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篡位后杀尽朱允炆旧臣,为什么偏偏不敢动30万沐家军?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明成祖朱棣与其父明太祖朱元璋一样,都是非常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作为千古帝王,隐藏在英明伟大背后的是残暴嗜杀。

当然,为了至高无上的皇位,也为了江山稳固,杀戮向来是帝王的必修课,无奈之举,无可厚非,朱元璋杀功臣如此,朱棣杀政敌亦是如此。

同样是大开杀戮,朱棣与朱元璋的目标和动机却是不同的,朱元璋杀的大多是功高盖主的能臣,而朱棣杀的主要是建文帝的旧臣。比起朱元璋,朱棣更需要通过杀戮来稳固统治,因为,他的皇位是篡夺的。

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江山,名为清君侧,实为谋反篡位。所以,朱棣登基后杀人无数,凡是不承认他正统性者,杀无赦,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被诛了十族的建文旧臣方孝孺。

但是,大名鼎鼎的沐家军作为建文帝朱允炆最忠实的拥护者,朱棣称帝后竟然非但没有对其进行清算打压,反而极力拉拢,加官进爵,这又是为什么呢?


朱棣篡位后杀尽朱允炆旧臣,为什么偏偏不敢动30万沐家军?


(朱棣剧照)

沐家军,顾名思义就是指沐英家族统领的庞大军队。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自幼由朱元璋和马皇后亲自抚养长大。在朱元璋的26个亲生儿子中,唯有太子朱标与沐英关系最好,这是又因为二人年纪最相近,意趣最相投,相伴成长,情同手足。

洪武十四年(1381年),沐英与傅友德、蓝玉率兵三十万征云南,云南平定后,沐英奉命留滇镇守,成为雄霸一方的封疆大吏。

虽然南京与云南相隔两千多公里,但沐英与朱标一直保持着亲密关系,沐英家族自始至终都是太子朱标最忠实的拥护者。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沐英得知噩耗后因受不了打击而一病不起,两个月后也随之撒手人寰,年仅48岁。沐英与朱标的感情何等深厚,由此可见一斑。


朱棣篡位后杀尽朱允炆旧臣,为什么偏偏不敢动30万沐家军?


(朱允炆剧照)

朱标死后,朱元璋又将朱标之子朱允炆立为太子,30万沐家军自然又成了朱允炆的忠实拥护者。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沐英的次子沐晟承袭了西平侯爵位,继续镇守云南。

但是,好景不长,很快就爆发了靖难之役,朱棣篡位登基,朱允炆不知所踪。可就当沐家军以为自己必将走向穷途末路时,朱棣的举动却出乎所有人预料。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刚刚即位,与沐家素有嫌隙的岷王朱楩(朱元璋第十八子)就趁机弹劾沐晟,这本来是朱棣一举除掉沐家军的最好时机,但朱棣非但没有处置沐晟,反而训斥弟弟朱楩说:“沐晟的父亲有大功于朝廷,你不要开罪与他。”(出自《明史·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四》:初,岷王封云南,不法,为建文帝所囚。成祖即位。遣归籓,益骄恣。晟稍持之。王怒,谮晟。帝以王故诏诫晟,贻书岷王,称其父功,毋督过。)

随后,朱棣不但加封沐晟为黔国公(在建文朝还只是侯爵),岁禄三千石,赐世系的铁券,还将自己的爱女常宁公主下嫁给了沐英幼子沐昕。

(出自《明史·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四》:论功封黔国公,岁禄三千石,予世券。)

那么,明知沐家军是建文帝的心腹,朱棣为什么非但不清算,反而要拉拢示好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简要分析如下,如有不足或不当,欢迎留言赐教讨论。


朱棣篡位后杀尽朱允炆旧臣,为什么偏偏不敢动30万沐家军?


(沐英画像)

原因一:

沐家军是朱标和朱允炆父子的忠实拥护者没错,但沐英死后,这种忠诚度已经大打折扣。靖难之役爆发时,沐家军坐拥30万精兵镇守云南,但新任统帅沐晟却并未进京勤王,对朱允炆见死不救。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客观原因,但主要还是源于沐晟的自保心理。

在朱棣看来,沐晟领导的沐家军早已不是沐英领导的沐家军,他们对谁做朱家皇帝已经不是那么坚定了。所以,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沐家军仍是可以争取的势力。

原因二:

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征滇之战,到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篡位,沐家军镇守云南已经长达21年之久,在云南威望极高,云南百姓只识沐家统帅,而不识朱家皇帝。朱棣如果真将沐家军一举歼灭,必将引发边境动乱,这是刚刚登基的朱棣不想面对、也无法处理的局面。更何况,除掉沐家军后,朱棣哪来的另外30万大军去镇守云南?


朱棣篡位后杀尽朱允炆旧臣,为什么偏偏不敢动30万沐家军?


(云南沐王府)

原因三:

沐晟手握重兵,雄霸一方,实力不容小觑。这30万沐家军镇守边关,常年征战,战斗力极强,又只听命于沐晟,如果朱棣真的要对沐晟下手,未必有全胜的把握,纵然能最终获胜,也必将损失惨重。朱棣能掌控的兵马本来就有限,又刚刚经历过靖难之役,他实在没有余力再与沐家军来一场殊死搏斗。

原因四:

朱棣刚刚篡位登基,根基未稳,反对声一片,他此刻最需要的就是收买人心。正如上文所言,沐英对大明江山立有不世功勋,就连朱元璋晚年大杀功臣,也未曾对沐家军开刀,朱棣如果一即位就铲除沐家军,必将引人非议。


朱棣篡位后杀尽朱允炆旧臣,为什么偏偏不敢动30万沐家军?


(朱棣像)

原因五:

西南战事频发,朱棣需要沐家军出兵平叛。30万大军不是一个小数目,除掉需要付出代价,好好利用则是一举多得。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八百大甸进犯明朝边境,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交趾叛变,最终都是沐晟出兵平叛的。所以,纵然是封爵又嫁女,但这笔买卖,朱棣也着实不亏。

朱棣之后,沐家军仍世代镇守云南,直到明朝灭亡。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