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能撑多少年?

艾源堂养生科技


朱棣于建文元年起兵反抗朱允炆新政,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要说这朱允炆,也实在有点不争气,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仗打了三年,活活把王位打没了!这事实在让人没想到,朱允炆自己没想到,朱棣也没想到,朱元璋更没想到!

朱允炆为什么能越过一众叔叔兄弟被朱元璋一眼相中立为皇储?这和朱允炆的演技有关。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心痛万分,没有了自己一手栽培的继承人,但有高仿啊,还是以假乱真的那种。朱允炆此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会拍马屁,最常说的就是“我爷爷说的都是对的”,此外还是父亲朱标忠实的模仿者。

种种假象让朱元璋信以为真,直觉朱允炆是天定的皇位继承人,就是这一次看走眼,险些给大明王朝酿下大祸!朱允炆此人除了演技颇高,但他没有真正的学会政治、军事、心术等方面的知识,皇帝做的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军事上的战败,掩盖了他政治上的失败

靖难之役的失败将朱允炆钉在了失败者的耻辱柱上,但他的无能绝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指挥不当。自登基开始朱允炆就奉行重文轻武的方针,除了耿秉文,满朝武官只有李景隆之流。文官倒是比武官强些,重臣诸如齐泰、黄子澄以及方孝孺,几位老臣忠心没的说,但治国能力呢?差的可能不是一星半点。

三人之中如果非要说谁比较有宰辅之相,那只能是齐泰了,相比黄子澄、方孝孺只会每天喊口号、写文章外,齐泰至少还有一些斗争意识。齐泰曾言“擒贼先擒王,先收拾朱棣”,朱允炆没听。又曾经极力反对李景隆挂帅,朱允炆又没听。甚至在朱元璋忌日,朱棣遣子入京拜祭,齐泰要求扣留为人质,朱允炆还是没听。

事后证明齐泰的建议是无比正确的,朱允炆为什么不听?除了他自己没脑子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黄子澄的劝谏……

至于方孝孺更不必说,负责制定口号而无实际策略,小动作频频却是自取其辱,比如他曾书信朱棣之子朱高炽,意图挑拨其父子关系,一边赢了是正经太子,一边投降是叛臣之子,但凡朱高炽有点脑子就知道该怎么选,结果朱高炽果真信都没拆就交给朱棣了……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误国误民是文人啊!

国家层面的政治策略一塌糊涂,核心大臣不堪重任,此时的朱允炆在干啥?他把全国上下的地名在短期内大量改成了古地名,有些地方改了一次不算还要改第二次。改名后大家经常反应不过来地名说的究竟是哪里,不仅是百姓,就连官员也一时无法适应,写奏折经常在旁边注释标明这地方以前叫什么,否则没人看得懂……

政治上的失败,又遮掩了经济上的混乱

朱允炆是第一个被儒家思想全面侵蚀的皇帝,在奉行精英教育的明清皇族,大多数皇帝都会把太子交给儒家教学,但是储君学的是经史子集、玩的是琴棋书画,干的却是政治、军事、经济这种八竿子打不着的活儿,试想培养一个厨子然后让他去做IT,这厨子可能会疯,朱允炆心态还不错,人没疯,但明朝官员和老百姓八成要疯了。

大力推行恢复井田制。你没听错,就是周礼提到的井田制,你没记错,就是孔孟时代宣告彻底破产后已经两千多年没人执行过了的井田制,王莽除外……通俗的说,井田制就是要求先种提供赋税以及村有的公田,然后再种农作物归自家所有的私田。这种制度在周朝就已经显得不合时宜,隔了这么久朱允炆又来这么一出?

全面减免江南地区税收。朱允炆执政时期减税力度之大,甚至部分地区的赋税竟然减到了仅有朱元璋时期的15%。一般来说减税是好事,可朱允炆这家伙也忒不会选时间。刚好那个时候前线与朱棣燕军作战正处于胶着状态,几场大的战役均告失败,而朝廷国库空虚,拿不出钱来组织军队对朱棣军队发动反击……

地名复古也就罢了,经济也要复古,大概真是过度崇信儒家学说,才会做出一堆这么不切实际的事情。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时间虽然不长,但短短四年时间就折腾出这么多花样,也实在是难为他了。相比而言,朱棣要靠谱很多,永乐大典、七下西洋、平定安南、远征蒙古,开拓了后世明朝的繁荣昌盛。难以想象如果朱棣没有被逼急了起兵造反,明王朝难保不会像秦朝和隋朝一样二世而亡!


王铭苇


朱允炆在朱棣面前显然还是太年轻了,朱允炆继承大统的时候才21岁,而燕王朱棣都已经38岁了。朱允炆作为朱元璋钦点的皇位接班人,却为何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就被皇叔朱棣推翻了政权?朱允炆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其实不然也。




可以说,朱允炆是最像父亲懿文太子朱标的皇子,朱标的长子朱英雄幼年夭折(只活了八岁),朱允炆是事实上的嫡长孙。朱元璋放弃其他几个年长的儿子而选择了年纪轻轻的朱允炆作为皇位接班人,并非只是为了遵循“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皇位继承制度,而是因为朱允炆确实有他自带的闪光点,朱允炆虽然年轻,但是他为人却非常正派,没有皇室子弟的轻浮、纨绔,而是沉稳有度,诚孝至仁,朱允炆的性格操行都很像父亲朱标。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从陕西巡视回来的太子朱标不幸染病去世,皇太孙朱允炆因为悲伤过度而日渐消瘦,朱元璋安慰他说:“而诚纯孝,故不念我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朱元璋去世,同年皇太孙朱允炆即帝位,改年号为建文。这一年,他才21岁,经过皇祖父三十一年苦心经营,“洪武之治”成绩斐然,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大明天下一派繁荣昌盛气象。




如果只是做一个守成之君,朱允炆完全可以做到。不过,建文继位之初却也大行改革,比如,他一改过去皇祖父重武轻文的思想,而是提高了文官在朝廷的作用。建文朝主持“削藩”国策的齐泰,黄子澄等人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建文帝宽刑省狱,避免了冤假错案的一再发生,洪武朝的大肆屠杀功勋之臣在建文帝时期没再发生过,建文帝抑制宦官力量,对宦官不法严惩不贷。“建文新政”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年时间,但是对明朝后世皇帝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当然,如果从严格的标准讲,朱允炆实在离他皇祖父还有不小的距离。建文帝自幼熟读儒家经书,但不懂得圆润变通。他和父亲懿文太子一样,性格温文尔雅,即长皆与宽大著称。他身边的亲近之臣,包括方孝孺、齐秦、黄子澄等人,都是怀理想主义,书生气浓厚,对时局没有大同观认识的人。建文帝在这些人的影响下,“削藩”畏畏缩缩始终放不开手脚。朱允炆是个十足的书生型皇帝,他毫无治国经验,不仅不能和他的皇祖考比,甚至他那些雄才大略,镇守一方的藩王叔父们,建文帝也远不是他们的对手。在这些儒学官员的熏陶影响下,建文帝幻想着能以儒治国,推行他所谓的理想仁政,但是这在明初,几乎都是不现实的事情。




建文帝本身就是个死读书的书呆子,加上黄子澄齐泰儒家修齐治平理论的思想灌输,所行新政皆是脱离实际,方孝孺还建议建文帝从古籍经文中去寻找治国的灵感。这三个人虽然正直勇敢,胸怀为天下苍生计的理想。但他们都是腐儒之见,缺乏实践意识,反而使建文帝在施政理念上一再脱离实际。燕王朱棣打着“倾君彻”的名义靖难起兵,目标就是直指齐泰、黄子澄。即便朱棣不造反,估计建文王朝也难以维持太久。


大国布衣


我们都知道,本来朱元璋是把江山让给了孙子朱允炆,可是,最后江山竟然被朱棣跟篡夺了,不知道老朱地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大家都清楚朱元璋打下江山来很不容易,他对待江山的继承人,也是格外的小心的。最初他是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长子也就是朱标。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朱标死在了老朱的前面。可以说这突来的一切,打乱了朱元璋原本的计划。

现在摆在朱元璋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当然就是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了。

太子朱标死了,是选朱标的儿子当皇帝呢?还是选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呢?

这个问题可能老朱想了很久。

毕竟这个问题是怠慢不得的,因为中国历史上已经出现过很多,没有选好继承人,而导致亡国的事例了。

中国汉人当皇帝的时候,一般是选择嫡出的长子当皇帝,这样的话,不大会引起皇室之间的骨肉相残。

但是,朱元璋的问题是长子死了,其他的儿子要选谁呢?

似乎选谁都会引起矛盾,于是,老朱索性绕过了儿子。直接选择了孙子朱允炆来当皇帝。他以为自己选孙子当皇帝, 儿子就没有意见了。这个天下就会太平了。

没想到朱元璋的这一做法,恰恰相反引起了公愤,最起码朱元璋的儿子是不服的。凭什么皇位要传给一个没有任何战绩可言的黄毛小子呢?

再加上朱允炆一上台就大力的削藩,导致本来对他就不满的叔叔们,更加的对他不满了。最后索性朱棣直接把朱允炆给干掉了,篡夺了皇位。

我们假设一下朱棣若是没有篡位的话,朱允炆治理大明王朝,能走多远呢?

朱允炆当皇帝的时候,只有21岁,且是一个太平天子,他是没有参加过战争的。这个年龄,再加上他本身的经验,就已经是他的短板了。

毫无疑问这一点是他比不上朱元璋其他的儿子的,最起码朱元璋的儿子都能打,威望要比他高的多。

朱允炆的眼光也不咋地,通过他用的那些讨伐朱棣的人来看,至少他用的都是错误的人。再加上他本身的仁慈,软弱,导致了他最后丢了天下。

这都是当皇帝不能有的,皇帝就要心狠手辣,就要唯我独尊。

在朱允炆当皇帝的漫长生涯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反叛他的人,即使不是朱棣,而是其他人,朱允炆也未必对付得了。

当然了我们目前所说的都是内斗上。

若是朱允炆连内斗都打不赢的话,那对付外敌上,他就更差劲了。

他能比得上晓勇善战的马背上的民族吗?他敢把都城建在距离少数民族只有几十里之遥的北京城吗?他能平衡的了臣子,兄弟,国家之间的利益吗?

可以说每一件事对他来说,都是一个灾难性的考验,我觉得若是让朱允炆当皇帝的话,明朝肯定是走不远的,至少走不了两百多年。


汉史趣闻


如果没有靖难,朱允炆大概很有可能成为和杨广走完全相反路线的一对难兄难弟。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怎么可能?朱允炆以仁孝著称,怎么可能和著名的、好大喜功的暴君杨广归为一类?

先别忙着喷我,听我慢慢说。

首先,之所以会这么说,主要是基于封建王朝的著名“二代定律”。一般来说,在封建王朝的第二代统治者统治时期,都会发生一些非常重大的事。如果二代贤明,或者顺势换个贤明的,王朝便可度过危险期,进入一个真正的大上升时期,基本百年国祚是稳了。反之,就是鸡飞蛋打,空欢喜一场,别管王朝的建立有多辉煌,大厦崩塌也不过是转瞬间的问题…

基于这个定理,杨广是最好的反面例子,当然此外还有秦二世、晋惠帝,以及一大批短命王朝的二代皇帝们。

而朱允炆很显然就是个废物皇帝…这个评价虽然可能带有一丝主观情绪,但也是建立在充足的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单凭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自家藩王用正面造反的收到推翻的皇帝这一殊荣,就能证明很多事。

当然,我们也能对这个皇帝仔细分析一番。

首先,朱允炆号称仁孝,然而仔细一看,其实都是装的。本质上来讲,他是个典型的偏听偏信、刚愎自用的皇帝。

他继位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废除了很多朱元璋的政策,一方面直接打脸了朱元璋,另一方面也激化了潜藏的社会矛盾,否则朱棣哪有那个人格魅力,能造反成功?

先说打脸朱元璋,这是不是孝顺暂且不提,单说一下现实层面的问题。朱元璋的总体政策有两项是朱允炆改得比较多的,一个是严酷刑法,一个是减免税制。

朱元璋的严酷刑法其实主要针对的是官员,何曾有半点对老百姓苛刻的地方?那这所谓的宽松就很有意思了,放宽的是谁的缰绳?纵容的又是谁?弹冠相庆的又是谁?

所以明白为什么某些人要为他唱赞歌了吧?这背后的逻辑简直一目了然,老百姓,老百姓能做出锦绣文章?老百姓算个卵?

再说所谓减税,乍一听减税,好像真是好东西,这个皇帝好仁慈!

但如果你学过一些经济和财政方面的知识就会明白,这只不过是表面功夫。国家税收和财政是一把不得不用的双刃剑,税收过低,国家机器的运转就要出问题,而过高,则会激起民怨,甚至民变!

明朝当时的财政具体收支情况很难进行分析了。但有一点很简单的逻辑,明朝本来就是小财政,将原本的赋税重地大规模减税,那会不会出现大规模亏空,出现了亏空又从哪里补?

羊毛都是出在羊身上,没有统治者会冒着自身崩溃的风险去体恤老百姓,这是个基本道理。

给经济发达地区减税,千古未有的奇闻搞出来,可最终这个单会由谁来买,就是个很微妙的事了…

再来说真正的纯孝仁德。

朱允炆上台几个月,搞掉五个皇叔,其中还有一个被逼自焚,其他几个也是毫不讲理地废为庶人,并贬谪边疆蛮荒之地。说实话,这种手段即使是在皇帝当中也算是非常狠的了。

诚然,朱允炆确实面临二十几个叔叔的强势围观,形势也很微妙,但不管是于情于理,他这种做法都是很蠢的。

对亲叔叔无端,或者说因为莫须有的猜忌就频频下狠手,正常人都干不出来,孝字算是被彻底抛弃。

同时也愚不可及,那么多藩王,前面的都被他搞死或者搞得生不如死,一点活路不留,别人不造反都等死么?

这也是靖难中全国诸藩,只见半推半就帮朱棣,不见有人撑他的根本原因。

从这一点来看,朱允炆的水平真的很堪忧。

最后就是朱允炆的偏听偏信达到了一个可怕的程度。这种皇帝是最可怕的,毕竟哪怕你是真的喜怒无常,大家还有个盼头,可你作为皇帝,是个偏执狂,情况就很尴尬了。还是个具有朴素浪漫情节的幻想型偏执狂,那绝大多数人都会感到绝望…

大家都知道,朱允炆宠信方、黄、齐等人,而朱棣起兵的借口基本上和西汉七国之乱如出一辙。人汉景帝怎么做的?二话不说,一刀就把晁错砍了,这下看你怎么说?难题就回到了造反派手里。而朱允炆怎么做的?不管前线打成啥样了,始终坚持初心不改,爱得深沉。

另外,就算不是考虑给朱棣找麻烦的角度,黄子澄举荐李景隆领兵,并且谎报军情的大罪,依然荣宠不减,甚至毫无表示,怎么不让人心寒?

人心散了,队伍怎么带?

仔细梳理,其实这些个所谓的大儒们,干的好事绝不是一星半点,排斥的也不仅仅是耿炳文这种老将,不对盘的文官照样直接弄死,或者逼走,不管你有多大本事,老子有皇帝的宠信,就是能搞死你!茹常、郁新等一批实干名臣,在建文盛世被贬的被贬,辞官的辞官,正是这些大儒、良心的杰作。

至于嘴上说的大道理,说是肯定要说的。至于做嘛,化妆转进,坚持抗战难道就不是圣贤之道了么?

这简直就是教科书般的后世为官楷模,可以说是严嵩之流的真正祖师爷,怎么不让这些人推崇?

这也就解释了朱允炆在靖难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则解释了此后舆论风向始终有些诡异的原因。

再回到正题,为什么没有靖难朱允炆也长不了?

客观分析一个统治机构的稳定,不考虑所谓的历史贡献什么的长远的事,就考虑眼前。最重要的莫过于平衡!

汉朝讲的是外戚官宦门阀之间的平衡,唐朝是中央和地方的平衡,宋朝也讲究个新党旧党轮流坐庄…凡是某一股势力呈现绝对独大的时候,就是这个权利体系彻底崩溃的时候!

而朱允炆的所作所为,就是让“清流文臣”势力无限做大!(暂且叫这个名字吧,至少人家自己是这样标榜的)

大家都是成年人,不要讲什么情怀操守,毕竟圣人是极少数特例,当某一个特定势力无限做大之后,会进一步毫无节制地扩张权利,撺掇利益。这个利益不仅仅是现金,也可以是其他资源。想象一下,当这帮被皇帝给予了无线信任,却武不能御敌,文无法治国,只知道排除异己和喊口号的集团统治一个新生的帝国几十年,会发生什么事?


不知道叫啥子3


能撑多少年不好说,但客观的讲,能不能搞出一个“建文盛世”且不谈,但也不至于像某些答主所说的明朝会“二世而亡”,亡国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内有大乱、外有强敌,但是明初一个都不占。

最坏的结果:蒙元反扑提前、北方边境安定时间减少、后期燕云之地又落入游牧民族之手,明朝由一个大一统王朝缩水成南方偏安政权。


朱允炆的军事、政治能力固然已经被历史证明了有多水,掌举国之力却干不赢偏安一隅的四叔,说明他的综合能力极差。自己能力差也就算了,偏偏又任用了方黄齐三人,这种即忠且庸的人,破坏力比奸臣还要大,“书生误国”放他们仨身上一点不过份。

虽然我也不看好朱允炆的治国能力,但是说因此亡国就有些偏激了~


明初繁荣昌盛属于大概率事件,改朝换代后,由于大量人口死亡,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没有战乱负担的民生是恢复很快的,任意一个守成之君都能“打造”出一个盛世来。


朱允炆这个标准的儒家弟子,即位后又继续推行轻徭薄赋的养民政策,江浙地区的赋税甚至降低到只有朱元璋时期的15%,虽然对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很大,但是这时候并没有明朝后期那种严重的土地兼并情况,国家赋税也能正常收取,只要不去搞什么大工程或者频繁的对外战争,就不会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而老百姓有饭吃就不会去造反。

越是王朝后期,繁荣之后的弊病出现了,才越需要英明之主。

至于军事方面,朱允炆固然没有迁都北京的眼光和魄力,不过这时候的北元,经过朱元璋在位期间几次远征,已经没有了“光复中原”的实力,内部分裂造成的内乱,最多在明初在北方边境做一些骚扰性攻击,这时候明军的战斗力还没有直线下降,挡住北方的游牧民族还不成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朱棣靖难打了三年虽然几度大败南军,但始终只能在北平附近转悠,如果不是最后孤注一掷绕过大城直奔南京这种“赌命”行为,靖难的结果还真要两说,原因是李景隆虽然是个大草包,但是盛庸、铁铉、平安等南朝大将都不算太差。

总结一下就是,假如朱棣不造反,那么朱允炆做个守成之君也是绰绰有余的,不是朱允炆能力问题,而是明初的国内外环境决定了一切,即便游牧民族卷土重来,最多也就是北方局势更糜烂一些,朱允炆得个善终并不难。


疯狂的008


首先要表明我的观点,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不但能撑下去,而且朱允炆能做一个守成之君,开创一个盛世也未尝不能。

第一,是因为朱允炆家庭氛围非常好,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榜样。朱允炆的父亲是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朱标是马皇后所生,在古代皇家讲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所以朱标自小就深受朱元璋重视。朱标出生后,朱元璋率军攻下南京城,自立为王,所以朱标的出生让朱元璋认为是上苍给他送来的福报,对儿子寄托了极大地希望,延请当代大儒宋濂等饱学之士为他讲学。而且朱元璋明确表示,最重要的教育不是知识。而是正心,心正万事则顺,心不正事事不顺,所以朱元璋为朱标选的东宫官吏皆是德正高雅的端正之士。您想,生活在这样的家庭,跟随这样的父亲,身边都是这样的高雅之士,朱允炆也被熏陶得谦恭有礼,深得朱元璋的喜爱。

第二,朱标死后,按照皇家继承规则,应立皇长子皇长孙,于是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朱元璋更加注重对朱允炆的教育,请当代大儒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为朱允炆师傅。把朱允炆培养成温文尔雅而又自信坚强的性格。在朱元璋时代,已经把老将、有影响力的老臣诛杀殆尽,给朱允炆留下一个较为干净的朝廷,那时的高压政策使各级官吏的思想时刻紧绷,时时想着命不保已。所以时代迫切需要一位宽容、宽厚、仁者之君,朱允炆正好符合官员和百姓的需要。

第三,朱棣不反,朱允炆也不可能将都城迁到北平,时时刻刻受到北方蒙古瓦刺的威胁。在明朝后期,崇祯一朝,都城几次被满清保卫,几近失守,如果都城还在南京,最后,就算国内内乱,但是满清还不至于威胁到中央,使朝廷两面受敌,无可奈何。

综上所述,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不但能做一个收成之君,还能开创一个盛世,在明朝末年,还能使朝廷避免两面受敌,可能明朝的寿命会更加长久,或许不会有清朝的存在。


历史是个这玩意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朱允炆的失败,不是败在懦弱和妇人之仁,而是失败在年轻和经验不足。毕竟,朱允炆上台时才21岁,而朱棣已38岁,且经过军事锻炼。

如果能让朱允炆活到40岁以后,大明朝的格局就不一样了。40不惑,人到40以后就开始稳重了。



明朝的问题在哪里?明朝的灭亡原因是什么?

第一个原因:吃财政饭的朱家宗室子弟繁衍太多,把朝廷吃垮了。明朝宗室俸禄问题在嘉靖年间(1522-1566年)就已经比较突出,嘉靖皇帝朱厚熜在晚年颁布了《宗藩条例》企图进行限制,但收效甚微。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明朝朱家皇室有15.7万人,加上服务人员,上百万,这些人都是吃饭不干活的,而当时全国只有5000多万人口。有的远支已经很穷了,我看《明实录》发现:明朝皇帝第一次赈济皇室子弟的时间是万历十五年(1587年),此时明朝建国已经219年,距离明朝灭亡还有57年。



第二个原因:迁都北京使得明朝缺乏战略缓冲。朱棣迁都北京后,明朝在事实上形成“天子守国门”的态势,京城距离最近的长城就是几十公里,少数民族的骑兵一旦越过长城,要不了两个小时就能杀到京城下。首都缺乏战略缓冲,准备应战时间就短,容易处于被动。满清曾经在崇祯年间(1628-1644年)五次越过长城抢掠,崇祯皇帝没有更好的抵御办法。虽然组织了抵抗,花了很大人力物力,但是面对满清快速机动的骑兵,明朝心有余力不足。



第三个原因:北方边防耗费了国家太多的钱粮。北方边防是烧钱机,修长城、驻扎大量的军队,每年要花大量的资金。《明神宗实录》记载仅仅是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到四十八年(1620年),北方边防就花了将近2000万两白银,是明朝中央财政近5年的收入,彻底搞穷了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5万余人与努尔哈赤的大军在辽东萨尔浒大战失败,明军几乎全军覆没,明朝元气大伤,辽东形势急转直下。万历皇帝于第二年去世,想必与此败多少有关。



围绕上面三个问题来分析一下如果朱棣不造反明朝的发展推测:

第一个问题:朱允炆能解决藩王俸禄的问题吗?我分析认为,朱允炆不能彻底解决藩王问题,但可以延缓藩王的繁衍和俸禄的大幅增加。朱允炆上台一年内就削除了5位藩王,将他们贬为庶人,朝廷节省了一大笔开支。如果不是燕王造反,不出意外,朱允炆的削藩工作将会继续推进,这样一来,明朝藩王的数量将会大大减少,藩王俸禄对财政的压力也没有那么快形成。朱棣夺取帝位后,当起了老好人,对藩王的态度是好好花钱养着,但要削除他们对抗中央的军事力量,正是朱棣这个好好养着的做法,后来给财政造成很大压力。从第一个问题分析来看,朱允炆的做法比朱棣更有利于延续明朝的寿命。



第二个问题:迁都北京问题。朱元璋说过,北京并非都城的选项,作为朱元璋的皇太孙,朱允炆应该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朱允炆即便迁都,也不可能会迁到北京去。不迁到北京,首都在南京或迁到西安、洛阳,少数民族的骑兵并不敢大举深入内地,明朝中央政府对付少数民族有足够的战略缓冲,更有利于稳定,至少更有利于守住基本盘,比如长江以南。有人说,明朝如果不定都北京,应该没有那么快灭亡。我认为有道理,起码可以像南宋那样南北对峙很久。

第三个原因:北方边防问题。这个问题,无论谁当皇帝都要面对,不用多说。


综合以上分析,我觉得如果朱棣不造反,按照朱允炆的路子走下去,明朝可能会延续更长的时间,但是很可能后期像南宋一样,南明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坐看东南了


这个问题非常好,因为这不仅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更是一个可以让人脑洞大开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谁的答案更符合逻辑。

我觉得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非常有可能开创一个大明盛世,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朱允炆即建文帝上位时,才21岁,是朱元璋亲自带大、培养的皇位接班人,对朱元璋时期的弊政是有深入了解的,一上台就着手实行了“新政”,改革祖制,说明他不并是一个墨守成规的皇帝,而是一个锐意进取的改革家,他的新政主要是两块,一是改革法制,二是实行消藩。建文帝认为他祖父的律令法典的某些部分过于苛严,特别是那些在诰和榜文中所定下的惩罚条款更是如此。据说,他在他祖父生前即已敦促洪武帝从他的法典中取消73条这样的条款。在他即位以后,他禁止以诰文为根据来进行审理和判案,同时停止张贴榜文,这就使他用正式遵守律令的手法,巧妙地掩盖了他事实上对他祖父的指令的否定。这些说明建文帝不仅有改革的意愿而且有改革的智慧,其次在经济上,建文朝廷也制定了一些新措施,以减轻前朝某些过重的税收,限制佛、道二教寺观所能拥有的免税土地的数量,削夺世袭封藩,可惜这些政策大部分都被朱棣废除了,如果这些政策可以得以有效执行,那大明王朝很可能迎来像大汉王朝“文景之治”一样的修养生息的局面;

2、 朱棣是最像朱元璋的一个儿子,生性残暴,嗜杀成性,经过元末战争,除山西少数地区外,中原地区已人丁稀薄,土地荒芜,加上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燕军南下时,大肆杀戮,直接导致后来不得不继续实行大移民的政策,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朱棣上台之初,全盘否定了朱允炆的所有新政,包括消藩,实际上是政治上的一种倒退;

3、 朱棣虽然是明朝历史上比较有为的皇帝,但是他连年的征战及好大喜功的性格极大的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虽然宣扬了明朝的国威,但是不属于正常的贸易而是一种朝贡贸易,极大的耗空大明的财库,所以后来不得不取消了;

因此我认为,如果朱棣不造反,在大明最需要休养生息的时间没有靖难之役,大明将开创一个空前盛世。


历史联盟


一个王朝的气数不单单取决于一个两个帝王。更多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明君的出现只是锦上添花,并不一定是决定性的。


换句话说,历史要你上的时候,你就是个也能发挥出功效,只是作用大不大的问题,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并不会因为某一个帝王的出现而逆转。

回到明朝朱允文的问题,朱棣造反是他自己本人的决定,而不是明朝存在的理由,退一万步说就是朱允文上台,也能发展得不错。朱允文本人也是才学兼备,谦和有礼的君子,治理国家很有方略不比朱棣差的,这是朱元璋喜欢他的理由。

明朝在他的统领下,想必也会繁荣昌盛。只是多少年是个很模糊的问题。最近有史学家提出,明朝的灭亡最大的问题是因为进入了小冰河时期,换句话说是中原人民不抗冻,本身就死伤颇多,加上满人比较适应严寒,所以占优势。这个说法正确与否未有定论,但具有一定的道理。

一个帝国的覆灭,最大的原因就是气数已尽。天道如此,没有人可以强求,就算是旷世奇才,千古明君也挽救不了这个颓势!


阿楚故事


在封建社会当皇帝是每一个人梦寐以求的事,当了皇帝就意味着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所以才会出现手足相残甚至谋杀自己的父亲上位,历朝历代当上皇帝的人都会有那么一个顾虑,害怕自己的皇位受到威胁,对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都会采取手段,轻则远离朝堂削弱兵权,重则赶尽杀绝。

而朱允炆也不例外,在当上皇帝后,听信了谋士的谗言,实行了削藩之策,太过着急想建立自己的势力,这也引起了朱棣的不满,为日后起兵造反埋下了伏笔。

再则我们先来聊一聊朱元璋为何要让朱允炆当这个皇帝,朱元璋是草根出生,当过和尚,甚至还当过乞丐,他能登上帝位可见他的过人之处,而他所立的太子是朱允炆的父亲朱标,他是朱元璋的原配马皇后的亲生儿子,无奈太子朱标却早早离世,由于他对马皇后的宠爱以及太子的过早离世,从小就异常疼爱这个孙子,他最终还是选择立自己的皇长孙为新皇帝,虽然知道朱允炆的能力完全比不上他的四儿子朱棣,可迫于封建思想的束缚最终还是让朱允炆登上帝位。

事实也证明朱允炆难堪大任,他继位时太过年轻,没什么经验更没有什么自主思想,导致听信谗言,结果引发了朱棣的“靖难之役”最后兵败逃出南京,不知所踪。而造成他失败的原因还是削藩之策,让他的很多叔叔以及朝中大臣不满,根基不稳的情况下得罪重丞,更是让难堪重任的李锦荣统帅60万大军,李锦荣才能完全不行,认人不全,最终导致兵败如山倒,所以就算朱棣没有起兵造反,朱允炆的王朝也不会持续太久,因为他没有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而是一上台就得罪了他们,历来都是有能力的人为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