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手下有一支神秘的卫队,曾多次救张飞性命,最后为何离奇消失?

罗昕楠


在《三国演义》中,张飞手下有支神秘的卫队,就是著名的“燕山十八骑”。

这支神秘的卫队在原著中或明或暗地出现过三次。而从张飞自我介绍中,隐隐透露出这支卫队的来历。《三国演义》的第五回中,张飞救下公孙瓒,截住吕布,交锋前张飞自称为“燕人”。

回目: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十八路诸侯会盟讨董,兵进虎牢关,董卓义子吕布率兵迎战,连胜数阵。公孙瓒见状,亲自挥槊上阵与吕布交锋,但实力相差巨大,战不数合,公孙瓒败走,吕布穷追不舍。

危急时刻,张飞杀出,截住了吕布,挺丈八蛇矛大喝:“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

我们都知道,张飞遇到刘备时介绍自己“世居涿郡”,家有余田,经营酒肆和屠猪。

张飞没有自称是“涿郡张翼德”,也非“幽州张飞”,却自称“燕人张飞”。我们推测一下张飞的来历:

1. 燕山带多强盗贼寇;

2.张飞的丈八蛇矛决非军队中的制式兵器;

3.张飞悍不畏死的作战风格;

4.张飞即非官宦人家,也非名门望族,财产来历不明。

我分析,张飞决不是寻常百姓,他很可能是个江洋巨寇,在燕山一带专门劫掠来往客商,积攒了很多财富,又因为干了几票大的,难免被朝廷和同行们注意到。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金盆洗手,解散了队伍,隐居于涿县,而一部分兄弟则随着他经营酒肆和屠场,充当伙计。

桃园结义后,张飞有了洗白自己,脱胎换骨的机会,就跟随刘备东征西杀,而那帮伙计则成为他的贴身护卫部队。

这群燕山大盗们首次以“十八骑”护卫的名号出现是在《三国演义》的第十四回中。

回目: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吕布与曹操作战失败后,率残部到徐州来投奔刘备。刘备收留了吕布,但张飞以他多年与盗匪打交道的经验看出,吕布这个人绝非善辈,颇有狼子贼心。张飞屡次要驱逐吕布,都被刘备喝止。

果然,吕布趁着刘备和关羽领兵在外,而张飞又醉酒,防御空御,吕布趁机发动夜袭,夺取了徐州。

原著中说,张飞“酒犹未醒,不能力战”。吕布也“素知飞勇”,不敢近逼,“十八骑燕将”保护着张飞杀出重围逃走。

这是书中唯一一次明确指出张飞的“十八骑”护卫。

而在《三国演义》的第二十四回中,另外一次突围战中,“燕山十八骑”再次充当了护卫张飞撤退的角色。

回目: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青梅


煮酒论英雄,刘备体察到了曹操的杀心,在京城中危急四伏。刘备找了个借口请命去征伐称帝的袁术,带着兵马逃出魔掌,并重新攻取徐州。

曹操率兵讨伐刘备,张飞和刘备欲趁曹军远来疲惫,夜袭曹营,却被曹操事先得知,将计就计,设下重伏。

刘备和张飞率兵杀入曹军营寨,才发现中了计,刘备仓皇逃跑,而张飞落入曹军八将的伏击圈,遭到了许褚、夏侯惇、夏侯渊、徐晃、于禁、李典、张辽、乐进等八将的围攻。

张飞“左冲右突,前遮后当”,杀出一条血路,“只有数十骑跟定”。

在这样重重包围圈中,张飞仍然能够脱身突围,燕山十八骑的战斗力决不容小觑。

张飞率领这群人在芒砀山又干起了老本行――当强盗,以劫掠度日。

在《三国演义》的第四十二回中,当阳桥阻击战中,燕山十八骑最后一次露面。

回目: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刘备弃新野、走樊城,奔夏口而去。在当阳长坂坡,被


曹军轻骑追上,双方一场恶战,刘备家小分散。而张飞则负责去当阳桥断后。

张飞“引二十余骑”来到了长坂桥边,张飞下令“所从二十余骑”将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林中往来驰奔,扬起尘土,以为疑兵。

从这以后,“燕山十八骑”就再没有出现过。

张飞率兵入西川时,曾经在雒城遇到张任和吴懿的伏击,张飞左冲右突,难以突围。可见,此时的“燕山十八骑”已经不在张飞身边了,否则一定能保着张飞杀出一条血路来。

那么我们分析,“燕山十八骑”其实就在赤壁之战这段时间内消失的。

那么他们到哪里去了呢?

认真看原著,我们发现在此时间段内,还有一个人也神秘地消声匿迹了――徐庶。


火烧赤壁前夕,庞统进曹营,献上连环计,徐庶明白,危机就要来临,但大火无眼,玉石俱焚,徐庶必须要考虑自己的后路了。他私见庞统,获得指点,又与驻扎在夏口的刘备接上了头。

徐庶在曹军中散布谣言,借口西凉马腾生乱,向曹操请命去防御,与臧霸率领一支人马离开了。而张飞对徐庶还是很尊敬的,要比诸葛亮更亲近些。张飞派出他的贴身卫队“燕山十八骑”,保护着徐庶离开了战火弥漫的中原,一路向北,消失在群峰莽莽的燕山山脉,从此相忘于江湖。

对于这帮赤胆忠心的弟兄们,这也算是个很好的归宿吧。


馋嘴肥猫铲史官


只要是亲自冲锋陷阵的将领,身边都会有一支精锐的卫队。这支卫队要么是最初带出来的嫡系,要么就是千挑万选亲自训练出来的精锐!

项羽在垓下被围之后,决定趁夜突围出去。《史记》中记载:“於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

项羽的“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大概就是项羽从举事反秦开始的嫡系,在长期跟随项羽作战中被训练成了精锐部队。

也只有这样的部队,才能够从包围圈中突围出去。就是这样的精锐部队,到最后也只剩下了一百来人。如果没有这支部队,项羽还真不一定能够成功突围!

霍去病被任命为剽姚校尉,跟随卫青参与了征伐匈奴的战争。《史记》中记载:“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受诏与壮士,为剽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

卫青拨给霍去病的“壮士”,就是千挑万选出来的精锐。

正是有着这样的精锐,霍去病才能仅凭八百骑兵就在匈奴的腹地横着走,并且还能屡屡获得战功!

项羽和霍去病两人的这八百人,一个是在楚汉相争的后期,一个是在汉武帝国力鼎盛的时期,出现这么近千人的精锐不足为奇。

曹操经常亲自率兵打仗,每当遇到危险都是有许褚解救。仅凭一个人很难,应该是许褚统帅着那支护卫曹操的卫队。要是每次都是凭着许褚一个人,许褚很快也就成为典韦了!

在三国的前期,尤其是那些原本就没有多少人马的小势力,就不太可能出现这么多人的精锐了!

太史慈在刘繇手下,只是一个负责侦察孙策的差事。太史慈只有一名骑卒跟随着他,那么这名骑卒的实力如何?

有一次太史慈和那名骑卒遇到了孙策。当时孙策的随从有十三人之多,而且还都是韩当、宋谦、黄盖一类的武将。太史慈两人和孙策十三人居然打了个旗鼓相当!

太史慈的那名骑卒后来如何,没有任何交代。太史慈是根据什么来选择这名骑卒的?有可能是看重了他的聪明伶俐,毕竟这只是出去侦查。但是从与孙策对战来看,太史慈应该是按照精锐的标准去选的。

刘备听说曹操突然追上来了,撇下老婆孩子就跑,临跑前命令张飞带领二十名骑兵断后。

这段《三国志》有记载: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从张飞带领这二十名骑兵拒敌,就逐渐演变出来张飞的神秘卫队。

这二十骑的来历史书没有交代。从当时的情况来分析,这二十骑不是当初就跟随他们的嫡系,就是长期跟随张飞冲锋陷阵磨炼出来的精锐。一般的士兵也都跑的差不多了,能够一直跟随他们的不是嫡系就是精锐。

随着刘备实力不断地壮大,张飞统帅的部队也越来越多。张飞的角色也就发生了转换,从一个冲锋陷阵的将领变成了指挥作战的将领,也就不用亲自冲锋陷阵了!

史书的记载,也就从“飞将二十骑拒后”,变成了“飞率兵万人”。

按照常理来说,张飞作为统兵的主将,身边肯定还是会保留这支卫队的。保留这支卫队,一是担当督战的作用,二是起到警卫的作用。

刘备决定讨伐东吴,张飞率领一万人马,准备从阆中出兵赶赴江州与刘备会合。就在出发之前,张飞帐下部将张达、范强杀死了张飞,拿着张飞的首级投奔孙权去了。

那么问题来了!张达、范强这么容易就杀死了张飞,那么张飞的卫队哪里去了?

难道张达、范强就是那支卫队的首领?这个解释应该比较合理。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寄暇学宫


在三国演义里面有记载,当年张飞在长坂坡一战之中,能够顺利的将曹军吓退,最主要的就是靠着这一支神秘的部队。他们的人数大概就是在20多人左右,但是三国演义里的对于他们的记载可谓是寥寥无几,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三国演义的资料进行推断他们终究是何人。

首先来了解一下张飞这个人,当初他和关羽刘备相遇的时候,曾经说过自己是一个卖猪肉的,而且非常的有钱,喜欢结交那些有武功高强的人。这个就是最重要的关键点,张飞这么一个卖猪肉的怎么可能那么有钱,能够顺利的帮刘备组建一支军队呢。所以他可能还有其他的来源,但是在那个乱世之中,做这些生意是一点都不赚钱的,甚至有时候都可能亏本,但是能够保持自己是饿不着的。

所以根据我的推算,这支部队来源于可能是有俩点。

第一点就是张飞结交的朋友

张飞曾经和刘备谈到过,说自己非常喜欢结交天下英雄,而且遇到一个英雄就想要试探一下,看看他的身手到底是有多厉害。当初张飞是因为猪肉才和关羽认识的,这个给张飞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所以他想要试探一下,关羽的身手到底如何。

最后他们两个打的不相上下,在刘备的和解下,他们两个就放开了。其实刘备的和解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张飞都说自己只是想要试探一下关羽的身手,并不是为了猪肉而已,那么一点猪肉算什么呢?然后由他们两个一起去自己的家里的庄园去喝酒。

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从三国演义的描写里,我们可以看出张飞一直都居住在这个地方,而且家里非常的有钱,田地比较多,干着卖酒屠猪的活,并且喜欢结交天下豪杰。从这一个方面上来看,张飞虽然脾气非常冲动,但是他的朋友却非常的多,像关羽和刘备只要对他胃口,他就不惜自己的钱财,一定要和他们交一个朋友。

像关羽和刘备这些人都是没有钱的,甚至关羽都还犯了罪,一直都在逃跑,可是张飞却敢收留他,自然是有他的本事。但是在三国演义里对张飞结交的豪杰是没有什么描写的,从这个铁骑上来看,应该就是张飞结交的朋友。能够为张飞出生入死,而且武艺高强的,那就只有朋友了。


而且这些铁骑一直都跟随在张飞的身边,保护张飞,自然是要报答张飞的恩情,很多人都是受到过张飞的救助,像这样的英雄豪杰,怎么可能是这样平白无故的接受别人呢。就像古书上的一句话,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既然张飞对待他们这么好,他们自然是要拼死报答张飞的。

第二点可能就是张飞培养的死侍

张飞从小就在涿郡这个地方生存下来,而且家里颇有庄园,要是没有强大实力的话,在这个乱世之中,都会被那些权贵们夺走。可是张飞从小就过得非常安稳,自然是有他隐藏的本领。似乎连官府都不敢得罪张飞,就是晓得张飞的厉害之处。


当初张飞可是说让关羽就在这里住下来,可是其他人看到关羽却没有人敢举报,这个肯定就是大家都听过张飞的威名。像关于这样流离失所的人,他肯定还是收了很多人,但是他自家里也有很多他从小培养出来的。就类似于家奴之类的,张飞想打就打,想骂就骂。

而且那个时候已经到了东汉末年三国初期,很多豪强都开始割据自己的地盘,在自己的庄园里犹如一个小皇帝一样。张飞也是不例外的,所以在涿郡城里,他可能就是一个小皇帝,自然是需要保护部队,保护张飞的安全。


更何况张飞要跟随着,又被打仗了,自然是需要将这支部队带回来。张飞的本领都这么强大,在他手里训练下来的肯定是很强大的,而且张飞要求严格,动不动就要打别人 对自己的命令一定要严格执行的,他才能够放在自己身边里。

在三国演义里,我们没有看到他对这支部队里打骂,就是因为把他们当做自己真正的心腹。很多次张飞能够顺利的逃出来,并不是只靠自己的本领,也是这支部队对张飞誓死效忠,拼命的帮张飞逃了出来,张飞才能够幸运的生存下来。张飞自然对这支部队心怀感恩,也不会相对军中的其他人那样,动不动就要打人。


史研三国


根本没有所谓的离奇消失,只不过在张飞死后,这个神秘的卫队就已经失去了历史继续记载的意义。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张飞的卫队,其实说到底就是张飞个人的忠实家仆或追随者,随着张飞的死亡,这个卫队就已经失去了灵魂,也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当权者,哪怕是大哥刘备也不会再让这个卫队继续存在,战斗力越强越是如此,至少不会再让卫队维持成队、为整体,原因说来也简单,因为他们忠诚和誓死追随的人不是当权者。

再有就是,即使张飞死后,这个卫队是留给了张飞的儿子,但显然地,张飞的儿子无论是武力,地位,还是威望等,都远远不及张飞,曾经辉煌的卫队,也只会慢慢被轻视,忽视,乃至于无视。

成为普通的家将家仆,被无视,泯然众人,没有离奇,没有消失,有的只是遗忘。



故飘风


早在桃源结义之前,张飞便拥有了自己的一个私人武装,并且起了个响亮的名字,这便是我们熟悉的“燕云十八骑”。至于“燕云十八骑”到底有多少人,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从名字来看,但应该不止十八人,更可能是十八个小队的首领,每个首领下面又有一些人马,可能人不是很多,应该都是立敌万夫的猛人。在以后的岁月里张飞被吕布、曹操等人的痛殴之下,“燕云十八骑”都能保护张飞全身而退,逐渐起,团队的战斗力之强,到公元221年,整整过了37年了。而这么长的时间里,这帮早年就跟张飞出来混的“燕云十八骑”早已是老的老,死的死啊!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护送徐庶南去,归隐于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