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杀年羹尧是李卫起的头,张廷玉收的尾,为什么说两个人都很滑头?

匹夫有责1987


雍正本不想杀年羹尧,因为杀年羹尧就有扇自己嘴巴子的嫌疑。从本心而讲,雍正只想对年羹尧进行惩戒,让他知道自己的过失。毕竟,年羹尧对于雍正皇帝的统治是立过大功的。

但是年羹尧不知趣,自以为有功,就居功自傲了,不仅在百官面前趾高气扬,接受百官跪迎,还在朝堂之上说出“只知军令,不知皇上”的狂悖话。这还只是表面的东西。

雍正初年对西北的用兵可谓耗尽国库,战争永远打的就是钱粮,为此,雍正还设置了军机处,以便更有效率的支持西北战场。战后,年羹尧借势“年选”,天下督抚,半由己出,这是年羹尧对人事的左右,更有甚者,在推行新政的路上,大肆阻碍,还杀了清流党的主要骨干孙嘉诚,直接激起清流党与年羹尧的对立。八爷党趁机煽风点火,暗中准备看雍正玩出什么样的笑话。

倒年之势就此愈演愈烈。

说雍正杀年羹尧是李卫起头,张廷玉收尾,这话不对,说他们很滑头,倒是没错。李卫和张廷玉不过是在临门给了年羹尧致命的一脚,将年羹尧从雍正皇帝的心中直接踢出去。

在《雍正王朝》中,李卫和年羹尧都曾是雍王府的奴才,从忠心的角度讲,刚开始是不相上下的,但是年羹尧有投机心态,自从年羹尧一家被胤禛抬旗之后,年羹尧就处处在胤禛面前博取价码,比如在升任陕甘总督的过程中,故意跑到八爷府上,其实质就是在胤禛那里套取更大的价码,迫使胤禛纳娶其妹年秋月为侧福晋以拴住年羹尧。

邬思道说过,年羹尧迟早闯出天大的祸来。正是年羹尧在政治上与雍正处处进行博弈,才导致最终恶果。

对于年羹尧的所作所为,雍正皇帝其实也有心除掉他,只是他担心自己的圣名,害怕背负杀害功臣的罪名,所以才迟迟下不出手来。

这种矛盾的心态,使得雍正皇帝难以决断对年羹尧最后的判决。为什么他找上了李卫和张廷玉?实际上是为他最后的判决找一根“定海神针”,以下定最后的决心。

李卫和年羹尧的情谊应该是比较深厚的,到后来李卫奉命监督年羹尧,再后来年羹尧升任陕甘总督牵制十四阿哥胤禵,李卫则是粮草转运使,不知诸位是否还记得,十四爷回京奔丧期间,李卫对西北大军的粮草供给改为“一日一供”,这说明李卫和年羹尧在当时还在齐心协力为老四办差,李卫对年羹尧的情况应该是直接的知情人之一。

雍正登基之后,年羹尧任抚远大将军,在西北平叛,李卫则在富庶的江南粮草基地,为年羹尧保后勤,西北一仗,打空了大清的江山,李卫作为粮草供给者,自然深知雍正当时的困难。

李卫的忠既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也是他能取得雍正绝对信任的条件,雍正皇帝也清楚,李卫不会像年羹尧一样时刻对他进行政治博弈。所以,才会去征求他的意见。

李卫很滑头,是因为他必须帮助雍正皇帝下定决心,以报答雍正的无上之恩。“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这是所有满清统治者都忌讳的故事,何况雍正乎?邬先生之言“年羹尧迟早闯出天大的祸来”,邬思道,雍正最为信任的谋士,这两两相加,还击不碎雍正的纠结?

至于说到李卫与年羹尧的情谊,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帝王社会,情谊永远在第二位,李卫也只能感叹人生多舛。

张廷玉与李卫不同,是康熙留给雍正的股肱之臣,他们之间是最直接和最简单的君臣关系,雍正征求他的意见,实际上是看朝中臣子的最终意见。

张廷玉与年羹尧其实没什么交情,只不过有一次礼尚往来。但是通过江夏镇事件,张廷玉也看出了年羹尧的狼子野心,我想,他和邬思道一样,对年羹尧的看法差不多。

张廷玉深知雍正皇帝的心意,如果没有确凿的年羹尧可以翻身的依据,张廷玉当然也是临门一脚,这不光是因为孙嘉诚曾经为他做出过决断以报一箭之仇,而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像张廷玉说年一日不除,就一日有辱皇上圣明,每日穿着黄马褂招摇,无非是告诉世人皇上鸟尽弓藏之意以陷害皇上,还搬出李绂折子说事,无非就是最后送年羹尧一程而已。

在满朝倒年的大形势下,张廷玉不可能保持缄默。在历朝历代的政治风口之上,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这是政治的基本法则。张廷玉的滑头之处就在于能够鉴别时局关键,抓住关键点顺势而为。如果是仅仅害怕年羹尧危及自身利益,为孙嘉诚报仇雪恨,那就太小看张廷玉的胸怀和格局了。


青灯问史


这个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人是一切的因果,能够久居朝堂而不倒的人,必然有自己独特的处事哲学。《雍正王朝》中,张廷玉和李卫就是两个成功的典范,而年羹尧悲剧也早已注定。

“西北大捷”后,雍正的皇位坐稳了,年羹尧也成了雍正的恩人,威望如日中天。人在得意的时候最容易膨胀,年羹尧也不例外:

  • 百官朝拜视而不见,得罪群臣,隆科多、孙嘉诚、十阿哥当场就气急败坏了;

  • 保举名单上百人,分明是搞“小团伙”,想另起炉灶的节奏。国家“缺额有定”,“年选”挤压了科举出生的官员名额。张廷玉是科举出生的代表,当他看到年羹尧长长的保举名单时,那脸上的表情已经写满了嫌弃;
  • 朝堂上只知军令,不知皇命,气得雍正只能找年妃发火;
  • 饭局上,连续拒绝雍正的要求,搞得领导的面子都没地方搁;

上面的行为,雍正还能勉强容忍,那接下来的事,就碰到底线了。

当时,雍正跑到江苏,视察新政的实施情况,也考察一下自己的嫡系李卫。

主仆二人先聊了几句新政,雍正批示了一句“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表示工作上认可了,接着便开始吐槽年羹尧,这分明是在给李卫预报“天气”,也是在观察他的立场。

李卫小名狗儿,代表着机灵和忠诚,是从小就在雍王府长大的奴才,他的一切都来源于雍正的恩赐,深谙雍正心意。这个时候,他只用顺杆爬就行了。李卫安身立命的法宝是“忠”,在立场上肯定会与雍正一条心。

李卫当巡抚前,曾与年羹尧关系密切,这个时候如果帮年羹尧说话,会让雍正起疑心,我将大清财源交给你,你居然还帮着我政敌说话,一个是大将军,一个是江南的财神,两个人会不会有什么勾兑。所以,李卫为了打消雍正的疑虑,只能挤兑年羹尧,以划清界限。

就在两人相互吐槽年羹尧时,雍正突然收到奏折,年羹尧杀了孙嘉诚。孙嘉诚是雍正安插西北监视年羹尧的耳目,也是“新政”的执行人。

雍正看完,一言不发就将奏折递给李卫。孙嘉诚和新政对雍正意味着什么,李卫不可能不知道,此时的他除了顺从雍正的意思棒打年羹尧,别无他法。

如果说李卫是雍正的“小棉袄”,那张廷玉与雍正的关系更像是盟友。

历史上,张廷玉与雍正的关系好的不得了,张廷玉生了几天病,雍正就说自己手臂疼,以表示张廷玉是肱股之臣。也是在雍正朝,张廷玉才真正开始发家,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职位,源源不断地送上门。而张廷玉和年羹尧都是康熙三十九的进士,两人一同入翰林,后来张廷玉在张英的点拨下,远离了年羹尧。

《雍正王朝》里面,张廷玉在康熙时就是上书房的首辅,在雍正登基的过程中,有策立之功。在年羹尧的问题上,他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形势。年羹尧的行为已经天怒人怨,上天预警、清流联名弹劾、八爷党出手,杀年羹尧的舆论、群众形势已经造好。张廷玉如果不顺势而为,就会成为异端,成为下一个攻击的靶子。

二、公事。年羹尧九十二条罪状都已经拟好,随便一条都够别人死十次了。年羹尧不死,如何对得起被他杀的几十名官员?张廷玉是百官之首,需要拿出相对公正的态度,以服百官。

三、私事。年羹尧的种种行为,已经侵犯到张廷玉的利益。他又是雍正的潜邸奴才,如果这次没有彻底消失,那将来很有可能会东山再起,万一进了上书房或军机处,张中堂的位置还不一定稳。

张廷玉借李绂之口,选择当最后一个出手的人,将来即使雍正反悔,要追究责任,也轮不到他,毕竟前面还有那么多人;李绂是清流领袖,分量重,影响力大。这既是一种自保之术,也是借刀杀人,给年羹尧的一记重锤。

李卫与张廷玉,两个人倒年的方式虽不一样,但出发点一致,顺应形势以保全自己。


秋媚读史


“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这是李卫对雍正说的话,雍正当即把年羹尧贬为杭州将军了。直到最后因张廷玉的一句话,雍正赐死了年羹尧。

表面看起来是因为李卫和张廷玉的话起了作用,甚至还有众官员落井下石,但如果仔细回想,年羹尧在西北的所作所为已经为自己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起初,年羹尧被封为西北大将军,掌管西北半壁江山,年在西北专横跋扈,擅杀朝廷命官,朝中也无人参他,只因当时雍正身边无可信任、可用之人(老十三身体有病且是雍正的左膀右臂,离不开;老十四又与雍正不和,是八爷党的人),毕竟年羹尧是雍正一手调教出来的,自己人怎么着也放心一点。

当西北战事结束后,年羹尧的种种劣迹就现出来了,年羹尧可能没有称帝的心,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年羹尧西北称王的野心还是有的。甚至连西北官员的任命都由他说了算,贪污、克扣军饷等就更不用说了。

以雍正的性格为人,以年羹尧立的战功,雍正不可能因为李卫和张廷玉的几句话就杀年羹尧,更不可能因为朝廷里那些言官御史几道奏折而改变主意。一是因为年羹尧居功自傲,其所作所为已经让雍正忍无可忍了(在太后大丧期间不守国孝,花天酒地,已经超出了雍正的忍耐极限);二是因为年羹尧在西北专横跋扈,为所欲为,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朝廷甚至有点指挥不动他了,再发展下去就有可能是第二个吴三桂。

所以,年羹尧的死其实是因为他自己太过张扬,不懂韬光养晦,更不懂激流勇进,没有看清自己所处的形势,最终导致自己被杀。


雪颖


第123期总680期

雍正皇帝执政期间有三个绝对铁杆,那就是上书房大臣张廷玉、李卫、田文静三人。

能进入雍正皇帝心里的人只有两个人,那就是上书房大臣“张廷玉”,还有一位就是封疆大吏“李卫”!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继续剖解电视剧《雍正王朝》这两个人,一个在雍正皇帝的指挥“中枢”,一个在担任着封疆大吏!

这两位在不同岗位的人,掌握着朝廷的命脉并能与雍正皇帝掏心肺腑的聊家常,说心里话!
【雍正皇帝也有心里话】

能和雍正皇帝说心里话的人不多,但是作为一代帝王;像雍正皇帝这样与下面大臣做知心朋友,说心里话的皇帝不多。

在康熙朝,康熙皇帝在烦恼的时候也找过张廷玉说心里话,但那是含沙射影的“心里话”,是有目的的心里话,可以理解为“帝王心术”的一种倾泻与信息传递。

所谓的“孤家寡人”那就是只有皇帝才被孤立。因为皇帝的每一句话都是圣旨,高不可攀,那才叫高处不胜寒的孤家寡人一个!

【李卫最早出的主意】

年羹尧在大西北青海打了打胜仗,给刚刚登基不久的雍正皇帝长了大脸,可雍正皇帝也没有一丁点亏待年羹尧,加官进爵不算,还把节制西北四省的军政大权交给了年羹尧管理,年羹尧享受着一个王爷的待遇还不满足吗?

自从年羹尧回京述职以后,更加猖狂无底线,那怪朝廷上下对年羹尧议论纷纷,说他“专横跋扈”,滥杀无辜不算,还想涉猎皇权,毫无人性的无节制霸道!

年羹尧是对雍正皇帝有恩情的人,这是雍正皇帝自己亲自说的,事实的确如此,在八爷党想看笑话的时候,年羹尧露脸了,可年羹尧不能无止境的索取皇恩。雍正皇帝对年羹尧不能委决的时候,李卫的一句话让雍正下了决心。

【雍正帝不想杀年羹尧】

李卫的一句话让雍正皇帝下决心拿下年羹尧,贬为杭州将军,这也是对年羹尧的一种惩罚。可不知这位年大将军咋了,不但不收敛还越来越张狂,在去杭州的路上竟然大摆其谱,继续挑战雍正。

“用膳、翻牌子、侍寝”,这年羹尧竟使用皇帝规格来满足欲望,特别是在皇太后乌雅氏大丧期间,年羹尧带着蒙古小妾一路上招摇过市,惹的监察院御史及朝廷上下的强烈不满,要求皇上杀他!

雍正皇帝不想杀年羹尧,可朝廷上下让年羹尧死的呼声和年羹尧自己往死了作,怨不得别人。
【张廷玉建议除掉年羹尧】

年羹尧的事闹腾了这么久,朝野振动,起始雍正皇帝对年羹尧难以委决,想听听李卫的主意,李卫说“撤了年羹尧”的大将军,现在把年羹尧撤了,御史们还是不饶。

最后把年羹尧交部议处,竟然“议”出九十二款大罪,让年羹尧死的呼声越来越高,怎么办?雍正帝想;难道真的把年羹尧杀了?

上书房大臣张廷玉如同年羹尧的催命鬼,又奏报:“年羹尧的事得有个了断了”,他天天仍然穿着黄马褂在城门楼下招摇过市,意图很明显,是在向世人展示他年羹尧的西北大捷军事之功!

【张廷玉如是说;】

电视剧《雍正王朝》在年羹尧治罪与定罪,乃至于建议雍正皇帝杀了年羹尧这一系列的过程做了详细的介绍,引人入胜。

首先在处理年羹尧时候也体现了雍正皇帝有民主的一面,突出了“张廷玉和李卫”这二人在雍正皇帝的心目中的重要位置。年羹尧虽然战功赫赫,可是他触动了皇权的底线,雍正皇帝已经有“拿下”年羹尧的设想,问道李卫的想法时候;李卫的一句撤掉年羹尧的大将军职务,可年羹尧已经引起了朝廷上下的愤恨,议罪九十二款大罪,此时的张廷玉又建议尽快除掉年羹尧,这就让雍正皇帝杀了年羹尧决心!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雍正王朝》详细解剖还在后面,带你继续解剖雍正朝!欢迎网友评论互动、留言。


日尧居


“再造之恩,无以为报,肝脑涂地,在所不惜。”雍正王朝中,李卫本是一流浪儿,幸得四爷与十三爷搭救,这才不致颠沛流离,任人欺凌。


所以,四爷在李卫心中不仅是主子,更是恩公,是神一般的存在。年羹尧虽然与李卫交情匪浅,但孰轻孰重,李卫还是拎得清的。

西北大捷后,年羹尧自恃功高,骄横跋扈,不仅引得群臣激愤,就连雍正在朝堂上也颜面尽失。年羹尧的问题一点点暴露出来:结党营私,骄奢擅权等等。雍正只能将直臣孙嘉淦派往西北,以警醒年大将军。

一边是家国主子,一边是故旧好友,李卫很自然选择了前者。李卫不是滑头,而是尽一位臣子应尽的义务,大是大非面前,容不得半点犹豫。




李卫身为两江总督,对民间的谣言“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是有必要上报的,否则,就不仅是失职了,还会落人以口实。李卫将與情上报,方能显其贤臣本色,这里压根谈不上滑头。

张廷玉呢,张廷玉确实滑头。张廷玉为官谨慎,老成持重,是一个人精。张廷玉的言行将其个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年羹尧杀掉孙嘉诚后,雍正将其一贬再贬,最后年羮尧当上了守门小吏,众臣依旧不依不饶,奏请将年羹尧正法。

此时,雍正尚在犹豫之中,张廷玉的一席话给了雍正定心丸,也彻底将年大将军送上了黄泉路。

此人一日不除,皇上圣名就一日受到玷污。

可以说,张廷玉劝雍正杀年羹尧,既是时势的需要,也是个人情感与利益的体现。科场舞蔽案,孙嘉诚曾相助张廷玉,年羹尧却将老孙给杀了,张廷玉心中,必定怨恨年羹尧颇深。


再者,年羹尧与隆科多沾亲带故,在朝堂上显然孤立了张廷玉,除掉年羹尧,还能打击隆科多等人,张廷玉在军机处的位置将更加稳固。

最后,年大将军确实骄横不法,该当受罚。年羹尧所犯罪状有九十二款之多,仅贪污一项就达460万两之巨,人情没有,国法却在,年羹尧该有此报。

总的来说,张廷玉比李卫滑头,李卫是在尽本分,张廷玉心里或许还有许多小心思。


风雪梦不逝


李卫决不想杀年羹尧。可张廷玉跟年羹尧虽然都是扶保雍正的,但自雍正即位那一刻起,两人就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张廷玉的地位和权力是一步步上升的。老四江南赈灾回来,尚书房的排名是佟国维、马齐、张廷玉,再加上太子、大阿哥、四阿哥、八阿哥等一干有实权的亲王贝勒,张廷玉此时在帝国中心的排名,应该是七八名。

(右为尊,佟国维、马齐、张廷玉)
后来太子第一次被废,去掉了大阿哥、佟国维,马齐也被康熙降两级,排到张廷玉后面。

等雍正即位,张廷玉前面只有八阿哥廉亲王,十三阿哥怡亲王。但八阿哥是雍正的死对头,早晚除掉;十三阿哥又身体垮了,估计撑不了多久。张廷玉隐然已成了帝国实际上的二把手。

张廷玉死后还配享了太庙,这不仅是汉臣的无上殊荣,还能带给子孙许多实际利益。因为,你宰相再厉害,顶多给儿子弄个巡抚的当,巡抚顶多给儿子弄个知府、知县当,知县就够呛能给儿子弄官当了,顶多当个富户,慢慢变成普通人家,最后甚至饥寒交迫。配享了太庙,其实就是变相地封了铁帽子王,你的子孙一直有朝廷照顾有个官当,不然太落魄了朝廷也没脸面。

当时军机处的马齐、隆科多根本没威胁,八阿哥想都别想,怡亲王是皇族跟他不够成竞争关系。

但有一个人对他威胁极大。

秦始皇死了后,遗诏传位扶苏,丞相李斯想照办。赵高就劝他,扶苏身边有大将蒙恬,曾北击匈奴,无论从功劳还是感情上,你能比得过蒙恬吗,到时候你还能继续当这个丞相吗?李斯一想,对啊,于是跟赵高合谋杀了扶苏跟蒙恬。

年羹尧也一样,从功劳上讲,江夏镇护驾,剿灭江夏镇,夺胤禵兵权保雍正即位,平定西北叛乱,雍正甚至直接说〖你是朕的恩人,也是天下人的恩人〗。

从感情上讲,年羹尧是雍正一手带出来的,任劳任怨,脏话累活都替他干,雍正一不高兴就跪一下午半晚上,他还是雍正的大舅子。

雍正一朝,太庙里安排一个汉臣还不行,还想塞俩?所以,年羹尧对张廷玉配享太庙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年羹尧才略非凡,上任四川提督一年就剿灭所有土匪,供给后勤能保证粮草充足,再加上军功,如果支持下雍正的新政,进入军机处是早晚的事。

况且,年羹尧又心狠手辣,剿灭江夏镇不眨眼,探子探不到消息一律杀。张廷玉也是要才能有才能,要功劳有功劳,年羹尧也肯定视挡在他前面的张廷玉为眼中钉。到时候别说权力、地位、配享太庙了,就是性命都未必能保住。

所以,张廷玉怎么会不想杀年羹尧,以绝将来的大祸?

大臣们群起弹劾年羹尧,马齐拿着折子过来,雍正说了两句

〖年羹尧已经被贬为参将了,他们不知道吗〗、〖他们为什么一定要逼朕杀了年羹尧呢?〗


可以看出雍正是非常不想杀年羹尧的,可张廷玉怎么会错失这样的机会,回雍正的话,句句暗藏杀机?毕竟,等年羹尧受段时间苦想通了,支持雍正的新政了,再启用他是百分百的事。雍正又不是没这样干过。

所以,张廷玉清楚雍正正在实行新政,吏治是他的痛点,于是就说年羹尧贪污太多,不杀他对整顿吏治不利。



雍正犹豫了,还失手打翻了杯子,这点就可以看出他对年羹尧的感情,但也说明这还不足以让他杀年羹尧。


于是张廷玉接着说年羹尧现在天天穿着黄马褂招摇过市,让人都知道皇上忘恩负义,败坏您的名声。好面子的雍正一听急了,下令赐死年羹尧。也就是说,没有张廷玉上传的这段话,年羹尧顶多官被贬成负数,但不会被杀。

然而,李卫实在没有杀年羹尧的动机。他向雍正提年羹尧的不是,只是如实汇报下工作,年羹尧死了对他百害无一利。

年羹尧在军界,李卫在政界。年羹尧以后很可能入阁,但李卫想都别想,因为他既不是亲贵,又不是科举,还没有军功,只是王爷府里出来的识不得几个字的小厮。所以,二人根本构不成竞争关系。

更何况,李卫能当这么大官,关键在雍正的宠幸。雍正倒了,他也玩完,而年羹尧是雍正的重要支柱。如果年羹尧活着在外领兵,借八爷、四个旗主王爷十个胆他也不敢发动政变。

从感情上来说,更不想杀年羹尧了。听到要赐死年羹尧,他妻子翠儿第一反应是上个折子保保他。知道无望后,翠儿情不自禁地掩面哭着出去,要做几个小菜给年羹尧带去。

最后诀别时,李卫也是一脸痛苦,不忍直视。年羹尧也没叫他李大人、李卫,而是叫他狗儿,可见二人的友情。



年羹尧被赐死的时候那个《牧童谣》,无论旋律还是歌词,我都很喜欢。


牛儿牛儿在坡上哟

田园绿野好风光哟

一方黄土一方天

山又高来水又长哟~

牛儿牛儿为谁忙哟

忙完春耕忙秋粮哟

风霜雨雪它不怕

摇着铃儿走四方哟~


待我施为地煞变


今天咱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雍正王朝》的问题。

干脆再拉进一个人来,邬思道。

因为年羹尧最终的结局和他干系重大。

张廷玉、邬思道、李卫、年羹尧。四位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咱们一起分析研究。

古话说的好:“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张廷玉和邬思道这两个人属于劳心者,张廷玉处庙堂之高,而邬思道处江湖之远。

李卫和年羹尧两人都是劳力者,李卫是文官,沉浮于宦海,年羹尧是武将,奔波于沙场。



张廷玉以前是属于守旧势力的阵营,依附于守旧派,但他最终认识到旧制度的巨大局限性,思想开明,扶助和投入到改良派方面。



邬思道是自由派人物,他为改良派出谋划策,但他最终脱离改良派阵营,遁入江湖。从始至终不依附于任何一方。



李卫从社会最底层做起,投入和依附于改良派做基层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忠诚,进入中层。

和李卫同样出身的是高福(坎儿),也是出身于最底层,他开始是依附于改良派,但又中途企图改换门庭,向守旧派靠拢,最终成为双方斗争的炮灰。



年羹尧是革命派,他其实也是出身于社会最底层,在改良派也是地位最卑微的奴才,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他这个“劳力者”,不想再“治于人”了,就走向了与统治阶层分庭抗礼的道路,最终失败。

我们发现,依附于统治阶层改良派的张廷玉和李卫都生存下来了。这是一个寓意:社会改良才有活路。

转向守旧势力的高福死去了,守旧派不需要他,改良派也不需要他。寓意:顽固守旧没有出路。

邬思道从改良派的助力到最终脱离,遁入江湖,寓意:社会变革是历史的必然,可以推动,可以顺应,也可以旁观。

年羹尧是年轻的革命派,他虽然出身于最底层,但他终生为自己的尊严和自由而奋战,他希望拥有与统治阶层同等的地位,他也翻牌子,他也杀伐予夺,他也拒绝所有的妥协。他最终尘归尘,土归土。寓意:这个社会目前还并不能接受彻底的革命。



年羹尧真的该死吗?

代表统治阶层改良派领袖的雍正,代表改良派高层的张廷玉,脱离社会变革的邬思道,代表守旧派的大臣们,代表改良派基层的李卫,都无一例外的希望他死。

如果说年羹尧真的死于背叛,那他就是背叛了这个社会,背叛了这个时代,背叛了所有的人。

他背叛了规则。

雍正首先容不得他。这里先要说明一下,当雍正与年羹尧讨论西北军事,与他谈条件,而年羹尧居然全部拒绝。

那一刻,年羹尧就走上了绝路。难道他不知道这个后果吗?他当然知道,但他最终选择了不依附,不妥协。

雍正的处理方式是让孙嘉淦去牵制他。其实,说句不客气的话,雍正这就是要让孙嘉淦去死。

孙嘉淦的性格雍正会不知道?年羹尧的性格雍正会不知道?但雍正依然把炸弹放到火炉边上,要的就是那一声巨响。

往下看。

雍正和李卫把他引向灭绝。

当雍正南巡,来到了李卫府上。

雍正:朕不断接到京城转来的折子,说年羹尧在西北越发专横跋扈了。本来朕派孙嘉诚到他那里去就是为了让他见到这个人会有所警觉、有所收敛。不知道他是没有领悟朕的苦心,还是有意和朕顶着干。孙嘉诚在那儿推行火耗归公竟然寸步难行,而且从年羹尧开始,就都跟他过不去,他的日子很难过。



李卫:要是这样干脆把他的大将军给免了,邬先生早就跟我说过“年羹尧这个人迟早会闯出天大的祸来”。主子,奴才在底下听到一句话,一直想同主子说,就怕……。

雍正:说。

李卫:说是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

雍正:你是从哪儿听来的?

李卫:民间已经流传很久了,只不过没人敢奏给主子。

李卫透露出两点,至关重要。

一、“邬先生说”。

二、“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

剧中当他们说完,门外有人送来密报:年羹尧杀了孙嘉淦。

我们可以分析,雍正知道不知道孙嘉淦被杀的事?他提前就已经知道了,他这是在演戏,演给李卫看,他先前的话是探查一个态度,谁的态度?邬先生的态度。



邬先生从田文镜那里不告而别,雍正必须要知道邬先生对此事的态度,对处理年羹尧的意见。而李卫这里,其实还与邬先生有一定联系的,邬先生不能通过田文镜表态,更不能自己表这个态,只能通过李卫来表这个态。

雍正获知了邬先生的立场和态度,那么,送信的人就进来了。如果邬先生不同意处理年羹尧,这封信就不会让李卫看。

其实,对年羹尧的监控早就开始了,在雍正登上皇位以前,就开始了。



大家记不记得当初在四爷府,李卫跟翠儿偷情被捉,年羹尧求情,那就是计策。是邬先生的主意,雍正合情合理把李卫安插到了年羹尧身边。

从让李卫开始监视,直到派李卫前去赐死,起头结尾,有始有终。

雍王府旧僚达成了统一意见,那么到了朝堂上呢?

张廷玉的态度当然是最关键的。

雍正:衡臣,你实话对朕说,年羹尧就真的该死吗?



张廷玉:回皇上,各省的督抚都上折子说话了,这件事应该有个了断了。现在在整顿吏治,而年羹尧仅贪污一项就达四百六十万两之巨,何况还有大不敬之罪九、跋扈之罪十,种种罪名累计有九十二款之多。朝廷虽然有议功一说,但是功过相抵,他仍然死有余辜。我听说,年羹尧在杭州守城门仍然穿着黄马褂傲然踞坐。皇上,李绂折子上说的一段话至为透彻,年羹尧现在仍然穿着黄马褂昭示于城门之下,招摇于闹市之中是何居心?无非是炫耀他平西北之功,示世人鸟尽弓藏之意,此人一日不去,皇上圣名就一日受到玷污。

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摆出来,至此, 年羹尧再无活路。

年羹尧坐在城门口,与牧童下棋。

他输了。



归根结底,他就是一枚棋子,他的命运永远掌握在操纵棋局的人手中,让你赢你就赢,让你输你就得输。

年羹尧不懂这个道理吗?他懂。

他只是想自己这枚棋子能不能以一种平等的方式与执棋者对话,他没有背叛,他记得四爷的好,记得皇上的恩,他永远随身携带十余年的“佛珠”,须曳不曾离身,他只是想有那么一刻,他不是棋子,也不是奴才,双方能平等的对视。

输或赢,生或死都不重要了。

当他放下念珠的时候,一切都解脱了。

这个世界不存在什么谁比谁更聪明,只是我们长着一双不同的眼睛。



让我们用那首牧歌来结语吧:

牛儿牛儿在坡上,

田园绿野好风光。

一方黄土一方天,

山又高来水又长。

牛儿牛儿为谁忙,

忙完春耕忙秋粮。

风霜雨雪他不怕,

摇着铃儿走四方……


馋嘴肥猫铲史官


因为这两个人都没有自己表明想法,而是分别提到了雍正非常相信的一个人,很鸡贼。

剧情中,提出撤年羹尧的是李卫,而最后成为压垮骆驼最后的一根稻草是张廷玉。

李卫&邬思道

雍正:原想在年羹尧处推行火耗归公,可是……(一通诉苦),不知道他是没有理解朕的苦心,还是有意跟朕顶着干。

雍正是想听听李卫对此的看法,可是李卫一上来就搬出一个人——邬思道。

邬先生早就跟我说过,年羹尧这个人,迟早会捅出一个天大的祸。

邬思道,曾是雍正的谋士,雍正对其可谓是“言听计从”,因此李卫提到他,无疑是帮雍正下了决心。

随后提到了“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这句话大意是满清入关在江南各地大兴屠戮,因此有人在此地反清复明称帝,而杭嘉湖平原等地必然是第一战场。

暗指年羹尧有“反意”,这是李卫说出民间的想法,也是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先搬出邬思道,耍了一点小心机。

张廷玉&李绂

雍正问“年羹尧一定要杀么”?

摆明是想听听“朝廷首相”张廷玉对此事的看法,结果张廷玉先是把百官的折子说了一遍,又说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事实(穿着黄马褂守城门),最后说到看法时,结果把“李绂”搬了出来。

李绂因为科举一事,大受赞誉,被誉为“清流领袖”,代表的是天下的读书人,是最“明理”的人,因此张廷玉虽然想年羹尧死,但是搬出李绂才更有力,而且自己也躲的远远地,免得将来皇帝后悔翻旧账。

年羹尧好歹是进士出身,焉能不明白“收敛锋芒”,只不过他知道西北所作所为,太平之后,自己必死的道理罢了,索性轰轰烈烈,逼的雍正下手,而电视剧通过这一点,把雍正塑造成一个“有情”的君子形象,


史味人生


这两个人很滑头是真的,但是杀年羹尧绝对是跟这两人无关,不过是替皇帝背锅的!真正想杀年羹尧的是文武百官,雍正,李卫,张廷玉,邬思道其实都是保年派的。只是到后来年羹尧的事越闹越大以后,雍正实在保不住了,但是又不能在文武百官面前掉价,才由这两人出面。意思就成了,不是你们百官逼杀年羹尧我雍正就屈从了,而是看在这两位心腹的面子上的。

年羹尧是被中计的!当时雍正在推火耗归公。这是关系到百官利益的一项行政举措,引起所有人的反击,但是没人敢当出头鸟。所以就撺掇年羹尧起来带头抵制,年羹尧要么抵制成功,大家跟着得利。年羹尧抵制失败,就逼雍正杀年羹尧,同样是削弱雍正的实力,至于年羹尧的死活他们才不关心呢。所以,年羹尧就是一个百官跟雍正博弈的一枚棋子,可惜年羹尧就没发现到这一点,直到守城门的时候跟小孩下棋那会才顿悟,只是已经晚了。


优己


年羹尧确实该死,但是年羹尧死了以后,雍正才发现他身边再无一个像年羹尧一样有大才之人。逃跑的罗布臧丹增带兵杀回夺了清朝的一座粮仓3000斤粮食,西北却因为清朝的军队阵亡了73人,敌方军队阵亡了200人,向雍正上书说这是一场胜利,要求拨给1万斤粮食过冬。雍正一怒之下失言了,说如果年羹尧这的时候这种事情,早就军法处置了。


年羹尧的死从他杀死孙嘉诚的那一刻就奠定了他的不归路,当时雍正正好在李卫的江苏微服私访,看他推行摊丁入亩的情况,夜晚的时候接到了600里加急,年羹尧杀死了孙嘉诚。当时年羹尧嚣张跋扈,李卫也是多有耳闻,甚至民间传言“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也是李卫告诉雍正的。李卫和雍正说如果年羹尧再这样,干脆就免了他大将军王的职位。李卫借邬思道的话批评年羹尧迟早会生出事端来。当初年羹尧首鼠两端,吃着四爷的灶还想搭上八爷,十四爷的桥,所以邬思道就以李卫和翠儿私通被抓的计策,安排李卫监视年羹尧。李卫对雍正是一百个忠心,关键时刻他自然向着雍正,而且也不直接说是自己想的,而是邬思道说的。


至于张廷玉最后给雍正建议,要求雍正杀了年羹尧也并没有直接说自己的主意。他先列了年羹尧九十二条罪状,其中三十多条可论处死刑。接着他还肯定了年羹尧的功绩,即使九十二条罪状功过相抵之后。他还穿黄马褂招摇,如果不除去年羹尧,那么雍正诛杀功臣的骂名一日不消除。这句话也不是张廷玉直接说的,他借用了天下文宗李绂的话,来说年羹尧到了不得不杀的地步。



两个人都很滑头的地方在于,他们都考虑到了雍正和年羹尧的关系和感情,毕竟年羹尧是雍正一手提拔起来的。他们先满足了皇上的面子说年羹尧功绩确实好,但是呢?他很多地方做的过分,不能怨皇上用人不当,只能怪年羹尧自以为是。最后他们都没有站在自己的角度回答问题,而是站在他人和天下人的角度来讲,李卫推出了帮助雍正登基的邬思道,张廷玉推出了正直果敢的李绂。但是两人都有一颗忠于皇帝,心系天下百姓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