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三个儿子早夭,也没有再生育,导致没有儿子继承皇位,这背后是否赵宗实的阴谋?

江东汪郎


  

  宋英宗本名赵宗实,此人是宋仁宗堂侄,被宋仁宗收为养子,后封皇子,继承大统。

  宋仁宗一生孕有许多子女,其中有三个儿子出世,但都早早夭折,之后又有许多妃嫔怀孕,或者胎死腹中,或者婴儿出生不久就死去。

  这背后,是否是赵宗实的阴谋?

  赵宗实作为皇位的继承者,他有出手谋害宋仁宗儿子的动机,毕竟宋仁宗的儿子长大,就没赵宗实什么事情了。但是,赵宗实即便有心,他也没有这个能力。

  赵宗实早早被宋仁宗收为养子不假,但是,宋仁宗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生育皇子。故此,在赵宗实长到十来岁的时候,就已经离开皇宫在外生活。从宋仁宗三十来岁,到年近五十这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赵宗实一直活得战战兢兢。

  宋朝的宗室子弟没有实权,只能享受封爵待遇,不能出任宰辅、封疆大吏等实职。像影视剧中描绘的八贤王上打昏君,下打佞臣,那种嚣张跋扈的王爷只是古代戏曲、公案小说演绎,根本不符合历史。

  那么,宋仁宗为何子女多早夭?真是宋仁宗血统不行吗?

  根本就不是!

  如果宋仁宗血统不行,为何生了那么多孩子?他长女福康公主也顺利活到三十多岁。两个小女儿,更是活了七八十岁。

  真正的问题出在曹皇后身上。

  曹皇后是宋仁宗第二个皇后。宋仁宗第一个皇后姓郭,是开国名将的孙女,出身豪门,并且被宋仁宗的嫡母章献太后刘娥宠爱。在刘娥去世后,郭皇后因为争宠,痛打妃嫔,不慎打到了宋仁宗,宋仁宗本就想在朝堂、后宫清除章献太后势力,于是借机发难,将郭皇后废黜。

  宋仁宗本来喜欢一个姓陈的女子,可是,宋仁宗的养母杨太妃觉得陈姓女子过于妖艳,做主改娶开国元勋曹彬的孙女,即曹皇后。

  宋仁宗与曹皇后之间是典型的政治婚姻。曹皇后对宋仁宗很好,在庆历之变中更挺身而出护卫宋仁宗。但宋仁宗反而更加忌惮强势的皇后,喜欢一个舞女出身的张美人。张美人后封张贵妃,一度宋仁宗想要废后,封张贵妃为后。

  张贵妃生了好几个女儿,怀孕多次,也流产过几次。同时期的妃嫔也有怀孕的,但都被张贵妃搞掉了。但是,张贵妃三十岁出头病故,之后宋仁宗儿女夭折,就要算到曹皇后头上了。

  曹皇后一生不孕,故此积极认领赵宗实。曹皇后出身豪门,与朝廷再辅大臣多有联系,对宋仁宗造成很大威胁。宋仁宗晚年,宰相提议立赵宗实为皇子时,宋仁宗有个妃嫔已经怀孕,但是,宋仁宗提议等那位妃子产下孩子,看是否是男孩,再决定是否立皇子。

  但是,在宰相的坚持下,尤其是在曹皇后的操纵下,宋仁宗的提议被无视了。

  在立赵宗实为皇子的当日,史书记载,宋仁宗跑去太庙,面对祖宗灵位嚎啕大哭,说自己不孝云云。

  可叹的是,曹皇后作为拥立宋英宗的第一个人,在宋英宗称帝后,立刻成为宋英宗的头号敌人。曹皇后竟迟迟不交玉玺,致使皇帝与太后之间矛盾激烈。

  宋英宗去世后,曹皇后继续掌权,一直到宋神宗中后期才去世,活了六十四岁,影像中国历史将近五十年。


叶之秋


这个说法显然不对,宋仁宗一生只有三个儿子,且全部早夭,但并不代表宋仁宗此后再也没有生育,只不过再也没有儿子出生罢了,女儿倒是先后生了十三个。至于儿子早夭,我怀疑应该是基因的问题,因为除了三个儿子全部早夭外,宋仁宗的十三个女儿当中有九个全都早夭。

△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的子女并不算少,但早夭率很高

宋仁宗一生共生有三个儿子和十三个女儿,这在古代皇帝当中虽然算不上高产,但也绝算不上低产。而从生育年份上判断,有明确生卒年分记载的最后一个孩子是皇十一女衮国大长公主,生于嘉祐四年(1059年),此时的宋仁宗已经49岁了,而且此后还有两个女儿出生,可见宋仁宗并非所谓的不能生育。

△宋仁宗赵祯

不过,宋仁宗的子女虽然不少,但早夭率实在是有些高。三个儿子杨王赵昉、雍王赵昕、荆王赵曦全部早夭,而十三个女儿当中,根据《宋史》记载,徐国公主、邓国公主、镇国公主、楚国公主、商国公主、鲁国公主、唐国公主、陈国公主、豫国公主等九位公主全部早夭,而成年的几位公主当中,有生卒年月记载的衮国大长公主也仅仅活了24岁,其余公主因生卒年月不详,无法判断。

从这些记载来看,宋仁宗在生于方面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基因方面肯定存在问题,否则子女的夭折率不会这么高,这在皇室显然不是正常现象。

赵宗实动手脚的可能性很小

赵宗实,也就是赵曙,是宋仁宗赵祯堂兄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出生于明道元年(1032年),由于赵祯的儿子全部早夭,于是赵宗实在三岁时便被过继给了宋仁宗赵祯,交给当时的曹皇后抚养。

△赵宗实(赵煦)

不过在宝元二年(1039年),宋仁宗的儿子豫王赵昕便出生了,而赵宗实便出宫回到了生父赵允让身边。结果四年后,也就是庆历三年(1043年)正月,四岁的豫王赵昕再度早夭。

直到嘉佑三年(1058年)6月,丞相韩琦、龙图阁直学士包拯等人再度向宋仁宗提议立皇太子之事,结果再度因后宫妃嫔怀孕而缓后,虽然只是生了一个女孩,但赵宗实这时正在为生父赵允让服丧,因而未被立为太子。

可以说,如果宋仁宗一直无子,赵宗实的确是最有希望成为储君的人选,但在宋仁宗有生之年,太子之位一直悬而未决。直到嘉祐八年(1063年)四月初一,在宋仁宗驾崩之后,曹皇后才发布遗诏,让赵曙继承皇位。

△曹皇后

由于赵宗实有过继给宋仁宗这桩事,所以只要赵仁宗没有儿子,那么他即位的顺位无疑排在首位,但不能仅凭这点就断定仁宗无子是他造成的。原因有三:一是赵宗实自宝元二年(1039年),宋仁宗的儿子豫王赵昕出生之后,赵宗实便没有再居住于皇宫,想要接近后宫难度不小。二是此后宋仁宗妃嫔仍然多有生产,可见赵宗实并未在其中动手脚。三是他的顺位虽然靠前,但只要太子之位悬而未决,此事便仍有可能出现变故,赵宗实没有必要冒着风险去干这种事。


综上所述,宋仁宗赵祯无子应该只是一个意外,赵宗实动手脚的可能性极小。


香茗史馆


每每读到宋仁宗就无比感叹,在政期间虽然没有特别伟大的政绩,却诞生了很多伟大的名臣将相,比如欧阳修,王安石,三苏,范仲淹,包拯还有狄青和韩奇等都在仁宗年间留下了灿烂辉煌的印记。可惜这位以仁字广得人心的君主却膝下无子,大位无人继承,只能找一位养子(侄子)来继承。



宋仁宗并不是因为自身有缺陷而是生下几个皇子都夭折了,要说和养子赵宗实有没有关系,应该是没有这个可能性,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他即位后的一系列表现来分析一下。宋仁宗早年荒于酒色,身体十分虚弱,尽管15岁就立了皇后,但是依然没有子嗣,皇室就担心绝嗣,便打算选宗室子弟养在宫中,有备无患。于是乎,仁宗就选中了自己弟弟家的一个孩子赵宗实,也就是后来的赵曙,当时他四岁。

一个年仅四岁的孩子肯定是没有心计的,但是并不代表他的父亲没有,赵曙的父亲赵允让是很有野心的,本来皇室家族都可以有机会当上皇帝,既然自己没有机会,如果儿子当上也不错,那自己的地位就无人能敌了,久而久之,赵曙的想法就跟父亲同步了,父子俩每天都做着皇帝梦。可惜赵曙八岁的时候,宋仁宗有了儿子,于是赵曙被送回自己的父母身边,两个人的皇帝梦就这么破碎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仁宗的皇子们都夭折了,赵曙又被重新的接回宫中,希望重燃,同时也每天都担心着皇帝会不会再有子嗣,心情跟过山车一样的跌宕起伏,个人觉得跟后来即位后的性情大变,喜怒无常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人从满怀希望到坠落深渊再重新燃起希望,然后每天都在战战兢兢,精神极度紧张的状态下是很容易出问题的。这就解释了赵曙即位的时候面对养父的棺椁竟然一滴眼泪也没有,还经常晕倒,精神失常!在赵宗实养在宫中的这段时间是他四岁到八岁,后来仁宗有了儿子,他就被送回自己家中,仁宗的皇子夭折之后他又被送回,可见他是没有机会对皇子们有所动作的,所以应该是没有关系!


秦桑之


看到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会想到“狸猫换太子”。不过,您貌似想偏了,所谓“狸猫换太子”真实历史上并不存在,而且这个故事中被换的是宋仁宗赵祯本人,并不是他的儿子。那么,赵宗实又是谁呢?这个名字很多人会觉得陌生。换个名字,赵曙,知道是谁了吧?对,就是宋英宗!



宋英宗是宋仁宗赵祯的下一任皇帝,但是他却不是宋仁宗的亲儿子,连亲侄子都不是。他是宋仁宗叔叔的赵元份的孙子、濮安懿王赵允让的亲儿子,是宋仁宗的堂侄。说到这里很多人肯定有疑问了,为什么宋仁宗会选择堂侄而不是儿子或者亲侄子继承皇位呢?原因很简单,宋仁宗自己亲生的三个儿子都夭折了,而他父亲宋真宗赵恒的所有儿子当中,除了宋仁宗自己之外也全部夭折了,连一个儿子都没有留下。也就是说,宋仁宗既没有亲儿子也没有亲侄子!只能从叔叔大爷的孙子里找个堂侄来作过继嗣子。亲大爷赵元佐有精神病史,而且与父亲宋真宗一母同胞、又是长房,地位敏感,选择大爷的孙子很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二大爷赵元僖没有亲儿子,有估计也没戏!为什么?因为赵元僖曾经被追赠皇太子!地位更敏感。因此,只能在叔叔家选,选来选去,宋仁宗终于选定了叔叔赵元份家的孙子赵宗实。



实际上,这其中还有波折。宋仁宗大婚之后很久都没有生出儿子,迫于多方压力,宋仁宗不得已于景祐二年选择了堂侄赵宗实作为备胎养在了宫中,或许也有民间“带子”的想法吧。但是,彼时宋仁宗才二十五岁,还非常年轻,他依然抱着生出亲儿子的希望。因此,宋仁宗并没有给予赵宗实这位堂侄任何名分,仅仅是收养在宫中作为备胎而已。果不其然,两年之后,宋仁宗的长子赵昉降生了。只可惜,这位皇子刚出生便夭折了。之后又过了两年,宋仁宗的次子赵昕出生了,而且没有一出生便夭折。于是,宋仁宗信心来了,把堂侄赵宗实撵回了他亲爹赵允让身边。可是,第二年赵昕也夭折了。既然把堂侄撵回去了,总不好又叫回来啊,咱等吧。这一等又是两年,宋仁宗第三子赵曦降生了。这位皇子比他两个哥哥都硬实,扛过了一年大限!正在宋仁宗美着的时候,赵曦未满两周岁,也夭折了。此后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宋仁宗只有女儿降生,却始终没能生出儿子!也不知道是上天在跟宋仁宗开玩笑还是宋太祖在阴间诅咒他弟弟宋太宗的这些后代,总之宋仁宗年过五旬也没能再生出儿子。到嘉祐七年,宋仁宗不得已又找回了堂侄赵宗实,这次宋仁宗比以前大方多了,直接把赵宗实立为了皇子。看出哪不对劲了吗?对,是皇子,不是皇太子!换句话说,直到这个时候,宋仁宗依然没有死心,赵宗实仍然只是个备胎!



不过,赵宗实的命是真好!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真命天子吧。成为皇子之后一年不到,宋仁宗便一命呜呼了。于是,赵宗实这个备胎正式转正,改名赵曙,成为了皇帝,即后来的宋英宗。说到这里大家估计也能看明白一二了,宋英宗长期以来只是一个备胎,备胎身份就注定了他的一切都必须谨小慎微,不能越雷池半步!走错半步,宋英宗都会落得个凄惨的下场,更别说是谋害宋仁宗的亲儿子了,那他就只能是死无葬身之地了。更何况,宋仁宗的三个儿子都没有活过两周岁的,在长期无子和长子出生便夭折的情况下,儿子对于宋仁宗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宋仁宗肯定会像珍宝一般用好几个保险箱装起来,而且彼时的赵宗实已经被退货退给了他亲爹赵允让,根本没有机会对宋仁宗的亲儿子下手。因此,说这背后有赵宗实的阴谋根本站不住脚。只能说宋仁宗“小蝌蚪”的质量实在太差而宋英宗的命实在太好了!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在清代古典小说《三侠五义》中有一个桥段非常引人注意就是包拯审理的“狸猫换太子”事件。“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在清朝末期被改编为京剧演出,十分轰动。京剧的成功带动其他剧种的改编,评剧、豫剧、黄梅戏、吕剧、湘剧、潮剧等都有改编这个故事,一时流行于民间。这个“狸猫换太子”的

太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喜欢砚台的宋仁宗剧照)

在历史中的真实的宋仁宗却没有这样的经历,我们看下宋仁宗的故事和后代子嗣问题。

“狸猫换太子”是假的

宋仁宗赵祯是宋真宗的儿子,他的亲生母亲是李宸妃,名义上的母亲是真宗的宠妃

刘娥(后来做了皇后)。这是怎么一回事呐?(狸猫换太子剧照)

刘娥年轻时长得漂亮,人也非常聪明,和宋真宗两个人爱的是死去活来,一直受宠幸,但是却一直没有儿子。

刘娥有一个侍女,她就是李宸妃了,当然当时不是妃子。她做了一个仙人入怀的梦,宋真宗和刘娥就商量了一个借腹生子的计划,就是让侍女李氏怀孕,然后刘娥冒充其母。1010年4月14日,侍女李氏果然生下一个儿子。在没有出生之前,宋真宗就宣布刘娥怀孕了,生下来的孩子自然是刘娥的儿子了。当时的大臣们都知道真相却都不说,因为宋真宗的前五个儿子全部夭折了,老六顺利成了老大,也成了皇位继承人。(包拯剧照)

李宸妃终其一生也没有认自己的儿子,刘娥是当然的母亲了,其后也被封为皇后。这和“狸猫换太子”的小说大相径庭了。

宋仁宗的三个儿子和养子赵宗实

1.赵宗实其人。宋仁宗此人非常仁厚,虽然结婚早,但是一直没有儿子。1035年他收堂兄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赵宗实

(后改名为赵曙,是谓宋英宗)为养子,当时赵宗实只有3岁,也是为了继承大宋江山,其实民间有这样的习俗,养子就是为了引子,能够引来兄弟。(宋英宗剧照)

2.宋仁宗第一子。1037年5月9日(农历),宋仁宗的俞德妃生下一个儿子赵昉,他是宋仁宗的第一个儿子,不过可惜的是生下来就死去了,后来被追封为

杨王

3.宋仁宗第二子。1039年苗贵妃为宋仁宗生下了一个儿子,追封为雍王赵昕,这个儿子活的时间长,到1043年去世,只活了5岁。不过这个孩子直接导致赵宗实回到了自己亲生父亲身边,不能呆在皇宫里了,也不能以宋仁宗养子的身份出现了,因为宋仁宗正式的继承人有了。

3.宋仁宗的第三子。1041年朱才人为宋仁宗生下了第三个儿子,追封为荆王赵曦,这个儿子只活了两岁,到1043年年初就去世了。

宋仁宗一直在后宫穿梭,为了生儿子也是拼了。宋仁宗一共有13个女儿,其中8个夭折,只有5个成年。宋仁宗不信邪,一直拼搏,到了五十出头仍然有女儿降生,但就是没有儿子。

1062年宋仁宗去世前一年,八月立赵宗实为皇子,随即改名为赵曙。但是赵宗实十多次奏请辞去皇子,但是感觉到生命危急的宋仁宗没有同意。1063年三月54岁的宋仁宗去世,在位42年,是

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赵宗实的养母曹皇后发布遗诏,赵曙继承皇位,是谓宋英宗

赵宗实没有什么阴谋能影响到宋仁宗的生育问题,主要是宋仁宗的孩子夭折的太多了,看来是宋仁宗的遗传问题在作怪,和别人没有多大关系。

宋仁宗时期任用的名人

在政治上,任用范仲淹和富弼,开始了“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但是为王安石变法试探出了一条道路。(范仲淹剧照)

在军事上,任用大将狄青等,遏制了西夏的攻势,宋夏议和。

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包拯、苏轼等一大批名士都在仁宗时期聚拢到朝廷中来,可谓是众星荟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