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享年53岁,如果再活20年,能否打败吴、魏从而统一天下呢?

奔腾系列之狂奔的蜗牛


诸葛亮死时五十三岁,这岁数在三国乱世,人均不满三十岁的情况下,诸葛亮已经算是高寿,达到退休的年龄了。

如果诸葛亮再活个二十年,能不能善终都是个问题,更别说打败魏吴两国,统一天下了。


诸葛亮死不放权的话,那刘禅就该做事了

或许有人认为:诸葛亮如果活得够长,至少活到像司马懿一样的岁数,那等到曹魏高平陵之变、吴国诸葛恪、孙峻、孙綝乱政的时候,再举兵北伐或东征,就可以拿下曹魏、孙吴了。

这当然只是一种美好的设想而已,因为就算曹魏有过内乱,但蜀汉出兵的唯一路径——关中平原,还是由和司马家关系亲密的郭淮、陈泰等人把守着。司马懿从诛杀曹爽开始,到司马师废少帝曹芳、司马昭杀高贵乡公曹髦,曹魏一共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叛乱,可这些叛乱全部都是发生在东方的淮南地区,关中平原依旧是铁板一块。

诸葛亮《隆中对》的最佳北伐时机是:天下有变,再两路出兵。可问题是当时天下是有变,但横挡在蜀汉面前的关中一带没有变,而东南的孙吴虽然可以取代荆州一路的军队,可即使在淮南三叛之时,东吴仍旧不能在曹魏(司马家主政)的手中拿到一城一地。《隆中对》从丢失荆州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成为了一段空话了。

所以曹魏方面,诸葛亮是不用想了,而东吴也不能想,诸葛亮是坚定的联刘抗曹的支持者,贸然进攻东吴的话只会重复刘备的错误。



再者,似乎诸葛家都有隐藏的叛逆因子,曹魏淮南三叛之一的主脑人物,就是诸葛亮的族弟诸葛诞,也就是“诸葛龙虎狗”中的“狗”。而在东吴方面,开启吴国权臣乱政局面,还是诸葛亮的侄子、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

这一点不得不让刘禅有所顾忌,就算诸葛亮没有这个心,那他儿子诸葛瞻呢?诸葛亮五十三岁死时诸葛瞻年仅七岁,还没能建立自己的班子。可诸葛亮如果晚二十年死的话,那诸葛瞻已经完全有能力取代父亲的位置,和东吴诸葛瑾、诸葛恪父子一样。就算不至于乱政,可这样和诸葛家做皇帝又有什么两样呢?

刘禅并不是一个庸君,而是一个很有政治手段和御下能力的皇帝,他也绝对不想让上述的情况发生。从他在诸葛亮临死前就派人去问诸葛亮后事来看,刘禅对诸葛亮早已有了戒心。在诸葛亮推荐了蒋琬和费祎之后,还得上表和刘禅表明:自己家无余财,子孙可以靠种树耕田为生,不用朝廷担心了。

表面来看,这是君臣相知相爱,可实际上,刘禅问后事和诸葛亮写表,都隐隐地透露出一阵杀机之感。要是诸葛亮能再活二十年的话,那他最好就是选择退休在家,把诸葛瞻抚养长大,让他为国效力或者做一个安静的农夫。如果诸葛亮还想拿着军政大权不放,那“暗藏刀斧手”的情况就一定会发生。




一贰一橙


诸葛亮死后30年,即263年,蜀汉灭亡。那么,我们看看再给诸葛武侯20年的时间,诸葛武侯能否入主中原,恢复汉室。


首先,了解一下当时魏蜀吴三国国力的情况。

1,经济和兵力方面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梁方仲先生在《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府统计》中认为,

263年,蜀国灭亡前有28万户,94万人,军队约10万;

同年魏国有52万户,440万人,军队20万以上;

吴国在280年灭亡前有52万户,230万人,军队约20万。

2,政治和人才方面

魏国司马氏总览国政之后,礼贤下士,任人唯贤,钟会、邓艾后起之秀皆一时人杰;魏国无太大漏洞让吴蜀窥视。

吴国皇帝孙皓,历史上有名的无政暴君,淫乱昏聩,滥杀大臣,搞得政治黑暗,是个末世皇帝。陆逊之子陆抗死后,吴国也是人才凋零。

蜀国刘禅,更不用说了,一句:“此间乐,不思蜀。”笑话传了几个世纪了。昏聩无能,宠信宦官,再加上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的消耗,蜀国是人才泛泛,政治不举。

由此可见,从政治,军事,经济三个方面来看,蜀国的实力都远差于其他两国。试想,以当下蜀国的经济基础和人口基础再发展二十年,只能说差距会越来越大,而不会越来越小或者超越曹魏统治的北方地区。为了好理解,我们举个现实的经济实例:从建国之初到现在,山东、河南、河北三省的经济实力一直排我国各省的前十位,而四川则一直徘徊在第十位左右。再看具体GDP(可以先数字化来理解),2018年仅山东一个省的GDP总值76469.7亿元,就超过了四川的40678.1亿元与重庆的20362.2亿元之和,而我国产粮大省山东,河南也是排在四川之前的。虽说“四川天府之国”但是比起中原地区,仍然不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当时以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为主的时代,中原地区农业优势更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蜀汉的经济发展水平会越来越不如地域大、人口多、占据中原地区的曹魏。也许这正是诸葛亮不断北伐的原因。


其次,军事战略方面。

李白有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朝强大的军事再加上对白起,王翦等名将的重用以及“远交近攻”的大战略,到了秦始皇之时,便一统天下。

隋朝灭陈,除了任用名将韩擒虎,贺若弼,杨愫等发动军事行动之外,在准备灭陈的数年前,已部署好了整体战略,首先用丞相高颖“骚扰”陈国边境之策,在隋陈交界地区,大量聚集士兵或旗帜,但并不真的进行攻击,等陈国军队聚集起来之后,隋将士再散去,这样往复了数年,一次都没有真正发动攻击,陈国军队疲于应对,边境将士也逐渐思想麻痹,最后韩擒虎轻松偷渡江,一举拿下南陈。所以说,军事行动要符合大的战略,这样才能一步一步的达到目标。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曹操养子曹真准确预测到,诸葛亮下一步要攻打的地方——陈仓,于是派郝邵、王生加强了防御工事,致使诸葛亮的上万人马攻不下只有千人防守的陈仓。这是曹真整体战略的一大部署,对防御蜀汉攻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更因为此次战役的失败而遭到后世的非议。

毛泽东评价隆中对:“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军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军力,安能不败?”主席的意思是说,蜀汉在整体大战略上出现了难以挽救的错误。首先,我们看今天荆州的江陵据益州的成都有964公里,可谓是千里之遥,很难遥相呼应,荆州如果不是兵少,也不会被轻易偷袭;其次,关羽大意失荆州一支军队,刘备夷陵之战一支军队,诸葛亮苦苦支撑的最后一支军队相继消耗,使蜀汉的人口和兵力大减。毛主席由此感叹“战略上有这样的失误,安能不败?”

综上所述,诸葛亮北伐在战略上没有优势,在战术上还被人识破,在粮草兵力方面始终不占上风,所以想急于攻取,但又被司马懿识破,来个闭门不出,诸葛亮最终“出师未捷,身死仗中”。一言以蔽之,诸葛亮一直没有制定出一个进行北伐的有力战略。


第三,诸葛亮本人的军事才能。

历史上,质疑诸葛武侯军事才能的人确实不少。北魏名臣崔浩就是一位,他讥讽诸葛亮,大城荆州不守,反蜗居于巴蜀边夷之地,可跟占据南越之地的赵佗为伍,说他是管萧之亚匹,不是有点过了吗?同时他还评价诸葛亮出祁山之事,先出陇右再出祁山,然后陈仓,最后秦川四处碰壁,无功而返,非古代名将所为。崔浩的意思与毛主席的有点相似,是说,诸葛亮退守益州不是好的选择,同时选择连年用兵,四处攻伐,且多无战功,历史上的名将没有这样的。

对于诸葛武侯的军事才能,唐朝名将李靖在与李世民的对话中,曾提及:“史家鲜克有知兵者。”意识是,搞文学的历史学家很少有懂兵法的,他质疑像陈寿一样,搞文字游戏的史学家,没上过战场,不能如实的反映出战场上的真实情况。李靖是一位兵法大家,他曾研究诸葛武侯的“八阵图”,所以才有上面一番话。

那么,我们再看一下陈寿的评价:

“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陈寿的评价可谓是客观,在评价完诸葛亮的才干之后,又补充了一句

“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

一个人或为良相或为良将,自古未有两者兼顾者。

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未有功,陈寿也委婉的解释了下,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的曹操,用兵如神,他穷尽一生,也只统一了北方。三国时期钟会率领18万魏军,分三路进攻蜀国,在攻打剑阁时,久攻不下,如果不是邓艾偷渡阴平关成功,钟会也正计划退兵呢。

《孙子兵法》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所以,人数少,攻取很难。但是,虽然诸葛亮攻取无功,如果你想攻打他也是难事。

《三国志》记载:“魏将军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

甚至曹操的五子良将张郃,在追击诸葛亮时也被斩于马下,所以,司马懿才感叹:“天下奇才也”。萧何身边有韩信,管仲身边有王子城父,而诸葛亮身边只有一魏延,还不能受到重用。所以,诸葛亮多未能有克。

综上所述,蜀汉从政治、军事、经济、人口等四个方面都不具有优势,并且在234年诸葛死时是这样,30年后的263年蜀汉灭亡时,形势依然如此。蜀汉后期,缺乏将才,唯独略有优势的便是诸葛武侯的理政能力,但是同一时期曹魏的陈群、钟繇、司马懿等人都是一时人杰,也不输于诸葛武侯。所以,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给诸葛亮20年时间,也许曹魏不一定敢有人组织人马南征,即便组织20万的军队南征,蜀汉有剑阁天险,姜维即能守住,而邓艾偷渡,必定会死于诸葛亮所设的屯兵之处。只能说,诸葛亮再活20年,则可以延续蜀汉的寿命,对于北伐之事,则是“渐行渐远”。


读史思辨


三国演义,诸葛亮再活二十年,能否打败吴魏统一天下,

国力决定一个国家战争基本要素,诸葛亮如果在活二十年统一天,恐怕够呛,

因为蜀国连年争战,国内空虚,百姓民不聊生,在加无能君主阿斗,

战将缺少,只凭诸葛亮一人,就是神仙也很难翻身,

更何况魏国,国内司马家族掌控,即使诸葛亮多活二十年,

依旧历史上的三国难以改变,

这就是诸葛亮再活二十年,能否打败吴魏统一天下,简单概括,不周谅解,及补充。





凉薄青年丶玖壹


个人观点并不能,冷兵器战争的四大要素人力、财力、地利、人心,蜀汉政权均不占优势

首先人力来说,蜀汉政权大部分地区因为连年征战,可供补充兵源的青壮年劳动力已在后期显示出不足,没有了充足的兵源就只能在六出祁山后大战略上呈现龟缩之势,这也是抑制蜀汉政权扩张的一大因素。

再者,财力,古代战争若是装备差距过大,除非是敌方出现重大的战略战术失误,那么基本上是不可能取得胜利。蜀汉政权所在区域并非经济发达的地区,而三国鼎立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最新技术的更新和装备资源的进口

第三、地利,蜀汉政权随四周有高山阻挡,地势险要,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一旦被包围,就只能做困兽之斗,作为

蜀汉政权战略纵深的云贵地区,又不利于大规模集团军作战,且当时云贵地区很多地方还处于未开发的状态,作为战略纵深有些不当。同时诸葛亮死后,蜀国再无大的战略家出现,以防止被包围突袭,这也造就了邓艾奇袭后,蜀国迅速灭亡

最后是人心,“人心所向,天为之动容”,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三国后期,广大群众一直处于战乱的水深火热中对战争也是愈发厌恶,同时作为蜀国内部的人民也是如此,常年的征战造成人口凋零,百废待兴。那么统一就是人心所向且蜀汉在刘备、诸葛亮后再安定人心之人。那么,消亡就是大势所趋。

哪怕是诸葛亮再活20年,以蜀汉的人力财力物力,也很难与大势所抗衡,即便勉强维持,随着时间和蜀汉之外的大环境影响,也必定会被人心从内部击破,当民心所向时,再好的安抚能力,也阻挡不了消亡的脚步。


木字加一横


诸葛亮被三国演义神化的太严重了!不仅把很多其他人的事情加在了他头上,还胡编乱造了许多荒诞的故事。诸葛亮从最开始隐居茅庐就是为了走仕途捷径钓大鱼,他本意想等家大业大的孙权来请他出山,曹操阵营里谋士众多他去了也当不了龙头,东吴是他大展拳脚的理想之国,这也是后来为什么他要致周瑜死地的原因,因为周瑜不如他却坐了他的位置。且不说他谋略不如司马懿,在当时的蜀国哪还有能用的将才,巧媳难做无米之炊,再活二百年也是徒劳。你以为他不想学司马懿?他是没有资本当司马懿。阿斗扶不起来?阿斗想起来丞相不允许啊。


用户85217718997


唉,诸葛亮神机妙算,比不上司马懿

宏福齐天。难哪!


国运昌盛1555


诸葛亮亨年是54岁,不是53岁。


手机用户名白杨


孔明未老先衰,五十多岁斗志就大减。上天再借他二十年。可能会做西蜀安乐王的。


散澹人


个人认为即使诸葛亮不过早死于五丈原,也不会一统三国,其实北伐中原、六出祁山诸葛亮心里非常清楚,名为进攻,实为退守,换句话说得到中原似乎已经不太可能了,但是不进攻蜀国只会更早灭亡,其中有这样几个原因,接下来我就一一分析一下。

三国纷争,属魏国占地最大,兵马最强,但也是最混乱的。而吴国是最富饶的,蜀国是最稳定的,但吴蜀两国的底子比较薄,但吴国坐拥江南可比蜀地富饶。如若诸葛亮仍然在世,蜀国也是不能够一统天的。

从所周知,中原历来是我国个朝代的必争之地,因为中原人口密集,物展丰饶,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最为迅猛,且繁华的都市都主要在中原,如洛阳、长安、南阳、许昌等,都是在全国比较繁华的都市。我国古代,经济政治的重心都在北方,所以北方各地是开发比较好的,也是社会秩序最为稳定的,最有序的。而当时的魏国正雄居北方,占领北方全境,天下十三州,而魏独独占有九州,更可怕的是这些州多是繁华富饶之地。更何况北方历来出人才,如河北地区的人民不仅晓勇善战,勇猛异常,还有很多学富五车的才子。东汉的创立者光武帝刘秀就曾说过,河北多俊杰英豪。而他也正是凭借在河北各地招来的英杰,才能最终打败王莽,建立东汉延续汉朝国。魏国占领此地,有着源源不断的人才如滚滚洪荒而来,为魏国的发展出谋划策,使魏国不断的变强变大。司马家当时在河北各世家中威望极高,曾有人向魏王进言得司马家可得河北各家支持,更何况有司马懿这样的人才。正是这样,魏国招司马家的人入朝为官,河北世家英才皆如其囊中,可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刘备与曹操大决战,占领汉中,就是有以后前进占领洛阳及河北各地的打算。而且魏国重用司马懿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实行了当时比较先进的九品选官制,并大力抑制贵族,推行屯田制。既笼络了世家大族,又稳定了社会经济秩序,收拢了民心。为朝廷增加了财政收入,给军队提供了丰富的物资粮食。就九品中正制来说,吴蜀两国是远远不如魏国的,魏国的执政者已经意识到汉制已经腐朽了,天下急需一种新的制度来打破汉制,实现强国富民,九品中正制正是应时而生。而吴蜀两国还在实行汉制,这是吴蜀两国远远不如魏国之根源,就这点来说,诸葛亮也是不如司马懿的。当时魏国正实行新政,进行改革,只要给予魏国足够的时间,稳定政局,魏国一统天下是迟早的事,无论诸葛亮在或者不在。

返观吴蜀两国,吴国边安一隅,没有进取天下的雄心,缺乏能够领兵打仗的良将,这样是不可能统一天下的。而蜀国虽然时时想匡复汉室,结束纷争,一统天下。但奈何蜀地人口稀少,人才匮乏,经不起战争的消耗,不能够进行持续性的大战,这也是诸葛亮多次北伐而未能成功,皆以失败告终的根源。而且,蜀国想要打败吴国都很困难,更何况更加强大的魏国?诸葛亮曾说过“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蜀国只占有益州一州而已,不足以逐鹿中原,诸葛亮想要以蜀国来结束纷争,匡复汉室是不可能的。实际上,自刘禅即位以来,虽然经过诸葛亮都励精图治,蜀汉实力有所恢复,但和魏国和吴国比起来,弱太多了。三国初期,蜀汉人口90万,东吴人口300万,曹魏人口500万,单从人口就可以看出蜀汉弱成啥样。而且当时的蜀汉,人才零落,加之诸葛亮其实是有点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并没有培养接班人。所以诸葛亮再活50年都不一定统一三国,有不同看法欢迎来辩



橘子不业专


不会的,蜀国在三国里面是一个最没存在感的国家,六出岐山已经对蜀国的经济严重透支了,全民皆兵,连年征战,孔明再活20年,也是同样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