熱化。

弟弟多爾袞與大兒子豪格,雙方為了皇位爭得你死我活,不可開交,最後實在沒有辦法,只能雙方相互退讓一步,讓年僅6歲的愛新覺羅福臨成為皇帝,多爾袞與濟爾哈朗一起擔任攝政王輔佐順治。


從此以後,多爾袞可以說雖然沒有成為皇帝,實權卻勝過皇帝順治,多爾袞想方設法將豪格一派收拾,最後握緊實權,據說還與順治的母親孝莊搞出很多緋聞,順治十分火大,也只能忍受。

吳克善呢,則是繼續與愛新覺羅家族聯姻,在多爾袞的支持下,吳克善將女兒孟古青嫁給順治,並且成為皇后,這也是一場政治聯姻,只是順治當時沒有實權,無可奈何。


二、廢除孟古青

歷史有時候就是十分有趣,多爾袞權勢滔天,卻在一次打獵過程中不小心墜馬身亡,順治一下子因禍得福成為真正擁有實權的皇帝,終於可以出一口氣。在多爾袞去世後不久,順治就削除多爾袞爵位,並且開棺鞭屍。


對多爾袞如此,對孟古青也一樣,順治早就對其不悅,孟古青還一點反應沒有,繼續保持她與生俱來的小姐脾氣,一言不合還敢對順治發脾氣,順治怎麼可能忍受得了這樣的皇后,於是提出要廢除孟古青。

當時孝莊皇后以及朝中大臣都覺得清朝歷史上還沒有皇帝廢除皇后的先例,不允許順治廢除。順治可沒法忍受,當時剛好處於叛逆期,對多爾袞不爽,對管束他的人都很不爽,別人不讓他做的事情他就是要做,所以最後毫無疑問,順治還是將孟古青廢除。

孟古青廢除之後,再也沒有任何歷史記載,什麼時候去世的都不知道,應該就是順治不允許史官記載,所以才會如此,至於說她後來去世時是否懷有身孕,歷史資料中沒有記載,我們也無法知曉。



結語

生在皇室之中,很多時候都是身不由己的,順治如此,孟古青也一樣,兩人都是政治的犧牲品,順治與孟古青相比,也許還是幸運的那一個,因為至少順治最後還有機會掌握實權,過了幾年皇帝癮,而孟古青呢,則一生被利用,最後還無端犧牲,可悲可嘆!



嗔痴歷史觀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那拉氏,懷有身孕出宮嫁人,結局就是替順治爺生下了孩子!


這位被廢的皇后全名叫博爾濟吉特·孟古青,來自蒙古科爾沁部。你必須知道的是蒙古科爾沁部先後在清朝有四後、十三妃,清朝皇帝愛娶這兒的姑娘不是因其漂亮、賢惠,而是政治聯姻,保證科爾沁部所屬的蒙古漠南部的地理位置的安全,因此孟古青也是合親的產物,政治婚姻的悲劇。

明朝後期,蒙古分裂三部,漠西部,包括清朝痛恨準噶爾部,漠北部、漠南部。漠南因與努力哈赤建立後金國接壤,為免除後患,努力哈赤最先進攻科沁爾沁部,多次較量後科爾沁撤兵聯姻結盟。努爾哈赤娶科爾沁貝勒明安之兒,正式拉開了滿族與蒙古科爾沁部滿蒙聯姻的序幕。


由此看出聯姻的軍事目的性相當強。隨著清朝入關建立政權,聯姻的目的也有所改變:最初蒙古嫁女是為了依附滿族,後來滿族主動聯姻是為了籠絡蒙古族,加強藩屬關係。所以在滿蒙聯姻作為加強統治的手段下,表妹孟古青嫁給了順治帝,由多爾袞指親,來了場親上加親的政治婚姻。

順治與多爾袞中間有說不明的關係,一是相傳多爾袞與孝莊皇后有染,這令順治心裡堵了一根刺;二是多爾袞在教育順治學習中,始終把順治當小孩子,不夠尊重,傷了順治做皇帝的面子;三是多爾袞作為攝政王,威風凜凜,大小政事獨斷專權,引起順治的強烈不滿和情緒抵抗;四是多爾袞欲殺爭奪皇位失敗後的豪格,被順治救下,後戰勝張獻忠回京被殺,這筆債順治記在了多爾袞身上。


種種原因,順治記恨多爾袞,自然也不喜其指親的孟古青,加上孟古青仗著蒙古大小姐的身份,刁蠻任性,不喜歡順治身邊有多的女人,又喜歡極其奢華的作風,這兩人三觀不合,自然矛盾重重,只是在多爾袞的壓制下,順治選擇了容忍。

多爾袞後來見君臣生了嫌隙之心,乾脆撒手不管,做了半旗旗主,後來病死。而孟古青依然不知收斂,囂張跋扈無容人之量。最後忍無可忍,不顧孝莊太后反對,廢后改妃。

歷史記錄到此,但王的女人不是誰都敢要的,這順治發起火來是要人頭落地的,因此孟古青最大可能就是堵氣回了蒙古,做自己的大小姐去,順便替順治生下了孩子。書中也有記載。
這場政治婚姻終究還是因為一個男人毀了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的愛情,不將就完整地傳到了現代,成為單身男女的藉口,可笑也可悲。


歷史不舊


首先說明一下,清朝沒有唯一被廢的皇后,而是有兩個被廢的皇后,一個是順治帝的第一任皇后博爾濟吉特·孟古青,一位是乾隆帝的繼任皇后輝發那拉氏。

按照題主的意思應該說的是博爾濟吉特孟古青,他是順治皇帝福臨的第一任皇后。

為什麼“一國之母”會被廢又出宮嫁人呢?

  1. 皇太極死後,6歲的順治在戰戰兢兢中登上了皇位,這個時候大清王朝的真正掌權者是多爾袞。在攝政王多爾袞和太后孝莊的授意下,當然最主要的是多爾袞的意思,博爾濟吉特孟古青就許配給了順治皇帝。
  2. 兩人結婚後,順治並不喜歡這位皇后,因為一是她非常喜歡嫉妒,順治的後宮那麼多人,都沒有逃過皇后孟古青的處罰,說明她並沒有一國之母的風範,二是孟古青喜好奢侈,其吃穿都極盡奢華,這和順治節儉的思想背道而馳。所以,兩個人並沒有愉快的生活在一起,當然也沒有產生出像樣的夫妻感情。
  3. 順治終於等到了這一刻的來臨。順治七年,攝政王多爾袞病死在家中,順治八年,順治親政並開始清算多爾袞的罪行。順治對多爾袞恨之入骨,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順治的整個童年,都是在多爾袞的陰影下渡過的,完全沒有半點皇帝的感覺,所以在其死後,順治又下令把多爾袞的屍體進行鞭屍,可見,順治有多麼的恨多爾袞。

  4. 多爾袞死了,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在有心理陰影的順治面前,此時,皇后孟古青在順治眼中更不順眼了。順治十一年,順治不顧朝臣們的反對廢掉了多爾袞為自己挑選的皇后博爾濟吉特孟古青。
  5. 孟古青被廢后,在史書中就失去了蹤影。根據野史和民間傳說,她被父親帶回了蒙古老家,回家後才發現已有身孕,最後是否再嫁他人也不得而知。

再來說一說乾隆的繼任皇后輝發那拉氏:

  1. 那拉氏被封為皇后之後,是頗受寵愛的,與乾隆也度過了一段幸福的生活。從乾隆主動選擇她為繼任者也可以明白,乾隆對那拉氏的喜愛。
  2. 到了乾隆第四次南巡,突然出現了變動。據說在中途,那拉氏直接被遣送會了北京,因為她私自割斷了自己的頭髮,徹底激怒了乾隆,並收回了她皇后的冊封。
  3. 雖然沒有明確宣佈廢掉那拉氏,但她也算是“不廢而廢”了,一年後,就鬱鬱而終,孤獨淒涼的死在了宮中。

其實,古代宮中的女人命運異常悽慘,就算陪伴在了皇帝的身邊,極盡榮華富貴,也是朝不保夕,命運說變就變。

我是xiaoZ彈史,翻看滾滾煙塵,知曉橫趣點點。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歷史中的真我!


xiaoZ彈史


清世祖順治一共有兩後十五妃,其中第一位正宮皇后就是我們今天要說到的:清朝唯一由皇后被貶為妃的蒙古科爾沁部女子——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

孟古青是孝莊太后侄女,算起來和順治還是姐弟的關係。她由睿親王多爾袞主婚,嫁給了當時年僅十四歲的順治帝,並立為皇后,兩年後被廢為靜妃,此後下落成謎。

孟古青最後到底去了哪裡

孟古青為什麼會和順治翻臉,以至於順治不顧群臣和太后的臉面,開啟了清朝首廢皇后的先例呢?說法很多,其中比較主流的說法是:因為孟古青和順治的婚事是由睿親王多爾袞主婚的,而順治在繼位的前八年一直受制於多爾袞。

多爾袞死後,順治集聚多年的怨氣大爆發,不但要求眾臣“以後任何事都要告知朕”,而且對多爾袞安排的這樁婚事也是十分不滿,所以導致了孟古青的被廢。不過此事有疑問:因為孟古青在順治六年入宮,順治八年被立為皇后,被廢是在順治十年,而多爾袞死於順治七年。

如果孟古青真的是因為順治和多爾袞的鬥爭被廢的話,那不可能在多爾袞死後還被立為皇后,直到兩年後才被廢的。所以我認為:孟古青的被廢其實不是順治和多爾袞的鬥爭,而是順治和他母親孝莊之間的博弈。


這一點可以在順治的第二任皇后看出:順治在十年八月廢孟古青,順治十一年五月迎娶博爾濟吉特氏.阿拉坦琪琪格為妃,六月冊封為皇后。這個同樣出身於蒙古科爾沁部的女子,是孝莊太后的侄孫女。順治依舊不喜歡她,甚至在董鄂妃入宮後,順治還想著二度廢皇后,已經正式開會議論此事了。多虧了孝莊太后強下懿旨才算保住了阿拉坦琪琪格的皇后之位。

所以順治對於和孝莊太后有親的兩任皇后都不滿,連續兩次都要廢掉她們,可見順治和母親孝莊之間的感情確實不好(也有旁例可佐證:《清史稿》裡關於順治和孝莊太后的記載只有不到五十字,而同書記載的,關於康熙和祖母孝莊之間的字數卻多達700字)。以此來看,孟古青的被廢,其實是順治和孝莊之間的犧牲品。

而孟古青被廢為靜妃後呢?她去哪裡了?據遠在千里之外的朝鮮史書——《李朝實錄》記載:孟古青最後回去了科爾沁草原並生子,成為了另一位蒙古王公的妻子了。不過此說依舊存疑,連宗主國都諱莫如深的事,怎麼可能被藩屬國所知悉呢?

我認為孟古青最後應該還是留在了紫禁城,畢竟她當時的身份還是妃子,加上紫禁城有親姑姑孝莊在,雖不能母儀天下,但不惹事、不招嫉,安安穩穩地過一輩子還是很容易的事。




一貳一橙


她是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也是第三位博爾濟吉特氏皇后,她就是清世祖福臨的第一任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

博爾濟吉特·孟古青是順治帝福臨第一位冊封的皇后,是順治帝舅舅吳克善的女兒,孝莊文皇后的侄女。出身科爾沁部貴族的她,自小養尊處優嬌縱,雖然如此,但還是不能抹掉她還是個聰明漂亮的女子。

順治帝十四歲時,與博爾濟吉特氏完婚,這門婚事是攝政王多爾袞指定的,這個人不會是孟古青,也會是別人,無論是誰,順治帝都暫時無法與之抗衡的能力,畢竟順治帝能當上皇帝,多爾袞在背後的助力不會少,這時的順治帝只能接受。

前面我們說到,孟古青可以說是家裡千嬌百寵出來的孩子,喜奢華,性善妒,跟順治帝的性子完全相悖。兩人婚後免不了爭吵摩擦,本就沒有什麼感情基礎,感情越發冷淡,相看兩生厭,順治帝萌生了想廢后的念頭。讓順治帝如此不滿除了孟古青本身性子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這個皇后是多爾袞選的,對順治帝來說才是心底最深的那根刺。

終於,1650年多爾袞死於塞北狩獵途中,這讓順治帝鬆了很大的一口氣,一根壓在頭上的橫樑終於移除了。本來如果孟古青對順治帝柔情蜜意一些,乖順賢惠一些,即使她是多爾袞指定的皇后,順治帝也不會廢她,可惜她依舊囂張跋扈,不能容人,這讓順治帝十分惱火。順治十年,不管群臣和孝莊太后的反對,他將博爾濟吉特·孟古青皇后之位廢除,降為靜妃,改居側宮。從那之後,關於博爾濟吉特·孟古青的記錄就消失了。

關於世祖廢后的結局,阿淺個人有幾個猜測:1、孟古青被接回科爾沁草原生活,之後可能再嫁人生子,畢竟當時並未有已婚婦人不能再嫁的規定,且出身高貴的她再嫁並不難;2、從高高在上的皇后被廢,降為妃位,對從小出身優渥、性子高傲的她來說,是無法輕易接受的,也有一種可能她無法忍受這樣的結果,自殺而死,這樣的結果對清皇室來說,無疑是難堪的,也符合不記錄的要求;3、最後一種說法是出自朝鮮李氏王朝實錄記載,廢后返回科爾沁並生子,這個孩子可能還是順治帝的,後面清廷派人要接回,被拒絕,可記載時間與官方史料有衝突,故被排除。

關於世祖廢后的結局,你怎麼看呢?


若淺話史


清朝歷史上唯一真正意義上被廢的皇后是順治帝的第一任妻子,但是她不叫那拉氏,她是孝莊太后的侄女,名叫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

孟古青出身高貴,是孝莊太后親哥哥吳克善的女兒,是孝莊太后侄女,是哲哲皇后的侄孫女,這樣一位蒙古科爾沁的格格,從出生就註定會和大清皇室有姻緣,孟古青貌美秀慧,有國色天香之色。

在順治八年的八月,孟古青和順治舉行了大婚,成為順治的皇后,也是清朝第三位博爾濟吉特氏皇后。

帝后不和,皇后被廢

雖然孟古青和順治是表兄妹,屬於親上加親的婚姻組合,然而順治帝對這位表妹卻是沒有一絲喜歡,反而可以談的上是厭惡至極。

順治之所以討厭孟古青,不是因為孟古青的長相,而是討厭孟古青為人處世的風格,更因為孟古青是順治最恨的多爾袞給指婚的。

而孟古青本身性格也非常不討喜,仗著自己是科爾沁的格格以及太后的侄女,也不把順治放在眼裡,經常公然頂撞順治。

不僅如此,孟古青沒有母儀天下的氣度,嫉妒宮中其他妃嬪,還經常監視並且干涉順治和其他妃嬪的接觸,這在古代的封建皇室,孟古青的脾氣秉性確實犯了大忌,當然也因此威脅到了她作為皇后的地位。

在順治十一年八月,順治對孟古青忍無可忍,因此不顧當時群臣和孝莊太后的反對,也不理會清朝的祖宗規矩,以志趣不合為理由,將孟古青降為了靜妃。

孟古青被廢黜以後,另一位科爾沁女子,她的堂侄女孝惠章皇后,成為了順治帝的第二任皇后。

皇后被廢后的結局

孟古青被廢以後,順治皇帝看在孝莊太后的面子上,以及為了保全科爾沁的臉面,並沒有將孟古青廢為庶人,而是把她降為了靜妃,雖然不做皇后了,好歹也還是妃位,高於其他一般妃嬪,因此順治對這位表妹也算仁至義盡了。

但是成為靜妃後的孟古青徹底在清朝皇室的官方史料中消失了,沒有隻言片語證明她的結局如何。

雖然很多人傳言孟古青被廢以後,懷有身孕出宮嫁人,可是歷史上並沒有記載,而且看起來也並沒有道理,畢竟孟古青作為一個已經被廢黜的皇后,順治怎麼可能還臨幸她呢,如此這樣,孟古青更不可能懷上孩子。


再者說,就算孟古青懷上孩子,她也不可能出宮再嫁人,一入宮門深似海,既然進了皇宮,生死都必須待在紫禁城,紫禁城守衛森嚴,孟古青一個被廢的皇后,是不可能讓她出去的,畢竟這牽涉到皇家顏面和體面,出宮都是難事,更別說懷孕嫁人了。

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歷史上沒有記載孟古青的結局,她懷孕出宮嫁人又不可能,那就只有一種可能了,那就是孤老冷宮,作為封建皇權政治下的犧牲品,孟古青沒有別的選擇。

從嫁給順治開始,她已經不是自由自在的科爾沁格格了,而是擔負家族使命的妃嬪,她一方面有負於科爾沁的期望,另一方面又失寵於順治,古代深宮的女子沒有了家族和夫君的依靠,也沒有生下皇子,她自己註定是孤苦無依過完自己的後半生的。


小聰歷史客棧


清世祖順治的第一位正宮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是清朝唯一被廢黜的皇后,她來自蒙古科爾沁草原部,是孝莊太后的侄女,論起親屬關係還算是順治的表姐,當時她由攝政王多爾袞主婚,嫁給了年僅14歲的順治皇帝並被立為皇后,本來花好月圓、歲月靜好,不料,僅過了兩年,便被廢為靜妃,此後下落一直成謎。


順治上位是八旗內部矛盾各方勢力相互協調的產物,順治上位時,還是個天真無邪的孩子,前八年是名副其實的傀儡,朝政大權一直在睿親王手中,包括婚姻大事也要看多爾袞的眼色。

孟古青和順治的婚事就是由睿親王多爾袞促成並主婚的,多爾袞被摔死後,順治內結於心的憤懣、怨氣噴湧而出,不但強調“以後任何事都要告知朕”以顯示皇權迴歸,還利用廢黜皇后來表達對多爾袞安排的這樁婚事不滿和抵抗,讓天下人都知道自己對多爾袞生前大權獨攬、一言九鼎作派的厭惡和蔑視。



孟古青被廢后去哪裡了?據遠朝鮮史書——《李朝實錄》記載:孟古青回到了孃家——去了科爾沁大草原,併產下了皇子,最後成為了一位蒙古王公的妻子。

我覺得匪夷所思,入關後的滿清已沿襲漢家禮儀,孟古青被廢后,不是一般庶人,而仍然是有名份的靜妃,仍是皇帝的女人,又沒休她,所以這離開皇帝回到孃家的做法顯然不靠譜,何況還懷有皇帝的孩子呢?縱使她心向神往科爾沁大草原美麗的風光,宮庭允許嗎?

且被廢皇后了,不是光彩的事,她回去後,誰待見她呢?我想,在廢黜後,因心情欠佳,在姑媽的陪同下回科爾沁草原去散散心是有可能的,如果脫離皇家視野,獨自飛出紫禁城這個鳥籠子,回到到遼闊的草原,過著自由自在地縱馬馳騁的生活可能性為零!



吳偉業是明末清初的詩人,“衝冠一怒為紅顏”就是他諷刺吳三桂降清時留下的金句,他在自己《古意六首》的詩中留有“掌上珊瑚憐不得,卻教移作上陽花”語,我猜測他是在感嘆孟古青的人生際遇,“移作上陽花”,暗示她還在宮中,只是移到了冷宮閒居而己。

按當時的時代背景分析:我也支持孟古青最後還留在紫禁城中,一來她有妃子的身份留下來名正言順,二來懷有皇家的骨血,不可能被驅逐出大內,況且,她的親姑媽孝莊還在,她被廢時,多爾袞勢力已基本上被清除殆盡,作為皇太后的孝莊已有極強的話語權,呈“母儀天下”之勢,“大樹底下好乘涼”,所以,她留下了,恬然忍讓,無聲無息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希望星晨58298869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的錯誤,第一,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而不是那拉氏;第二,廢后並沒有懷有身孕;第三,廢后更沒有再嫁。

根據《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中記載說,清國入關後的第一夫人、順治帝的元后博爾濟吉特氏,在被廢掉後,回到了孃家科爾沁蒙古,生下一個男孩,在科爾沁長大,很有賢名,被清國朝廷知道後,擔心科爾沁有挾天子的行為,向科爾沁索要這個男孩,但被拒絕了,之後廢后母子就失去蹤跡。

這則史料一直被人津津樂道,認為廢后沒有被禁錮在皇宮,還能回到孃家,還是很幸運的。廢后真的很幸運嗎?朝鮮史料記載的就是真實的嗎?

01,出身顯貴的第一夫人

順治帝元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字叫額爾德尼布木巴(額爾德尼本巴),她是科爾沁左翼中旗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

科左中旗是和清廷聯姻最多的部落,也是閨女嫁到清皇室中取得顯赫地位最多的部落,吳克善家族一共和清廷聯姻56次,娶32,嫁24,聯姻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各部,又出了孝端、孝莊和孝惠,因此被康熙帝親切的稱為舅家。

額爾德尼本巴的曾祖父叫莽古斯,莽古斯的女兒哲哲就是太宗孝端文皇后,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多爾袞,一個嫁給了多鐸。

莽古斯的兒子寨桑,即額爾德尼本巴的祖父,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察罕、索諾木、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太宗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太宗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

哲哲為皇太極生了三個閨女,其中固倫端靖長公主又嫁回孃舅家,額駙是索諾木的兒子多羅郡王奇塔特。

布木布泰為皇太極生了三女一子,兒子就是順治帝,長女固倫雍穆公主也嫁回孃家科爾沁,額駙就是第二代卓禮克圖親王畢勒塔噶爾。

吳克善就是額爾德尼本巴的父親,畢勒塔噶爾是她親哥,嫂子兼表姐是固倫雍穆公主,昭聖太后布木布泰和元妃海蘭珠是她親姑媽,大清第一皇后哲哲是她親姑奶。這樣一個貴女中的貴女,性格多少會有些刁蠻跋扈的。

02,為滿蒙聯姻盡義務

滿蒙聯姻是清國的基本國策,從太祖到太宗,從皇子皇孫到皇女,都要和蒙古各藩部聯姻,這是身為皇室的責任和使命。身為皇帝的順治帝自然也不能例外,要為滿蒙聯姻儘自己的義務。

順治七年(1650),攝政王多爾袞給順治帝訂婚,新娘就是額爾德尼本巴,來自科爾沁草原的親親小表妹。當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猝死,順治帝終於可以親政。

順治八年(1651)正月十二,十四歲的順治帝舉行親政大典,接受朝賀。五日後,正月十七,舅舅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送閨女到達京城。

吳克善同志早在26年前的天命十年(1625)和十七年前的天聰八年(1634)分別護送妹妹布木布泰、海蘭珠嫁到清廷,這次又親自護送親閨女來到清國的新都城北京,來做清國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后,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

和碩親王滿達海、多羅端重郡王博洛、敬謹郡王尼堪及內大臣等,聯名上書,請於二月內舉行大婚禮。順治卻“以大婚吉禮。此時未可遽議。所奏不準行。”

順治帝為何拒絕在二月舉行大婚呢?以猴格看來,原因可能是這樣的:

  • 其一:或許是順治帝準備清算多爾袞,所以不想冊立多爾袞為他選定的新娘。
  • 其二:順治帝剛親政,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才當家作主,自然是什麼都要抓到手裡最安全,忙得不得了,哪有空結婚啊?

不管什麼原因,反正皇帝說現在結婚不是時候,因此,準新娘由姑媽莊妃布木布泰照看。就在本月二十三,順治帝才得以尊生母莊妃為皇太后,一次性上尊號昭聖慈壽。

按例上尊號是遇到大事上一次,一次兩字,這回一次性上四字,是因為布木布泰在兒子繼位是沒有被尊為太后,所以這次追補兩字,加上本次親政上尊號,一共四字。同時,制定皇太后儀仗,布木布泰這才成為清國的皇太后。

正月二十八,順治帝又傳諭禮部,晉封麟趾宮大貴婦娜木鐘為懿靖大貴妃,晉封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為康惠淑妃。

順治實錄這些記載只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太宗後宮在順治帝繼位後都沒有得到尊封,直到順治帝親政後才晉封。

二月初十,順治帝率諸王、文武群臣恭上昭聖慈壽皇太后尊號寶冊,寶文曰:昭聖慈壽皇太后寶。次日頒詔天下。二月二十一,追論多爾袞罪狀,對他展開一系列清算。

同時還要防備鄭親王濟爾哈朗,還要忙著收攏多爾袞的正白旗,將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進一步加強皇權,等等等。看看小皇帝忙的,的確沒有結婚的時間啊!推遲婚禮的確是忙工作。

03,清國入關後首次冊後大典

額爾德尼本巴在待嫁的時候,得了一次病,並不嚴重,但是她親親的姑媽,新出爐的昭聖皇太后還是很緊張,專門派三位使女去請教傳教士湯若望,老湯問清楚病情後,給使女一塊聖牌,交代讓患者掛在胸前四天左右就可以痊癒,果然沒幾天就好了。

老湯是實在人,用一個聖牌忽悠人,可知準新娘的病根本不算病,純屬皇太后小題大做了。

六月十八,定大婚禮物,行採納禮,開始進入婚禮流程。八月初二,順治帝宴請舅舅兼準岳父吳克善夫妻倆,命親王以下、尚書以上以及親王郡王妃等,都出朝陽門迎接。八月十二,派固山貝子吳達海、禮部尚書阿哈尼堪、固山額真藍拜去祭告天地、太廟。

八月十三,清國在北京紫禁城舉行了首次、隆重的冊立皇后大典,皇后的冊文誇讚:“毓秀懿門。鍾靈王室。言容純備、行符圖史之規。矩度幽閒、動合安貞之德。”

結婚時這些讚譽的話我們看看就好了,就像有些結婚的誓言一樣,千萬不要當真。因為皇帝大婚,昭聖皇太后又加二字徽號“恭簡”。

就在科爾沁高貴的公主額爾德尼本巴大婚之時,親親表哥丈夫、順治帝的後宮中,一個小小的庶妃巴氏已經有了身孕,並在額爾德尼本巴婚後兩個月多、當年十一月初一誕育大阿哥牛紐。

米錯,順治帝十四歲就做爹了,新上任的皇后娘娘額爾德尼本巴也榮升嫡母,對於心高氣傲的科爾沁公主來說,大概不是一個很好的體驗,當然,對每個女人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的體驗。

順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剛三個月、虛齡二歲的大阿哥牛紐夭折。很快,三月十五,後宮庶妃陳氏又生下皇長女。

04,針尖對麥芒的婚後生活

從稀有的史料推測,額爾德尼本巴和表哥的婚後生活,還是有蜜裡調油的時候,絕不是順治帝所說的結婚就分居的狀態。

一個貴為清國皇帝,一個是科爾沁的公主,一個任性放縱、暴躁易怒,一個刁蠻任性、驕奢跋扈,表兄妹倆都屬於那種喜歡作死又驕橫的人。蒙古女性地位比滿洲女性地位要高些,做為一個滿洲爺們,自然對這個蒙古老婆不滿意,嫌棄她不恭順,嫌棄她管的寬。

婚後的生活就是零距離相互瞭解,又不能互相容忍包容,矛盾自然就出來了。通過額爾德尼本巴的行為看,她是愛上了她狠心薄情的表哥,所以才會嫉妒,才會去爭寵,才會去鬧,她的行為卻被順治帝視為作天作地,躲而避之,夫妻之間終於越行越遠。

順治十年(1653)七月十七,後宮庶妃董鄂氏生二阿哥福全。後宮又進來一批新的福晉、小福晉,皇后嫉妒的發狂,表哥對錶妹也反感到極點。

05,史上最拙劣的廢后藉口

順治十年(1653)八月二十四,順治帝突然傳諭禮部、內三院察閱前代廢后事例。

這道上諭驚到了大學士們,大家覺得皇帝有廢后之意,因此,馮銓、陳名夏、成克鞏、張端、劉正宗等人聯名上書勸諫,大家都認為皇后母儀天下,關係甚重,像前代的漢光武、宋仁宗、明宣宗,都是賢明的皇帝,卻都因廢后一事成為抹不掉的失德汙點,皇帝陛下怎麼能學他們呢?

幾位大學士措施非常的委婉,勸順治帝不要做那種淪為後世笑柄的蠢事。十六歲的順治帝很闊氣的說:皇后無能當廢!還很嚴厲的申斥馮銓諸臣沽名釣譽。

既然被大臣察覺心意,也沒有瞞著的必要,八月二十五,順治帝就把廢后的想法給他媽昭聖太后說了,到第三天,八月二十六,正式發出諭旨廢皇后為靜妃,改居側宮。

○(順治十年八月)己丑。諭禮部。朕惟自古帝王。必立後以資內助。然皆慎重遴選。使可母儀天下。今後乃睿王於朕幼衝時。因親定婚。未經選擇。自冊立之始。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謹於八月二十五日奏聞皇太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順治實錄卷77)

這道上諭給出了三條廢后的理由:

  • 其一,這樁婚事是睿王獨斷專橫“因親定婚未經選擇”;
  • 其二,從結婚開始就夫妻不和睦,已經分居三年,“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宮閫原指后妃居住的臥室,此處喻指夫妻感情,參商是天上兩個互相不能碰見的星星。
  • 其三,皇后不賢良淑德,不足以承擔統領後宮的重任,“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

這三條理由都挺可笑的,某來挨個批駁:

其一,你說因親定婚,你們清國滿蒙聯姻不都是親戚連親戚的近親結婚?再怎麼選擇不還是親戚?除非你違揹你爺定下來的滿蒙聯姻國策。

其二,順治帝自己說他們兩口子從結婚就分居,這話誰信?反正我是不信。

做為一個被湯若望說“性癖發達”的皇帝,在結婚後還有道德方面的過失流傳出來,老湯勸諫他,他還“強言護短、面色慚赤”,詢問湯瑪法到底是吝嗇的罪過大,還是淫樂的罪過大,老湯回答說是淫樂罪過大,順治帝點頭默認。

這樣一個早早就開葷的好色之徒,會和皇后分居參商不見?如果真不見,你怎麼知道皇后“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呢?你要不喜歡皇后,誰敢在你面前鼓吹皇后佳麗?如果你沒和皇后在一起生活相處,你怎麼知道皇后極巧慧?

夫妻二人肯定蜜裡調油過,所以他才瞭解皇后的性格,這會兒想廢后,就說自己從結婚就分居,那是說瞎話忽悠大臣呢,後來在董鄂妃行狀裡,他自己又承認是因為皇后太妒忌才分居的。

綜上可知,這貨說結婚分居是瞎話。

其三,妻子不賢良淑德,這個理由都不值得批駁,賢良淑德的標準還不是做為丈夫的你說了算?這能當廢后的理由?不能!

因此,面對皇帝鬼扯的三個理由,群臣當然不能信服,紛紛勸諫阻攔。

06,漢官們提出避免廢后的解決方法

八月二十七,禮部尚書胡世安、侍郎呂崇烈、高珩聯名上奏說“夫婦乃王化之首、自古帝王、必慎始敬終。”“聖諭中未言及與諸王大臣公議。及告天地宗廟。臣等職司典禮。所奉敕諭、若不傳宣恐中外未悉。若遵奉傳宣恐中外疑揣。伏願皇上慎重詳審、以全始終。以篤恩禮。”

啥意思呢?這幾位是說,當初立後的時候可是祭告過天地宗廟的,你現在隨口就廢后,也沒和諸王大臣商量,恐怕惹中外議論,應該慎重行事。

順治帝就批示,讓議政諸王貝勒大臣、內三院、九卿、詹事、六科都給事中、各掌道御史共同商議廢后事宜,然後將會議結果上奏。

還沒等會議結果出來,禮部儀制司員外郎孔允樾就言辭激烈的上奏,引經據典,引古為鑑,著重批評以無能廢后的理由太過低級,“況我皇后正位三年、未聞顯有失德。特以無能二字、定廢謫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且何以服天下後世之心。”

批評之後,老孔又苦口婆心勸諫,女子無才便是德,怎麼能用無能的理由來廢后呢?再說,娶妻有幾個合乎心意的,大家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覺得皇后不合心意,可以仿照舊制,選立東西二宮,處理宮務,讓皇后自己待著不就行了,何必落個廢后的名聲?

前面講完理了,後面老孔曉之以情:皇帝陛下啊!自從你親政以來,天下人都覺得是堯舜復生了,今天突然要廢后,傳到後世,不是讓人恥笑這不是開國之主應該做的事?皇帝你是天下之父,皇后就是天下之母,做父親的有休掉母親的權利,做為人子就算知道母親有過失,也要哭著求父親不要休妻,更何況天下人都不知道皇后犯了什麼過錯,就要被廢掉,誰能忍心不為皇后請命呢?

老孔的奏章讓順治帝無法批駁,人家連解決夫妻不和諧的法子都給你想好了,你還有啥理由廢后?沒辦法,順治帝就把老孔的奏章也推給諸王大臣一起商討。

接下來,八月二十九,御史宗敦一、潘朝選、陳棐、張瑃、杜果、聶玠、張嘉、李敬、劉秉政、陳自德、祖永傑、高爾位、白尚登、祖建明十四人也各具疏力爭,把性格暴躁、剛愎自用的順治帝惹毛了,以宗敦一諸人“明知有旨會議,瀆奏沽名”,命有關部門議處。

以鄭親王濟爾哈朗為首的諸王大臣商量後,在九月初一上奏,請求按照孔允樾的意見,“仍以皇后正位中宮”,建議“選立東西兩宮”。

07,順治帝的勝利

面對這樣的結果,順治帝很不滿意,批示說我都和皇后分居三年了,我知道廢后會被後人非議,但我不介意留下惡名被人視為失德之君,孔允樾說沒聽說皇后有失德,你從哪裡知道的?從實具奏。

他拿不出皇后失德的證據,反而讓老孔拿皇后沒失德的證據,真是!瞠目結舌的老孔拿不出證據,眼看皇帝是鐵心廢后,他也攔不住,只能認錯。

九月初四,無奈的孔允樾上奏說,我連皇帝你都不常見到,皇后居住深宮之中,她有過無過,豈是我能知道的?我也不敢知道啊!前幾天我上奏說沒聽說過皇后失德,也是希望皇帝陛下你能夠給皇后一次機會啊!我勸諫你也是我的忠君愛君之心啊!啥都不說了,我洗好脖子待罪吧!

諸王大臣們看看老孔都不硬硬了,他們更不阻攔,九月初五,濟爾哈朗上奏說“所奉聖旨甚明,臣等亦以為是,無庸更議。”意思說你是老大,你要廢就廢吧!我們奉旨行事就是。

順治帝看濟爾哈朗的推諉之言,把廢后的責任都推他身上,他也不甘示弱,批示說,廢后的事,也不是朕樂意為之,但容忍已久,實在難以勉強自己,才想著廢后,“諸王大臣及會議各官既共以為是”,就遵照之前的廢后諭旨吧!又把責任推給諸臣說他們共以為是,這組君臣也是夠了。

不說順治帝君臣打嘴官司,這位在後位上坐了兩年零十二天的科爾沁公主,也許還沒有適應遠離草原的生活,就從皇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也是實際的冷宮,面對高牆紅瓦,開始與世隔絕的悽苦生活,從此消失在官方視線中。

08,廢后的真實原因

佳麗又巧慧的額爾德尼本巴為什麼被狠心的表哥廢掉呢?什麼無能、什麼睿王訂婚,前面已經分析過為什麼不是這些原因,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在七年後,順治十七年(1660),順治帝親手撰寫的《孝獻皇后行狀》中無意中披露了當初廢后的原因。

“前廢后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乃處心不端,且嫉刻太甚。見貌少妍者,即曾惡欲置之死。雖朕舉動,蘼不猜防,朕故別居,不與接見。且朕素募簡樸,廢后則癖嗜奢侈,凡諸服御,莫不以珠玉倚繡綴飾,無益暴殄,少不知惜。嘗善時,有一器非金者,輒怫然不悅。廢后之行若是,朕含忍久之,鬱慊成疾。皇太后見朕容漸瘁,良悉所由,諭朕裁酌,故朕承慈命廢之。及廢,宮中人無一念之者。則廢后所行,久不稱眾意可知矣。”(孝獻皇后行狀)

順治帝在行狀裡說廢后有兩個大缺點,其一,嫉妒心太強;其二,好奢侈。

廢后自認是最美麗的,看到後宮有漂亮的妃子,她就憎惡的“欲置之死”,皇帝睡誰她就收拾誰,為此還和皇帝吵架,她的行為嚴重干擾到順治帝的私生活,這麼好色一娃,怎麼可能只守著你一個人?自然是分居不讓皇后干涉到他。

順治帝批判廢后好奢侈,衣服帽子都得是珍珠寶石點綴,用餐的餐具都得是金制的,不是金制的就不高興,還表白他自己崇尚簡樸,其實,他和廢后差不多,都是愛鋪張浪費講究享受,不過是習慣的美化自己罷了。

還說什麼他忍廢后很久,忍到容顏憔悴到生病的程度,他媽可憐他就讓他廢后,廢后被廢以後,宮中沒有一個人懷念她,可見她平時的所作所為多麼不得人心。這話我都不想說他,你是皇帝,誰那麼大臉敢在你面前懷念廢后啊?找死嗎?

09,神秘消失的廢后

不管什麼原因,總之,這位科爾沁公主被廢了,就此失去蹤跡。《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九冊記載說廢后回孃家,還生了孩子,被不少人相信並傳播,李朝實錄記載的就是真的嗎?

其實是有待商榷的,讀史有很關鍵的一條,叫孤證不舉,就是隻有一處記載的要慎重對待,具體分析。

李朝實錄記載:康熙六年(1667)三月,出使中國回朝鮮的使臣鄭致和向國王報告說,他聽說順治廢后回蒙古孃家了,後來生了兒子,已經十四歲,清國向蒙古索要這個男孩,遭到拒絕。

這個記載,我認為是不靠譜的,那個孩子要在康熙六年十四歲,必然生育順治十年或者十一年,順治十年八月廢后時,順治帝就說已經和廢后分居,怎麼可能懷孕?

就算被廢時懷孕,清廷又怎麼會允許她回孃家?退一步說,就算回孃家才知道懷孕生子,科爾沁蒙古做為清廷忠實的夥伴和臣屬,又怎麼可能去和清廷搞分裂?

如果真的生下有蒙古血統的皇子,科爾沁蒙古還不得樂瘋了,快馬加鞭的送回北京交給昭聖太后,等著接班?

總之,廢后回孃家是不可能,生孩子更不可能,李朝實錄記載這條不足為據,不用當發現新大陸似的信以為真。

徐廣源先生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查到一條史料:嘉慶十二年軍機處發文給東陵承辦事務衙門,詢問順治帝的靜妃金棺在何處安奉、何時奉安?奉安後遇歲時年節、誕辰、忌日如何行禮。但東陵承辦事務衙門給軍機處的迴文卻一直沒有查到,實在令人遺憾。

但這一條史料最少從側面證明了,廢后靜妃沒有回孃家,而是老死宮中,被葬在東陵。

10,猴格說

朝鮮使臣鄭致和明顯誇大了科爾沁蒙古的能量,在皇太極時期,科爾沁在武力上都不敵滿洲,到了順治年間,藩部對清廷更是忠心溫順,清廷對藩部的控制力也在逐步加強,根本不可能出現藩部另立皇子的事情發生。

最明顯的就是,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因為閨女被廢受到牽連,他雖然身居嫡長,本支在科左中旗卻日漸沒落,別說比不上四弟滿珠習禮那一支,連老二察罕(孝惠的祖父)那一支都不如。

吳克善一支除了前兩代和清廷有聯姻,之後數十代都沒有再和皇室有嫁娶,直到末代卓禮克圖親王色旺端魯布,在清國末日宣統三年(1911)二月的時候,迎娶到一位宗女,道光帝第九子孚郡王奕譓的嗣子貝勒載澍的女兒。

可見,婚姻從來都是和政治緊密相關的。

最後說一句,郝蕾演的真好真好!

就是這樣。

參考資料:順治實錄、湯若望傳,孝獻皇后行狀、清史稿、清26后妃傳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為論,訴說個人見解。有喜歡遼夏金元的朋友可以關注猴格,不會讓您失望!當然,還有後宮八卦。


猴格大人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瞅著題主的問題,俺用中指摳著後槽牙樂了。這題主絕對是個見風就是雨的人,啥那拉氏,滿清十二個光腦門的皇帝,攏共十六位皇后(生前封的,死後追封的不算),唯一被廢的就一個——順治的老婆。

而順治這小夥娶了倆大老婆(皇后),這裡邊壓根就沒有一個那拉氏,所以題主您瞅竄行了,記岔氣了。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說了:“拉倒吧,人家順治一共四個皇后,咋到你老梁的嘴巴里成了倆,那倆哪去了,被你塗改了?”

瞧你說的,這說的哪和哪啊,咱今不是說了嗎?說的皇后那都是活著的時候封,死後追封的咱不算,您說的那倆是經過雍正和乾隆累加的,這不能算!

好了,咱接著上邊的話接著說這事,首先咱科普一下。那拉氏這是滿族人的一個姓氏,是海西女真王族的姓氏,後來呢這姓分化了,變成了四大那拉,葉赫那拉,哈達那拉,烏拉那拉,輝發那拉。

這四個姓雖然是一個姓,但是是各自為族的,所以大傢伙一定要記住了。因為這是滿族中的貴族姓氏,所以那拉氏在滿清皇帝的窩裡,佔有一席之地,老多的后妃都出自這一姓。

但今天這事和人家那拉氏壓根就沒啥關係,請不要想多了。

那麼這位廢后是誰呢?

叫博爾濟吉特氏.蒙古青,這也是順治的第一位皇后。估計有些人瞅著這博爾濟吉特氏,感覺到眼熟。

對啊!您這大眼珠好使喚,這姓是來至於蒙古科爾沁草原,想到啥了沒有?

對頭,滿清鼎鼎大名的孝莊就這姓。孝莊是姑姑,這蒙古青是侄女,一個是順治的媽,另一個是順治的老婆。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說了:“這關係有點子亂吧!”

哎!這事咋說呢?人滿清對這沒啥講究的,人家叫這親上加親,咱作為現代人知道這事對後代的影響,但那會的人不知道不是!所以咱對這問題,不能說啥。不過這種事了多了以後,也直接導致了後來滿清的皇帝子嗣不旺,最後的三位皇帝宮裡邊都沒聽過娃的哭聲,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好了,這話扯遠了,咱接著聊。

那為嘛姑姑和侄女能扯上這樣的關係呢?

就這事和一個人脫不了關係,這人叫吳克善。是孝莊的親哥哥,是蒙古青的親爸爸。

過程是這樣的。話說這吳克善幹嘛嘛不行,吃嘛嘛不夠的主,但這貨有個特長,就是交際能力還成,再有就是他們家女人是個頂個的棒。

首先皇太極在的時候,這貨就想方設法的和皇太極拉關係。大傢伙也知道那會為了表示親近,表示雙方有相互利益的聯盟關係,都喜歡整聯姻這套。

所以啊吳克善乾脆就把自己個的姑姑孟古哲哲塞給了皇太極,而皇太極也是需要在蒙古族中找尋一個能力不咋地,但能潛伏在蒙古族當中當內應的主,所以就同意了,而且為了表示雙方關係的重視,他還把這孟古哲哲弄成了皇后,就這身份,不可為不貴重。

但這事好是好,可這孟古哲哲嫁過去之後,一直就沒有身孕。吳克善要想讓他的富貴延長延長,這孟古哲哲的肚子不爭氣,這不成啊。

所以吳克善轉頭又把自己個的妹妹孝莊給塞了過去,但這事也沒整好。孝莊的肚子挺爭氣,但一連串下了三個公主,這傢伙咋就沒個皇子出來呢?

這問題人家皇太極不著急,但吳克善這就著急上火了。吳克善這就著急忙慌的把自己個的另一個出嫁守寡的妹妹塞給了皇太極,這妹妹就是有名的海蘭珠,是孝莊的姐姐。

話說皇太極早就喜歡上了海蘭珠了,這被吳克善塞過來,這叫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皇太極對這海蘭珠愛的要命,而海蘭珠也爭氣,一傢伙就給皇太極生了一個兒子。

這傢伙把個皇太極開心壞了,一拍大腿根立馬就立了這還沒有拳頭大的嬰兒為皇位繼承人,還大赦天下。

這把個吳克善開心壞了,他的地位穩固了不少,回頭慶典的時候還拉著一大幫子蒙古首領來慶賀。

可這娃他享不了這福分,不到一歲就走了。

這事就把個海蘭珠給弄病逝了,當年海蘭珠病逝的時候,皇太極還在前線打仗,接到消息大營都不要了,自己個帶著幾個兵就往會趕,但緊趕慢趕的也沒瞅進海蘭珠一眼。結果就因為這事,成了皇太極的心病,沒多久皇太極也完蛋了。

後來這不兩波人為了皇位差點把腦漿子都打出來了,一波是多爾袞,另一波是豪格。

後來這兩波人都做了妥協,這就讓這天大的餡餅,咣嘰砸到了福臨,也就是順治的頭上,順治迷迷糊糊的就當了皇帝,那會他才六歲能懂的啥?

可蹲在一邊的吳克善不樂意了,這事弄的,他這和滿清的皇室似乎要走遠了,這那成啊!所以回頭他又把自己個女兒,也就是蒙古青給提溜出來,提出要嫁給順治。

當時滿清的朝政是多爾袞點頭才成,多爾袞為了鞏固滿清在蒙古的勢力,也就同意了。

所以順治娶蒙古青是多爾袞給強加上去的。

接下來的事

後來多爾袞這不狩獵玩去了,結果一個不小心從馬上掉下來把自己個給弄死了。

這順治一傢伙這就成了真真的皇帝了。

要知道多爾袞活著的時候,順治就知道自己個就是個傀儡,指不定啥時候多爾袞就把皇帝的帽子給擼了,套自己腦殼上了。

這事要辦好了,他順治能來個禪讓,弄不好指不定就咋掛了。所以他對這多爾袞表面上很順從,但從心裡那叫個恨得牙癢癢。

所以就有了後來對多爾袞掘墳鞭屍砍腦瓜的舉動,從這一連串的事情上咱就不難發現順治有多麼的恨多爾袞。

那麼蒙古青是多爾袞強加給他的皇后,所以順治對這皇后也不看不上眼。

再加上這蒙古青還有點小女人的脾氣,特別的喜歡嫉妒,無法忍受順治的移情別戀。好吧順治表示很生氣,而且倆人的生活方式還不一樣,蒙古青喜歡奢華的生活,而順治要儉樸一點,所以倆人能過到一起那才叫怪了。

所以順治堅決要廢后,這事孝莊不同意,宗室不同意,大臣也不同意,但就是擰不過順治,這一傢伙蒙古青就變成了靜妃。

打這裡起這蒙古青就從史料當中消失了。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問了:“為嘛消失了呢?”

為嘛?這事您得問順治才成,他不讓寫唄!後來死在那一年?不知道!死後埋那嘎達了?這也不知道!

咱只知道,這事到了康熙手裡邊的時候,康熙把這蒙古青以及康熙的生母加上董鄂妃,一併塞到了清東陵中的孝陵合葬了。

至於題主說的出宮有了身孕這事,那是《朝鮮王朝實錄》中的記載,但這事那孩子的年齡和滿清記載當年這事的時間對不上。

而且,咱想一下,一個皇帝的老婆,被人家皇帝廢了,還能出宮溜達回自己個的家鄉,又嫁給別人,這事說的就不那麼靠譜。

畢竟順治壓根就不是個大心眼的人,他能幹出這事?加上那吳克善,這貨能冒著得罪順治的風險,把自己個女兒再嫁一遍?拉倒吧!這事聽著就玄乎。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清朝有兩位被廢的皇后,第一位是順治皇帝的博爾濟吉特孟古青皇后。第二位是,乾隆繼後那拉氏因斷髮惹怒乾隆皇帝,最終落得不廢而廢的悽慘結局。而有傳言稱:孟古青被廢后趕出宮外時懷有身孕,那麼這是不是真的?結局怎麼樣?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那拉氏

崇德八年八月,皇太極在盛京突然駕崩。滿清權貴內部經過激烈的政治鬥爭,最終確定由年僅6歲的福臨也就是順治繼承皇位。考慮到順治帝尚小,因此皇室內部推舉睿親王多爾袞攝政。多爾袞給侄兒順治帝定下了一門親事。這個女子是科爾沁部的一名蒙古公主,姓博爾濟吉特,名孟古青,是卓裡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也就是孝莊太后的親侄女,順治帝的嫡親表妹。



到了順治8年初,卓裡克圖親王吳克善親自率領送親隊伍來到京城。不巧,順治帝正在對多爾滾進行清算。同年8月,經眾大臣的再三催促,順治帝不得不下旨舉行婚禮。這便是北京城的首次隆重的皇帝結婚。於是,孟古青幸運地成為了清朝入住中原的第1位皇后。


孟古青美貌出眾,不僅是眾大臣,就連順治帝本人也是暗暗歎服。傳教士湯若望曾經稱順治帝“好女色”(順治帝功能旺盛,雖然24歲駕崩,卻生下有17個孩子)。應該說順治帝對於如此美貌之女子是非常滿意的。但是令順治帝沒有想到的是,博爾濟吉特孟古青有兩個令他討厭的脾氣。

一是,孟古青皇后喜好奢華,吃飯的時候都必須要用金子製成的餐具,如不滿足便發牢騷。其二是嫉妒心強,假如被她看到皇宮中有比較漂亮的宮妃,她必將置對方於死地。作為皇帝擁有多個女人也是常事,而且順治帝又比較提倡節儉。所以,孟古青皇后的這兩個缺點非常令順治帝不滿。順治十年八月,順治帝終於下了一道諭旨,宣佈廢黜孟古青皇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從此,清朝官方史料便沒有了關於孟古青皇后的任何記載。



不過,據朝鮮史料稱順治十三年三月,蒙古以卓裡克圖親王吳克善為首的眾多親王將孟古青接回了孃家。另據朝鮮《燕行錄》記載,孟古青皇后出宮時竟然已經懷有身孕,回到蒙古後生下了一個男孩。按理說,孟古青皇后被廢之前已經與順治帝處於分居狀態,因此,順治帝很難會再次召幸於她。不過,回到蒙古後的孟古青皇后改嫁他人之事也是不無可能。

很有可能是,孟古青皇后改嫁他人之後生下了一個男孩,而被誤傳為懷有身孕離開了皇宮。博爾濟吉特孟古青去世後,應該是葬在了蒙古草原。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