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長孫皇后才是玄武門之變最關鍵的人物?

CJ-J


玄武門之變,長孫皇后確實起到了極為關鍵性的作用。用後世的話說,軍功章有李世民的一半,也有長孫皇后的一半。

長孫皇后領兵隔離李淵,成功化解玄武門政變的最大威脅

玄武門之變時,李世民主要出動了四路兵馬,即:一路兵馬隔離高祖李淵,人數較少;二路人馬攻打皇宮;三路人馬玄武門設伏;四路人馬機動增援。

由於李世民一直受到李淵和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的打壓,身邊僅有秦王府八百精銳。兵馬出發前,平時如同小女人般躲在李世民後面的長孫王妃,此時的她卻與李世民並肩而立,以表明誓與丈夫共存亡的決心。雖說,這八百精銳都是嫡系親兵,忠心沒有問題,可畢竟是在“造反”,誰會不緊張。但是,當八百親兵看到長孫王妃淡定與從容的激勵後,一個個如同打了雞血,開始為了出人頭地的理想打算血拼一把。

政變之前,李世民與長孫無忌、房玄齡以及杜如晦等心腹商議後認為,政變的最大威脅就是高祖李淵及城中的禁軍,而禁軍卻是聽從皇上調遣的,一旦皇上調動城中禁軍,政變必敗。

為此,李世民安排經常出入後宮的長孫王妃與侯君集帶著近百親兵,於夜間悄悄潛入太極宮,對李淵和宰相們進行控制,並將他們都“請”到了太液池的遊船上。從而,成功化解了政變中的最大威脅,也為政變的順利推進掃除了障礙。

長孫皇后領兵攻打皇宮,為李世民玄武門成功設伏爭取了時間

接著,於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凌晨,李世民與長孫王妃兵分兩路,前者前往玄武門設伏,後者攻打皇宮,以防李世民玄武門的伏兵遭到兩面夾擊。

《舊唐書》:俄而東宮及齊府精兵二千人結陣馳攻玄武門,守門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戰,流矢及於內殿。太宗左右數百騎來赴難,建成等兵遂敗散。

當時,由於長孫王妃、長孫無忌等人圍攻皇宮的兵馬太少,差點被李元吉的人馬成功反襲,幸虧殺死李元吉的尉遲敬德援軍及時起到。之後,又率領親兵一同圍攻。

最後,又是長孫王妃引導將士進入宮中,殺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嗣,為李世民消除了後患。至此,玄武門之變以秦王的完勝而告終。

六月七日,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長孫氏冊封為太子妃;八月八日李世民登基,八月二十一日冊封長孫氏為皇后。

正所謂:“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這話一點不錯,沒有長孫皇后的捨命相隨,也就難有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的成功,也就更談不上後來的“貞觀之治”。

(說明:以上的部分內容結論,由於史料沒有記載,而是以出土的墓誌銘推測得出。)


祥子談歷史


沒有人這麼說。

玄武門之變的唯一關鍵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長孫皇后對這場政變並沒有發揮任何有意義的作用。

玄武門之變的根源,在於如何安排建立唐朝的大功臣李世民的地位,而前奏則是武德九年(626)五月突厥入侵,李建成一系人準備從李世民手中分割走尉遲恭、程知節、段志玄等將士,進而增強資深的實力,隨後趁機殺死李世民,對外謊稱其暴病身亡。

李世民率先在李建成身邊安插了奸細王晊,得到這一消息,接著就準備先發制人。

一方面,趁著“太白復經天”這一天象,密奏李淵,攻擊李建成、李元吉與尹德妃、張婕妤私通,促使李淵決定審問李建成等人。

另一方面,將這個消息洩漏給李建成、李元吉,讓他們即刻入宮,並提前控制好玄武門的兵力。

諸多佈置之下,李建成、李元吉被一張李世民親自編織的大網給罩住了。

在這場政變中,沒有長孫皇后的位置,她沒有發揮什麼作用。

史書記載,說她竭力幫助李世民贏得李淵後宮的支持——但你得問問效果怎麼樣呢?

效果很一般,李淵的後宮要麼中立,要麼是如尹德妃、張婕妤那樣倒向李建成。

史書還記載,玄武門之變的當天,長孫皇后親自勉慰諸將士——但是這有什麼意義呢?

難不成玄武門之變的成功,是因為她勉勵了幾句話的原因?

純屬胡扯,玄武門之變的成功是因為李世民的精心佈置,和她沒有關係。

總而言之,不要高估長孫皇后對政治的影響,李世民是乾綱獨斷的人。


HuiNanHistory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時李世民雖然政變成功,但是卻不敢帶兵進去皇宮,因為一旦做了對於他當皇帝的合理性極為不利,所以當時長孫無垢第一個持劍進去皇宮幫助丈夫化解了這種不利的局面,也正是由於這點,李世民才能有之後的登基稱帝!


宸睿之羊


公元626年的玄武門兵變,秦王李世民25歲的王妃長孫觀音婢也起到了比較關鍵的作用。她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緩和李世民與李淵李建成李元吉的父子兄弟關係。

公元613年,12歲的長孫觀音婢就嫁給了15歲的李世民,從此她輔佐李世民建功立業,成為李世民的賢內助。

秦王李世民征伐四方,先後討平了薛仁杲、劉武周、宋金剛、竇建德和王世充。公元621年受封天策上將,位在王公之上。

此時的秦王李世民身兼內閣首相太尉等數職,掌握了唐朝的軍事財政等大權,威望勢力直逼皇帝李淵皇太子李建成,功高震主難免被猜忌。

平定洛陽後,李世民拒絕了奉命前來有非分之請的尹貴妃等人,秦王部屬又多次與後宮嬪妃親屬產生摩擦。

秦府上下對後宮已多有得罪。反之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與後宮妃嬪關係比較好,因此後宮嬪妃經常在李淵面前讒害李世民。

眼見多次在外浴血征戰的丈夫與皇帝疏遠,又為皇太子齊王所嫉,秦王妃長孫觀音婢直接出面緩和矛盾。她常常在宮中出入,孝順皇帝李淵,同後宮妃嬪及太子妃鄭觀音、齊王妃楊珪媚交往,情同姐妹,以彌補丈夫李世民與皇帝李淵的嫌隙,並麻痺皇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放鬆對秦王李世民的警惕性。

二、刺探宮中情報,對李建成李元吉引蛇出洞。

長孫觀音婢經常往返宮中,對宮中之事自然非常熟悉。回來之後,她也經常為李世民出謀劃策。特別是有關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的事情,必然是交流之重點。



有一次,長孫觀音婢回來跟李世民講起宮中傳出李建成李元吉於尹貴妃張婕妤等嬪妃有染的緋聞,雖然是緋聞,但李世民將這些緋聞牢記心中。 其實,長孫觀音婢帶回的緋聞也絕非空穴來風,太子妃鄭觀音沒有長孫觀音婢如此高超的情商和長袖善舞的能力,宮中的關係全靠皇太子李建成親自維繫,李建成經常進宮,一來看望父皇李淵,二來維繫宮中各種關係,與一些嬪妃往來密切一些本屬正常,至於是否有親密之舉尚沒有實證,但既然傳出緋聞,就不可能是小事。

這時候李世民與大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化,李世民聽說李建成李元吉正在策劃昆明池兵變,後宮嬪妃也跟皇帝李淵說李世民有謀反之心。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三日,金星再次在天空正南方的午位,當李淵將傅奕密奏“秦王當擁有天下”告知李世民,處於生死存亡之際的李世民下定了決心,他反咬一口說李建成李元吉與後宮嬪妃通姦,給李淵戴綠帽子,李淵聽後十分生氣,打算叫哥三個第二天一起到皇宮對質。


長孫觀音婢提供的這個緋聞,讓李世民急中生智,才有機會第二天引蛇出洞,發動玄武門之變。

三、鼓舞士氣,堅定兵變將士的必勝信心。

六月四日凌晨,李世民率領秦王府八百將士在玄武門設伏。美若天仙溫柔賢惠的秦王妃長孫觀音婢出人意料地出在了丈夫李世民身旁,她從容勉勵將士,並親自為參加玄武門兵變的將士分發鎧甲,將士們無不感激秦王妃的親自慰勉,因此更奮發無畏。妻子無所畏懼地生死相隨不離不棄,更激勵著丈夫李世民必勝的信心。

四、隔離皇帝李淵,麻痺李建成李元吉。

政變之前,李世民與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等心腹商議後認為,政變的最大威脅就是皇帝李淵及京城中的禁軍,而禁軍卻是聽從皇帝李淵調遣的,一旦皇帝李淵調動城中禁軍,政變必敗。

為此,李世民安排經常出入後宮的長孫觀音婢與侯君集帶著近百親兵,於夜間悄悄潛入太極宮,對李淵和宰相們進行監視,長孫觀音婢利用她的溫柔賢惠的美女魅力成功地把皇帝李淵與裴寂蕭瑀陳叔達封德彝等宰相都“請”到了太液池的遊船上游玩。從而,她成功化解了政變中的最大威脅,也為政變的順利推進掃除了障礙。



皇太子李建成聽宮中嬪妃密報弟媳秦王妃長孫觀音婢親自進宮與父皇李淵在一起,認為她肯定是來調解兄弟之間矛盾的,於是李建成放鬆了警惕,不聽弟弟李元吉的勸說,執意要進宮,因此李建成李元吉只帶了很少幾個隨從進宮,被李世民帶領尉遲恭等一大批名將包圍,李建成還沒有來得及反應,就被李世民一箭穿心而死,而李元吉拼命反抗,差一點用弓弦勒死李世民,幸虧尉遲恭手疾眼快殺死李元吉。

五、攻佔東宮齊王府,瓦解對方士氣,免除後患。

李建成李元吉被殺以後,尉遲恭帶兵控制皇帝李淵,但李建成李元吉的部將馮立薛萬徹謝叔方等帶領兩千兵馬仍然在攻打皇宮,企圖殺死李世民為李建成李元吉報仇。

敬君弘、呂世衡等禁軍將領被馮立等殺死。把守玄武門的將士與薛萬徹等人奮力交戰,持續了很長時間,薛萬徹擂鼓吶喊,帶領東宮兵馬準備進攻秦王府,秦王府將士們大為恐懼。

《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記載,“俄而東宮及齊府精兵二千人結陣馳攻玄武門,守門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戰,流矢及於內殿,太宗左右數百騎來赴難,建成等兵遂敗散。”

長孫觀音婢果斷指揮秦王府將士趁虛攻佔東宮與齊王府,她勸說太子妃鄭觀音與齊王妃楊珪媚等投降李世民,並斬殺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十個兒子,以絕後患。

東宮與齊王府被攻秦王軍隊攻佔以後,李建成李元吉部下軍心動搖,徹底失敗。

玄武門之變以秦王李世民的完勝而告終。三天後的六月七日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長孫觀音婢隨之成為太子妃,八月八日李世民登基為帝,並在登基後十三天冊封長孫觀音婢為皇后。

皇后長孫觀音婢才貌雙全,知書達理,她非常被唐太宗李世民寵愛,她一共為李世民生下了三個兒子四個女兒,從公元619年她18歲為李世民生下長子李承乾,到公元634年她33歲為李世民生下最小的女兒新城公主,可見皇后長孫觀音婢一直是李世民最寵愛的美女。

公元636年六月,35歲的皇后長孫觀音婢在立政殿崩逝,諡號文德皇后,十一月葬於唐昭陵。李世民譽之為“嘉偶”、“良佐”並築層觀望陵懷念。


厚德載物49847


玄武門是大唐宮闈普通的一扇門,卻因一場政變流傳千古。

政變的過程和結果毋庸贅言,正史野史均有詳細的記載,無論過程如何,結果只有一個,李世民射死太子李建成,殺死李元吉以及兩人的所有兒子,政變之後不久,李淵退位,傳位李世民,是為唐太宗。

這樣一場男人之間的對決,按道理來說,似乎和女人不沾邊,更別說能起關鍵作用的女人。但這個女人真的太不一般了,不僅全程參與了玄武門政變,而且確實發揮了非比尋常的關鍵作用,這個人就是長孫氏,未來的長孫皇后。

對於這場政變,長孫皇后的關鍵作用至少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宮闈斡旋,為夫築基

李世民與太子建成一系矛盾日久,但衝突的高峰在李世民結束外戰爭殺,長居長安的時段。李世民軍功赫赫,手下將星雲集,整體實力和威望已非太子所比。這樣的狀態,不僅有太子的覬覦,也有高祖的忌憚。

長孫妃深知李世民的危險境況,但她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利用自己的身份,經常出入高祖的後宮,通過自己高超的交際手段和真誠待人的優秀品質,上至高祖孝敬有加,下至嬪妃恭敬如常,甚至宮裡的太監宮女也認真處理好關係。長孫氏謙遜和善、仗義疏財頗受宮闈眾人的讚許,高祖本人也對這位兒媳很是讚賞。

如此以往,李世民在高祖宮中的口碑明顯好於太子建成,在長孫氏的努力之下,來自宮中的壓力得以緩解。至少從宮中的角度,危險的苗頭得以抑制。退一步講,如果沒有長孫氏如此融合關係,李世民的命恐將不保,還何談後來的玄武門之變呢。這是關鍵作用之一,為自己的丈夫政變之前,化解了來至高祖的危險。

二、刺探宮情,反轉關鍵

長孫氏經常往返宮中,對宮中之事自然非常熟悉。回來之後,也願意跟李世民分享。特別是有關太子建成的事情,必然是交流之重點。一天,長孫回來跟世民講起宮中傳出建成於嬪妃有染的傳聞,雖然是傳聞,但李世民將這件事牢記心中。

其實,長孫帶回的傳聞也絕非空穴來風,太子妃沒有長孫氏如此的根基和長袖善舞的能力,宮中的關係全靠太子親自維繫,太子經常進宮,一來看望高祖皇帝,二來維繫宮中各種關係,與一些嬪妃往來密切一些本屬正常,至於是否有親密之舉尚沒有實證,但既然傳出來了,就不可能是小事。

於是,在矛盾激化前夕,高祖在宮中責問李世民擁兵謀反的時刻,高祖表現出要將其立即拿下的當口,李世民口風一轉,端出了這則豔聞,引起了李淵的高度重視,於是放走李世民,讓他們哥倆明天前來對質,由此化解了眼前的危機,為李世民的反轉,贏得了寶貴時機。這一點上,如果沒有長孫的信息,估計李世民脫身很難,同樣也不會有玄武之變了。

三、臨陣應變,為夫造勢

面對太子建成殺機畢現的緊逼,李世民不得不先下手為強。在這樣的生死關頭,長孫氏表現了巾幗不讓鬚眉的女漢子姿態。一方面與房玄齡上演了一出同心影助的好戲;另一方面,在軍前親自勉勵參與政變的軍士們,併為他們分發鎧甲。長孫氏的舉動,深深感染了參與政變的軍士們,看到如此夫妻同心,共赴戰場的感人形象,任何參與此變的人們都受到了激勵和感染,這也是政變迅速取得成功,長孫氏給予的精神之鈣。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這次政變的重要參與者,還有一位長孫無忌,這是政變不可或缺的人物,而這個人是長孫氏的哥哥,試問,沒有長孫氏能有長孫無忌的積極參與嗎?就這一點來講,長孫氏---未來的長孫皇后也是玄武門政變的極為關鍵的人物。


凱哥說史


正史並沒有具體記載長孫皇后在玄武門之變中做了什麼事,只是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幫助李世民緩和與後宮的關係以及政變當天鼓舞秦王府將士的士氣。

有唐史專家指出是後來史官故意刪除了長孫皇后在整個過程中的具體作為,可能是對當時皇帝和太子做的有點過頭。當然這也是一家之言,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


弗朗東斯1


作為母親,她別無選擇,她自己可以不貪圖皇后職位,也可以不在意夫君是否能成就帝王偉業,但是太子和秦王當時已經是一山不容二虎了,必然不能共存,她可以死,但是她的孩子不能啊,李承乾,李泰還有肚子裡的李治,萬一秦王失敗,這幾個孩子是十死無生的。


金絲小猴子


每一場政變的背後,都有一群默默無聞付出努力的人,通常我們只看到參與政變灑血戰場的功臣,卻容易忽略幕後默默支持的後盾,而長孫皇后在玄武門之變中的作用莫過於此。

她在玄武門之變中,以及後來當皇后之後,主要所做的事情都是為自己丈夫李世民處理後宮以及拉攏人心,為何這麼說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一、緩和父子關係

父子關係這個梗,對於普通人尚且十分難處,何況是帝王之家。李淵原本在建立唐朝之前,答應過李世民建功立業之時讓李世民做太子,可是真正建立唐朝之後又讓李建成當太子。


父子二人樑子由此結下,後來李淵為了彌補李世民或者說安撫李世民,把一切太子之外可以給的賞賜都給了李世民,甚至獨創“天策上將”賜予李世民。

可是這些並不是李世民真正想要的,李世民不斷拉攏自己部下,成立權利團隊,而李淵與太子李建成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這時候的李淵,對李世民或多或少有些意見,但是也沒法去拉下臉來,因為長孫皇后這個兒媳婦實在太過於賢惠優秀。

長孫氏沒事就在宮裡走走,給妃子們送點小禮品,一起八卦聊聊天,大家處得關係融洽。


並且和妃子們聊天之餘,長孫氏還每天去看望李淵,在李淵面前風輕雲淡為李世民美言幾句,緩和父子關係。

李淵雖然早就想收拾一下李世民,可是礙於兒媳婦的孝順以及宮中妃子們的勸阻,只能作罷。

長孫皇后這些舉動,無異於在給李世民佈置玄武門之變爭取足夠時間,而且拉攏人心,更有利於政變之後的民心所向。


二、蒐集有用信息

李建成與李元吉哥兩個與李淵的後宮妃子交往甚密,所以後宮中支持李建成的妃子很多,這就讓李世民在後宮實力上與李建成有所懸殊。

但是交往甚密,總會有流言蜚語產生,長孫皇后經常到後宮蒐集一些八卦,表面上只是單純聊天,實際上卻對李世民大有用處。


比如玄武門之變前,長孫皇后蒐集到後宮八卦說李建成與李淵妃子有染,然後迅速告訴李世民。

這時候李世民與李建成關係已經十分僵化,李建成正在策劃昆明池兵變,所以也跟李淵說李世民有謀反之心。

這天李淵將李世民叫去詢問謀反之事,李世民突然說李建成是因為與後宮妃子有染被自己遇到,才要陷害自己。

李淵聽後十分生氣,打算叫哥三個第二天親自到玄武門對質。長孫皇后的這個消息,直接救了李世民一命,才有機會第二天發動玄武門之變。



三、鼓舞士氣

雖然後來歷史上對玄武門之變記載十分冠冕堂皇,但其實仔細看後會發現當時參加政變的人都很害怕,擔心會因此喪命,比如房玄齡,是李世民叫人去再三請他,才終於出現。

除了房玄齡之外,長孫無忌無疑是玄武門之變的關鍵人物,而他為什麼如此忠心耿耿呢?就是因為長孫皇后是他親妹妹,他當然義無反顧。

史書記載,當時長孫皇后親自給參與政變的人分發鎧甲,並且鼓舞大家,很是感人,讓在場所有人對長孫皇后豎起大拇指。


有了長孫皇后的鼓舞,再加上這麼長時間的策劃準備,才讓玄武門之變順利進行,並且圓滿成功。


結語

長孫皇后也許在很多人眼裡並沒有那麼出名,可是這個皇后卻是唐朝歷史上不可多得的賢惠皇后,不僅玄武門之變起到關鍵作用,後來幫助李世民處理後宮妃子關係以及各種事務,讓李世民得以安心處理朝政,她也是功不可沒!

有這樣一個老婆為自己助力,李世民可謂如虎添翼,才開啟貞觀之治,讓後世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