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一字王”和“二字王”有哪些區別?

brooklyn2018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話說這一字王咱老聽,尤其是聽評書的時候,隋唐演義啥的,一字並肩王老有名了,但凡扛著這頭屑出來的都是牛哄哄的存在,但這二字王聽到的概率就少很多了。

但不管咋說,這隻要加了王字的,他一定小不了,那麼這倆王到底是啥官呢?

說實話這不是官,是爵位。

這一字王他其實指的就是親王,這二字王他差一級指的是郡王。

那麼這種爵位形成於晉朝,完善與大明王朝,這到了滿清的時候,為了以示區別這就放棄了這種分法。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問了:“為什麼叫一字王和二字王,直接叫親王或者郡王這不就完了嗎?”

這您就不懂了,咱人起名還有個大名和小名的區分,這王爵您就不興人家叫倆名。

一字王和二字王

其實這分法也沒啥大不了了,這一字王就是一個字的王爺,您比方說,啥齊王,啥秦王,啥趙王的,這都是一個字的。

當然這也不是瞎起,這都是按照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的國號來起的。所以這一字王的全稱應該叫齊國國王,秦國國王,趙國國王。

當然他們既然已經叫國王了,所以他們一般情況下這都是有封地,最開始他們就是國中之國的國王,但架不住這幫傢伙們一旦瞅著中央勢弱的時候,就想著鬧事,這不後來到了大明朝,他們是有封地,但是一種不管事的國王,這管事的都是朝堂下放的地方官。這些個王爺只能在自己個的封地待著,連城門口都不能出,這是規矩。

畢竟這一出去就怕你鬧事,比方說有名的燕王朱棣,一傢伙就把太子一脈給掀翻了,到現在都找不到這太子的後人,自己當了皇帝。

那麼在大明王朝,這一字王都代表了宗室,您這不姓朱這壓根就封不了這一字王的,就沒給這異姓預備這盤菜的。

想要封王,這都是差一級的郡王,也就是所謂的二字王。當然那些個一字王,他們的孩子也多,這嫡長子繼承了一字王,其他的兒子就只能弄個郡王的帽子戴戴。

所以這二字王一般有這麼兩種來源。

那麼為什麼他們叫二字王呢?

簡單,他們這王爵都是倆字的,您比方說啥壽昌郡王、啥江夏郡王的。當然他們這王爵也不是亂蓋,都是來自於郡縣的名稱。

您比方說剛剛說的這倆郡王,這都是當年楚國他治下的郡縣。

一字王中的高低

那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問了:“這一字王他們是不是也有尊貴之分呢?”

這您可就問著了,這一字王就有貴賤之分。

這裡邊最為尊貴的有四個王號,晉王,秦王,齊王,楚王。

您記著但凡封為晉王的,這基本上就是下一任皇帝,太子才配這王爵,接著就是這秦王,這一般情況下是皇帝的二小子才有資格。說來也有意思,這裡邊齊王是最喜歡造反的一個,歷朝歷代屬他的頭最鐵。

這四個王號之外這就是低一檔的啥周王,魯王,趙王,魏王的。

這裡邊但凡做了魏王的打曹操開始就沒幾個善終的。

當然了這種分法到了滿清的時候,這就停了,他們在親王的爵位前邊加上了和碩二字。

所以大傢伙瞅滿清不管是公主還是皇子,這前邊加了和碩二字的這都是地位比較高的,那麼郡王呢,他是加多羅。

而這封號呢?他也不用國名和郡縣名來命名,用所謂的美稱來修飾。

這沒法比較。

好了,事就是這麼個事,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從唐朝以後,一字王是親王,以國號命名,二字王是郡王,以郡縣命名,這個規矩直到清代時被廢除

開門見山,什麼叫一字王?我們以明朝為例,一字王就親王,明代親王是以古國為名的王爵,例如:

齊王、秦王、趙王、燕王、魏王、韓王、楚王

這些王爵都是以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命名的,因為國號只有一個字,所以俗稱一字王。

在明代,一字王的全稱為“某國國王”,如齊國國王、韓國國王、秦國國王等等。只不過雖然叫某國國王,但是沒有封地,只是掛名。

明朝的一字王都是親王級別,皇帝除了嫡長子繼承皇位以外,其他的皇子皆封親王。例如朱元璋第四子朱棣的爵位就是燕國國王,簡稱燕王。

(朱棣在稱帝之前的爵位就是親王,封號燕國國王)

至於二字王,在明代二字王都是郡王,親王的兒子除長子繼承親王爵以外,其他的兒子皆封郡王,是以郡縣的名字冠名的。

例如朱元璋的第六子朱楨獲封楚王,在他死後,他的嫡長子朱孟烷繼承了楚王爵位,其他的庶子、幼子封郡王,這些郡王都是以楚國當地的郡縣命名的,像是壽昌郡王、江夏郡王等等。

以江夏郡王為例,一般都是簡稱為江夏王。由於封號是兩個字,所以俗稱二字王。

因此在明代,一字王都是親王,封號只有一個字。而二字王都是郡王,封號都是兩個字。不過在唐朝以前,一字王和二字王之間的關係是比較混亂的。

在西晉之前,中國是沒有親王和郡王的區別的。漢朝初年封了許多宗室為王,有的以國號為名,如齊王、楚王、魏王。而有的則以郡縣為名,如濟南王、臨淄王、長沙王。但無論用什麼方式命名,大家的級別都是一樣的,都是王爵。

到了西晉時期,郡王這個爵位首次出現,不過當時對於親王、郡王的命名並沒有明確的規定。西晉的親王也可以是兩個字,例如東海王司馬越、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汝南王司馬亮,這幾個王雖然都是以郡縣為名,但也是親王。

唐朝建立後,唐朝政府正式區分親王和郡王,明確了親王的封號為古國名,用一個字。郡王的封號為郡縣名稱,用兩個字。

到了明朝,皇族宗室的爵位制度基本完善,親王就是“某國國王”,郡王則是“某某郡王”。

在唐、宋、明三朝,除了極特殊情況以外,親王基本上只授給皇族,郡王則可以賜封給功臣。例如明末民族英雄鄭成功,他就被南明政府封為延平郡王,簡稱延平王,是二字王。

(鄭成功,爵位——延平郡王)

在最初的時候,南明政府想封鄭成功為親王,名字都想好了,叫潮國國王。但是鄭成功堅辭不受,因為明代沒有封異姓功臣為親王的先例,於是永曆帝改封他為延平郡王。

不過異姓王的爵位通常都不能繼承,其後代都是降為公爵,以公爵傳世。例如徐達的封爵就是中山王,而他後代的爵位則是魏國公。

不過在亂世時期,也有異姓王襲爵的情況,鄭成功死後,他的兒子鄭經就繼承了延平郡王的爵位。

到了清朝,滿族人在親王爵位前面加“和碩”二字,在郡王爵位前面加“多羅”二字。無論親王還是郡王,封號一律使用美稱,不再使用國號和郡縣名。

(多爾袞的封號就是和碩睿親王,用“睿”這個字稱讚多爾袞的智慧和眼光)

並且清代郡王和親王的區別在封號的字數上也體現不出來了,一個字的封號可以是親王,也可以是郡王,而二字王也可以是親王。

例如吳三桂最初被清廷封為平西郡王,簡稱平西王。後來因為生擒永曆帝有功,吳三桂被清廷晉封為親王,但其封號並未改變,還是“平西”兩個字,稱平西親王,依舊簡稱為平西王。

(康熙的第十七子允禮,最初是被封為多羅果郡王,後來晉封為親王,還是使用之前的封號,直接改為和碩果親王,這裡的“果”是果敢的意思,不是愛吃水果的意思!)


千佛山車神


一字王全稱是一字並肩王,這是王爵的最高封爵,意思是可以跟國王平起平坐(並肩),也就是說不把他當成部下,而是盟友。這個制度起源於周朝,當時的皇帝二字還沒有出來,王就是最高的統治者。比如周王稱王,楚王自己也稱王,但是這楚國可沒有被併入周朝統治範圍,二者是平級關係,周王與楚王這種就是一字並肩王。而同期的秦齊晉國君都不是王爵(比如齊桓公晉文公等),他們只是侯爵或者公爵,是低王一等的。

戰國時期,魏國強大後開始學楚國的方式,讓周王封自己為王,這種實際上也是一字並肩王,後來的齊秦燕趙也都是自封的,或者其他幾個戰國互相承認的,並不是出自周王本意,這幾個國家稱王后雖然還是奉周為宗主國,但是統治權限則完全不受周朝控制了。

二字王就不同了,二字王起源於漢朝。由於皇帝已經出現了(秦始皇以後),這時候的王爵已經不再是最高統治者了,所以皇帝很慷慨的就把王爵冊封出去。這時候才會開始有所謂的各種王。

所以可以這麼理解,從二者起源上看,一字王是自封的,二字王是皇帝冊封的。但是在有皇帝時代,一字王跟二字王沒什麼分別,並肩王也不再值錢,反正都得低皇帝一等。


優己


一字王,也就是單字王,最高級的親王,使用的名字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名,特別是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國名,後世分封的單字王大多取自這一時期的諸侯國名,齊王、楚王、趙王、秦王、梁王之類的。

二字王,也就是雙字王,低於親王的郡王,使用的名字一般是郡縣地名,比如臨淮王、長沙王、汾陽王、九江王等,所以二字王在級別、待遇、地盤上要低於一字王。

(劉胥,漢武帝第4子,獲封廣陵王,圖為劉胥夫婦同塋異穴合葬墓。)

清代文人袁枚在其《隨園隨筆·官職》對一字王有詳細的描述,他以《遼史》為例指出,在遼代一字王最為尊貴,為國王,二字王為郡王,較一字王要卑。

這裡面又以晉王最為尊貴,原因是歷代很多晉王的都當了皇帝,比如司馬炎、司馬睿、楊廣、李治、李存勖、趙光義、也孫鐵木兒,還有死去的晉王追封為皇帝的。

(古代還沒有一個女性能封王的,封侯的倒是有幾個,比如明末的秦良玉,被封為忠貞侯,她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作為女將單獨列傳的女性。)

在明朝,朱元璋恢復了周朝禮法,爵位按照諸侯分封,皇子封親王,也就是一字王,世子襲親王,庶子封郡王,也就是二字王。

不過這裡面有很多異議,比如中山王,從字面上來看,是二字王,但中山在春秋戰國時期是諸侯國,理應與一字諸侯國平級,比較出名的是中山王劉勝,他是漢景帝之子,應該封一字王,但封了中山王。

(楊廣,12歲冊封為晉王,後即位為皇帝,史稱隋煬帝。)

這是個歷史問題,漢景帝時期,諸侯勢大威脅到中央,為了遏制王們勢力,景帝把大部分兒子都封為了二字王,劉勝也在內,所以這是特殊時期的對策,看來景帝那會兒已經在考慮削藩了。

還有幾個比較牛的二字王,比如海陵王、琅琊王,金國的完顏亮本是庶出,封海陵王,他是弒君篡位,當上皇帝的,而琅琊王司馬睿,是在八王之亂後,被擁戴,先進封了晉王,再當皇帝的。

(圖為代王府九龍壁,朱元璋第13子朱桂獲封代王。)

說個題外話,爵位裡一字王最貴,而諡號裡面,常見的皇帝好多個字,臣民們,最高的有文正、忠武,其實也有稀罕的單字諡號,比如衛青諡號“烈”,王安石諡號“文”,朱熹諡號“文”,當然朱元璋規定了,明朝親王必須一字諡,所以不再稀罕了。


圖文繪歷史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我們看電視劇裡面,常常皇帝會許諾,只要你完成了什麼什麼事,我就封你為一字並肩王,和你平分天下,共享榮辱。當然,皇帝的話不能當真,可是那個一字王是什麼呢?二字王又是什麼呢?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一、一字王何解?

一字王,顧名思義就是就是一個字和王,例如說是秦王、齊王、燕王等。這些一字王最大的特點就是用國名為號。這些國名基本上都來自於春秋時期的大國國號,其中又以“秦、晉、齊、楚”等四個封號最為尊貴。(因為在當時這四個國家也基本上算是最強大的國家。)然後次之的是“周、魯、梁、燕、代”等次一些的封號。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那就是秦王李世民。當時李淵立李建成為太子,李世民為秦王,可以說這秦王就是一種殊榮,表現了李淵對於李世民的器重以及李世民的功勞之大。

在比如說韓信,曾經被劉邦封為齊王。要知道當時劉邦還沒有稱帝,他本人才是漢王,但是已經給了韓信齊王的稱號,可以見到當時韓信的勢力之強大以及劉邦對於韓信的依賴心理。

二、二字王何解?

二字王就是按照郡縣名為號,例如說長沙王、常山王、中山王等。這一批王一般都有著自己的封地。另外也有一批二字王,並非是以郡縣名來命名,而是用一些比較華麗寓意比較好的詞語命名,例如說清代的和碩親王、多羅郡王等。這些王雖然名字好聽,但是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封地。

西漢初期劉邦分封諸王的時候就有一個王是長沙王吳芮,最終也只有長沙王吳芮活下來了。為什麼呢?因為長沙王的地盤非常小對於中央的威脅也非常小。因此我們從中就可以看到二字王和一字王的一個區別了。

另外就是清代所封的各種郡王、親王了。因為給予封地往往會出使,因此在清代就嚴禁各王分封各地,既然這樣的話,各路親王沒有封地,自然就沒有所謂的地冥封王一說。因此乾脆就起一些好聽的名字,表達一些美好的寓意的,因此就有了各種好聽的親王名字。

三、二字王和一字王的區別在哪裡?

上面我們說了很多,我想大家心裡也應該有所明白了。

第一是一字王相對於二字王來說,功勞更高或者與皇室的血緣關係更近,因此才能得到如此殊榮。

第二是一字王相對於二字王來說,封地面積更大,手中權力更大。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日航通鑑


簡單的說,一字王是親王,二字王是郡王,親王和郡王的區別不但是封號名稱字數的多少,更重要是待遇和級別有很大的差距。

中國古代至周朝開始就實施分封制,至漢中期以前都是實封。也就說整個王朝的統治者把國家分封成多個小國,讓這些小國奉中央政權為正統,但是各個小國有各自的實際權力。

特別是周朝時期,周王恨不得把所有的土地都分封出去,周初期才分封了70多個諸侯國,到了周朝中後期,整個周王朝居然有1000多個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可以想象,幾乎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市就是一個諸侯國。

周王一般都是把重要的地區,地盤大的地方分封給自己的宗親,偏遠一點的地方分封給有功的臣子,比如秦國遠祖就是給周王放馬的。

分封制有一定的好處,就是中央管理輕鬆了,無非就是每年收收諸侯國的進貢,祭祀期間,各個諸侯王進京來朝覲,誰誰不聽話了,周王發話大家一起發兵收拾他。

分封制的雛形源於此,但是他的弊端更大,畢竟諸侯王有地有人有實力了,就有點飄,不願意聽話,甚至希望得到更多的地盤和人口,主動發動戰爭來吞併其他弱小的諸侯國,如果中央政權實力強大,諸侯國還不怎麼敢,一旦中央政權勢弱,那天下就亂套了,比如春秋、戰國時期。

到了漢初,劉邦也是實施的分封制,而且是實封,恢復的是周禮,同樣的弊端在漢景帝時期就爆發了,直接導致了七國之亂,差點沒把漢朝皇帝給更迭了。

漢景帝好不容易剿滅了七國之亂,逐漸的進行了削藩,直到漢武帝時期削藩才徹底的完成。自此漢朝以後再沒出現像周朝,漢初那樣的實封王了。

既然不能實封為王,為什麼不直接取消王這個爵位呢,這又是不可能的!中國曆代的封建王朝最講究的是君權天授,王權具有強大的權威性,皇帝雖然貴為天子了,那麼皇帝的兒子們如何打發呢,難不成給他算成一品,二品,與朝中臣子在一個層級?

皇權為了區別皇室與平民,提高皇室成員的高貴性,於是就分封王爵給皇室成員,但是就算是皇室成員也是有親疏的,不能說皇帝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能封為王爵,於是王爵的品級就出來了。

王爵的品級如何區分呢,我們以明朝為例,王爵只有兩個品級:親王和郡王

親王的封號一般是以古國名為王號的,比如燕王朱棣,晉王朱棡,秦王朱樉,這就一字王,這種王爵的登基是除了皇帝、太子之外最高的。

郡王的封號一般是授予親王的兒子,而王號基本是郡縣名來確定,與親王有所區別,比如秦王朱樉的兒子朱尚介(有火旁)為渭南王。

親王的爵位是嫡長子繼承的,那麼其他兒子一律降級為郡王,而郡王的兒子又逐級降為柱國將軍、鎮國將軍、奉國將軍等等。

王爵的分封只有是名義上的,他們並沒有自己藩地的實際管理權和統治權,所謂分封不錫土,王爵只是一種區別平民的莫高榮譽而已。

<strong>


沉墨I方之城


在中國古代,封爵是有很多講究的,很多爵位之間,在字眼上會有著一些差別,可別看就一兩個字的差距,實際上差距卻很大。比如皇帝之下,最為尊貴的爵位就是王爵,歷史上得到王爵的人大多都是宗室,外臣想要得到王爵,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這麼長時間,得到王爵的外臣總共就是那麼幾個人。

那麼在這些王爵中,細心的人能夠發現出一些不同,比如有的人是秦王,齊王這些爵位,可有的人就是長沙王,蘭陵王這種爵位。

前者就是一字王,後者就是二字王,那麼這兩者都是王爵,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一字王是王爵裡面最為尊貴的,二字王僅次於它。

不過在晉朝之前,其實王爵是沒有什麼分類的,當初劉邦創立漢朝之後,開始在各處封王,他就統一了封王的制度,接連封了幾個異姓王之後,劉邦就廢除了異姓王制度,從此只有劉姓的宗室才有資格封王。當時也曾出現過常山王,楚王這些一字,二字的王,不過這些王爵都是屬於國王。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封國,就等於是漢朝裡面的一個個小國,因此吳楚七個王引發的叛亂,是被人們稱為七國之亂。

可晉朝開始,對王爵進行了細分,將其分為了親王和郡王。

原本的國王制度被廢黜,從此王爵的性質發生了轉變,得到這個爵位的人沒有自己的封國,西晉封了大量的宗室王,這些王根據自己的地位,有了不同的權力,在西晉的時候,一字王就是最為尊貴的一類,不過晉朝對於字樣的控制不是那麼嚴格,一字與二字的權力沒有太大的差距。

經歷南北朝之後,王爵制度有了明確的改變,之前的王都是有著自己的領地,晉朝之後廢除了這種分封制度,可還是給了這些王官職和實權。隋唐時期的王,基本上就等於是純榮譽稱號,除了宗室的子弟外,基本沒有再給外臣什麼王爵,隋唐之後,歷史上這些功臣能夠得到王爵,也就是郡王,因此像郭子儀這些郡王都是二字王。

郡王除了要給這些功臣封之外,也會給一些宗室來封,比如一些宗室與皇帝是遠親,就會得到郡王這類的封號,而皇帝的兒子們,無論是嫡庶,都是會得到一字親王的封號。

從隋唐開始,一字王與二字王是有了明確的劃分。

雖然字數不同,但差距卻非常大,一般一字王是最高榮譽,在分封的時候,常常是使用春秋戰國時候的國名來劃分,比如我們在這些王爵中,最常見到的就是戰國七雄的名字,當然,給這些一字王分封這個名字,並不是讓他們真正去掌管這個地方,只是聽起來比較高貴,就是一個榮譽的稱號,還有一類特殊的二字王,也是屬於當時的一些封國,他們由於是國名,因此也是屬於一字王,像中山王這類的。

二字王就要低一等,這類王爵主要是根據具體的地名來劃分,單單從名字上就能看出等級的差距,比如二字王裡面有一個代表的名稱是成都王,聽起來已經很不錯,可一字王封到這裡直接就是稱蜀王,高低一下子就分出來。

後來,明清時期又出現一種考勤制度,就是為了要避免宗室無限繁衍,比如親王一般都是要世襲的,可傳下去子嗣越來越多,這些宗室子弟沒有什麼能力,有一些人還有可能犯錯,於是就有考勤的制度。

有的朝代會進行一些宗室的考核,不合格的人無法繼承之前的親王爵,爵位會代代下降。還有一些王由於自己犯下了錯誤,被剝奪了親王的稱號,結果成為了二字郡王。在唐朝,還出現了一種三字王,不同的是,這個三字王前面都有著一個嗣字,通過字面就能理解,這是繼承的意思,一般在老王爺死後,他的兒子會繼承他的爵位,在唐代繼位之後,前面就多了一個嗣字。這類的三字王,等級是要在二字郡王之上的,不過在宋代之後,這個制度就被廢黜。

等級和榮譽的差距

除了等級和榮譽的差距,這兩類王在待遇上也有著一些差距,比如王府的規模,親王肯定要比郡王大很多,每月都有皇室專門給這些宗室發工資,在工資上,一字王也要比二字王大很多,在一些重大的禮儀場所,親王都是要更加靠前的,而郡王就要靠後一些,有的時候在商議朝廷的大事,或者是處理一些國家的要務,都會讓親王來坐鎮,可是沒有郡王什麼事情。兩者的差距從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來,當然郡王經常是給外臣,皇帝是不太願意給臣子封王的。

於是他們就對這些郡王進行了嚴格的限制,比如傳幾代,或者是有什麼榮譽,都有著嚴格的規制。這一切,到了清朝時期就有了一些改變,清朝的一字與二字王與前面的這些朝代都不一樣,他們都是採用美號來稱呼,像恭親王這種的,之前用地名來稱呼王的制度被廢黜,全部都是採取美號稱呼。清朝對於王爵的管理非常嚴格,宗室裡面有著嚴格的升降制度,不過清朝設定了八大鐵帽子王,他們都是最為最貴的親王,在朝中也有著非常大的權力,後來的軍機處,常常是有這些親王參與管理。

當然,除了這些活著的王爺,在古代人們也常常會給死去的人追加封號,有很多人生前立了很大的功勞,在死後也得到王爵的追封,比如著名的岳飛就被封為王,這些人封王就和字眼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他們的封號前面經常是加上諡號,有的時候一看,封號的前面有一大堆的字,不過追封為親王和郡王還是有著嚴格的規定,就算是字眼不一樣,不用去看字數,單單去看親王,郡王就可以。

還有一類王就更加特殊,這些王也是由朝廷封的,可他們的地位與這些一字王,二字王是不一樣的,那就是外部的藩王。

中國古代是東亞最強的國家,歷代的王朝都是東亞的核心,周邊有很多的國家都把中國奉為正朔,他們在當地建立自己的國家,都想要去得到中原王朝的認可。

比如外部很多民族的首領,都會被中原政府封為王,還有一些其他國家的首領,自己已經當了國王,可為了得到中原王朝的認可,也是主動請求被封王。他們獲得的這些王爵就不一樣,畢竟他們不是政府直接管理的王,這類王就是一個虛擬的封號。


御史館


簡而言之,周王、吳王,紂王、楚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字王”,再比如:常山王、成都王、渤海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二字王。當然,這僅僅是通過字面意思的理解,而關於這兩者的區別與聯繫。

在我國曆史上也有明確的劃分,並非簡簡單單,就是根據字數多少來區別,相信大家看完了這二者的區別,今後有機會還能給身邊的朋友科普介紹一番呢!

一字王和二字王的區別到底是什麼呢?

  • 一字王歷史簡介

“一字王”,本來指的是一種封號和代稱,基本上算是王爵的一種,其實是整個國家中最高權力的象徵,當然也還包括血緣關係極為親密的親王。

而當時一級王的稱呼,基本上與整個國家名稱有很大的關聯,就如同我國春秋戰國時期,“一字王”就是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稱呼,比如當時的晉王,周王,越王,魯王,趙王,燕王,韓王,等等諸如此類的名稱。作為國家統治者的最高稱謂級別。

  • 二字王歷史簡介

作為區別於前者的存在,“二字王”不僅僅在稱謂字數上與前者有很大差異,而且它所代表的含義以及職稱就相對遜色一點了。

國王親王之下的才被叫做“二字王”,這裡基本代指的就是和王族血緣關係並不親密的異姓王,一般情況下經常會以地名代稱,也就意味著他們是那個地區的老大,或者是當時所屬郡的地名。再加上王組成,儘管兩者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實他們之間的差距也不是一星半點。

一字王與二字王的差距歷史溯源

其實一字王與二字王並非同時出現的,剛開始由於整個國家體制比較單一,而且國家體量比較小,基本都是那種諸侯割據,或者是佔山為王的局面,整個華夏大地也被分散成許許多多板塊。後來這些林林總總王國,逐漸統一兼併,才發現原來那種單一的封王體制,已經不再適用。

一個國家之內也會有其他異姓族人滲入,當然隨著國土面積的進一步擴充,也就需要分區治理,當整個王族統治資源不夠的時候,也會委任一些地方王。而就從這一時期起,我國的一字王與二字王才正式區別開來,此時也就是我國的晉朝時期。

  • 一字王與二字王的真正差別所在

從二者的關係上來說,一字王之間基本是同輩關係等同於盟友,不存在上下級之分,而一字王與二字王之間,卻有著上下級的分別。如果一字王是王爵,那麼二字王就是侯爵,當然這裡也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遵從先來後到的原則。

一字王基本都是自己冊封,但是二字王都是由一字王所賜封,當然也就說在一定程度上,二字王的冊封必須經過一字王的承認允許。

  • 一字王與二字王制度的根本大變革

在此前那個沒有皇帝的時代,這樣的制度基本就涵蓋了整個王權社會,但是自從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他將自己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屆皇帝,也就將這一制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

隨後其實除了皇帝之外,一字王與二字王的區別幾乎不大,逐漸的也屈從於同起同坐的地位,反正再怎麼爭都是比皇帝小,非要爭個誰大誰小,當然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一字王與二字王制度的發展,其實不僅代表著皇權的變更,同樣也象徵著整個社會形態的進步,當然這一切也是基於國土面積的統一,再加之人口數量的驟增,來整體發生的一次歷史性大變革。


大國布衣


兩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等級高低上。魏晉以後,越來越複雜的王爵分封體系促使了二字王等封號的出現。


二字王最盛行的朝代,主要集中在遼、金、元三朝,所以我就從這三代來分別討論它與一字王的區別。


一、遼代的王爵制

遼代的王爵可分為一字王和二字王,從整體上看,能獲封王爵的多為皇族與後族之人,異姓王較少,其封爵顯然更看重血緣,其次才是貢獻度。

因承唐朝定製,遼代的一字王多以古代國名為號,獲封者有皇親國戚,也有少數異族人;二字王在太宗朝就已出現,此後各朝都有二字王的案例,獲封的一般為皇子或者皇弟。


但因《遼史》並未對遼國的王爵等級做過度描述,因此無法確定此時的二字王和一字王是否存在等級區別,比如在太宗朝時,後唐重臣趙延壽就被封為燕王,後又改為魏王,而皇長子被封壽安王,如果說一字王等級高於二字王,那就意味著堂堂皇長子的地位還不如一個異族人高,這在非常注重血緣關係的遼代,不太合常理,反向推之,在遼代,很可能二字王的等級要高於一字王。


二、金代的王爵制

金代在遼代的王爵制度上,添加了一些細則,比如,不同身份的人,即使是同等爵位,其待遇也可能不同,據《金史·百官志》載:

“皇兄弟及子封一字王者為親王,給二品俸,餘宗室封一字王者以三品俸給之。”

可見,若非皇帝血親,雖然也能被封為一字王,但俸祿待遇還是要低一級的。


此外,從金熙宗開始,一字王的等級也依據國號區別做了劃分:第一等為大國號,有二十個,如吳、燕、晉、宋、齊;第二等為次國號,有三十個,如隋、鄭;第三等為小國號,也有三十個。國號等級的更改,其爵位高低也隨之變化。

金朝的二字王僅在早期出現,從史料中看,獲封的六人都是宗親,除了出身不凡以外,這六人對金朝的貢獻都很大,從上表中可看出,他們當中有五人在早期都是一字王,後來加封為二字王,並且,二字封號都是由“大國國號”的兩兩組合而成,比如秦漢、遼燕等等,有榮耀加倍之意,可見在金朝,二字王同樣也是地位高於一字王。


三、元朝的王爵制度

元代,一字王和二字王的地位發生了逆轉,此外還增加了三字王。


在元代,只有皇親國戚才能享有一字王封號,這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最高爵位,其封號同樣也是以古代國名為主,比如忽必烈的兒子真金曾被封為燕王。

二字王是二等王爵,王號一般為藩屬小國國名,比如高麗王、安南王,有時也以城市命名,比如濟寧王,總之其地位和重要性均小於中原古國。


三字王是三等王爵,通常是“兩個吉祥字+郡”的三字組合,比如永豐郡王、寧昌郡王。


總結:一字王與二字王在魏晉以後已開始出現,但它們的大量使用是從遼代開始的,主要盛行於女真、契丹和蒙古三族之中,發展到元朝有了明確的等級規定。從史料分析,遼、金兩朝,二字王地位要高於一字王,而到了元代,一字王成為最高爵位,二字、三字依此降級。


阿中說文史


通常而言,一字王是親王,二字王是郡王,前者比後者地位高。

但是在西晉之前,一字王和二字王並沒有後世的那種區分。比如在項羽的分封中,膠東王田市、常山王張耳、九江王黥布等二字王並不比齊王田都、漢王劉邦、雍王章邯等一字王地位低;在漢朝的分封制度中,淮南王、長沙王也不比齊王、代王、吳王、楚王地位低。

晉武帝司馬炎即位後,分封司馬氏宗室,其中有一部分是以郡為國,於是開始有郡王的稱號,司馬懿第三子司馬伷獲封東莞郡王,司馬懿第四子司馬亮獲封扶風郡王,大約可以算是第一批郡王。

到了唐代,一字王和二字王的制度更加完善。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在垂拱三年(687)2歲的時候以皇子身份被封為楚王,到了長壽二年(693)其祖母武則天稱帝,父親李旦從皇帝變成皇子,他也從皇子變成皇孫,於是就從楚王被降封為臨淄王,這是二字王低於一字王的典型的例子。

五代、宋、元這一制度既有沿襲,也有損益,不一一細表。

明朝親王為一字王、郡王為二字王的制度空前完善,比如朱元璋的第二子朱樉封秦王,是一字親王,其長子朱尚炳襲秦王爵,第二子到第六子分別是永興王、保安王、興平王、永壽王、安定王;朱元璋第五子朱橚封周王,其嫡長子朱有燉襲周王爵,其他兒子分別被封為汝南王、祥符王、宜陽王、羅山王、內鄉王、固始王等;這樣一羅列,其實就很清楚了。

徐達的中山王、常遇春的開平王,也都是郡王,這還是死後提升一級的追封,說明明朝的封爵制度還是相對嚴格的,不過到了南明時期,異姓功臣生前也能封親王郡王,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孫可望、李定國被封為秦王、晉王,白文選作為比孫、李低一個層級的人物就只被封為鞏昌王,反映出直到名器濫授的此時,一字王和二字王的區別依舊是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