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马皇后送给刘伯温“一梨两枣”后刘伯温就告老还乡了?

Amber955


马皇后送给刘伯温两枣一梨,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叫刘伯温早早离开,可是为何要劝他早早离开呢?这背后究竟又有怎样的故事?不妨让我继续为你解读。


一、历史背景

要把马皇后送一梨两枣这件事情的目的搞清楚,我们就必须深入了解马皇后为人以及当时的政治形势,要不然很难弄清楚。

1、马皇后为人

马皇后,有些史料说她原名叫马秀英,还有一个昵称,就是马大脚,据说马皇后脚比较大,而且力气不小,当初朱元璋与陈友谅作战受伤,马大脚能够一人背着朱元璋迅速逃跑,救了朱元璋一命,可见大脚还是很有优势,所谓“脚大江山稳”,果然名不虚传。


马秀英原本是郭子兴的义女,因为自己父亲去世较早,就把他托付给挚友郭子兴养育,后来朱元璋投靠郭子兴,郭子兴看着朱元璋能力不一般,他日必将有一番作为,就把自己的义女马秀英许配给他。

这样做一方面是笼络朱元璋,让朱元璋能够更好的为自己卖命,另一方面就是希望借此拉近与朱元璋关系,万一以后朱元璋飞黄腾达,也不会忘记自己。

在古代这种操作方式十分普遍,比如清朝时期的名臣淘澍,当初还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之时,就被隔壁村一个黄姓姥爷看重,觉得他未来会有前途,从而将自己女儿黄姑娘许配给他。

马秀英嫁给朱元璋之后,两人可谓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一起经历过太多事情,情深似海,后来朱元璋终于如愿以偿统一天下,建立明朝,也没有亏待马秀英,将其封为皇后。

但是,晚年的朱元璋疑心病比较严重,总担心当初跟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会图谋不轨,于是兴起屠杀臣子的腥风血雨。


2、刘伯温所处环境

由于朱元璋开始斩杀功臣,将李善长那种排名国公第一之人都斩草除根,马皇后多次劝说,朱元璋有时听从,有时还是不管不顾,毕竟这时候自己是皇帝,天下大事他说了算,难免骄纵。

刘伯温虽然只是一个伯爵,与李善长等职位不可相比,但是刘伯温的重要性却非同一般。自从他跟随朱元璋以后,帮助朱元璋制定出对付陈友谅、张士诚的宏大战略,后来还帮助朱元璋出谋划策,立下赫赫战功。

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协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明史》

刘伯温的聪明之处,无人不知,号称“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个美誉可不是浪得虚名。再加上刘伯温充分将那种那个时期读书人的清高表现得淋漓尽致,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智商高而情商低。


这样的人注定得不到领导的厚爱,因为太过于正直,还总是引起周围同事的不满,比如胡惟庸等淮西集团,都对刘伯温产生不满情绪,经常在皇帝朱元璋面前说他坏话。

可是刘伯温依然保持正直,朱元璋打算试探他一番,与他来一次深度交谈,结果聊到深处,刘伯温却说:

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 且辜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 主悉心求之。—《明史》

大概意思就是自己嫉恶如仇还不喜欢啰嗦的事情与人,朱元璋一听这明摆着就是开始冷嘲热讽说自己办事啰嗦嘛,更加对刘伯温不满。


二、马皇后送一梨两枣

鉴于以上历史背景,刘伯温已经得罪朱元璋还有朱元璋的那群老乡淮西集团,目前刘伯温处境可谓举步维艰,朱元璋对他的杀意已决,作为朱元璋的老婆马皇后自然知晓事情严重性。

马皇后不希望刘伯温这种人才就此丧命,所以马皇后给刘伯温送去两枣一梨,意思就是叫他早早离开,保住自己小命要紧,刘伯温虽然明白马皇后的意思,可是这个刘伯温还是有些自负,过于清高,虽然回家却一直保持对朝中大事的关心。



他觉得身正不怕影子歪,非得继续较劲,这不没多久,朱元璋叫胡惟庸去看看生病的刘伯温,顺便叫御医给刘伯温开点药带去,结果刘伯温喝下去不久病情加重一命呜呼了。

至于这个药到底是不是有问题,究竟是朱元璋还是胡惟庸要杀死刘伯温,也就成了千古之谜,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马皇后对刘伯温的提醒,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结语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大局面前,还是不要试图以一己之力去改变世界,可能性太小,这就是刘伯温一生的一个致命缺点。当你无法改变世界的时候,就学会改变一下自己,这样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嗔痴历史观


马皇后最经典的一句话便是:

“天下安否,国母焉可不问!”

她送给刘伯温的“一梨两枣”含有很大的玄机。



马皇后是谁?她是朱元璋的原配结发的妻子。马秀英、马大脚、明朝开国皇后,都是她一人。她生于1332年八月初八,她的生日和朱元璋的名字“朱重八”非常巧合,他们之间的爱恋更是旷世千古。

马秀英12岁时被她爹的生死之交郭子兴收养,21岁时在他义父的包办下嫁给了红巾军领袖小朱,这是自古以来包办的最完美最和谐的婚姻。马秀英陪着小朱度过15年的戎马生涯,感情深厚,曾5次救小朱死里逃生,在生活中一次次让小朱感激涕零。


她做了许多事,令朱元璋感激敬重

郭子兴为人心胸狭窄,爱听信谗言,对朱元璋经常疑忌,有一天郭子兴的两个少爷因为妒忌朱元璋的才能,在自己父亲面前告状,说朱元璋要谋反。郭子兴一听立刻把朱元璋禁闭了,他的那两个黑心小少爷想弄死朱元璋,就对下人安排,不许给朱元璋饭吃,饿死他。马秀英知道了,心疼焦急,她瞅准机会,趁人不注意偷了一个刚出炉的热饼,立刻藏在怀里。连忙给小朱送去。一路上那滚烫的饼子烫的马秀英眼泪要掉下来了,她都没有拿出来。她怕拿出来被人发现,告诉那两个小黑心,小朱更遭殃;她宁愿烫死也不舍得扔掉,怕她的小朱饿死。就这样咬牙坚持,等见到小朱,把饼子拿出来时,胸部皮肉被烧焦。《明史》:

“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

身上的疼痛怎比她内心的煎熬与牵挂!小朱的灵魂在颤抖,痛哭流涕发誓:待我君临天下,许你一世荣华!


朱元璋在前方领兵打仗,马秀英亲手为将士缝衣做鞋。一次,朱元璋的死敌陈友谅兵临城下,人心慌乱,大局将不稳。马皇后镇定非常:“尽发宫中金帛犒士”。战士们士气高昂,斗志饱满,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所蕴藏的战斗力,为朱元璋获得胜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明书·懿文皇太子纪》记载:朱元璋与陈友谅对战时,受重伤被狂追,马大脚背起朱元璋脚下生风拼命地跑啊跑,朱元璋保住了小命。老朱的儿子朱标为此绘有图像,一直放在怀中。每当老朱追着打他时,朱标就故意把图像遗落在地,老朱每捡起图像,就会扔掉手中的鞋子、棍棒,痛哭一场。

基于朱元璋对她深厚感情,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让老朱对其百依百顺。

发自内心的善良,如一场春雨于无声处滋润万物,各种手法救大臣,她活成了传奇!

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登基于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册封马秀英为皇后。


朱元璋当了皇帝,无人敢监督和约束他,他变得骄横霸道,一颗心也变的冰冷坚硬。多亏马皇后婉转地劝说,救了不少大臣的性命:

老朱的文官,郭景祥担任和州知州时,因得罪小人被告密,说郭景祥的儿子手持长枪要杀父亲郭景祥,朱元璋大怒,当场表示要处死这个逆子。马皇后说:“郭景祥只有一个儿子,传言也许不可靠,杀了他的儿子恐怕就断了郭景祥的后代了。”朱元璋听了马皇后的话派人调查,果然是谣言。如果不是马后的劝说,郭家就家破人亡了。


学士宋濂,因为长孙宋慎牵连到胡惟庸案而获死罪。马皇后竭力劝说,老朱不听。马皇后在侍奉朱元璋吃饭时,全部是青菜,不见肉星。朱元璋问原因。马皇后回答说:“我在为宋先生作福事。”朱元璋放下筷子,起身离开。第二天免了宋濂的死罪。

同样她也去救刘伯温,只是方式不同

刘伯温,叫刘基(1311—1375),字伯温,浙江青田人,朱元璋对他敬称“老先生”,他精于谋略,擅长兵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民间广泛流传着:“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传说。


他聪慧过人,童年“神童”,读书过目不忘,背诵如流,12岁中秀才;青年“学霸”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是热爱非常,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23岁一举考中进士。26岁在元朝当官位居正八品,刚正不阿,打压豪强恶霸,惩治下层贪官污吏,深受百姓爱戴。因得罪仇人太多辞官隐居。

1360年朱元璋把他的这位“老先生”请到应天(今南京)委任他为谋臣。曾多次招入内室密谋大计,刘伯温的致胜奇招层出不穷。他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在种种活动中他就是朱元璋的大智囊,贡献巨大堪称一等。


然朱元璋打下了江山后,封刘伯温为伯爵。位居第三等。一等是国公;二等是侯爵,这些位子都是朱元璋的子孙、亲人和他“淮西老乡团”的。一等开国元勋竟受这待遇,刘伯温心里哇凉。

老朱对丞相之位有担忧,他认为丞相制度不利于自己以后的统治。从此功高震主者的日子不好过。刘伯温,老朱对他猜忌日深,有一次,老朱又密室召见刘伯温。想借伯温的口,废除宰相制度,顺便试探下刘伯温。官场套路深!



朱元璋问:现有一丞相之位,老先生看谁当最 合适?

刘伯温答: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三人可选。

朱元璋问: 胡惟庸如何?

伯温答: “譬之驾,惧其偾辕也。”(胡惟庸 就像一匹烈马,将来他一定会摆 脱缰绳!)

朱元璋说:这位子只有你坐最合适。

刘伯温答:“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 且辜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 主悉心求之。”

刘伯温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我当然知道自己可以当宰相,但我嫉恶如仇,天下有才人多的是,皇上慢慢挑选吧。这句话说的让老朱非常非常不爽,“嫉恶如仇”“恶”指朱元璋说的,“又不耐繁剧”(想废丞相制度直接废了吧)演那么多繁文缛节的戏干嘛!

君臣“深厚的友谊”结束在这次谈话上。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亲自下书给刘伯温,炒了他的鱿鱼,劝其回家养老,但是养老也养不安生。他被胡惟庸随便一个罪名给告了,除去了养老金。脑回路与一般人不同的他竟又回到了京城,也许是送上门让老朱方便监视吧。



马皇后出手相救,无奈回天无力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刘伯温生病了。他收到了一个水果篮,里面有两个枣,一个梨子,这是那个善良的马皇后派人送来的。对于料事如神的刘伯温来说,不难猜出其中玄机——早早逃离!然他知道在劫难逃!

随后朱元璋派【胡惟庸】探视刘基,胡惟庸随身的医生给刘伯温开了药方。刘伯温吃了药后,病情越来越重,不久死去,马皇后痛心不已。

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选了胡惟庸做左丞相,不久一场巨大的血雨腥风……

朱元璋勤政、爱民,对百姓爱民如子,可其对待手下的官员只能用“毒辣”来形容了。

1382年(洪武十五年)51岁的马皇后病重,却坚持不服药,朱元璋急令太医医治。马皇后对他说:“死生,是命运的安排,医生又怎能使人活命!如果吃药不能见效,恐怕会因为我的缘故而降罪各位医生吧?”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死了,享年51岁。她用自己的死,免除了一场血雨腥风的杀戮,保全了太医上下家族的性命。

朱元璋失声痛哭久久不止,从此,再也没有册立皇后。


小姐姐讲史


明朝立国之后,朱元璋为了政权的稳定开始屠杀有潜在威胁的人。在这一过程中,马皇后救下了很多的人,比如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大明首富沈万三。除了这些人之外,传说中,马皇后还救下了神机军师刘伯温。



相传,朱元璋创立锦衣卫后,对文武百官日夜监视,只要有人说自己一句坏话,立刻下令处死。久而久之,很多官员被逮捕入狱。

时间长了,朱元璋认为这些人或多或少的都对自己有所不满,于是他准备将所有的功臣一网打尽。为此朱元璋花费重金建造了一座庆功楼。

某天上朝,朱元璋对文武百官说;“如今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皆赖众位爱卿的功劳呀。所以朕准备为大家庆功,地点就在刚刚建好的庆功楼内。”

众位大臣一听,皇上要请客,所以个个是满心欢喜。



刘伯温听到朱元璋请客,又看到了大明江山稳固,心里产生了疑虑,知道了这是狡兔死、走狗烹的圈套。于是刘伯温在当天向朱元璋辞职了。

朱元璋看到刘伯温辞职,说了几句客套话后赏赐了一些金银。之后还亲自把刘伯温送出了皇宫。

刘伯温出了皇宫直奔徐达府。在徐达的府上,刘伯温百感交集,交谈了一会儿,向他辞行的时候说:“兄弟,记住,在庆功楼宴会上要时刻跟随皇上,不论皇上去哪儿,你都要不离左右。”



庆功楼那天,功臣毕至,所有人都开怀畅饮。正在大家喝的开心的时候,朱元璋站起来说要去方便,这时徐达也迅速起身跟了上去。

朱元璋问徐达为何跟着自己,徐达反问朱元璋:“陛下真的一个也不留吗?如果是这样,我立刻返回,不过请陛下照顾好我的老母和妻儿。”

朱元璋听后大惊,知道了事情败露,于是让徐达跟了上来,两人离开庆功楼后便燃起了熊熊烈火。

徐达死里逃生,朱元璋很纳闷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想来想去他想到了刘伯温,于是命令锦衣卫去探查,果然查到刘伯温临走前拜访了徐达。



好你个刘伯温,竟然早已经看穿了我的计谋,坚决不能留着你。正在朱元璋自言自语的时候,马皇后从宫外经过时听到了一切。

马皇后心想,刘伯温为大明江山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能让朱元璋把他杀了。于是派亲信给刘伯温送去了一个果篮,果篮中只有一个梨、两个枣。

刘伯温收到果篮后,看到了果篮中的枣和梨子,瞬间明白了马皇后的意思,那就是“早早离去”。就这样,刘伯温马上收拾行李,离开了京城,回到了老家。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传说,实际历史中并没有火烧庆功楼事件。刘伯温也并不是主动辞职,而是因为和李善长的党争失败才告老还乡的。后来又因为胡惟庸的诬告而返回了南京城,最后死在了南京城。


我是越关


能言简意赅的,就不长篇大论了。马皇后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之妻,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后。朱元璋后期性情多疑暴戾,许多开国功臣都被诛杀,而马皇后是心地仁慈之人,她多次设法挽救功臣。马皇后给刘伯温送“两枣一梨”正是她挽救功臣的行动之一。

刘伯温辞归是为了保命

马皇后送一筐梨两筐枣给刘伯温自然不是平常的赏赐,马皇后此举是有其他用意的。

明朝开国后刘伯温仅被封为伯爵,这是朱元璋有意为之,加上后来发生的一些事,马皇后看出了朱元璋想杀刘伯温的心思。

马皇后了解刘伯温的为人,知道他不是该杀之人,于是设法挽救刘伯温,马皇后派人给刘府送上两筐枣和一筐梨,以此提醒刘伯温。

刘伯温是聪明绝顶之人,他自然明白马皇后此举不是简单的赏赐,而是有深意的。

刘伯温看到这三筐水果一下子就明白了马皇后的用意,他知道马皇后这是提醒自己“早早离”的意思。

历史上像这类以物寄意的例子不在少数,清朝纪晓岚曾经以茶叶和盐提醒儿女亲家两淮盐运使卢见曾朝廷要查盐。不同的是,纪晓岚此举属于通风报信,而马皇后此举是属于救人。

刘伯温从马皇后的提醒中明白自己的处境很危险,为了避开危机,刘伯温便主动告老还乡,朱元璋顺势批准了刘伯温的请求,将其赐归。


历史守望者


一梨两枣是谐音“早早离”,马皇后劝刘伯温早早离开,免得遭朱元璋的毒手。

这个“一梨两枣”典故,具体是什么?

咱们中国人做事真的是曲线思维,禅机重重,很多事情都不明说,总是喜欢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极其的含蓄。哪怕做狠事,也非常的委婉,比如三国时,曹操想弄死荀彧,不直接下达命令,只送了个空盒子给荀彧,让荀彧自己领悟而自尽。

马皇后送刘伯温一梨两枣,是委婉的间接告诉他赶紧离开朝廷,晚了,可能会遭到朱元璋的杀害。但是俗话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以刘伯温的智慧,我觉得他是能察觉到朱元璋的想法的,只是马皇后也热诚,深知刘伯温的功劳巨大,不忍心刘伯温被害,就间接地告诉他离开。

朱元璋这开国皇帝,过河拆桥,总是担心开国功臣谋了他的位,下得了狠手,丝毫不念这些与他出生入死的元老们的功劳,而且杀害手段也是令人瞠目结舌。

比如从小与朱元璋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徐达,一路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功劳可谓巨大。但大明建立后,朱元璋明知徐达有背疽的病,这病忌吃鹅肉,他偏偏故意赐鹅肉给徐达吃。徐达无奈,吃了鹅肉后不久归西。

眼看朱元璋又要对刘伯温下狠手,马皇后本人以仁慈宽厚闻名于世,也深知刘伯温为人刚正不阿,不可能会造反,更不会威胁到大明的统治,就有了恻隐之心,要救刘伯温一命,但又不方便明用语言告之自己老公的险恶用心,于是就有了一梨两枣的典故。

刘伯温借又病又老之故,告老还乡养病,但朱元璋依然派人来探试。

以刘伯温的智慧,知道此刻伴君如伴虎,聪明的以病、老之故请求回乡,朱元璋应允。但是,刘伯温在家,时不时会有朝廷官员过来“慰问”,他何偿不知道这是朱元璋的狐疑。刘伯温晚年对朱元璋的所作所为极其心寒。

在他病深之时,告诫儿子,不得再看奇门遁甲之书,他也把这些书籍给烧掉了。不久之后,刘伯温便病死了,一说是被朱元璋毒死,但都没有正史的记载。

还有一说,是刘伯温早年游学,曾跟一道士学到一些道法,可以七天不呼吸。刘伯温故意让儿子对朝廷上报他已“死亡”,然后用道法不呼吸躺在棺材之中,而且还在棺材板中故意挖一个洞。

果然,朱元璋派人来试探他真死假死,见棺材中的刘伯温没有了呼吸,棺材板上还有洞,以为是假死,然后把洞给塞上,再盖上棺板,过几天再看,确实刘伯温已没有了“呼吸”。

刘伯温后来就逃过此劫,隐名埋姓,当然这些都是野史的撰写,真实与否,无从考据,但人们的美好希望,都是希望良臣都有好结果。


我就是竹韵


马皇后送给刘伯温“一梨两枣”这个故事里面牵扯到三个关键性人物:一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即朱元璋,二马皇后,即马秀英,刘基,三即刘伯温,我们一一表来。

朱元璋其人 朱元璋(1328年—1398年),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称明太祖。

朱元璋幼时贫穷,放过牛,当过和尚。他在位期间,奖励垦荒;兴修水利;他徒富民,抑豪强;解放奴婢等,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死了丞相胡惟庸和有关的官员,不再设丞相。

1382年,朱元璋成立锦衣卫,一个军事特务机构,并授以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等权力,由皇帝直接掌控。 锦衣卫俗称“诏狱”,诏狱里采取廷杖、剥皮等酷刑。

1393年,锦衣卫指挥使参奏蓝玉谋反,由吏部审讯,三天后,朱元璋将蓝玉杀死,尔后,就是大规模的清洗和株连。胡、蓝两案,前后共杀四万人。



朱元璋没有像宋朝皇帝赵匡胤采取平和的杯酒释兵权的策略,导致人心惶惶。朱元璋甚至对从小一起玩大,功劳大大的徐达,朱元璋都下得去黑手,置之死地而后快,就别说其他人了。

刘伯温何许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刘基(1311年-1375),字伯温,明朝开国元勋。 刘伯温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基一身正气,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民间,刘伯温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说。

中书省都事李彬——李善长的私宠,因贪图私利,纵容下属而被治罪,故请求从宽发落,刘基不听,并派人骑马速报太祖,得到批准,刘基便在祈雨时,将李彬斩首。 吴元年(1367年),天气大旱,太史令刘伯温请求处理久积冤案,朱元璋当即应允,大雨也就从天而降。



朱元璋因事要责罚丞相李善长,刘基劝说道:"他虽有过失,但功劳很大,威望颇高,能调和诸将。"太祖说:"他三番两次想要加害于你,你还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我想改任你为丞相。"

刘基叩首说道:"这怎么行呢?更换丞相如同更换梁柱,必须用粗壮结实的大木,如用细木,房屋就会立即倒坍。

马皇后其人: 给刘伯温送一梨两枣的主人公就是马皇后。

马皇后(1332年一1382年),孝慈高皇后,又名马秀英,安徽宿州人。 1352年(至正十二年),在郭子兴的主持下,把养女马秀英嫁给了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

马秀英保持节俭朴实的生活作风,册后以后,仍亲自带领后宫刺绣和纺织。她自己平时粗茶淡饭,缝补旧衣。



为何马皇后送给刘伯温“一梨两枣”? 朱元璋有杀刘伯温的意思,马皇后非常着急,她在想一个完全的策略。或许之前她已经劝过朱元璋好多次,让她善待功臣。但这次劝说,显然效果不好。怎么办呢?马皇后不想放弃,正巧刘伯温病了。

马皇后派人给生病的刘伯温送去了一篮子桃,里面还放上了一个梨和两个枣。意思是什么呢?两个枣就是“枣枣“(早早),桃(逃),一梨(离),连起来就是“早早逃离(枣枣桃梨)”。



不得不佩服马皇后的聪明才智,没有只字片语,就不会授人以柄,只通过几个水果就把自己所要表达的话语进行的非常完美的传递。 马皇后一心向善,不想伤害任何人,尤其是那些功臣们。

故此,刘伯温辞官回家了。


历史漫谈君


世人都知道朱元璋的老婆外号“马大脚”。

当时就有人画过一个大脚女人怀抱西瓜,暗讽她“淮西妇人好大脚”,可是要不是这个淮西妇人,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死在朱元璋手下。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齐吓煞。要与西风战一场,满身披上黄金甲。”

这是朱元璋还在郭子兴手下时,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模仿黄巢的菊花诗,但意境差了很多,只是一股野心和杀气扑面而来。

朱和马:


在红巾军内部起了矛盾,孙德崖和赵均扣押郭子兴,要杀了他之时,朱元璋救下了郭子兴,郭子兴便把干女儿马秀英嫁给了朱元璋。

马秀英也许和朱元璋有缘,朱元璋小名重八,而马秀英的生日恰好是八月初八,两人真是天作之合马秀英从此跟着朱元璋,用她的一双大脚随朱元璋丈量天下,协助朱元璋干出了一番伟业。

据《明史·后妃列传》说:郭子兴的两个儿子忌恨朱元璋,在郭子兴面前告朱元璋图谋反叛。

郭子兴把朱元璋关了起来,这两个小子就告诉人不给朱元璋饭吃。

马秀英知道以后,在厨房偷了刚烙好的烧饼放在怀中偷偷给丈夫送去。

刚出厨房,恰巧与郭子兴的夫人张氏撞个满怀,马秀英忙将烧饼放在怀中,张氏看见马氏神情慌张,就故意与她闲聊,马氏只得勉强应答,后来疼的说不出话来,张氏把马氏扶进屋里,仔细询问。

马皇后:


马秀英伏地大哭,说明原委。张氏赶忙叫马氏解开衣服拿出烧饼,那烧饼还热气腾腾,粘着皮肉,好容易将烧饼除下,肉差点烫焦了。

张氏一面命马氏敷药,一面叫人速送食物给朱元璋。当晚,张氏便在郭子兴面前说朱元璋的好话,郭子兴这才放了朱元璋。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册封马秀英为皇后,他对群臣说:

“昔光武受命,尝回思滹沱麦饭,以劳冯异;唐德长孙后,以能周旋于隐太子之间。今皇后同朕起布衣,阅历忧患,每不惮灼肌肤,怀热食饲朕,此不止麦饭也。至郭氏猜嫌,几罗叵测,后卒能多方弥缝,以脱朕于难,其与长孙之周旋险易何等?语曰:妻者,齐也,又曰:家贫思贤妻,非后德齐一,安有今日?其敢以富贵忘贫贱哉!”

朱元璋虽然对手下功臣下手狠毒,但对老婆还是很好的,没有忘记当年马秀英怀饼救他的事,而且他真的在以后的日子,不以富贵忘贫贱,与马皇后非常恩爱。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马皇后深居皇宫,每当与人相见,总是用裙子将脚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

有一次,马皇后乘轿到街头游览,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将轿帘掀起一角,马皇后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她急忙把脚缩了回去,可人们早已看得一清二楚啦!

于是这件新鲜事传开来,轰动了整个京城,因为是姓马的露出了脚,“露马脚”一词便流传到今天。

朱元璋是不许后宫干政的,但对马皇后是例外。

经常朱元璋下朝,皇后都要问:

“天下民安乎?”

时间久了,朱元璋也有点不耐烦,有一次就回了一句:“此非尔所宜问。”那意思,这事不是你该管的。 马皇后回答道:

“陛下为天下父,妾为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问?”

朱元璋一听有道理,竟然无从反驳。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便开始大杀功臣,马皇后总是设法相救。

太子的老师宋濂被人诬告牵连进胡惟庸案,朱元璋便要杀宋濂,太子求情都没用。

宋濂:

马皇后便让当天的御膳房准备全素席,吃饭的时候朱元璋很奇怪,便问今天怎么没荤菜?

马皇后说:

“寻常老百姓对先生都会礼遇一生,宋先生尽心尽力教诲太子,有功无过,我这是为他祈福吃素。”

朱元璋体会到马皇后的良苦用心,便放过了宋濂。

刘伯温是朱元璋的智囊,他运筹帷幄,神机妙算,为大明江山立下了大功。

由于刘伯温过于精明,威望又高,朱元璋将他当作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打天下时:


马皇后非常着急,她知道朱元璋杀意已决,绝对不会听自己的劝阻,但她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忠臣被无辜处死,可是朱元璋对自己也已有了防备,不让自己去救刘伯温。

怎么办呢? 也是该当刘伯温命大。过了没几天,刘伯温病了。

马皇后听说此事,便让太监送去一个篮子,里面是一篮子桃子,还有两个枣和一个梨。

刘伯温多聪明的人啊,一看就明白了,原来是让他早早逃离(枣枣桃梨)。

结合最近朱元璋对自己的态度,他明白老朱要下对自己毒手了,便在第二天向朱元璋告老还乡。

刘伯温:


朱元璋本来不同意,但马皇后在一旁给刘伯温说好话,总得给皇后一点面子,就放刘伯温回乡了。

这位历史上有名的军师得以逃脱虎口。 洪武十五年农历四月,马皇后突然病逝,终年51岁。

她死之后,朱元璋再无顾忌,开国功臣三十四人,被他杀了三十个,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杀人狂。

不过朱元璋对马皇后还是很有感情的,马皇后病逝后,朱元璋再也没有立过一个皇后。

历史上能真正母仪天下,或许也就只有马皇后了。

参考:《明史·后妃列传》


刚日读史


一梨两枣,从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那就是“早早离开”,马皇后这是在劝刘伯温早点走,以免杀身之祸临头。


刘伯温是一代奇士,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能不知道马皇后的警告吗?所以他二话不说,赶紧向朱元璋上表辞职,告老还乡。

刘伯温以为自己退归乡野,就可以保一世的平安,谁曾想洪武八年,刘伯温身体小恙,朱元璋派出丞相胡惟庸前去探望,胡惟庸回京之后不久,刘伯温就一命呜呼了。

可叹一代神算,能算乾坤百世,却算不出自己得了个这样的结局。


说到底,刘伯温还是没有彻底理解透马皇后“一梨两枣”的最终意思,他只是看到了表面文章,就是让他早早离开,却没有想到马皇后有更深的意思,是叫他远离尘世,归隐山林,再也不要问世间事情了。那么这前前后后到底还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刘伯温的归隐是在洪武四年,从洪武四年到洪武八年,刘伯温人虽退隐,心却依然在朝堂,时不时还会参加一些重要时间节点的朝会。

例如洪武八年元旦早朝,他就在大殿上做了一首诗,表面上看,这首诗是给朱元璋歌功颂德,朱元璋一开始也确实没有听出来。


但是当后来听到“从臣才俊俱扬马,白骨无能媿老身”这两句时,朱元璋有些回过味来了。感觉不对呀,这是在说我慢待功臣呀,但是朱元璋当时并没有发作,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是在这之后不久,刘伯温就死了,你能说这里面一点因果关系都没有吗?马皇后的意思是什么?是叫刘伯温彻底和皇家斩断一切联系,不要再参与朱元璋的任何活动。

但是刘伯温不听,隔三差五还去见朱元璋,这就给自己的死埋下了伏笔。

马皇后是好人呀,从嫁给朱元璋的第一天起,就对这位夫君感到了失望。她是皇帝的妻子,她能从皇帝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皇帝未来要做什么。


但是她虽然贵为皇后,却无力去阻止这一切,只能尽其所能向一些大臣提出警告。刘伯温是大明功臣,为大明江山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正因为刘伯温的功劳太大,功高而盖主,马皇后已经看出了朱元璋有杀他之心。所以她才会在某一天突然造访刘伯温,匆匆留下一梨两枣后离去。

刘伯温岂能不知,但是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他始终无法彻底离开朝堂,也许在那一刻,他对朱元璋还抱有一丝幻想,认为自己跟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生死与共,朱元璋应该还不至于会对自己下毒手。

他没有想到朱元璋会有这么狠,杀起人来会如此不留情面,可以说,刘伯温算错了朱元璋的心思。


自古君王的心思你不要猜,因为你是无论如何也猜不到的。可惜了马皇后的一番好意,要知道,马皇后这样做也是冒了极大风险的。以她这种方法,一旦被朱元璋知道,只怕也会跟那些功臣一样的下场。


小小嬴政


刘伯温,这位历史上著名的谋士。开国之后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一时间闹得是人心惶惶,刘伯温也害怕某天皇帝就要了自己的小命。担心总归是担心,可若刘伯温不顾朱的猜忌冒然离开,皇帝便一定会怀疑他的,但若是不离开,皇帝一定会对他下手,所以,走或是不走一时之间成了两难的问题。就在刘惶惶不可终日时,他接到了马皇后的礼物,一梨两枣,当他看到这个东西时,他很快就明了,当即激流勇退告老还乡。为何马皇后送来这个东西后,刘就会离开?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熟知皇帝的品性

作为皇帝的枕边人,马皇后可谓是熟知皇帝的性格,所以,她可以从皇帝的一言一行之中推算出皇帝的所思所想,从而判断皇帝下一步要做什么,会怎么做,从而防患于未然。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马皇后是不会突然造访,更不会无缘无故的给刘送礼,因此,刘从马皇后的礼物中推算出自己大难将至,必须远走高飞。

马皇后的个人魅力

作为一国的皇后,马皇后没有那些后宫妇人的目光狭隘,相反她是一位很有远见的女子,在皇帝征战期间,她一直帮助皇帝打理好后方,不仅如此,她还时刻劝谏皇帝要收敛自己的性格,不要暴躁,多疑,所以,在朝臣的心中马皇后有着极高的地位,是一代贤后。

尤其是在开国之后,马皇后的表现更是让朝臣赞叹有加,除此之外,马皇后还极其爱惜人才,所以,她劝刘快些跑必定是不忍看刘惨死于刀刃之下。

两枣一梨本身的意思

梨顾名思义是通离开,而枣通早,两个枣加一个梨的字面意思是早早离开,这样的解释也不是没有依据的。

在古时,虽然物资匮乏,但位高权重的人基本上都能享受到丰富的资源,不论是米面,还是说蔬菜瓜果,虽然皇宫也有赏赐,但一般来说都是很贵重的水果,而且量都比较大,不至于说是一个或者两个,一个是为了不失皇家风度,一个是为了彰显对于臣子的重视,所以,一般不会用梨或者枣来赏赐人,所以,更别提只拿一个梨和两个枣这样小家子气的东西了。刘是跟着皇帝南征北战数十年的老人,所以,他熟悉皇帝的脾性,而且他还是个足智多谋的人,联想起身边这么多的前车之鉴,以及皇帝的所作所为,一定会造作防范。

所以,当皇后送给他这些东西时,她一定是知道了些什么,要不然也不会有如此的举动,离开就是保护自己。

机械工程师雷红


“梨”即“离”,“枣”就是“早”。意思是说趁早离朝。

朱元璋除了自身有一点点本事之外,最主要的是有一班文人武将对他的辅佐,所以从一个乞丐当上了皇帝。


可是当上皇帝之后,朱元璋又心生疑虑,总是害怕朝中能人有朝一日会夺走自己的皇位。为此他是昼夜不安。终于他定决心一个一个地把怀疑的对象给“咔嚓”了。

而这些要杀的人里有刘伯温的名字。

马皇后是朱元璋敬重的老婆,一般情况之下也很听从马皇后的建议。可这样的事朱元璋就不会听从老婆的劝告了,因为这关乎老朱的皇帝位,这种事任何人都挡不住。


马皇后也是个聪明人,因此无奈之下,想了个办法示意刘伯温离开朝廷。

于是,有一个天马皇后给刘伯温送来了几个水果,就是“一个梨和两颗枣子”。

刘伯温拿起梨就吃了起来。可是刘伯温也是很爱思考问题的人,吃着吃着,心想:马皇后为何给自己送水果来呢?而且是枣和梨,忽然,聪明的刘伯温一下子悟出来了,这不就是,“枣”点“梨”开之意吗?

于是第二天,刘伯温就给朱元璋上了一道辞官的奏折。果然朱元璋爽快地答应了。

刘伯温在马皇后的暗示下,也算是躲过了一劫。

期待关注,欢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